刘春玲
摘 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 多以教学型为主,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办学水平,而良好的学风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治理。 本文从影响学风建设的四方面因素出发,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角, 提出了完善学风建设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学风建设
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指标体系中, 学风被作为重要的一级指标, 包括教师风范和学习风气两个二级指标。 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在全国高校学风建设研讨会上指出, 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 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 从狭义上讲, 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探讨的则是狭义的学风, 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 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 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 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 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
目前学风建设的研究基本分为四方面: 一是基于学风建设的表层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和归类探讨; 二是基于价值观、 人生观等思想政治工作角度, 或是基于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对学生规范约束的角度; 三是基于家庭教育等习惯养成角度; 四是基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角度。 这些角度虽然都或多或少的触及了教育问题的本质, 但还需要进一步从教学过程自身进行归因。 如果把教学看作是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 那消费者就是学生, 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预期, 学生是否满意, 这直接影响着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只有师生双方互动良好, 有效教学过程才能达成。 仅仅依靠点名等制度规范将学生被动驱赶至教室并不能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完成。本文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视角, 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内容、 方法和服务为目标, 对学风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 地方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生源质量素质有所下降, 学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不守纪律, 上课迟到、 瞌睡、 吃东西、 抄袭作业甚至逃课等现象较普遍, 平时不学习, 考前靠突击甚至作弊, 部分学生甚至难以完成学业, 仅在最长修业年限内无法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课程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数就远高于扩招前, 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留级、 结业、 毕业无学位甚至是主动申请退学的学生。 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生源素质变化更大, 质量参差不齐, 地区差异性大, 但是部分学校没有及时地适应这种变化, 培养方案的调整力度远远不够, 仅仅局限于减少几门课程或者降低授课内容难度, 这也是学风大不如从前的重要原因。 从而造成师生互相不满意,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满意, 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 课堂秩序管理需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学生也抱怨教师不负责, 照本宣科, 授课内容教材上、 网上都有, 缴纳学费并长途奔波来学校不值得。
高校学风建设是系统工程, 与学校教师的教风、 领导作风、 校园文化、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密切相关, 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关系到学风建设的每个环节。 影响学风的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层面的战略指引
包括办学理念、 办学环境、 课程设置、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 执行力及提供的教学服务等方面。 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不够大, 如缺乏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教学质量师资数据库, 学校新专业的开设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 只是看到某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好, 上级对新专业扶持力度比较大就仓促上马, 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尽科学, 与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脱节。 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居高不下, 教师疲于奔命以完成教学工作量, 存在明显的因人设课现象,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学生学习兴趣低。
(二)教师层面的教风主导
教师风范即教风, 是学风的一个重要二级指标。 良好的教风是树立良好学风的关键。 教师的师德水平、 业务能力、 敬业精神、 教学态度、 教学方法和创新意识是吸引和感染学生的关键, 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直接推动力。 目前由于社会的浮躁, 有些教师学术研究急功近利、 教学能力欠缺、 道德自律水平下降、 业务投入激情不足, 加之学校追求科研导向的绩效评价体制, 使得教风在学风中的引导作用下降。
(三)学生层面的态度端正
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动力、 学习态度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因素。 大学生在高考后过度放松, 入学后有些丧失奋斗目标, 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学习不刻苦, 有厌学情绪, 导致学风不正。 同时由于学校缺少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引导, 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 不知道自己学的课程将来与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前途, 导致学习不安心, 成绩不理想。
(四)社会层面的氛围营造
包括就业环境等干扰前移。 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 比上年增加19万人, 再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 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 认为学好专业也无用, 有的学生甚至逃课, 忙于考各种社会上认可的证书等。(www.daowen.com)
二、 创新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
学风建设与教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风气不良, 教学改革无法进行; 教学改革不深化, 学风建设是无本之木。 当前,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学风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构建专业评估制度,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
一是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 “厚基础、 宽口径、 有特长、 能创新” 的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构建专业评估制度, 研制校内专业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 将历年积累的专业建设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梳理专业建设的发展和走势, 建设专业建设状态数据库, 构建专业评估的长效机制, 以此带动课程、 教材、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实践教学等系列改革, 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品质。 在专业结构调整中, 要按市场要求, 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充实专业中的主干及相关课程, 增设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改变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 脱离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情况,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增加专业前沿知识的科技成果,消减部分陈旧和重复的课程, 使课程体系更具针对性。
(二)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分类指导,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主要是以毕业生评价为依据的。 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 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 社会、 市场的需求。 这要求高校依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前景、 发展空间、 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设置专业内容和课程,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能力要求对课程系统规划,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 通过课程规划和课程体系来指引学生升学或就业方向。 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关联表, 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选择,学生可根据升学或就业取向选择不同的课程, 促使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养成。 以心理学专业发展路径推荐课程为例, 针对就业取向, 分为心理学教师、 心理咨询师、科学研究人员等选择, 分别提供不同的推荐课程。 针对教师, 推荐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学习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统计、 心理统计等课程; 针对心理咨询师, 推荐人格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 心理咨询理论、 认知行为、格式塔、 性心理学、 心理测量、 心理咨询实习等课程; 针对科学研究人员, 推荐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心理统计学、 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史、 社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性心理学、 情绪心理学等课程; 针对考研升学取向, 心理学领域和心理学相关领域都可作为考研方向, 可选择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及心理统计等相应的课程, 所修也是考研必考课程, 就不会出现学生为了考研而逃课的情况。
(三)加强专业认同教育,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专业转换机制
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是强化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是否认同和理解该专业,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学生高考时对专业了解不多, 选专业存在盲目性, 大学期间要通过讲座、 毕业优秀校友回校宣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前景、 人才培养规格及就业方向。 专业思想教育可以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各阶段, 根据所学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的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 有条件时请优秀校友来承担。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习质量。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经济状况自主安排学习进度, 尽可能让学生跨专业甚至跨学校选课,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予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 从大学生 “要我学” 转向 “我要学”, 而目前高校转专业的政策普遍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 考核中普遍以学生成绩为主。 应引导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把工作重点放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 减少限制, 尽可能为每个大学生按兴趣学习创造条件。 尊重学生专业学习的选择权, 给予每位符合条件的在校生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尝试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 执行大类培养方案, 在学习一年或两年后再分专业。
(四)创新学业考核制度,以考风促学风
对学生学业状况的考查和评价体系, 是学风建设公认的指挥棒。 长期以来, 大学学业考核大多采用闭卷考试, 记忆所占比重大, 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很大程度上不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益, 甚至出现教师为了及格率达标而向学生提供一些复习题目, 最后从复习题目中选取期末考试题目的情况, 教师突击辅导考试, 学生突击背题, 为了考试而考试, 能力培养方面无任何益处。 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我们改革学习评价机制, 创新考核内容、 考核制度和考核方式。 体现全面考核、 全程考核和宽进严出的思想。 首先是改革考试内容, 教师命题应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出发, 适当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 包括闭卷、 开卷、 口试、 笔试、 小论文、调查报告、 文献综述等,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考核学生的分析水平、 表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 考试方式从单一的笔试转为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 期终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综合考核, 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 甚至可以达到50%~70%, 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权重。 这样就有利于克服考前突击背题、 应付考试、 学风下滑等问题, 从体制上、 政策上给学风建设一个导向, 以考风促进学风的良好发展。
[1] 吴梦秋. 用ISM分析影响高校学风建设诸因素的关系 [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 (4).
[2] 李宇飞.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 [J]. 江苏高教,2005 (1).
[3] 卢晓东, 等. 考试模式改革与教学方式转变——兼论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原因 [J]. 中国高等教育,2004 (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