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美国, 在西方国家已得到普及, 在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将职业规划指导与一些就业服务相等同, 忽视了对大学生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个性化指导, 并未真正、 全面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美国高校将就业指导放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学校具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

王晓蕾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对于就业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而更加凸显了就业指导工作改革的迫切性。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美国, 在西方国家已得到普及, 在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将职业规划指导与一些就业服务相等同, 忽视了对大学生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个性化指导, 并未真正、 全面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 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现状

目前, 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但是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 而具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数仅限于在毕业生中进行, 内容一般是解说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 组织招聘会等。 这些工作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1. 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

首先,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缺少师生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课堂气氛不活跃, 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低; 其次, 多数课程以合堂课为主, 人数较多, 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关注个性化的学生, 无法开展一些个性化指导; 再次, 整个内容缺乏系统性, 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每一阶段的特殊服务和毕业后的跟踪服务。

2. 校园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结合不紧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创业大赛、 模拟招聘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校园活动对生涯教育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活动的专业度、 质量和参与范围的限制,效果有限。

3. 缺少专业师资队伍

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队伍主要由辅导员老师、 党团总支书记、 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很多教师本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钻研, 这些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如何写简历、 面试技巧等内容还颇为得心应手, 但一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就显得捉襟见肘, 从而很难系统、 科学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 指导学生做到人职匹配。

二、 国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有的西方国家从高中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在大学阶段学校设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辅导机构, 并在各层次的教育管理中把学生的学业、 校园生活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 提供必要的条件, 帮助学生为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全面的准备。如美国高校将就业指导放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学校具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1]政府和学校对该机构的经费投入较多, 设施设备先进, 资源丰富, 教育内容全面、 形式多样、 方法先进。 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学内容涉及职业的性质、 发展规划、 就业的难易程度、 收入水平、 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调查、 择业准则和技巧等。 教学形式包括讲座、 报告、 咨询服务、 模拟实验、 心理测试等, 利用计算机来收集、 处理、 提供信息。教育不但能够贯彻整个大学生涯, 还包括毕业后的跟踪。 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也能够确保每个学生得到一对一的服务。[2]

三、 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大学时期是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 高校开展全程的、 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 职业能力及特长、 经历、 优缺点等进行综合的判断, 确定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 具体如下:

第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要求, 学习的目的仅仅是拿个毕业证, 对未来基本没有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就是大学阶段, 此时学生的职业兴趣趋于稳定, 职业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如果能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唤醒学生的规划意识, 激发学生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 树立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 让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活充满憧憬与向往, 找到职业学习的榜样, 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为成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 有利于提高职业发展和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致度。 大学四年里大学生的心理经历着很大变化, 一年级面临由中学向大学的角色转变和对专业认知的困惑; 二年级对专业知识学习实践产生惰性; 三年级考虑是否要继续深造; 四年级考虑具体就业问题。 因此, 高校应及时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职业认知教育和规划指导, 开展全程的职业发展指导, 使之对自己选读的专业和将来对应的职业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确立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 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近几年, 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与此同时, 很多企业面临 “招人难” 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缺少早期的生涯规划, 临近毕业才考虑找工作的问题, 在校期间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经验,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有宽度没有深度。 自然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第四, 有利于提高人职匹配度。 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及价值观进行有效理清, 帮助学生调整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之间的矛盾, 避免学生盲目就业; 更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社会竞争能力。

四、 国内高校推进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法

1. 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www.daowen.co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要求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都应有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设计。 这些课程和活动设计要求具有前后连贯性和衔接性。 课程和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大学生各个阶段的生理、 心理和专业学习的特点, 形成一条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链条。

(1) 一年级: 了解专业, 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要通过教育启发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 转变学习方法, 明确学习目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估, 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具体形式为专业介绍, 导入职业规划理念, 学习自我评价方法,成功人士和专家开设系列讲座, 校友交流会, 制订个人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等。[3]

(2) 二年级: 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加强专业学习。 大二学生已初步适应了大学生活, 应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开始环境探索。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一方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体会, 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 巩固职业技能, 学会人际交往技巧等。 具体形式为自我探索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兼职实习或短期实习。

(3) 三年级: 指导学生准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面临考研留学双学位或准备求职的十字路口, 因此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初步正确的选择或决策。 具体形式为自我探索, 环境探索, 本专业升学, 就业介绍, 职业资格认证介绍, 创业指导,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计划。 此阶段的个人就业指导咨询尤为重要, 必须在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 帮助做好切合个人发展的方案。

(4) 四年级: 指导毕业生就业, 做好就业服务。 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方法,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 具体形式为就业政策宣讲, 组织招聘会, 求职技巧培训, 心理辅导。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压力疏导尤为重要。

2.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在实施全面的、 全程化的职业指导, 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 开展满足个体或者小群体的差异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并逐步增加覆盖面, 才是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真正发展的标志。 一是开展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应采用多元、 灵活的授课形式,如职业生涯访谈、 案例讨论、 社会调研等, 指导工作应注意职业特色和就业需要, 结合高校自身特色, 强调实践性。 二是开设个性化的创业指导课程, 为创业者安排创业导师, 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创业帮扶。 三是通过就业咨询室的一对一咨询, 与学生一起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 探讨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选择和方向。

3. 拓展外部资源,将实习实践落到实处

在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上有困难的, 其相关外部资源拓展不到位是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实习单位、 实践机构以及相关公益团体等。 高校应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实战演练的机会, 为他们提前进入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平台。 多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 与学生互动交流等。 通过实践和交流, 学生能够及时修正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最终达到 “人职匹配”,在未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4]

另外, 高校应主动思索与社会一些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模式, 使他们配合学校完成一些更具体和专业的工作。 比如, 专业测评及分析、 专业的心理咨询等。 因为单纯依靠学校有限的专职人员, 无论是在深入程度还是辅导规模上, 都是很难满足现实需求的。

4. 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打造成一个高水平的专业服务机构, 构建一支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前提和保障。 任课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学教育学、 咨询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可以是学校中的教师, 也可以聘请企业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 将现有的正在蓬勃兴起的校园心理咨询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对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另外, 辅导员作为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所承担的学生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 辅导员作为兼职教师, 在学生工作中融入职业规划的理念、 渗透职业规划的思维方法, 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辅导员, 还要加大培养力度,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培训班, 进行职业理论、 职业测评、 职业生涯规划过程、 就业指导、 授课技巧等方面的系统培训。

参考文献

[1] 陈美婧. 国内外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综述 [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 (12):51-53.

[2] 石晓燕.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J]. 市场研究,2007 (12):101-102.

[3] 刘景宏.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3):49-50.

[4] 李春根. 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2):28-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