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实践研究

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实践研究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该问题而出台的协同创新体系在实践过程中, 是否真正能解决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实践研究

滕雪梅 陈 敏

前 言

京剧手工艺是一种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制作, 北京剧装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 它是宫廷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化。 传承它是保存一种民族艺术精华, 开发它是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它所依托的北京剧装厂的业务既有传承性的文物复制, 也有创新性的现代服饰品开发, 但是传统剧装技艺骨干面临老龄化和后继无人的境况, 只有两名设计人员, 剧装剪裁师傅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一来影响技艺的传承, 因为提高技艺也需要理论知识; 二来思想观念很难改变而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 因而无法实施服装及服饰品的产品创新。 这种现状导致剧装厂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束手无力。 从根本上说, 北京剧装厂设计人才匮乏是制约企业自身发展的致命因素。

北京剧装厂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北京传统手工艺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而出台的协同创新体系在实践过程中, 是否真正能解决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 协同创新体系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1年4月, 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 “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要求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 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特别指出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体系建设。

“协同创新” 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 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充分释放彼此间 “人才、 资本、 信息、 技术” 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体系的前提不是单方面的要求, 而是多方都有积极的要求, 能结成联盟, 涉及政、 产、学、 研、 金、 用等多个部门, 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 单靠某一方或几方的努力,难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 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 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 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 是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二、 地方院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大学是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要素。 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实施校企产学研的合作中,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帮助极为重要。

(一)地方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地方院校依托本区域的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设计艺术学科特色, 正在成为国内教育界的共识。 诸如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 从地理依存性来看是北京区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设计艺术学科的师资团队掌握着北京区域传统手工艺学术研究的领先优势, 是区域文化研究的核心力量, 既是学术研究团队, 又是创新设计团队, 具备本区域文化顾问咨询的资格, 是将传承与开发北京传统手工艺资源作为发展学科特色的根本。 从专业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 努力为北京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意性的设计开发而实施教学活动, 这种教育理念既可以为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提供资源, 又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机会, 也有利于专业的特色发展。 同时有效组织教师团队与企业联手进行科研项目开发, 成为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力量, 产生巨大社会效益。

如图1所示, 政府、 企业和地方院校面向文化传承创新, 形成培育文化创新人才的生态圈, 三者之间是优势互补互动的有机生态关系, 缺一不可。 该生态圈有助于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得到落实, 实现非遗企业的人才储备, 产品创新开发能力的提升, 文化保护和产值效益得到保障。

图1 地方院校与政府、 企业之间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为主)

(二)地方院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具体手段

1. 构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与剧装厂的合作实践中, 基于企业剧装技艺人才的流失和不足, 学院首先在人才培养上推动协同关系, 研究推进地方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该模式存在两条路径: 一条是针对师范学院学生的培养, 另一条是针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培养。

目前师范学院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入为高校导师, 探索在校学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意味着课堂教学由手工艺大师和本校教师共同讲授, 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授课场所被扩展为手工艺大师工作室、 剧装厂, 学生亲临现场观摩制作流程, 并进行实地操作。 本校教师则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手工艺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本土传统文化和技艺, 无形中可以为剧装厂培养和储备产品设计人才。 目前, 该手段在服饰品设计课程中开始得到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与剧装厂之间的亲密接触, 剧装厂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 有志于传统手工艺的学生可以长期在厂实习, 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在厂跟随师傅, 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 全面掌握手工艺流程, 直到毕业, 顺其自然地成为剧装厂的正式员工, 真正实现 “植入式人才培养”[2]模式。

同时双方积极开展对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 剧装厂长期制作京剧剧装, 以中式服装剪裁为主, 缺乏西式剪裁的系统学习, 无法开展现代剧装的服装创新设计, 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也无法留住人才。 师范学院的服装设计教学拥有完备的西式剪裁体系, 完全有实力去承担剧装厂裁剪师傅培训剪裁的任务, 从而帮助剧装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搭建交流渠道和平台

地方院校作为创新资源培训、 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 为了引导学校资源有效地支持企业, 在学校内部搭建与企业、 政府交流的研究平台和服务平台。 师范学院得到北京经信委的支持, 建立了传统手工艺研习所、 大师工作室、 北京手工艺研究所等平台形式。

北京手工艺研究所是专门研究北京区域传统手工艺的学术机构, 主要由在校教师组成。 该研究所搭建了强有力的交流渠道, 每年定期召开北京手工艺研讨会, 邀请北京工美行业的各路大师, 故宫博物院、 清华美院、 艺术研究院等知名专家进行探讨,成为业界专家和学院研究团队之间交流的最佳通道。

大师工作室是专门为国家级北京手工艺传承人建立的, 邀请大师到校进行技艺展示, 或者借助 “名师讲学” 的讲座形式, 开展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www.daowen.com)

传统手工艺研习所则是以科研项目形式引导教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实质性研究的平台, 鼓励教师开展手工艺产品的创新开发。

这些平台的功效各有侧重, 交织成一张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网。 一是保障学术研究人员能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开展工作, 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借助学院的科研力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增强科研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投入的效益。 二是借助学院的科研力量帮助企业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数据库的建设。 例如剧装厂拥有近四万份纸质的历史画稿, 面临日渐损毁的境况, 急需进行数字化保存。一旦建立了数据库, 也意味着拥有了庞大的设计资源库, 可以对传统画稿的图案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和再利用。 三是教师学术团队始终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 提升了教师的科研实力。 目前剧装厂研究团队与大师共同发表学术论文, 进行剧装和京绣艺术评论。 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 都是具有很强艺术浓缩性的产品,因此这类产品需要相关专业的学者对其艺术性进行宣传, 营造工美行业活跃的学术研究气氛。 四是促进教师为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和建立品牌, 诸如鼓励教师将传统京绣艺术开发为服饰奢侈品, 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的时代生命。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时间, 但是实践研究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首先在学生培养方面, 连续两届学生在服饰品课程中, 深入剧装厂与大师近距离接触, 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教师带领2013级专升本的在校学生李世堃已经下厂实习一年, 即将成为剧装厂的员工,2012级部分本科生开始进厂实习。 在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培养方面, 今年剧装厂的2名剪裁师傅已经随堂学习西式剪裁, 随后进行制作工艺课程的学习。 其次在研究平台支持下, 教师团队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今年, 已经开发出三大系列手包设计和两大系列首饰品设计, 为剧装厂的品牌建立打下基础。

三、 协同创新体系的新发展

随着剧装厂与学院开展协同创新合作的实践, 开始遇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瓶颈。例如目前教学计划的教学体系还没有侧重传统手工艺, 借助一两门课程的部分课时,大师讲学仅仅几个小时, 学生学习传统技艺得不到更好的落实。 看似实效问题, 实际直接指向目前存在的教育体系障碍, 需要合作各方面不断完善有利于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

(一)建立工艺美术教学体系

师范学院目前的教学体系是现代艺术设计的结构, 无法完全实现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这涉及先传承后创新的漫长过程, 包含传统手工艺学习和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学习两大内容, 需要四年系统的工艺美术课程和现代艺术设计课程的支持, 应该是不同于现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 在其中建构传统手工艺的传艺体制。

(二)建构协同创新的合作新方向

今后要从行业借力, 行业与地方高校联合, 对学有所成的学生发放与传承相关的认可资质 (如图1所示)。 以往传艺采用的是在社会上大海捞针或是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方式。 当前需要改革传艺体制, 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 诸如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在该社发展陷于绝境之际, 为了保存技艺, 苏州政府采取新举措, 将该社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为学院下属研究所, 全所人员进学院编制。 不仅避免了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失传, 而且在丰富美院教育资源的同时, 还为该技艺新生创造了条件。[3]这种模式使高校成为传承人的孵化器, 可以说是保存技艺、 传承技艺方面的一个新思路。 地方高校将传艺体制与人才培养体系结合起来, 激励学生有志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实施协同创新的合作新层次

在协同创新生态化的过程中, 剧装厂与学院的创新模式加快由双向对接向多向合作转变, 由短期零散式向战略联盟式转变。 尽管产学研合作的层次目前还在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的合作, 希望今后向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联盟, 甚至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转变, 加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建设。 因此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构或平台的运行机制, 以项目实体运营、 合资建立公共研发平台、 引入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捆绑利益, 真正形成利益共享、 共同发展、 长效合作的新机制。

(四)建立协同创新的网络服务链

协同创新往往是从一个关注点开展工作, 随着工作的深入, 之后会发现许多需要同步解决的问题, 需要不同专业、 各个方面都介入才能更好地处理企业难题。 由此,需要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信息网络, 定期将企业技术难题面向社会征集合作伙伴, 及时发布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技成果、 人才供求信息, 及时做好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 项目推进、 咨询服务等工作, 建立一条较为完整的网络服务链。

总 结

在与剧装厂产学研的合作中, 愈发感觉到北京传统手工艺企业仅仅依靠设计艺术学科的力量, 并不能全面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

首先, 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产品不同于普通商品, 它们的艺术性很高。 不少行内人士认为, “这个行业急需一些懂得市场策划的人才思考一整套的运行方法, 通过品牌经营和策划使工艺美术及其大师地位提升, 营造工美行业的整体气氛,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个职业, 推动工艺美术规范化、 市场化发展”。[4]市场化需要行业经纪人公司以专门的营销理念把工美产品加以包装、 宣传和炒作。

其次, 传统手工艺行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产品开发都需要新科技的支持。以往纸质或其他实物材料的手工艺素材需要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 数据库的建立需要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在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实现流水线制作的研发中, 高效率机械设备的研发需要机械专业的扶持。

此次产学研的合作还在进行中, 前期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合作手段以及模式都是双方基于实际需要而形成的, 后面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当前各地院校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文化特色的合作方式, 形成了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值得交流借鉴。

[1] [基金项目]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编号2013B005022000005。

[2] 上海交通大学与宝钢集团开展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值得借鉴。 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周期长达3~4年,需要在校期间能持续不断地进行专业性操练。

[3] 《文汇报》,2003年2月23日, 《传统民间工艺喜忧参半》。

[4] 《北京青年报》,2002年9月23日, 《人才哪儿去了? 工美行业呼唤经纪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