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山五园文化园区尝试跨学科多专业产学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 开展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跨专业协同完成, 并总结在实施过程中的启示, 以便在以后的实施中加以改进, 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陈翠丽 解建红 王 彤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多方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应需求开展, 通过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 利用优势专业群, 跨学科多专业协同创新, 各部门协调管理。 在三山五园文化园区尝试跨学科多专业产学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 开展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跨专业协同完成, 并总结在实施过程中的启示, 以便在以后的实施中加以改进, 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 跨学科多专业, 协同, 协调, 启示

随着科学日益发展, 社会飞快进步, 如何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 宽口径、 高素质、 强能力的创造、 创新、 创业型复合人才” 是我国高校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1]进行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乃至跨学科多专业产学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实施跨学科复合型 “三创” 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一、 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的构建

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同一学科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的专业方向围绕一个项目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实践教学首先是跨学科的, 它涉及多个不同的学科种类, 其次是跨专业的, 包含多个不同专业方向,这些不同专业可以是同一学科门类, 也可以是不同学科门类, 最后, 它是综合的, 综合主要体现在这种课程所依托的项目载体上。 也就是说项目本身是综合的, 包含多个任务, 能吸收不同专业来参与。 它的实践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发挥各自专业应用能力, 来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过综合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正如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委员会发表的 《重建本科生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指出的 “探索、 调查、 发现” 是大学的核心。 研究型大学应该通过一种综合教育, 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他们富有探索精神, 并渴望解决问题, 拥有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 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在科学、 技术、 学术、 政治上富于创造性的领袖。[2]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学本身的整体性和社会发展在复合型人才方面的需求决定的。[3]调查结果显示,在诺贝尔奖涵盖的三大基础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 间的一级学科交叉上, 从诺贝尔奖设立 (1901年) 到20世纪末, 以25年为一个时间段, 交叉学科在获奖项目中所占比率分别为36.23%、 35.14%, 42.71%和47.37%。 并且这种比例至今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如果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交叉为标准,结果则更为惊人: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是学科交叉的产物。[4]

北京联合大学制定2011版培养方案时, 构建了一些跨学科平台理论课程, 如北京地域文化、 信息办公化实务、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与应用等。 这些课程属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适用于各专业, 有利于各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架。 除了这些理论课程外, 还开设一门实践课: 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 借助此类课程, 不仅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而且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既提高学生各自的专业应用能力, 又培养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视角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升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是同一专业、 同一学科的实践教学, 更鼓励进行跨学科多专业协同的实践教学, 鼓励各专业构建跨专业综合集成实验项目。 在2012年下半学期,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务处积极组织教师以项目形式开展部分跨学科多专业协同的实践教学, 表1列举了开设的部分跨专业学生参与的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项目。

表1 应用文理学院部分有跨专业学生参与的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成项目

二、 跨学科多专业实践教学的良性实施

(一)利用优势专业群与三山五园文化园区进行跨学科多专业产学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实现学科专业协同创新

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 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2011计划” 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人才、 学科、 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 坚持 “高起点、 高水准、 有特色”, 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 汇聚社会多方资源,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 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 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5]

虽说国内外产学合作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并相应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跨界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成果却寥寥无几。 北京市海淀区著名的三山五园文化园区指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 包括香山静宜园、 玉泉山静明园、 万寿山清漪园 (今颐和园)、 畅春园和圆明园, 是我国现存皇家园林的精华。 如今已经成为我国高端人才的聚集地、 创新思想的策源地和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尝试依托三山五园项目进行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是各专业在构建单专业、 系统性、 模块化、 递进式纵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跨学科、多专业、集成化、融合式横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尝试,[6]将科研项目与实践教学无缝结合, 一方面通过师师、 师生交流合作,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力求达到师生双赢局面。

在三山五园项目进行的过程中, 学院各专业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其中,对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园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地理建筑园林、 文化旅游、 区域规划、 文化传承、 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项目调研, 使综合实践教学依托项目进行历史专业学生调研三山五园百年历史; 档案专业学生查阅相关历史档案, 将其汇编整理;法学专业学生调研法律法规政策; 城市专业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研究建筑园林、 区域规划, 勾勒园区地貌, 绘制平面图形; 信息专业学生根据各专业提供的材料制作园区电子模型; 汉语言专业学生调研园区诗词文化背景、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 新闻专业学生根据上述专业的素材拍摄相应的纪录片。 从而多专业协同参与产学合作, 进一步拓宽产学合作教育形式, 以实际产业项目为载体实施多专业协同实践教学改革 (如图1所示)。

图1 三山五园项目实施流程图

三山五园项目依托北京联合大学, 为学生带来实践的机会, 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课题中。 学校建立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实现与其他高校的跨界跨专业合作, 推进学校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努力建成北京市文化研究协同基地。

(二)开展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教学,需各部门全力协调

多学科跨专业参与的综合实践课程目前在我院主要是在部分文科和理科专业中实施, 课程名称为 “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 该课程为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安排在第4学期的暑期集中进行, 为3学分。

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课程项目来源于人文北京建设中的真实社会问题, 学生在实践中以真实的社会问题为依据进行调研。 实施过程中跨专业组建团队, 共同完成综合集成实验项目。 教务处以行使组织实施、 协调监控和督导检查等学院的管理职能为主, 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各专业负责人、 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策划综合集成实验项目。[7](如图2所示)

图2 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教学过程图

无论是三山五园项目还是人文北京建设综合实践教学, 都在致力于最大程度地使各专业间协同, 培养跨专业团队融合、 协作、 合作。 但由于第一次尝试, 项目均来自科研项目, 而科研项目与实践项目间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结合这则有赖于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环节, 不能生搬教师自己做科研的一套, 将科研项目与实践项目区别开来, 结合学生现有水平,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特长科学合理设计,从而使学生能最大化受益。

三、 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启示

(一)明确什么是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各专业教师对自己本专业学生现状相对了解, 相对好把握, 但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对学生本身不太了解; 另一方面对学生所学专业知之也甚少。

不同教师对跨学科多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有不同的理解, 部分教师认为就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非本专业的内容, 培养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视角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教师布置给跨专业学生的任务和本专业学生一样, 最终的结果师生均不满意,教师对学生呈现给他的过程、 结果以本专业的水平进行量化考核, 显而易见分数相对本专业的学生会低一些; 而学生对分数以及过程也不甚满意, 首先学生认为在这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自身专业与自己参与的实践教学脱节, 再有学生认为本身我就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都不在同一个起跑点, 怎么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多专业学生一起参加相同的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中是各自发挥自己专业所长, 团队互助, 协同完成。 而学院的初衷是以真实项目为依托, 不同专业充分发挥所长, 不同专业组成合作团队, 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这些跨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 是值得学院、 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www.daowen.com)

(二)物质激励与非薪酬激励并重

当前大学教师的薪酬制度注重学术产出, 采取多劳多得, 优劳优酬, 以此鼓励教师多发表论文、多拿课题经费、多出版著作。强调量化、考核和规章制度管理。[8]

跨专业课程建设难度较大, 国内外多所学校进行的主要是通识理论课程的建设,也有高校尝试开设跨学科专业, 如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等。 为保证跨学科多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院对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教师进行适当的物质激励, 给予提供专项基金支持, 同时在计算工作量时, 主要负责教师给予成倍的工作量, 其他参与教师也适当增加工作量。 对于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资金奖励、 学分替代或根据情况给予创新创业学分认定。

但是人的需求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还有社交、 自我实现等心理上的需求。 当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 工作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从而努力工作。 非薪酬激励能很好地满足教师、 学生心理上的需求。 对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较好的教师、 学生颁发荣誉证书, 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进行表彰, 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 从而全面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使其具有成就感、责任感,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9]

(三)增强师生、专业之间的融合交流,促使积极师生参与

多数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 不知道大学期间自己应该干什么,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更是多数学生不明白其实施的意义, 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学习重点, 认为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英语四级的考试上, 不能在实践教学中浪费太多的时间, 因此热情度较低。 而师生的积极性是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 最大程度地增加师师、 师生、 生生间的交流、 协作则是重中之重。

大学英语实施分级分层教学, 打破学科、 专业的界限, 同一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全年级所有的专业, 使得同一年级的学生相互熟知, 对彼此的专业也有些许了解; 再有通过8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名师讲座以及北京地域文化等全年级的平台课, 进一步加深生生间的了解, 促进其交流。

由于应用文理学院自身的地域特点, 教师间相互认识, 但由于学科专业的不同,教师间工作基本没有交集。 通过召开学院内涵建设研讨会、 各种教师培训会等, 增加教师对彼此学科的理解, 同时使教师确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以社会需求为己任的总体目标。

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则有赖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 本科生导师制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有利于师生关系, 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导师制与辅导员制、 班主任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网状管理模式。[10]本科生导师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播者, 是日常教学活动的承担者, 主要对学生的课程学习、 论文写作、 科研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指导学生关注专业和认识专业。[11]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衔接,为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供有力保障, 使学生明确大学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教学、 科研活动。

四、 结束语

从国内外教育、 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 跨学科、 跨专业录取研究生已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新现象, 甚至有的学科、 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全部都是跨学科或跨专业的学生。[12]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 他们更欢迎具有多学科、 专业学术背景的人才。 因此, 应用文理学院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 增加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 拓宽专业口径, 强化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训练, 培养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从而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 焦利民, 刘耀林. 依托三峡基地, 构建多学科实践教学平台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5):21-25.

[2] 田北海, 等. 以优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探索与实践[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5):127-132.

[3] 吴迪. 论世界一流高校对本科跨学科专业课程的践行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10):65-68.

[4] 张春美, 郝凤霞, 闫宏秀. 学科交叉研究的神韵——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探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 (12):63-67.

[5]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EB/OL], 2012.3.15. 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 _ zcwj/201204/134371.html.

[6] 朱科蓉. “文科综合” 的内涵与文科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 (1):18-21.

[7] 刘守合. 应用型文科专业群综合实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 (7):117-118.

[8] 钱海婷. 试论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 (4):50-52.

[9] 曹永光. 高校教师非薪酬激励探究 [D]. 云南师范大学,2007.

[10] 阴医文. 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本科生导师制——本导制度运行现状辨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3 (1):40-42.

[11] 徐全红. 本科生导师职在 “导学” [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6 (1):81-84.

[12] 马晓丽, 崔明德, 李国栋. 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 [J]. 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 (1):82-91.

[1] [项目来源]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跨学科多专业协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