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从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 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专业设计导论系列课程群主要包括: “中外设计史”“专业导论” 和 “创新思维方法” 三门课程。此外, 专业设计导论系列课程群还存在相当比例的理论部分。“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帮助?”

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刘 锐

一、 研究背景

(一)来自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 无论办学层次如何划分, 都将面对来自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 当今社会越来越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提供有智慧、 有创意、 有服务意识、 有充分表达能力、 能够参与实施的优秀设计创新人才。 如何从知识型转变成智慧型的创新人才培养, 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目前的本科教育仍然满足来自社会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是为培养研究生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些都要求学生在知识结构上, 应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 全面的专业技能; 在素质上, 应具有创新意识、 开拓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能力上, 应具有综合、 组织、 管理, 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表达与实施的能力。 通过有限时间的学习, 成为知识、 素质、 能力三者统一的合格创新人才。

(二)来自专业对课程架构建设的需求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进入实质性专业课程学习之前, 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之外, 对系统设计方法的掌握十分重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总结发现, 从专业培养的需要出发, 专业设计导论系列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中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阶段。 专业设计导论系列课程群主要包括: “中外设计史”“专业导论” 和 “创新思维方法” 三门课程。

学习设计专业, 首先要对设计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全面而中肯的认识。 在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珍品佳作不计其数, 而百年来更是运动与风格迭起, 新思潮不断涌现。“中外设计史” 选取不同时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点段, 并尽量以客观和中立的视角对历次设计运动与风格演变进行说明和分析, 使学生能够对设计及其发展历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专业导论” 总结了设计方法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为学习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观念、 方法、 程序和评价。 “创新思维方法” 则强调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 能够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 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 以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 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符合人文精神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专业的兴趣, 学会调查研究和分析问题。 这样, 对知识的学习就不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力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全新的概念从整体出发, 全方位、 多元化地思考创意。

(三)来自转变学生思想的需求

近年来, 设计的 “本体” 被来自于外部的时尚知识所侵蚀、 瓦解, 变得模糊不清。观念的杂乱、 研究对象的不明确与方法的不够体系化等, 使设计学科不断地被边缘化。设计教育同样受到了影响, 学生被这些 “时尚” 弄得雾里看花, 虽经常挂在嘴边, 却并不了解其真谛, 加之对于设计学科的理解尚不完善, 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创新意识上仅仅停留在效果驱动下对 “形式感” 的创新。

此外, 专业设计导论系列课程群还存在相当比例的理论部分。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帮助?” 这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 地方院校学生本身在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方面要低于重点院校, 加之教学形式的单一,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导致了缺乏对设计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忽视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 这是设计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通病。

面对这样的现状, 教师便成为该系列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 “引导者”, 将 “设计理论结合实践” 与 “提升学生的专业与文化修养” 作为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创新也以它们为核心展开。 更重要的是, 通过细致安排的教学实践, 让学生体验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如何借鉴古人和他人的设计, 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也由此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会更加重视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形成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 引入以设计方法论为主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一)引入设计方法论的意义

一门学问若理直气壮地被称为 “科学”, 必然在 “理论” 与 “研究方法” 上有得到公认的知识体系。 方法的可信证明了知识来源的可靠。 所谓 “设计方法论” 是选择“设计方法” 的 “方法”。 学习 “设计方法论” 的目的首先是 “寻路” ——引领人们认识 “事物” 的观念、 方法; 其次是 “入门” ——如何构建 “新事物” 的概念、 方法;最后是 “脉络” ——呈现于所有人眼前的 “一切”, 以便审视和传播。

以设计方法论为导向的设计导论系列课程是注重思维培养、 方法应用和理论实践三者兼具型的课程模块。 其创新点是在完成相关专业设计基础理论学习之外, 学生能够从接触专业设计的初期, 尽早在科学的设计方法的指导下, 开展更加有效率的学习,对于设计方法、 研究方法也会越来越熟悉, 从而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实践中去驾驭。

(二)重在思维模式的引导

设计是人类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事物, 使其变化、 增益、 更新、 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其中 “设计思维” 的本质是一种隐喻思维。 人有对未知联系探索的好奇心,这是隐喻得以存在的理由。 “设计” 用符号、 记号、 图形来表征设计观念, 本身就是隐喻的思维方式。 而在设计创作中对于设计观念的表述, 会经常使用到设计隐喻。

设计隐喻, 是借助联想和想象活动进行的, 甚至是一种认知方式。 以记忆中的生活表象为起点, 联想是对表象的重组, 而想象则是在大脑中创作新的图像。 因此, 在整个课程群的教学设计中向学生揭示设计隐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对设计隐喻的理解与分析, 为其重视培养对设计隐喻的创作思维打下基础。(www.daowen.com)

三、 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在该系列课程群的理论教学过程中, 将学生和教师同时置于教育的主体地位, 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中, 培养和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系, 当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并掌握学习的技能时, 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因此, 在理论教学中明确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 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 “方法论” 的导入, 学生一边学习相关专业理论, 一边体验理论研究的方法。

(一)借助启发式教学,加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内进行理论讲授过程中, 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知识结构的束缚, 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促使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向高层次的发展“启发式教育”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创造空间, 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观念性结论。

例如在 “创意思维与表现” 的体验过程中, 选取新艺术运动后期出现的维也纳“分离派” 作品, 通过联系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理解其出现的历史意义, 要求学生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 结合当时欧美国家的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生产方式, 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总结出这些作品的创意点以及所选择的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实践证明,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不仅巩固了设计史论方面的知识,并且开展了对 “设计思维形成” 的深入探究, 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艺术视觉洞察力、 设计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三者和谐进化的过程。 此外, 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的指导中引导学生采用了个案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 这种来自实践过程的 “方法论”,学生的体验感是深刻的。

(二)借助微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开展协作参与式教学

在启发式教学策略运行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 “协作参与式” 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协作参与” 主要是指就理论问题而组织开展的研讨活动, 促进学生养成集体研讨习惯, 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合作的方法。 当今已经进入微媒体信息的时代, 学生通过手机终端、 平板电脑等便可以随时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展开交流, “90后”的大学生重视展现自我的意识较强, 抓住这个特点, 在课堂讨论中就某些议题或新观点进行实时互动, 包括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但在这个过程中, 作为教师应提前提出议题, 鼓励学生多方面寻找搜集资料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倡导研讨过程中的自由气氛和争论, 并且要对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论证说明。 这种做法从一开始就是以众多复杂因素并存的状态出现, 通过各个学生自己的认识理解, 所得到的结果也同样是形态迥异、 各不相同。 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基本能理解、 识记知识, 并且在学习中具备更多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借助模仿大师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设计修辞的方法

模仿作为训练设计隐喻思维的重点, 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图式来启发设计思维,将别人的智慧转换为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对于刚刚接触专业设计的学生来说, 是更加直观、 有参考性的学习方式。

修辞手法可以运用到设计的各个领域,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加以提炼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变形, 才形成了丰富的设计作品。 这一点是要对学生明确的, 此阶段的学生对于设计创作充满了渴望, 会积极地投入到对于某些设计作品的评析中, 并且跃跃欲试。

动画形象为例, 比拟是处理动画形象设计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 借助丰富的想象, 把物当成人来写 (拟人) 或把人当成物来写。 培养学生掌握拟人化造型应该具备的特征: 第一, 外形要具备某物的明显特征; 第二, 要有人化的特征, 多集中在手、面部; 第三, 符合人们的正常欣赏习惯。 例如一棵参天大树通过添加五官、 眉毛和胡子, 再把树干变形成手臂, 一个智慧、 慈祥的 “老树精” 便诞生了。 学生在变形角色的原本形态与人类的外部特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想象力, 完成角色的拟人化处理。

此外, 动画创作中的 “夸张” 与 “变形” 并不是无目的随意地扩大或缩小、 拉长或压扁, 而是要根据整个作品情节中的个性要求来进行安排。 人物形象的夸张和变形要注重幻想性和趣味性, 还要具备幽默感。 动画最大的魅力在于创作者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 通过虚拟世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合理地对人物形象进行夸张和变形, 不仅可以增加动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也能使动画的艺术风格更加鲜明给观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 结语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导论课程群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从问题及背景入手,提出教学思路, 进而在应用实践中从启发式、 协作式、 模仿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 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 来掌握知识、 学会思考、 开阔思维, 并最终应用于自己的设计实践。 当然, 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变过程,并且与其他设计课程互为补充, 以形成整个教学体系的 “框架结构”。 但是, 教师通过对理论课程进行合理的、 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设计, 可以促进甚至加速学生这一过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史习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师讲堂——感悟 [M]. 沈阳: 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2] 柳冠中. 设计方法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丁月华, 陈昊戚序. 图证设计方法论 [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