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国家技能振兴战略” 研究课题把人的职业能力按职业分类规律分成职业特定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 这一分类是目前最贴近我国职业活动现状的一种观点阐述, 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政策指向, 在国家政策层面构建了对职业能力分析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概念。
(一) 职业特定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自身特定的, 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 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 它们数量很大, 但适应面很窄。 特定能力主要体现在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划分的1838个职业中。 长期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 特别是职业培训, 主要集中在培养人的这种职业特定能力上。
(二) 行业通用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 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 它的适应面相对较宽, 可以适用于这个行业内的各个职业或工种。 按行业或专业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行业通用能力的总量显然比特定能力小。
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就是通过一定的学习培训方式, 使人们具备从事一项有特定标准要求工作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高, 可以通过个人经验的积累和他人经验的传授, 也可以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更新和替代。
各个行业都十分重视从业人员的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 并且不同的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差别。 一些特定的职业由于其行业本身涉及公共安全、 环境污染或人类生命健康等, 需要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学习和培训才能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例如, 从事管理类职业, 该类型职业包括国民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金融管理、 财政管理、 外贸管理、 行政管理等社会工作。 此类职业从业者在知识结构上除了应很好地掌握管理学专业知识、 党的方针政策、 基本法律外, 还应了解税务、 工商、外贸等方面的管理知识。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社会分工和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将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业者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 才能适应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三)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 是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 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 正像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 在其最深层次上仅由原子和电子等少数几种基本粒子组成一样, 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能力, 而在最深层次上也仅是由几种核心能力构成的。
核心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职业、 对人的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能力。 具体来说, 核心能力就是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可迁移的、 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技能。 该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及灵活性、 适应性和机动性, 是个人获得就业机会、 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核心能力对各种职业而言, 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由于核心能力适用于所有的职业, 因此当职业岗位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 这一能力依然能够起作用, 使职业人较快地适应新的职业岗位。 此外, 由于核心能力具有可迁移的特点, 也有助于形成个人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所必备的能力, 在变化了的环境中不断地自我充实、 提高、 发展, 跟上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的步伐,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真正具有应变、 生存、 发展的能力, 从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竞争力, 也有助于克服专业技能教育的定向性和社会需求多边性的不相适应。
相对于特定能力和通用能力, 核心能力往往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 最基本的能力, 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 并在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 从业人员的知识老化周期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 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有一个生命周期。 据有关资料显示, 知识的生命周期为3~5年, 如果一个人不具有接受再教育的能力, 就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也不能很好地调整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 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因此, 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 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 只有具备核心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把握新的机遇。
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择业、 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 择业、 就业乃至创业是每个人都迟早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职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 才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 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从而提高自己择业、 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阅读资料7.8
成功人士应具有的15种职业能力(www.daowen.com)
1. 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 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一时又找不到解决方法,而且上司可能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时, 他们擅长用逆向思维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他们清楚具体业务执行者比上司更容易找出问题的节点: 是人为的还是客观的, 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漏洞。 采用逆向思维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更容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
2. 考虑问题时的换位思考能力。 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时, 常人通常站在自己的职责范围立场上考虑尽快妥善处理, 而他们却总会自觉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上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公司或老板,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而不是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的就事论事方案。 面对人的惰性和部门之间的扯皮, 只有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案才是一个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 能始终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上去酝酿解决问题的方案, 逐渐地, 他们便成为可以信赖的人。
3. 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 他们具备的对问题的分析、 归纳、 总结能力比常人强, 总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并驾驭事物,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常说苦干不如巧干。 但是, 如何巧干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否则就不会干同样的事情。 常人一天忙到晚都来不及,而他们却整天很潇洒。
4. 简洁的文书编写能力。 老板通常没有时间阅读冗长的文书。 因此, 学会编写简洁的文字报告和编制赏心悦目的表格显得尤为重要。 即便是再复杂的问题, 他们也能将其浓缩阐述在一页A4纸上, 有必要详细说明的问题则用附件形式附在报告或表格后面, 让老板仅仅浏览一页纸或一张表格便可知道事情的概况。 如老板对此事感兴趣或认为重要, 可以通过阅读附件里的资料来了解详情。
5. 信息资料的收集能力。 他们很在意收集各类信息资料, 包括各种政策、 报告、 计划、方案、 统计报表、 业务流程、 管理制度、 考核方法等。 尤其重视竞争对手的信息。 因为任何成熟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经验和教训的积累, 遇到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这是在任何教科书上都无法找到的, 也不是哪个老师都能够传授的。
6. 解决问题的方案制订能力。 遇到问题, 他们不会让领导做 “问答题”, 而是做 “选择题”。 常人遇到问题, 首先是向领导汇报、 请示解决办法, 带着耳朵听领导告知具体操作步骤, 这就是让领导做 “问答题”。 而他们常带着自己拟订好的多个解决问题方案供领导选择、 定夺, 这就是常说的给领导出 “选择题”。 领导显然更喜欢做的是 “选择题”。
7. 目标的调整能力。 当个人目标在一个组织里无法实现, 且又暂时不能摆脱这一环境时, 他们往往会调整短期目标, 并且将该目标与公司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大家的观点就容易接近或取得一致, 就会有共同语言, 就会干得欢快。 反过来, 别人也就会乐于接受他们。
8. 超强的自我安慰能力。 遇到失败、 挫折和打击, 他们常能自我安慰和解脱, 还会迅速总结经验教训, 而且坚信情况会发生变化。 他们的信条是: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或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9. 书面沟通能力。 当发现与老板面对面的沟通效果不佳时, 他们会采用迂回的办法,如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 报告的形式尝试沟通一番。 因为书面沟通有时可以达到面对面语言沟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可以较为全面地阐述想要表达的观点、 建议和方法, 达到让老板听你把话讲完, 而不是打断你的讲话, 或被其台上的电话打断你的思路, 还可以方便地让老板选择一个其认为空闲的时候来 “聆听” 你的 “唠叨”。
10. 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 他们对新组织的企业文化都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换个新企业犹如换个办公地点, 照样能如鱼得水般地干得欢畅并被委以重用。
11. 岗位变化的承受能力。 竞争的加剧, 经营风险的加大, 企业的成败可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 对他们来讲, 岗位的变化甚至于饭碗的丢失都无所畏惧。 因此, 他们承受岗位变化的能力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 在他们看来, 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 更是一种生存能力的问题。
12. 客观对待忠诚。 从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对组织的忠诚。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忠诚并不仅仅有益于组织和老板, 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因为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忠诚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 他们更清楚, 投资忠诚得到的回报率其实是很高的。
13. 积极寻求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他们很看重培训的机会, 往往在招聘时就会询问公司是否有提供培训的机会。 他们善于抓住任何培训机会。 一个企业, 如果它的薪酬福利暂时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 却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他们也会一试。 毕竟, 有些经验不是用钱所能买回来的。
14. 勇于接受分外之事。 他们都不轻言放弃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 而把它看成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并意识到今天的分外之事或许就是明天的分内之事。 常看见他们勇于接受别人不愿接受的分外之事, 并努力寻求一个圆满的结果。
15. 职业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高效、 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 主要表现为: 思维方式现代化, 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能将其运用于经营实践中; 言行举止无私心, 在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从不掺杂个人私心。 这使他们敢于直言不讳, 敢于纠正其他员工的错误行为, 敢于吹毛求疵般地挑剔供应商的质量缺陷。 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待人接物规范化, 这也是行为职业化的一种要求。 有了这种职业精神的人到任何组织都是受欢迎的, 而且迟早会取得成功。 当然, 有了上述能力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能力肯定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