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任务和实施策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任务和实施策略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任务生涯规划是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 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 制定个人一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期。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意识、 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任务和实施策略

(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任务

生涯规划是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 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 制定个人一生事业发展的有关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期。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意识、 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1. 培养职业精神

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 职业精神在大学生身上, 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起来的。 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直接面向社会,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更需要高等教育以人为本, 不仅要增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为学生在职业的长期发展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职业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包括职业理想、 职业态度、 职业责任、 职业技能、 职业纪律、 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要素, 反映了个人价值观的判断。 一方面, 职业精神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供心理支持; 另一方面, 职业技能的提高又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为将来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以及就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 责任意识

我们经常会看到,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 对员工的要求之一就是具有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个人职业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 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责任意识的人, 能够规划好自己的学习、 生活乃至自己的未来, 他必然也缺乏敬业精神。 所以, 对于大学生来说, 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好, 这是培养责任意识的第一途径。

(2) 主动精神。

主动精神是一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不可缺的一种精神特质, 对大学生而言, 是影响其生活质量、 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看到, 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创新精神在大学里也可以被称为是一种主动精神, 这种主动精神体现在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有人开玩笑说, 大学里要得一次奖学金、 写一次入党申请书等, 这个可以说就是主动精神的一种体现。 激烈竞争的社会不需要被动做事的人, 这种人就像牙膏一样,挤一点出一点。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要由他人导向型转变为自我导向型。

2. 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意识

(1) 生涯规划意识。

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计划, 在面对多变的外在环境时, 就不会手忙脚乱。 一个人事先如果做好预算, 生活就不会落魄。 在我们的一生中, 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并且每个人的时间又是如此有限。 面对多变的外在环境、 有限的时间、 无限多的事情, 为了充分发挥人的潜力, 实现人生价值, 就必须能够未雨绸缪, 事先做好规划。

(2) 树立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认识和理解, 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构成要素。 虽然学生身处校园, 但提前培养职业意识很重要。 例如, 利用网络收集一些目标职业的信息, 通过分析来形成自己对职业的看法; 参加学术活动, 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 有利于职业选择; 通过参加各种职业训练活动, 提前感受职场氛围。 实际上, 职业意识的培养过程本身也是一个自身成长的过程, 通过此过程, 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在职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培养自立意识。(www.daowen.com)

自立是指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 自己行动、 自己做主、 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 自立贯穿于整个人生, 可以分为身体自立、 行动自立、 心理自立、 经济自立和社会自立。 身体自立是指个体无须扶助而能直立行走, 行动自立是指个体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如会自己洗脸、 刷牙、 洗衣服等; 心理自立是指个体能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自己做决定; 经济自立是指不依赖父母或他人的经济援助而能独立生存; 社会自立是指能够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 责任和义务而行动。 学会自立是我们实现人格独立、 开创事业的前提条件。 因此, 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树立自立意识, 培养自立能力。 不能自立的人不仅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而且还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 不管家庭经济情况如何, 从入校开始就要树立自立意识。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自立, 才有可能赢得职业生涯的发展与成功; 只有具备自立精神, 也才有可能在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

3. 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 职业能力、 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能力。 特殊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的或较强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一种很方便的真正了解自己的方式。 大学生应该通过不同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经历发展清晰的自我形象, 同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尽可能多地寻找和获得不同的生活经历, 并把这些生活事件和经历结合起来, 找到价值观、 兴趣和技能之间的联系, 用更复杂的方式思考自我。 改善与生涯决策有关的自我知识也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永远不会结束, 没有生活经历, 其知识也便不能发挥最大价值。

社会实践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大学生不断改造自我, 更快地社会化。 大学与高中的不同在于, 大学是进入社会的过渡期, 是进入社会的预演; 学校与社会的不同在于, 衡量人才的参照系不同。 学校教育以知识积累为主要目的, 而职业领域更看重能力和素质。 职业在满足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功能, 就是通过和别人一起合作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换句话说, 职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为职业做准备是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最重要的人生课题。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 受教育程度、 实践经验、 社会环境、 工作经历等。 一般来说, 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越高的人, 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目前, 虽然大学新生不能依靠实际就业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但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 增强现代科技意识、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进行社会实践和锻炼, 是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且是其优势所在。 我们通过分析自身的职业素质, 分析自己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状况, 挖掘潜能、 发挥优势, 就能够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教学案例6.1

李某的烦恼

李某是一名大二的男生, 旅游管理专业, 对他而言, 大学生活是紧张无序的。

“进大学快两年的时间, 我的生活是丰富的, 参加了三个社团, 并担任了职务; 我是学生会的宣传委员, 每次举办活动都由我出海报; 我有很多朋友, 大家时常约我一起出去玩。另外, 我还在校外找了一份兼职, 每星期周五、 周日晚上要去上班。 刚开始, 我还觉得挺充实的, 总有事可以干, 不会没事闲得发慌。 可时间一长, 我发现一个问题: 我根本就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有时候好不容易完成了手头的工作, 刚想轻松一下或做些别的重要的事, 就被一个突然来的电话打乱了节奏。 比如说, 我周六上午想去自习室看看书, 一出门便遇见了朋友,他正好来找我,说××今天请大家出去happy,盛情之下我只好放下书包跟他前去, 结果大半天的时间又搭了进去。 其实, 有不少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 这方面的很多专业书我都想读读, 可就是没有时间, 我经常把书从图书馆借了出来, 还没来得及读就已到期该还了。 而且, 我一直打算提高自己的学历, 想早点着手准备考试, 可一直没能真正开始。 眼前的事情太多了, 让我顾不上将来的事, 我觉得有些乱, 仿佛不是我去做事, 而是事情逼着我去做。 这学期专业课特别多, 再过一个多月又要期末考试了, 真不知道会考成什么样子。

看了这个案例, 你有什么体会? 李某的烦恼该怎么解决呢?

(二) 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

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 在每一学年中, 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的年限划分, 大学生可以以学年为阶段设置目标, 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 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在本书的第一章已经向读者介绍了大学本科四年所处的不同阶段: 大学一年级——试探期, 大学二年级——定向期, 大学三年级——冲刺期, 大学四年级——分化期。 读者可以参考第一章所列出的不同阶段的任务与实施方案, 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系统的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