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概述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概述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是指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 一般指高等院校中以学术为媒介进行研究和教育, 即培养人才和进行高等专业教育的机构。(一)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及职业生涯教育概述1.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概述西方最早的大学是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所创立的阿卡德米学园, 教授哲学、 数学、 体育, 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概述

大学是指实施高等教育学校 (泛指各种高等学校), 一般指高等院校中以学术为媒介进行研究和教育, 即培养人才和进行高等专业教育的机构。 大学是综合性地提供教育和研究条件、 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是一个国家文化科学技术的标志之一, 更是为国家、 社会提供所需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和文化、 科学各种成果的主要基地。 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 传播知识、 弘扬文化、 继承传统、 创造文明一直是它的宗旨, 按照历史演进的先后阶段顺序, 大学的三大传统职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进入新时期以来, 现代大学也被赋予传承文化、 产生思想、 改造社会、 引领未来等新的职能。

大学包括综合大学、 专科大学和学院及专科学校, 同时招收本科毕业生 (或同等学力者) 进行研究生教育。 大学一般按科类设若干学院 (或系)、 研究室或其他相应的教学、研究组织, 通常还设有各种专门的研究机构, 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

(一)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及职业生涯教育概述

1. 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西方最早的大学是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教育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所创立的阿卡德米学园, 教授哲学、 数学体育, 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希腊文化对于西方近代科学的贡献, 处于一种奠基意义地位的存在。 他们在科学上贡献了跨时代的成果,在思想上甚至为千年之后的文艺复兴打下伏笔。 苏格拉底曾提道: “我唯一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是我自己的无知, 而真正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

近代意义的大学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 1088年, 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1160年, 法国紧随其后创办了巴黎大学, 下设神学、 文学、 医学、 法学四科, 成为后来欧洲许多大学的范式。1167年和1209年, 更具有现代大学特征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先后建立。 此后还有德国的科隆大学、 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的萨里诺大学。

牛津大学先后培养了二十多位首相、 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还有很多毕业生在高科技领域把握着高层次的信息宝库, 也有的毕业生在人文界出类拔萃。 可以说牛津大学对英国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 培养了六位总统、 三十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关于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话: “先有哈佛, 而后有美利坚。” 这是因为随着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道的开通,17世纪初, 首批英国移民到达美洲, 移民当中有一百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 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能够受到这种教育, 使英国的文化传统能够在美利坚这块新开辟的土壤上扎根并得以枝繁叶茂, 他们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哈佛学院, 即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创举在于真理与学术至上。1843年董事会正式采用VERITAS为校训, 完整地呈现了 “以柏拉图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以真理为友” 的大学精神。 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谨守真理与学术至上的教育理念, 尼尔·J·陆登庭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以管理者而不是学者或教师身份成为校长的。 在他的眼里, 哈佛大学是一个 “不同寻常的社区”, 它把众多卓越非凡的天才聚集在一起去追求他们的最高理想, 使他们从已知世界出发去探究和发现世界及自身未知的东西。 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 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追求。 在真理与学术至上的理念影响下, 哈佛大学的师生以追求科学知识为目的。 从独立到现在, 美国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大学, 像耶鲁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斯坦福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等名校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美国政府中的许多总统、 议员都来自这些大学。 美国的大学为美国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可以说, 美国能有今天, 大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1809年, 时任德国内政部宗教和教育司要职的威廉·冯·洪堡受命组建了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 办学宗旨非常鲜明——坚决培养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人, 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 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 在美国, 这种模式最早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效仿, 直到现在仍被世界各地的大学广泛采用。 欧洲的大学为后来的工业革命, 以及而后的经济腾飞输送了大量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自由的学术风潮兴起, 私立大学的发展渐入佳境。 从当今世界大学格局来看, 牛津、 麻省理工、 哈佛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中, 很多都是私立大学。 私立教育, 是西方的大学发展的一个特色, 大学教研室、 实验室里的发明创造在国家的经济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见, 大学既是一个教学的场所, 更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机构。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 离不开大学教育。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纽约州立大学前校长厄内斯特·博耶认为: 教育不仅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而且要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 不仅是生成新的知识, 而且要把知识用来为人类服务; 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管理, 而且要培养能增进社会公益的公民。 西方大学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 大学的功能充分地体现为传授知识、 创造知识、 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 而这三大功能的实现核心体现在人的培养上, 没有人的培养, 就没有文化的传承, 就没有文化的再创新, 更没有社会的进步。

2. 西方职业生涯教育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 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 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 70年代, 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 之后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 加拿大、 日本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播、 发展和运用;80年代, 生涯规划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 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长期的实践中, 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 “自我概念、 发展潜能” 为理念的全人辅导模式, 并辅之以矫正、 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第一个明确使用 “职业指导” 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 他在1909年出版的 《职业选择》 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 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 提出了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 “生涯教育”, 职业指导观念逐渐完成向生涯辅导观念的转变。 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是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金斯伯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 也是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者, 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长期的研究。 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过程分为空想阶段、 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 舒伯经过大量研究于1957年出版 《职业生涯心理学》, 首次使用 “职业生涯” 的概念, 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 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十二个基本命题和五个发展时期。 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达到成熟和完善, 迎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国际化。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 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 第一年, 中心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第二年, 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 兴趣和专长, 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 第三年, 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 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 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等专门技能。 这种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 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择业能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提高颇有助益。 对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是这样规定的: 专职人员应有与其职位相关的学历或与教育有关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 一般工作人员也应该有相关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 并需要进行个别培训和接受专业人员的督导, 有的州对从事职业咨询或指导的人员要求执证上岗。

日本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 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准确、 举办各种各样的说明会、 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 政府预算支持等方面。 通过 “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 及 “学生职业中心” 等对大学毕业后尚未就业的登记人员, 根据本人兴趣、 爱好及适应能力等开设针对性的讲座, 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并组织他们去企业实习。

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完全突破了毕业就业安置指导, 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及毕业后找到工作前的一种全程职业生涯辅导和教学安排。 已将职业生涯教育列入必修的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中, 进行测试、 讲座、 咨询和实践等活动, 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二)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1. 中国的大学由来已久

早在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 设在王都和诸侯都城的 “国学” 即有实施高等教育的内容。周王的 “辟雍”, 诸侯的 “泮官”, 都相当于后世的大学。 “四书五经” 中的 《大学》 一书对大学的精神做出这样的阐述: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 培养健全人; “新民” 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 达到修己立人, 推己及人, 化民成俗, 更新民众, 社会风气; “止于至善” 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 即通过教育, 使整个社会达到谓之 “至善” 的理想境界。 孔子成为中国教育的开路者。春秋战国还没有所谓的高等教育, 教育也只是集中在人文方面的, 但是, 孔子的教育思想却是超前的, 无论是有教无类还是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他的思想奠定了中国2000年封建历史的教育基调。

封建社会时期,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在中央设立了太学, 以五经博士为教官, 置博士弟子 (太学生) 50人。 晋代始立国子学, 后改为国子监 (至清末废除)。 隋唐时期设立了各种专门学校, 如书学、 算学、 律学、 医学等。 唐朝出现了 “书院”。 最初,书院只是藏书和修书的地方, 五代以后才具有大学性质。 从宋朝清朝, 书院逐渐增多,成为名儒大师聚徒讲学的场所。 比较著名的有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湖南衡阳石鼓书院、长沙岳麓书院、 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等, 书院多采取教师自由讲学或集体研究的方式, 探讨经邦济世之术。 中国的书院在培养人才、 研究学术和著书立说方面都有不少成就。 1901年, 清政府谕令各省州县均改设学堂。(www.daowen.com)

中国近现代大学是个舶来品, 中国近代大学的形成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很深。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为适应 “洋务运动” 的需要, 清政府批准洋务派创办了 “洋务学堂”,如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885年的天津武备学堂等。

甲午海战, 清政府败于日本。 一些仁人志士愤而图强, 这时出现了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的重要举措就是废除科举制, 建立学校。 中国近代大学一般认为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 和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教育宗旨是 “端正趋向, 造就通才”。

1911年, 辛亥革命后, 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下, 高等教育进一步引进西方的科学教育内容, 认识到大学教育在国家强盛中的作用。 1912年蔡元培主持制定的 《大学令》 规定: “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 养成硕学闳材, 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从中国传统理念向现代大学转型的开始。 由于蔡元培有在德国留学的背景,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 他于1915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明确提出, 大学要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 他主张大学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他认为:

“诸君须报定宗旨, 为求学而来, 法科者, 非为做官; 人商科者, 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 自趋正轨……诸君为大学学生, 地位甚高, 肩此重任, 责无旁贷, 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 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同乎流俗, 合乎污世, 己且为人轻侮, 更何足以感人。”[1]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在 《大学一解》 一文中指出: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 溯其源流, 实自西方移植而来, 顾制度为一事, 而精神又为一事。 就制度而言, 中国教育在中国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 就精神而言, 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2]

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3]

在近代中国, 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一些外国教会和私人也在中国举办了一批高等学校。 国民党统治时期, 高等教育发展缓慢, 全国约有200所高等学校。 但是,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举办了红军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 马列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 华北联合大学等, 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开了先河。

新中国成立初期, 废除了旧中国的公立和私立院校, 并将私立改为公立, 裁并了外国组织和私人在中国举办的院校, 全面收回了教育主权。 中国教育相比西方, 公立大学影响力远远超过私立大学。 这个特点和中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是相关的, 中国教育更加紧迫地需要通过集中力量来促进现代大学建设, 而私立大学难以达到这个速度。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更由于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还显得不很协调。 1977年恢复高考后, 大学逐步恢复了教学。 改革开放之后,1985年5月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实行中央、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中央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回首中国人创办现代大学这100多年, 可谓跌宕起伏, 险象环生——既有抗战烽火中大学内迁弦歌不辍的辉煌, 也有 “文化大革命” 期间 “大学还是要办的, 我这里说的主要是理工科大学还是要办的” 的无奈。

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1991年酝酿、1993年正式实施的 “211工程”。为了面向21世纪, 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中国政府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并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1998年5月4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 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 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 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简称 “985工程”。 “985工程” 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 ‘985工程’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 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 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 促进学科交叉, 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 “瓶颈” 问题的能力。

“十五” 至 “十二五” 期间, 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截止到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 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 (含独立学院292所),成人高等学校297所, 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70所, 高职 (专科) 院校1321所; 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 其中普通高校548个, 科研机构282个。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99.83万人, 在校生2468.07万人, 毕业生638.72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29.63万人, 专任教师149.69万人。

中国仅用短短几年时间, 就走完了英、 法、 德、 日等发达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 毕业生的就业由 “精英” 走向 “大众”, 大学生由 “天之骄子” 变成 “普通老百姓”。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宠儿”, 不再是 “统包统分, 包当干部, 精英就业”, 而是 “大众化就业”。 第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的市场化配置。 第三,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更多的是 “体制外” “制度外” 就业。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造成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

2. 我国高校的生涯教育的起源还是比较早的, 但是可惜中间中断的时间比较长

中国最早在1916年由清华大学周寄梅先生引入并实施 “生涯规划” 相关的课程辅导,可能是中国生涯教育的开山之作。1917年吴廷芳、 梁启超等人发起成立了 “中华职业教育社”, 以 “无业者有业, 有业者乐业” 为宗旨, 大力推动生涯规划教育。 之后由于战争、社会等因素, 我国在生涯规划领域的发展几乎停滞, 大大落后于国外。

我国进行学生职业发展、 生涯规划教育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在我国学习和推广, 理论研究还刚刚起步, 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 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专业背景差异较大, 而且教师生涯辅导和职业咨询等专业培训项目目前只有上海和北京等发达地区开设,并缺乏资深的督导教师。 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十分强烈。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实践告诉我们, 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合理职业定位,科学规划未来, 致使职业选择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影响了个人的职业生涯。 虽然大学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许多人也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 认真按规划执行。 因此转换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 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理念, 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指导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 掌握正确的择业观和全面的职业技能, 培养他们挖掘潜能和规划决策的综合能力。 要把培养和输送具有健全人格、 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