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此推之,则社会上政治上诸制度,往往皆足以生与其原来目的相反之结果。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故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矣。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就社会之进化言,则社会原始为无名,所谓“朴”也;制作为有名,所谓“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也”。

上述物极则反之通则,无论在何方面,皆是如此。如五色本以悦目,而其极能“令人目盲”。五音本以悦耳,而其极能“令人耳聋”。(见十二章,上篇页十)本此推之,则社会上政治上诸制度,往往皆足以生与其原来目的相反之结果。故曰: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下篇页二十三)

法令本所以防盗贼,法令滋彰,盗贼反而多有。又如人之治天下,本欲以有所为,然以有为求有所为,则反不足以有所为,故曰: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上篇页三十)

又曰: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下篇页三十九)

又如民之求生太过者,往往适足以求死。故曰: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五十章,下篇页十五)

又曰:

益生曰祥。(五十五章,下篇页二十一)

又曰: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下篇页三十九)(www.daowen.com)

故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矣。故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下篇页二十三)

圣人之养生,亦以不养养之,故曰:

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七十五章,下篇页三十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上篇页二十六)是人亦法自然。以上所说,亦与人法自然之理相合也。

然人在天地间,若欲维持生活,亦不可无相当之制作,特不可使其发展达于极点而生其反面之结果耳。故曰: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二十八章,上篇页三十)

又曰: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三十二章,上篇页三十三)

宙之发生言,则道为无名,万物为有名。就社会之进化言,则社会原始为无名,所谓“朴”也;制作为有名,所谓“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也”。“名亦既有”,惟“知止可以不殆”,即不使制作太多而生其反面之结果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