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生心理问题解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同向性

研究生心理问题解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同向性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积极情绪也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表明,个体活动导致的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心理上的幸福感;反之,一旦个体活动降低了积极情绪水平,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最近的研究表明,书写表达积极情绪,记录愉快事件的方式均提高了实验对象的主观幸福感,而且书写表达积极情绪的这种效果在干预5个月后依然有显著效应。

研究生心理问题解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同向性

崔诣晨 张晓琴[1]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质是构建一种以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的对心理危机有一定干预功能的动态模式。通过深入分析,尝试从理论上构建以个性特质、自我认知、情绪反应为三维坐标轴的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PSE三菱模型,并立足此模型,从伦理—社会层面、生理—心理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分别提出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干预;人文关怀;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研究证明,当心理危机严重影响、威胁到个人的生活或家庭,个体极有可能采取不恰当的方法来应对,甚至会产生自杀或精神崩溃的反应;而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能及时得到适当且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不仅能够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更可以促进个体学会新的应对技巧,恢复心理平衡,以达到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危机就被转化成了机遇和转折点。

一、心理问题导向: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质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遭遇客观事件,主观感受到这一事件超出了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运用正常的应对方式无法应对,从而导致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失衡,即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时,仅凭自身力量不能恢复心理平衡,只有通过外界介入,才能克服。立足于此,心理危机干预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注重由外向内的单向危机干预模式[1]。这种模式的致命弱点在于,当危机个体缺乏内在动力、消极被动时,无论外界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因此,如何使个体心理在“平衡—不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运动中呈现出不断平衡的发展态势,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质所在。

导致研究生对待危机事件心理失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自身心理健康理念的缺失。我国的传统文化氛围,对心理调适存在误区,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长期以来,一方面,家庭和社会均以一种过分“信任”的眼光看待研究生,过高地估计他们的能动性,而这些“时代的精英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恐慌、不自信和行为过激等状况显然与大众期望相悖,而且越是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磨砺的研究生,在面对危机时的心理失衡越是强烈[2]。另一方面,高校的静态管理体制对心理失衡行为产生的诱因缺乏动态的回应,并且缺少积极的疏导。即使在进行危机状态下的心理干预时,往往也存在“一刀切”的倾向,忽视了研究生个体在危机状态下因性别、城乡、年龄的不同所表现出的静态心理结构和动态心理特征上的差异。这样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以“倾听被辅导者心声,暗示被辅导者心理,确证被辅导者心态”为内容的心理危机干预,只能帮助心理失衡者了解自己的实际心态,意识到克服失衡心理消极面的必要性,至于怎样自觉克服心理失衡的消极面,如何努力把心理失衡转变成心理发展的新动力则鲜少涉及。这就促进了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在本质上的转变——要构建一种以学生个体的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动态模式。大量研究表明,成功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是个体自身和外部双向互动积极作用的结果,即“以内为主,内外结合”。

二、心理问题源分析: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坐标

研究生心理危机事件往往是在多种诱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其中,自我认知偏差、消极情绪泛滥,以及个性特征缺陷等属于危机存在的静态心理结构,而生理—心理机制、伦理—社会机制则是危机冲突的动态心理特征。

1.心理静态结构的危机存在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从总体上看,作为新时代精英的广大研究生的自我认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均趋于成熟稳定,他们的自我认知呈现出分化的趋势: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倾向,思维方式亦多样化。特别是一些研究生在面对就业、学业、婚恋经济等实际困难及压力时,由突发事件引发的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否定性看法成了诱发研究生心理危机,甚至自杀的内因。人们总是以外界事物作为认知的基准,对于危机事件的认知也是借助对价值系统的理解,在主观上形成对事物是否有意义的判断。如果个体主观上认为人生价值与生活无意义,那么他的价值系统就无法继续为其人生“导航”,个体就很容易陷入存在性危机,也更容易在偶然生活事件的触发下以极端的方式进行自我解脱。针对此,需要引入一种新概念,以有效调节并改善心理失衡个体的心理建构,而积极情绪恰能满足此需求。

积极情绪是一种能够反映与环境相关的愉快情感,包括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满足等。根据Fredrickson(2004)的“拓延—建构”理论,积极情绪还包括爱的成分。新近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个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均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积极情绪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有利于患病个体从疾病中恢复,降低个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改善其身心健康。那么,积极情绪是如何作用于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且其内部的机制是怎样的呢?对于经历了严重负性事件的个体,作为一种社会心理保护因素,积极情绪能够降低其物质滥用和出现精神病症的可能性(Flory,2009)。甚至,由于积极情绪与个体构念存在相关,还可以减少个体的自杀构念(Hirsch,2007)。另外,积极情绪也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联系。研究表明,个体活动导致的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心理上的幸福感;反之,一旦个体活动降低了积极情绪水平,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Pressman,2009)。此外,积极情绪的表达还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缓冲生活压力对幸福感的损害(Steptoe,2008)。最近的研究表明,书写表达积极情绪,记录愉快事件的方式均提高了实验对象的主观幸福感,而且书写表达积极情绪的这种效果在干预5个月后依然有显著效应。由此推断,通过增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改善其病态心理状况[3]

2.心理动态特征的危机冲突

生理—心理机制是危机冲突的内部动因。现代科学证明,人的神经系统与脑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器官。如此,人的脑健康、生理健康奠定了心理健康的基础。良好的生理状况无疑为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研究生的生理发育处在青年晚期,而心理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种内环境的不平衡往往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同时,研究生的自我认知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往往能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心理冲突。发生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是痛苦的。它既可能借此促进研究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特别需要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心理教育和指导。

伦理—社会机制是危机冲突的外在诱因。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心理层面上的高压力,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压抑感,以及面对挫折无所适从等。这些由客观事件和境遇(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亲人亡故、就业困难等)带来的社会压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平衡关系,成为导致心理危机的生活应激源指标[4]。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也不例外

通过上述对研究生心理问题源的分析,笔者认为,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构建以“个性特质(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情绪反应(emotional reactions)”为三维坐标轴的“立体模型”,简称“PSE三菱模型”(图1)。该模型的3个面分别代表3种层面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一是在伦理—社会的层面上分析心理危机的诱因,帮助个体重塑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和满意度,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和满意度,与家庭成员、父母的关系,家教环境,对学校教学、管理、生活的满意度,对社会的认可度等);二是在生理—心理的层面上分析引发心理危机的社会信息加工机制,帮助个体摒弃不合理信念;三是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分析心理危机的疏导方法,帮助个体重塑健康人格。

图1 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PSE三菱模型

三、和谐心理塑造: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思想。从哲学范畴来说,和谐是指世间的事物处于均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危机治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5]。面对研究生的心路历程,如何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修复心理创伤,维护校园秩序?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和谐心理塑造的危机干预策略,将过去相互分离的心理危机干预路径,整合到一个范式中进行研究。根据理论上构建的“PSE三菱模型”,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现路径可以相应地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

1.伦理—社会层面: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危机干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就是主张充分调动危机当事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当事人应对危机和处理危机的潜能,把危机当事人放在突出位置[6]。人本理念的危机干预,集中体现在对干预者进行情境创设、目标设置时,从人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出发,赋予这些“物”的因素以人文情怀。这种全新的危机干预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www.daowen.com)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社会压力是引发研究生心理危机的重要诱因。以人为本的危机干预要从研究生正面临的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或经济压力等诸多社会因素出发,帮助当事人重塑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此外,还应特别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危机干预必不可少的依赖条件。它的缺失是心理危机形成,乃至最终发生的重要原因。

2.生理—心理层面:危机干预的双向互动模式

传统的危机干预模式认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是无能为力的,而只有依赖外界帮助,才能克服危机[7]。在这里,危机个体的自身力量和作用被完全否定与抹杀。危机干预的双向互动模式认为,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有能力应对并解决自身危机,而专业人员的任务就是开发、挖掘危机个体自身应对危机的潜能。在此,双向互动模式中危机个体的力量和作用得到认可,且其人性观符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这种以“当事人为主,外界力量为辅”的双向互动模式,是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向之一。其具体操作可分为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置两个阶段。

(1)危机预防阶段。心理危机在爆发之前,往往有一个较长的隐蔽期。在这一时期内,个体心理会陆续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并逐步累积,不断发展。有的可能影响到个体的行为,但是这些心理问题程度均较轻,不易被发现,也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危害性。随着心理问题的不断积累,形成心理危机的各种环境条件进一步聚集,最终造成心理危机应激事件的出现。一旦心理危机爆发的条件具备,就迅速表现出危害性。因此,这个阶段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如果个体心理问题能被早发现、早干预,将其消除在萌芽期,就能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爆发。

(2)危机处置阶段。心理危机植根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8]。因此,只有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人们才能够获得对自身心理危机的控制。危机处置是心理危机发展中最关键的步骤,对心理危机个体的继续咨询、跟踪、回访等成为危机后干预的重要工作。

3.社会—心理层面:危机干预后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的是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有效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非危机的)的自主控制[9]

一般认为,心理危机发展有3种结局,即当事人顺利渡过危机,暂时渡过危机,以及未渡过危机[6]。危机后干预是基于危机的后两种发展结局,即当危机出现反复或继续陷于危机时提出的。有学者指出,“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恰当处理,即使当事人把它压制在意识之外,它也会在当事人以后的生活中反复出现,对当事人有潜在而巨大的影响。一旦新的刺激或事件发生,就会把个人带回到危机状态之中”。

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已普遍开展危机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但危机后干预的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研究层面看,虽有学者提出心理危机后干预的概念,呼吁加强对危机后干预的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各高校虽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工作,但对危机后干预的认知还非常薄弱,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此项工作。对此,心理危机演变结局的不定性已然使危机后干预成为必要。

参考文献

[1]代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本土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84-86.

[2]朱政.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51-55.

[3]林琳,柯晓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3(2):125-126.

[4]胡凯.试论“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5(5):57-58.

[5]吴远,姚飞.文化价值观视野下的心理危机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6):135-137.

[6]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J].教育评论,2011(2):70-73.

[7]匡促联.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节[J].当代青年研究,2005(6):1-4.

[8]苏玉琼,肖云忠,刘萍.研究生心理危机的多元分析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8(5):64-66.

[9]强成文,钱婷婷.从存在危机到意义澄明:文化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13(5):165-168.

[1] 作者简介:崔诣晨,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张晓琴,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社会生态学研究。 基金资助: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农林院校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的实证研究”(JGZZ13_04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C-c/2013/01/032)的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