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然路径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然路径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借鉴在新闻界取得良好效果的“走转改”活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本质和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必须向实践进行转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方向是“以民为本”,原则是理论选题立足于社会现实,理论成果评价主体是群众,具体路径是“走转改”。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然路径

胡华强[1]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民众,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文章借鉴在新闻界取得良好效果的“走转改”活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本质和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必须向实践进行转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方向是“以民为本”,原则是理论选题立足于社会现实,理论成果评价主体是群众,具体路径是“走转改”。

关键词:走转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实践;转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总结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这个战略任务,对于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完成这个战略任务,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在理论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及其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只有通过新的改革实践,切实关注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党才能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该也必须思考如何向实践转化这一时代性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指出,社科理论界也要向新闻界及新闻工作者一样“走转改”。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一、“走转改”的本质分析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启示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5部门联合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转改”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实践,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4

“走转改”活动之所以能够在新闻界取得成效,说明该活动的开展符合新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那么,什么是新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呢?有学者认为,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和真实性就是坚持新闻的本质规律[2]60。按照这种观点分析,“走转改”活动之所以取得成效,是因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和真实性。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现实生活中有些新闻媒体为追求盈利,大量刊发黄色、庸俗、低级、暴力等内容,严重危害公共道德和社会风俗;滥用“新闻自由”,常常把冲突性、奇异性、爆炸性新闻作为其报道重点,不能真正履行对公众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类似后者这样的新闻报道难道不真实吗?如果能够对这些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描述,难道这不就是客观公正性的体现吗?笔者认为,将客观公正性和真实性当成新闻的本质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走转改”活动的成效说明新闻的本质是实践性,而客观公正性和真实性是实践性的具体属性。首先,“走转改”活动成效的取得,离不开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客观、公正和真实的报道,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以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为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新闻自身是一种社会实践,同时又因为它对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报道而体现其特殊性。新闻工作本身体现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了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哲学视角看,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规律的具体体现。因此,“走转改”活动在新闻界取得效果,与其说是新闻机构及新闻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不如说是他们主观的意识能动性和客观的社会存在相吻合,是他们采取的行动顺应了客观的社会存在的要求,正确地认识到社会存在的现状,把握了社会存在的规律。其次,“走转改”活动体现了新闻工作的内在实践要求,回归新闻工作的本源。新闻工作是新闻工作者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的价值体现于新闻能否满足人们沟通、了解情况的社会需要。群众的社会需要产生于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群众渴望通过新闻拓展他们的信息渠道,了解他们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新闻就像是群众的眼睛、耳朵等感觉认识器官和思维、意识等理性认识功能的延伸,凡是能够引起群众共鸣的新闻,一定是与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能够被他们在自己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已有的认知体系所同化的信息。“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走入基层,贴近群众的生活,转变脱离群众实际的工作作风,改变新闻写作的文风,用群众能够听懂、群众喜欢用的语言报道新闻。这正是对新闻实践本质的体现和证明。所以,实践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和规律性的体现。

“走转改”活动在新闻界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启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勤奋钻研,不断探索,产出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3]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产生的伟大成果。坚持群众路线,从实践中摸索并检验真理,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贯追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被群众掌握;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9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而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就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状而言,前者提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研究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而后者提醒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将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不可否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有些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甚至出现了从书本到书本的“理论家”。理论研究如果不能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如何产生变革社会的动力呢?“走转改”是一面镜子,让学者有机会审视自己是否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必须向实践进行转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不少学者从本体论的高度赋予实践概念以最高的哲学地位,认为实践具有本体论上的优越地位。或许这样的论证和对实践概念地位的拔高能够让研究者产生心灵的安定和巨大的心理成就感,但是这样的论证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都是实践概念而已。实践在这些马克思理论研究者眼中仅仅是一个符号、标志而已。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用别的什么概念来替代它,而不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姑且不论他们的论证是否合理、严谨,单从最后的结论或者结果上看,他们最终是“论实践”,而不是“做实践”。笔者毫不质疑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但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进行转化才是马克思理论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19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也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6]3。胡锦涛总书记这里所说的实践应该也必然是“改变世界”而不是实践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改变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否最终实现向实践转化这一战略任务。

当前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遵循并体现出的是“认识——实践——认识”思维范式。实践虽然也出现并成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实践仅仅是思维的实践,是为了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体现其价值的。它只是一个验证的工具和中介。这种研究范式还没有脱离传统的西方哲学理论研究的语境和规则。制定这种语境和规则并将其终极化、程式化的人物首推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黑格尔理论体系也讲实践,但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实践更体现出一种思维实践,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和价值。在黑格尔理论体系中,绝对理念是终极存在。它是理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最高阶段和最后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是一种思维以概念为载体运动过程。实践的价值体现于它的工具价值或者叫中介价值。思维以概念为起点和终点,而外部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以及人的思维实践过程只不过是为绝对理念的自我确证服务的。这种思维范式反映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就是强调科研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合理性,忽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忽视理论服务于社会的功能,用理论来检验理论的真理性,而不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思维范式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话就是过分强调人的思维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不是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是从概念的逻辑推演中预设所谓的合理目标,形成大量的面子工程、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等。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他看到了黑格尔理论体系中实践地位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但是反对把实践看成思维概念的推演过程,认为实践就是人的真正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把实践看成认识的起点和最后的终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范式是“实践——认识——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做了精彩的论述和概括。毛泽东认为,认识过程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具体的社会实践到理性认识,即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提炼、抽象和概括成为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即将理性认识成果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检验理性认识的合理与否。第一次飞跃强调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强调实践对理论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第二次飞跃强调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同时也提出了理论必须向实践转化的要求。

三、“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然路径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向实践转化这一根本要求,就需要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路径的问题。前者解决的是“为什么”,而后者解决的是“怎么办”。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发点从“以理论为本”转向“以民为本”,是方向问题

为什么不用“以人为本”?“人”更抽象,更具理论色彩。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宏观上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国家,隶属于不同的民族,政治经济条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有不同;微观上他们生活于不同的家庭、社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如果说“以人为本”是一个理念的话,“以民为本”就是一个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更贴近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本意。“以民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自觉站在人民立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找到学术理论研究的基点和归宿;应该立足当今中国的实际,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事业。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出发点不能是“以理论为本”?首先,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实际研究中热衷于从书本、理论、各种国内外学派中寻找研究的灵感。相比较从现实实际生活中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寻找理论突破点,进行理论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后者无疑要比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直接引用或者借用概念或者素材要难得多。其次,学术成果发表的功利化,直接诱导从业人员“重观点,轻案例”。如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可直接和年度奖金、职称评审挂钩,于是,论文中的观点、概念、流派最重要,把“洋套路”“洋案例”拷贝一下,凑够字数就行。再次,为吸引受众眼球,某些学者把“标新立异”异化成了学术猎奇。以“理论为本”造成的恶果就是研究工作的方向性偏差,满足于从理论到理论,更为重要的是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的整体形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认同度不断下降。群众戏称专家为“砖家”或许就能折射出群众对于我们这支队伍的消极心态。(www.daowen.com)

2.理论研究选题要立足于社会实际,且理论成果的评价主体应该是群众,是原则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样,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增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增强大局意识,开阔为民情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学校和社区第一线,注重从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说、所需与所求中选择研究方向或发现重大课题,坚持从实践中摸索并检验真理,在理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该把评价理论研究成果价值高低的话语权交给群众,而不是专家和同行,因为理论研究的选题来自于群众的现实生活。选题是否符合群众的需求,是否解决了群众的工作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群众。或许理论研究成果从理论逻辑上是说得通的,甚至是完美的,但是如果理论成果不能最终解决群众的工作生活问题,理论成果不能够用群众的语言,不符合群众的认知水平,不能最终被群众认同、理解和接受,进而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不了指导作用的话,这样的理论研究成果很难说是合格的。因此,理论研究选题要来源于社会实际,把群众作为理论成果评价的主体,既是“以民为本”方向性要求的原则性体现,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本质要求的。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实现“走转改”,是路径和方法问题

方向和原则的确定,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够自动实现向实践转化的目标,因为方向和原则相对比较抽象,需要为这种转向制定更加具体的路径和方法,提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就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现状来看,分析存在的问题,“走转改”是一种必然的路径和方法的选择。“走基层”是“以民为本”方向性要求在具体路径和方法设计上的体现,而“转作风,改文风”是理论研究和评价主体的原则性要求在可操作性上的具体体现。“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有效载体,没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走基层”意味着离一线生活要近,融入基层要深,与群众的心贴得要紧,观察思考要细,发现问题要准。“走基层”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把群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研究人员要放下身段,进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体验鲜活的社会生活。理论是抽象的,而现实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在不断积累感性材料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优势,对感性材料进行合理的取舍,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偶然现象中发现必然的规律,抓住共性的问题,善于抓住现实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作风”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心浮气躁,不走马观花,不浅尝辄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既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根据民众的问题选择理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用理论框架套客观现实,又要坚持理论研究严谨细致的作风,对解决问题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考证和分析。既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在工作中对相关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也需要对普通民众进行群体细分,针对不同群体在不同的生活、工作阶段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充分了解影响群众思想意识的各种因素,研究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系群众,情为群众,强化群众视角。

“改文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效性的关键。如果说“走基层,转作风”是准备工作的话,“改文风”就是工作结果的直接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关键。理论研究成果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做出相应的文风调整和改变。对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提出的建议,要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引导群众转变对自己生活、工作中问题认知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群众的事情,帮助群众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2):4.

[2]李本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本质要求[J].新闻界,2010(5):60.

[3]李卫红.总结经验,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 (13):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3.

[1] 作者简介:胡华强,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 基金资助: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专项课题“‘走转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路径研究”的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