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道路内涵的转变与拓展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道路内涵的转变与拓展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一、生态文明与工业化20世纪初以来,各国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工业化道路对生态的破坏,探讨工业化的转型与出路问题。这些都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道路内涵的转变与拓展

刘海龙[1]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同时,工业化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新型工业化不能重复西方的老路,而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走生态化工业的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要通过自然资本化、核算生态成本,进行生态补偿,强化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等措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补偿生态代价。新型工业化应当注重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扩大可供利用资源的范围,研发新型材料,开发新型能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与工业化

20世纪初以来,各国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工业化道路对生态的破坏,探讨工业化的转型与出路问题。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指出了传统工业化导致的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加重等各种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阐述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倡导自然资本化,发展生态经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西方学者把生态理念引入到对工业化道路内涵与模式的探讨之中,在生产中提倡清洁生产、效益生产;在消费中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在生态治理中提倡由消极治理走向积极治理。这些理念与实践体现了当代工业化道路内涵的转变,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然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尽符合中国的国情,有些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它们面对的是工业化之后的生态建设问题,与我们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其次,在对传统工业化模式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出现了回归田园状态的浪漫主义倾向,对工业本质力量和潜能的认识不够深入。再次,由于西方社会制度中蕴涵着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西方学者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理论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工业化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自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开始关注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这些都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国内学者揭示了我国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中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了节省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路径和做法,探讨了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新的工业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出了相关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中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然而,当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视野不够开阔,目前对工业化道路的研究一般停留在降低工业发展代价的层面,对于工业如何支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较少,遮蔽了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宽广视野。第二,把工业化的内涵作为一个不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而针对生态文明视域中工业化道路内涵转变与拓展的研究较少。第三,对工业化本质与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刻,缺少对工业化潜力的深入探讨,因而很难从实质上解决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这些正是本课题所要着力破解的。

人类具有享用自然的权利,但与其他生物以本能方式享用不同。“人类以实践的方式享用自然”[1],而这种实践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自觉的实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谈及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及盲目性问题。他指出,人类应当合理地调节这种矛盾,尽量地克服盲目性。“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这为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并行不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那么,生态文明和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两者绝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必须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传统工业化道路造成了生态危机,但不是工业化必然造成生态危机。不工业化就建不成先进的生态文明,而先工业化后建设生态文明也不可行。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第二,工业化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经过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参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们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传统工业化道路破坏生态有其深刻的认识论社会学实践论根源。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化才能走上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的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一种低生态代价的工业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下推进工业化,我国不能重复西方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而采取的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模式,而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要立足自然资源、能源、容量有限的事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采取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从总体上降低生态成本,走生态化工业的发展道路。

传统的实践观认为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环境的容量是无限的,可以无限地同化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以这种传统的实践观为指导的实践,一方面表现为高投入、产出的生产和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消费;另一方面是将不加处理的大量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中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实践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且其结果是造成资源的严重短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这些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实践运行模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现状,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反思人类的实践方式,并进而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

首先,要转变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的排放,走效益型和清洁型生产的道路。这可以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在效率、结果、技术应用以及取向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一系列特征。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应该是效益型生产。相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要更加注重控制生产和再生产资源投入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以利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资源为主。它由直线型生产变为循环型生产,在与产出和投入相关的产业、行业和企业间形成一个链条,以保证在上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作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来加以重新利用。这样使得在特定条件下物料消耗最少,产品的收率最高。在实际操作中,从具体项目的规划论证、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到商品的包装、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力争做到物料消耗最少,能源耗费最低。

其次,生态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应该是清洁型生产。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注重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通过不断改进流程、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避免或者减少生产、流通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包含两个全过程: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生命周期而言,清洁生产旨在减少产品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www.daowen.com)

再次,生态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相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更加需要科学技术的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可以为生产提供新的原材料,新形态的能源,新的管理流程,新的污染处理设备。注重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创新,提高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力,是生态文明生产模式得以实现的技术保证。

最后,生态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是以可持续性为取向的生产。相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充分注意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限度,保证区域经济活动与地方生态系统协调一致,在各项经济决策中优先考虑维护、保护生态环境的因素。这样就能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应当担负建设生态的责任

从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来看,工业化进程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从现实来看,部分工业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问题。因而,工业反哺生态就具有其应然性。新型工业化要通过自然资本化、核算生态成本,进行生态补偿,强化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等措施,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补偿生态代价,支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业化必定破坏生态的结论是以技术不变、可供利用的资源范围不变为前提的,而这种假定并不成立。工业不仅是向自然索取,还有扩大自然利用范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功能。传统工业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新型工业化应当注重生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扩大可供利用资源的范围,研发新型材料,开发新型能源,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强化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治理,转变传统的环境治理方式。环境治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主动维持、改善生态环境的管理过程。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逐渐意识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对环境污染不加以遏制和改变,不仅会给当代人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还将损害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根基,于是提出了环境治理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逐步深化,而建设生态文明,也要转变当前局部的消极治理方式,走向积极全面的环境治理。

(1)从消极治理到积极治理。传统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种被动的治理。从对象上看,仅仅包含了被污染的环境。有污染才有治理,治理就是对污染的治疗和处理。从时间上看,治理出现在污染发生之后,先有污染而后有治理。这种以增长优先,实现增长之后再回过头来治理污染的模式常常被称为“先污染,后治理”模式。这也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一贯做法。它们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对河流污染、空气污染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投入了巨额资金治理污染。但总体上来讲,效果不佳。因而,生态文明的环境治理理念要实现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转变。从对象上看,治理不只是对被污染对象的治理,也包括对现有环境的改善和对他人和社会、自然构成影响的行为的管理。治理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时间上看,治理存在于管理的全部过程,不是有了污染之后再治理,而是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污染,马上能够纠正。生态治理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污染的结果,而是积极主动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从政府治理到公众参与。传统的环境治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治理,通过政府出台环境保护的政策,通过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改善。然而,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和公民的责任。虽然说政府治理是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只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一方面,公众要身体力行地从点点滴滴做起,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平衡;另一方面,公众应该积极参与环境决策,政府应当制定措施,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轨道

(3)由强制走向公平。传统的环境治理主要采取强制性政策的手段,但这造成了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公平现象。比如,农村地区的压缩用水以及截污,使城市的水质改善了,而农村地区的水质却下降了。通过污染企业的外迁,城市空气质量提高了,而近郊和农村地区的空气污染开始加重。再有,贫困人群人均资源消耗量小,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少,却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他们既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也无力应对因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但因具有选择和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医疗保健和补贴,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可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害。针对以上情况,生态文明的环境政策应当从环境正义的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发展,建立系统完整的补偿机制,制定补偿政策。在实践中采取一些处理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资源环境关系的办法,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一些弱势人群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行并落实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补偿标准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科学计算,并形成制度固定下来。这些举措可以从根本上弥补生态保护地区、农村地区所蒙受的损失,进一步改善生态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使区域性贫困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湘溶,曾建平.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7.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1] 作者简介:刘海龙,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金资助: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道路内涵的转变与拓展研究”(2012SJB710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