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的定义
人们对文化(culture)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定义。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其所著《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美国第四版《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对“文化(culture)”一词给出的英文解释是:
(1)cultivation of the soil.
(2)production, development, or improvement of a particular plant, animal, commodity,etc.
(3)①the growth of bacteria, microorganisms, or other plant and animal cells in a specially prepared nourishing fluid or solid. ②a colony of microorganisms or cells thus grown.
(4)①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r refinement of the intellect, emotions, interests,manners and taste. ②the result of this; refined ways of thinking, talking and acting.
(5)development or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qualities by special training or care.
(6)①the ideas, customs, skills, arts, etc. of a people or group, that are transferred,communicated, or passed along, as in or to succeeding generations. ②such ideas, customs,etc. of a particular people or group in a particular period; civilization ③the particular people or group having such ideas, customs, etc.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金惠康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一书中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或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等行为方式所构成的复合体。”
最有创见的当属张岱年所下的定义:“文化总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总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这个定义既重视文化的历史积淀或既往成果,又强调文化的演化和创造,注重研究和把握其活的灵魂和律动的脉搏。
综合上述关于“文化”的中英文释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包罗万象,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理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则宇宙观、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则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一般认为,“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从广义方面理解,“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提到“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狭义方面,即文化的精神形态方面。
(二)文化的特征
1.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共享的信息集合,无论是知识文化还是交际文化,无论是物化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它们都是某一民族思想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后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文化价值。换而言之,文化是前辈希望后辈能全盘继承、并得到后人或下一代的高度认可因而愿意加以传承、保存和践行的十分有益的思想、原则和传统。人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方式不是通过遗传基因,而是通过后天习得或学习。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某种需要创造出来的,为人群所共享,并通过群体传播和继承,正因为文化可传承所以可积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学习对象可能是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任何人,获得文化知识的方式可以是正式的途径,如接受学校教育,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途径,如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经验、阅读等。
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
任何文化都表现为一种象征符号的系统,也表现为人在创造和使用这些符号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明和运用符号的过程。语言、文字、图形、宗教仪式等都是通过符号来表示和表达,人们运用具体的符号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符号是任意的,从形态到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差别很大。语言是文化的构成因素之一,语言的符号性特征最为明显。如汉语中“猫”,在英语中是“cat”,法语中是“chat”,日语中是“Neiko”,德语中是“Katze”,俄语中是“Koska”等等。
3.文化的动态性特征
文化的稳定性也是相对的,并不能保证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恒久不变。一方面,既然文化是一种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采取的手段,那么当生存条件有了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必然要发生变化,这是文化可变性的内在原因。在人类文化史中,重大的发明(如文字、造纸术、印刷术、蒸汽机、电器、电子计算机)、重大的发现(如地理新大陆、天体运行规律、能量守恒定律)都曾给文化的变迁以巨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从一种文化的外部而言,文化传播、文化碰撞可能造成这种文化内部要素和结构的“量”的变化,而这种“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也可能促使这种文化发生“质”的变化,导致进化、退化、没落、重组或转移等结果。全球化进程加快,为了便于交际人们需要统一的规则,如法律等,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当中改变了原有的文化模式。例如: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影响了很多语言的话语结构。汉语中,尤其在高校,人们打招呼不再使用“吃了吗?”“上哪儿?”等表达,而是说“嗨!”“哈啰”。
4.文化的系统性特征
文化的内涵博大而精深,由各种各样的要素所组成,并作为各个要素相互融合的整体发挥着作用;而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彼此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霍尔(Hall)所说:“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连结的——触动其中一处,其他各处就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当年美国的人权运动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导致住房模式、种族或性别歧视行为、教育机遇、法律制度、职业机遇甚至互动模式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各种变动或变化,最终改变了美国人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
5.文化的强制性特征
人类学和社会学家们认为,文化强制有两种类型:直接文化强制和间接文化强制。直接文化强制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如果你穿的衣服不属于我们文化所容许的类型,就可能会遭到嘲笑或干预,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社会的孤立,这就是直接文化强制。(www.daowen.com)
关于间接文化强制,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个例子来理解:如果一个人的母语是英语,他却用汉语(假设他会讲汉语)去跟他的国人讲话,绝大多数人会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如果他直接用人民币货币去商店买东西,恐怕也会被拒绝。由此可见,间接文化强制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6.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文化不可能凭空产生和存在,它植根于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总是以相对集中聚居并有共同生活历史的民族为区分单位的,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文化的疆界通常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貌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所谓民族性主要也是指文化上的特性。换而言之,每个民族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每个民族的成员也必然会以拥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骄傲。比如同为上古文明,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各有独特性;同为当代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欧洲各国之间在文化上也存在着差异。
二、英汉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必定存在无法通融、相互对立的地方。而当这种冲突具体体现在语言上的交流时就显得格外明显,成为造成翻译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差异
所谓价值观,又叫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心目中对于万事万物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成套的评价、看法或价值评估体系。它规范、制约着整个民族伦理道德的标准、评价事物的尺度、行为处事的准则,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价值观念作为人们价值衡量的标准,指导或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价值观是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核心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领域。
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有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中、西方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异同。例如:
A:You don’t eat meat? Why not? Are you Christian? Are you environmentalist? You don’t eat meat because you want to lose weight? You look pale. You should eat meat.
B:No. It’s just my habit.
上例中一个中国人在听到一个外国女孩是素食主义者,而且已经十几年没吃过肉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震惊和疑惑,随后是一连串的问题:涉及个人的宗教信仰、体重、身体状况等隐私问题,而这恰恰是外国人忌讳的。在西方的价值观念中,个人意识和个人隐私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按照西方的文化,问这样的问题是无礼的。从B的应答明显地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反感。所以文化差异会影响对同一信息的认同感受。
由于相对保守的民族特性和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浓厚,而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所以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薄。东方家庭关系网发达,可以说每一个人,每一种关系都各有其名,决不会乱套,西方不但称谓不清楚,甚至连性别都不分。
(二)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多信奉佛教,认为“佛主”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神灵。而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把“上帝”视为唯一的救世主。因此作为基督教思想传播重要途径的《圣经》对于英语语言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英文中也有很多与宗教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本身也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比如英语中有个词叫Crusade,源于11至13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徒为了从穆斯林手中收复圣地而发动的军事远征。这场在欧洲人眼里所谓的圣战实际上是一场侵略战争。因此对于穆斯林及今天的阿拉伯人来说,Crusade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包含了更多的是耻辱与仇恨,具有高度的贬义。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的反恐战争宣言中引用了这个词,从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可见该词并不是适用于任何场合。
(三)英汉色彩词的文化对比
所谓色彩词,是指各种语言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又叫颜色词。人类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色彩,而这些色彩其实不过是光波在物体之间或内部的传递、穿透、折射所产生的视觉现象而已。与此相应,人类的语言里就有了对于颜色进行描述的词语,即色彩词。
起初,色彩词只用来描述事物的颜色,这就是色彩词的原始意义,即概念意义,又叫指称含义。但即使是色彩的原始意义,其表达也会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认知与表达的差异。例如,我们中国人习惯用米色描写一种淡黄色,因米是我们的主食,而英国人很早就以cream或creamy(奶油色)以及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达这一颜色,因奶油和黄油是他们的普通食物。随着语言的日益丰富和人类思维的日渐完善,这些色彩词经过引申、转义就逐渐有了各自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这种象征意义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某些颜色的崇尚和禁忌,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文化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所隐喻的文化内涵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红色是中国文化中最受崇尚、最受挚爱的基本色彩。红色首先是太阳的颜色,太阳给地球、人间带来光明、带来能量,使万物生长、草木茂盛,使大地生机勃勃人类生息繁衍,因此它给人类带来希望、平安和幸福。于是中国人喜欢用它的颜色红色来象征吉祥、喜庆与欢乐。例如:中国人在春节这样的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称结婚为“红喜事”; 男娶女嫁时要贴大红“喜”字,在过去新娘新郎还要分别穿红袍、着红裙,新娘要头罩红盖头;婚后生了孩子要向亲友分送红鸡蛋;英雄模范人物要戴大红花、扎大红绸。红色也是火的颜色,而火给人以红红火火、火暴热烈、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联想,因而隐喻人们的发迹,包括事业的成功、仕途的平顺、财富的剧增等。例如:好运气被叫做“红运”;人的境遇很好、很受欢迎追捧时叫做“走红”或“红极一时”。而红色在西方文化中以贬义为主,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主要指鲜血(blood)的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故而,红色常与暴力和流血等发生关联。例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意指“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意指“血战”等。另外红色在西方文化中隐喻“邪恶的美”、“性”和“诱惑”,如“a red light district”意为“花街柳巷”或“红灯区”,所以红色也暗指放荡与淫秽。
在中国文化里,白色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意蕴极其丰富的色彩。其象征意义有褒义,但主要还是贬义。人们总是把它与死亡、不吉利相联系。例如“白事”即为丧事,死者家人要为之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即穿白衣、戴白帽、系白腰带、套白鞋等),要为之设立名为“白棚”的白色灵堂,参加丧事的人要胸戴“白花”以示哀悼。“白色”有时也用于表示反动和觉悟低下,则与“红色”的喻义正好相悖。例如:白色恐怖、白专道路、白区、白色政权、黑白两道等。白色在汉语中也用于象征纯真等意义,如洁白无瑕、白璧无瑕、白头偕老、白衣天使等。同中国人尊崇红色相类似,白色是西方文化所崇尚的一种颜色,几乎无贬义。白色在英文中象征纯洁清白、真诚无邪。如白色婚纱表示玉洁冰清、真诚与善解人意。英语中不少与白色这个词组成的词语其喻义均与纯真、公正有关。例如:white hands喻指洁白、诚实;a white hope是足以为某一团体带来荣誉的人;white light公正无私的裁判;a white war经济竞争;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等。
在英文中黄色常用来表示忠贞、智慧与荣耀;有时也常用来比喻卑劣与不择手段的行为。比如在基督教的艺术作品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总是身穿黄色衣服。“yellow dog”指卑鄙的人或不参加、不协助工会的人;“yellow journalism”指迎合低级 趣味的报刊;“yellow belly”意为懦夫。相对而言,汉语中的黄色却是尊贵的颜色。那是因为我们华夏祖先生息于黄土高原,华夏文化源于黄河流域。历代皇帝的龙袍均为黄色,故有“黄袍加身”之说;“炎黄”指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儿女则称“炎黄子孙”;清代的八旗中以“正黄旗”为最尊。大吉大利的日子被称为“黄道吉日”。日历称黄历(也作“皇历”),未婚女子称为“黄花闺女”等等。有时黄色也用来指腐败堕落现象,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新闻等。
(四)英汉文化中动物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对待动物的态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owlish,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歹运有关,认为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就会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汉语文化中,龙是备受诗人尊崇的,龙是皇帝的代名词,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是威严、神武的象征。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就有神圣、高贵的含义,比如“真龙天子”、“龙颜”、“龙体”、“龙威”、“望子成龙”、“龙的传人”、“龙子龙孙”等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一种能喷烟吐火的可怕的、凶残的怪物,是一个恐怖、可怕的象征。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在英语中peacock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还有骄傲意味。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as proud as a peacock(十分骄傲)等用法。
(五)中、西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谚语典故
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些代表独特文化现象的词语典故。尤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往往与其历史、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其语义是多重的,每种典故之后都有一则轶事,如汉语中的“孔融让梨”、“守株待兔”、“闻鸡起舞”等,英语中的“cross the Rubicon”,“the Watergate case/scandal”。还有一些同当时的社会及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它们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不同的外延和内涵。比如汉语中的“世外桃源”、“社戏”等。英语中的“The masses”和“The People”的褒贬也不相同。由于基督教历来是西方最为重要的宗教之一,加之《圣经》又是英语语言最重要的两大渊源之一,英语中必然有众多源自宗教文化、圣经故事乃至圣经经文、基督教教义的习语。如果不了解这些习语的出处和历史渊源,就很难做好翻译。例如下面一个句子:“Dick,” said the dwarf,thrusting his head in at the door,“my pet,my pupil,the apple of my eye,hey hey.”( “狄克,”矮子说着,把头从门口伸进来,“我的心肝,我的宝贝,我的心头肉,嘿嘿。”)原文中的“Apple of one’s eye”意思为掌上明珠、宝贝来自圣经,如果译者不了解《圣经》,直译为一个人眼里的苹果,就会闹笑话,汉语读者读到此处也会感到如坠云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