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汉两国语言的对比和区别

英汉两国语言的对比和区别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格说来,除了科技词汇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其余词汇差别多于相同,相异多于相似,几乎没有两个看似对应的词语在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上完全对等。2.词汇的语义范围不同即便英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的概念,其语义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些词语实际上是英汉民族对人与事物的不同态度或价值观在语言中的反映。

英汉两国语言的对比和区别

一、英汉词汇对比

语言是文化载体,而词汇承载文化的功能最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词汇层面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也最为突出,涉及的面最为广泛。词汇又是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要素,通过对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及其社会背景,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英汉词义对比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指称意义(即概念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和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除了主题意义外,其他6种意义都与词义密切相关。显然,词典告诉我们的主要是词的概念意义,如“土地”、“蝙蝠”和“电脑”等在英语只能够分别为“earth”、“bat”和“computer”,而它们的其他意义则不大可能作全面地反映。严格说来,除了科技词汇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其余词汇差别多于相同,相异多于相似,几乎没有两个看似对应的词语在所有的意义和用法上完全对等。

1.英汉词义的对应程度不同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它们的词汇系统之间很少出现词义一一对应的现象,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完全对应:指英语的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里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语来表达,两者的意义在任何上下文都完全相等。这种完全对应的现象,只限于一些通用的科技术语、少数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如:economics——经济学,computer——计算机,bike——自行车,tea——茶,北京——Beijing,摩托车——motorcycle,手——hand,非典——SARS,等。

(2)部分对应:指译语词与源语词在意义上部分或大部分对应。如:Cross Red——红十字会,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医务人员,blood pressure pills——降压药,panax ginseng——人参,等。

(3)由于地域、生活习俗、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英汉词语指称意义完全不对应的现象。具体地讲,有部分英语词汇所指意义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反之亦然。这是外语学习者最感困难和费神的情况。其难处在于,这类词汇常常是承载某一民族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或具有特殊的背景。如英语中的teenager,boomering body,汉语中的十二生肖、天干地支等。

对于英语成语、俗语和惯用语不要望文生义;汉语成语、俗语和惯用语英译时要注意不要出现文化错位,即将有浓郁文化特色的词硬搬到英语里去。

2.词汇的语义范围不同

即便英汉语两种语言中都有的概念,其语义范围也不尽相同。同一个词,由于语境的不同,其词义可千差万别。比如“打牌”、“打柴”、“打的”、“打篮球”、“打喷嚏”、“打字”、“打酱油”、“打仗”、“打工”等等。这些词语中的“打”无法用英语对应词“hit”或“beat”来表达,显然是因为“打”要比“hit”或“beat”的语义范围宽广。又如英语中的kill一词和汉语中的“杀”就相去甚远。英语中的“kill”的语义范围要比汉语中的“杀”宽泛得多,不但可以表示“杀”,还可以表示很多其他意义。而汉语中的“杀”主要表示“杀人”、“杀虫”、“杀菌”等意义,其他用法相对少些。所以,在翻译实践中,切不可一律以“kill”译“杀”,否则会闹出笑话。

3.词汇的内涵意义不同

我们知道,许多词除了它们的概念意义外,还有内涵意义,即它们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联想。如“春天”一词给人以“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的联想;而“男子汉”一词则具有“刚强”和“勇气”的内涵。英汉语中存在大量概念意义相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内涵意义相异的词语。这些词语实际上是英汉民族对人与事物的不同态度或价值观在语言中的反映。“old”和“young”在概念意义上与“老”和“年轻”部分对应,但在内涵意义上有更大的差别。在中国文化中“年轻”常与“无经验”、“无持久性”相联系。例如,我们经常听到中国人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来评论年轻人。而“老”则常和“成熟”、“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相联系。而在英语国家文化中“old”常和“传统”、“守旧”、“老迈无用”相联系,“young”则常和“灵活”、“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相联系。可以说英语国家文化是排斥老年人的文化,因此英美人对年龄很敏感,陌生人之间不询问年龄。又如,“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意味着高洁淡雅,但在有些西方文化中却具有“死亡”的内涵意义。另外英语中的许多词,具有汉语译文中所没有的文化内涵。如汉语中的“荷花”一词在中国人的头脑里就可能产生“出污泥而不染”的联想,而英语中的lotus flower就没有这种内涵意义;再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黄”字常与天子联系在一起,而在英语中yellow一词就没有这种文化意义。

4.词汇的风格意义不同

风格意义,与语言实用的社会环境有关,牵涉到不同的语体(如方言)、文体(如诗歌小说、演讲、报告等)、交际方式(如书面语或口头语等)和作者或说话的个人风格以及不同层次的用语(如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用语)等非常复杂的因素。如“domicile”,“residence”,“abode”和“home”的概念意义都是“家”、“住所”,但使用的场合却不相同。“domicile”是法律用语,用在法律文件中;“residence”是正式用语,用于书面的通知、说明、文告等;“abode”是文学用语,主要用在诗歌中。而“home”则是一般性的词汇,用于人们日常的口头或书面交际中。

5.词汇的联想意义不同

语言词汇的联想意义,指的是词汇在不同上下文,或不同语篇中,或为不同身份的说话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特殊信息、价值或情感态度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确定某一词汇的联想意义要比确定指称意义更为困难;其理由是,词汇的联想意义主要衍生于各类语境中,常常是微妙而又难于捉摸的;常表现出主观性、无规律且无系统性;而任何词典也不可能囊括词汇可能产生的联想意义。受语言乃至文化异质特征的影响,部分英汉词汇的联想意义便可能出现空缺的情况,即词汇的联想意义无法找到对应,无论是相像还是相悖均无对应。英汉词汇联想意义空缺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联想意义空缺和联想意义不对应。

(1)联想意义空缺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某系词汇的指称意义是对应的,然而其联想意义却无对应,即联想意义空缺。如下表:

表1-2 英汉语联想意义空缺示例

(2)联想意义不对应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概念意义相同的对应合成词。但这些对应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可能不同,它们的构成成分的意义可能并不对应。因此,这些对应合成词的联想意义也就可能不同。这反映出英汉民族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或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如“business card”对应“名片”。这是一种上面印有个人姓名、职位、电话号码、通信地址等的卡片,主要用于商务交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的特征,其着眼点就会放在这种卡片上的内容;而英语民族的着眼点在于这种卡片的用途,因为他们认为有用。

6.词汇的情感意义不同

情感意义指语言使用者表露于语言中的感情与态度。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一部分词汇具有一定的情感意义。如英语中的propaganda译成汉语为“宣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中,propaganda一词往往和当年纳粹的反动宣传联系在一起,所以是贬义的,而汉语中的“宣传”一词却是中性的,有时还有褒义,如“宣传队”、“宣传画”、“宣传党的政策”等。再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的概念意义都指“从政的人”,但前者是个贬义词,而后者是褒义词,其情感意义不同。如:“Politician is concerned with successful elections. Whereas the statesman is interested in the future of his people.”(政客关心的是竞选的成功,而政治家则关注人们的未来。)英语原文通过运用这两个词,清楚地表明了说话人对这两类“从政的人”的情感态度。

7.词汇的搭配意义不同

搭配指词汇在同一语境中共现。搭配意义由一个词从经常与它连用的词语引起的联想构成。不同的词,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搭配,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英语中的pretty和handsome两个词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我们可以说“pretty girl”、“pretty woman”、“pretty flower”、“pretty colour”,但是却不能用handsome来形容这些名词,相应地我们可以说,“handsome boy”、“handsome man”、“handsome car”、“handsome overcoat”等。从与它们搭配的词来看,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pretty隐含着一种女性的柔美或清秀之美,而handsome却强调一种近乎阳刚的美。当然,如果我们用pretty修饰car时,那么它的意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英汉词序对比

英汉词序基本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情况:

1.英汉语词序完全一致

例如下面一组词就是完全对应的: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收支

hanger and cold       饥寒

good and evil        善恶

ups and downs        兴衰

2.英语词序较灵活,汉语较固定

从下面一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

儿女   son and daughter/daughter and son

夫妻   handsband and wife/wife and handsband

老少   old and young/young and old

日夜   day and night/night and day

3.英汉次序完全相反

(1)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

田径——track and field

华北——North China

水陆——land and water

前后——back and forth

迟早——sooner or later(www.daowen.com)

(2)在称呼方面,英汉两种语言词序具有不同之处,如“里德先生”用英语说是Mr Read,“布什总统”是President Bush。

(3)在介绍时间、地点时,汉语通常是由大到小,而英语则完全相反。如2011年6月28日:28th,June,2011或June 28th,2011;山东省济南市明辉路28号:28 Minghui Road,Jinan City,Shandong Province。

(三)英汉词法的差异

1.英语中名词有单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名词则无。例如:

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和先生们

five apples     ——五个苹果

另外在英译汉时,要注意有些名词的单、复数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coustom       ——习惯

coustoms      ——习惯,关税

damage       ——损害

damages       ——损害赔偿金

force        ——力量

forces       ——军队

2.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

英语词汇往往可以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的方法构成不同的词类,但其根本意义不变。如:

He is writing an article. 他正在写文章。

He wrote an article yesterday. 他昨天写了文章。

He has written an article. 他已经写了文章。

英文用“write”的不同形式来表示“正在写”、“写了”、“已经写了”等含义。汉语“写”本身没有形态变化或时间观念,只能借助助词、副词、上下文来表示时间观念。再如:

到达:arrive(动词),arriving(现在分词或动名词),to arrive(不定式),arrival(名词)

跳舞/舞蹈:dance(动词或名词),dancing(现在分词或动名词),to dance(不定式)

仔细:careful(形容词),carefully(副词),carefulness(名词)

3.英语中无量词,而汉语中多用量词来表示。如:

a piece of wood——一块木头

a piece of paper——一张纸

a piece of music——一支歌曲

a piece of news——一条新闻

4.英语中有冠词,而汉语中则无此现象。

一般情况下英语的单数名词前要加上不定冠词a 或an,特指时需加定冠词the。如:a book,an apple,the two people等等。

5.英汉语在代词和介词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英语代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英译汉时常用其他词性的词来表达。例如:

by train      ——乘火车

in the rain     ——淋雨

through the ages  ——古往今来

without a handle  ——缺一个把手

二、英汉句子对比

(一)语序倒置现象

汉语句子中常常将宾语提前;英语句子倒装现象比汉语多。如疑问句感叹句否定句、假设虚拟句和强调句,都有一定的语序倒置现象。英汉互译时,需要根据各自的语言习惯进行调整。

(二)定语和状语的位置

定语的位置:汉语句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是在中心词之前,英语句子中定语的位置比汉语句子中的要灵活:单词作定语时,除少数情况外,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较长的定语,如词组、介词短语、从句作定语,则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后。

状语的位置:汉语句中状语一般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有时为了强调,也放在主语之前,总的来讲,位置比较固定;英语句中状语可前可后,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位置比较灵活。

(三)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所谓汉语重意合是指句子间注重意思的连贯,结构较松弛,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往往由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或独立的单句构成,其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流水句法”。而英语重形合指的是其不可或缺的种种连接词,语言学家将其称为“竹节句法”。

(四)英语重时态,汉语轻时态

从语法范畴分析,英语动词的时态是非常丰富的,有十六种时态,即(1)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3)一般将来时;(4)一般过去时;(5)现在进行时;(6)过去进行时;(7)将来进行时;(8)过去将来进行时;(9)现在完成时;(10)过去完成时;(11)将来完成时;(12)过去将来完成时;(13)现在完成进行时;(14)过去完成进行时;(15)将来完成进行时;(16)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与汉语相比,英语句式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要广泛得多。英语中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由于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悟性”,重视“事在人为”和个人感受。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多采用主动语态、人称表达法、无主句、主语省略句及无形式标记的被动句。所以,在英译汉时,英语许多被动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译为主动式,有时为了通顺必须译为主动式;汉译英时,汉语有许多隐蔽的被动句,译成英语都应设法变成被动式。

(六)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

Li和Thompson(1976)提出主语——主题类型学,认为英语是主语显性语言,即在该语言里主语和谓语这俩哥哥语法成分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中通常都要有主语——谓语结构;汉语是主题显性语言,即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信息单位话题和评述的语言。一般来说英语句子结构较完整,一个句子通常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而在汉语句子中“主谓”句或“主动宾”句并非其常态,无主句较多。这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话题部分和表述部分不可能完全对应,在汉译英时,应考虑到这一差异,处理好英汉句子话题的转换,注意将汉语的无主句译成英语的有主句。

(七)英语为静态语言,汉语系动态语言

一般来说,英语与汉语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也就是说,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定习惯,常常根据句意的需要,大量采用动词连用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