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

商务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务英语的语体和翻译不仅涉及英语语言,要求翻译者熟悉相关英语词汇的确切含义,理解句子在上下文中的意思以及文化背景,而且要求了解和熟悉经济、贸易、金融等许多相关专业的一般内容乃至更多的相关商务背景知识。

商务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

翻译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传情达意。原文和译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表达形式上千差万别,各有特点,所以,在翻译时,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搞清楚作者的表达意图和风格,才能译得正确,才能达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同一思维内容,在不同接受者之间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

商务英语的语体和翻译不仅涉及英语语言,要求翻译者熟悉相关英语词汇的确切含义,理解句子上下文中的意思以及文化背景,而且要求了解和熟悉经济、贸易、金融等许多相关专业的一般内容乃至更多的相关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英语翻译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解词或句的字面意思或机械对应上,对其本质含义的了解不够准确,对其涉及文化或专业背景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释义或翻译表达上的差错,知识错位,概念不清,内容混淆,定义含糊。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步骤

了解商务翻译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有步骤地、科学地来进行商务翻译工作。按照正确的步骤来进行商务翻译,对培养翻译能力和提高译文质量都有很大好处。

通常基本翻译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分析原文、将源语转换成译语、重新调整译文、约请有代表性的读者检验译文。

分析原文指细致处理词语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并研究句法和语篇结构,通过源语来掌握原作的思想内容。理解和领会原文是进行翻译的前提条件,是商务翻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翻译中大多数的失误都出现在这个阶段,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翻译。在商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乱译或死译,往往就是对原文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如果译者切实地理解了原文的含义,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译语,那么翻译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驾轻就熟的过程。

具体说来,译者首先必须阅读待译的全文,了解其专业范围和内容大意。有时还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到现场去看看,以便熟悉有关的专业知识,待到领会原作后,才下笔开译,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大错。理解原文时,必须根据源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去理解,并且要求“钻进去”把原文内容彻底弄清。对原文的理解应包括词汇、语法和专业内容三方面,而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这三方面都理解透彻,才能作出准确的表达。因此,在理解原文时不应孤立地进行分析,而要联系起来分析,换句话说,理解原文必须从整体出发,不能孤立地看待一词一句,而应该结合上下文,结合专业内容,通过对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彻底弄清原文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翻译过程中。从用源语思维到用译语思维的转换是关键的一步,这时将原文的内容“一步到位”转换成译语,明晰程度越高越好。可以将译文中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进行结构重组,从而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领会译文。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从译入语中选择恰如其分的表达手段,把已经理解了的原文内容重述出来。如果说在理解阶段必须“钻进去”,把原文内容吃透,那么在表达阶段就必须“跳出来”,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而根据译入语的语法规律和习惯来表达。商务翻译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理解的深度,而且也取决于对译入语的掌握程度。因此,理解正确并不等于表达一定正确。在表达阶段最重要的是表达手段的选择,也就是如何“跳出来”的问题,这是商务翻译技巧的问题,翻译的创造性也就体现在这里。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同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译法,但译文的质量并不相同。

对于一位优秀的译者来说,整个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实际上就和我们使用母语一样。虽然上述基本过程可以分开来讨论,但如果认为译者是严格分三个步骤来进行操作的话,那就完全错了。水平高的译者会下意识地同步进行这三个步骤。他们用不着去考虑怎样把主动变为被动,把名词化的动词变为从句;在提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也用不着去考虑是否需要把名词变成人称代词。译者如果经常不知道该如何重组译文的话,那他就还没有具备运用译语的必要能力、还不能承担翻译任务。

事实上,译者的理解与表达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深入,最后才达到完全理解和准确表达原作反映的客观现实。因此,翻译过程还应该包括校对和修改译文这一步骤。这对商务翻译尤为重要,因为它要求术语和数字等保持高度的精确性,一字不慎,就可能铸成大错。

具体操作时,译者应该首先检查译文的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有些译者认为,对译文上述三个方面的检查可以合并起来一次完成,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一心不能二用,按照拼写、标点符号和格式,分三次逐一检查才能较好地保证译文的质量。此外,对译文内容和文体的检查也应该分别进行。译音要认真检查译文内容,特别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删除不必要的增补词语和补充初稿中的疏漏,并对照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核对。检查时,特别要注意关键概念在翻译上的一致性,使译文节奏流畅,并从文体上检查译文,使之合乎译入语规范,这一步骤应该反复进行多次。朗读译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办法,因为听觉对连贯性和节奏感方面比视觉要敏锐得多。

过去,除了评者自己的检查之外,译文的检验大都是指定一名值得源语和译语的人来进行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测定译文与原文的对应程度。这个方法的缺点是,这位懂得双语的鉴定人可能已经熟悉文本和内容的类型,用不着下多大工夫就能理解译文。因此,对译文进行正确的评估,只能是通过检测只懂译语的读者代表的反应来实现。

要有效地检测译文,可以邀请几位读者代表朗读译文,仔细分析朗读者的面部表情,还可以请听过译文朗读的人向没有听过朗读的人讲述内容,或进行填空检测。

具体操作则,请几位译入语水平高的人为包括译者在内的一些人朗读几遍译文,译者可以先仔细观察别人朗读译文时的面部表情,尤其是他们的眼神,因为表情和眼神能够反映他们对译文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领会的程度,例如:朗读者是否认为译文难度太大,无法朗读,是否读错了译文;是否对译文的内容感兴趣。然后,译者可以一面看稿子,一面标记别人读得不顺口、停顿不当、读错、重复及语调把握不定的地方。倘若发现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同个地方出现问题,那就需要仔细修改译文了。虽然,这种检测方法不能告诉译者如何修改译文,但能够帮助译者确定需要修改的地方。通常,以下几个原因可能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高层次的或偏僻的词汇、并列的词汇中辅音群发音浊重、过渡词缺乏、表示疑问、命令、讽刺、反语和省略的标记词缺失或糟糕的句法。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请听过译文朗读的人向没有听过朗读的人讲述内容。倘若有两个人或更多的人犯理解上的错误,那就需要修改译文,除非原文故意做了模糊处理。

而进行填空检测法的,可以在每四个词后面留一处空,请人根据上下文要求填入恰当的词,再测出在至少五十个空格里能够填对的词语数量,这项数据能有效地测定译文的可谈性和可理解的程度。省时,也可以在每九个词里面留一处空,请人朗读译文,再计算朗读者填错的词语数量,进行修改。(www.daowen.com)

当然,与上述方法相比,听取有经验的译者或业内专家的意见可能更好。因为前者知晓翻译的基本原则,懂得语言艺术;后者对本行业了如指掌。

总之,透彻的理解是准确表达的前提,而通过表达又能达到更透彻的理解。这就是理解与表达的辩证关系。理解和表达的统一过程也就是翻译的全过程。

此外,由于商务翻译的特殊性,译者往往被要求尽快脱稿。经验丰富的译者通常会把几个翻译的步骤合并存一起。但还是应该先拿出一个在文体上符合要求的译稿,然后按正字法、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等进行校审。切不可逐词翻译,交差了事。

有时候,因为时间紧迫,可能要求开展小组翻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一位译者负责初稿,然后由另一位或几位译者进行校订,也可能由每个成员负责翻译不同的部分,然后互相阅读其他成员的译稿并提出意见,讨论不同看法,统一意见。翻译小组一般都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组长,遇有特殊问题,可以直接请教。

不管是个人承担翻译工作,还是由小组共同合作,商务翻译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典、百科全书和完备的词库。即使没有在做翻译工作时,也应该经常翻阅、查阅,为以后的翻译工作做更好的准备。

二、译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扎实的英汉语言功底

虽然商务英语翻译不像文艺作品翻译一样讲求文采、韵味、修辞等,但要使得译文忠实、准确、专业地反映原文主旨和内容,又能通顺地表达出来,没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语言功底是不行的。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如果原文理解不准确,则英语译文必然会发生问题;如果只是理解清晰,而汉语表述不准确或不清晰,同样难以完成翻译任务。所以译者不但要努力学习英语,也要加强对汉语的学习。

(二)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储备

商务交往涉及的商务活动多种多样,包括日常事务中的电话预约、接回电话、备忘录商业信函、下订单、接待客户、个人介绍、谈判、会议、业务陈述、数据处理、技术、财务、营销、销售、雇佣惯例等。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熟悉各领域常出现的专业术语,把握商务英语语言的特点,遵循准确严谨、规范统一的翻译原则。

(三)双语文化能力

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文化对于翻译来说,常常是高于语言自身层面的,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注重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才能确保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商务目的的有效达成。译者要熟悉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其在词汇意义与形式、句法组织、语篇组织模式、修辞方式上的体现,并掌握处理文化差异的宏观与微观策略。

(四)跨文化知识储备

语际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制约译文的重构。国际商务交流的表层是贸易往来,深层是文化交流。商务英语翻译要求译者对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较全面、深刻的把握。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够立足于原文语境,准确把握文化内涵意义,深入理解原作,做出忠实于原文的译文。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造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和个性化的词汇体系。如,英汉语的称谓文化差异明显。汉语称谓体系讲究辈分,重性别,区分血缘关系,而英文则正相反,强调平等,指称宽泛。古汉语常用“敝人、在下、足下”,而对对方则尊称“贵方、尊驾、阁下”等用语,现在仍有“您”这样的尊称,港台地区甚至仍沿用古雅尊称;而英语在称谓语上除了少数皇室贵族外,是没有地位之分的,在商务场合尤其不加以区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