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师心理教育:满足时代需求

教师心理教育:满足时代需求

时间:2024-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洛伊德提出性行为遵循自然的法则,性行为同人的生理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教师的性爱教育,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性爱,有助于师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二)性爱教育的时代紧迫性社会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丰富,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都普遍地加快,性生理成熟提前和性意识的萌动较早是现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之一。

教师心理教育:满足时代需求

一、教师性爱教育的时代紧迫性

性爱的概念是复合的概念,但同时又是有相互区别的概念。性是生物行为,是由人体分泌的性激素而控制调节的行为。弗洛伊德提出性行为遵循自然的法则,性行为同人的生理发展密切相关。爱是社会行为,是合群和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是建立在关心和喜欢对方的心理成分基础上的行为,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主张爱是一种主动的奉献行为。把性和爱两种行为合在一起,就如同把感觉和知觉合在一起的理由一样。性行为可以导致爱的对象,相反,爱的对象的存在也可能导致性行为,性爱主要是把性和爱联系在一起讨论问题,其实日常概念中的性爱只能说是爱的行为中的一种具有短暂冲动作用和受身心因素控制的明显的爱的行为。

正常的人都不可避免有性爱心理和行为。这主要是生理激素的分泌,爱美的天性和适当情景的存在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人与人的交往,性爱心理和行为必然会成为其中一个方面表现出来。性角色是一种重要的角色,性角色期待在社会生活中是不相同的,“性度”的概念反映性角色扮演,而社会交往则提供了性爱活动的舞台,其结果是性爱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各色各样的表演。教师和学生,总有异性交往,当处于某种刺激情景时,性爱交往的心理会占主导,性爱行为有可能受到激发,然而道德风尚和伦理是不容许出现这种师生交往的,这就在教师心理和行为活动中埋下了心理疾病或异常心理或变态行为的“种子”,如果不加以正视,教师的心理疾病或变态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少数教师因此精神极度压抑而不择手段,结果导致犯罪或精神失常。因此,教师的性爱教育已到了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教师的性爱教育,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性爱,有助于师生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性科学和性爱教育

性认识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人类从原始的动物性认识到现代文明的人性认识,主要是对性机理、性作用和姓修饰、性表达几个方面的经验的积累及问题的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性科学长期局限在生理科学的很少领域,中世纪罗马宗教的禁欲更是几乎使性科学无人问津。西方于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首次提出性活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理论,引起了全世界的振动,从此研究人类性的科学才开始步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1.性生理

男女性别差异首先是生理的差异,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男性是XY,而女性则是XX;生理结构上男女各有第一性征的差异和内分泌性体的差异,生理机制上男性激素分泌的是雄激素,女性分泌的是雌激素。当人进入青春之后,男女在生理上还会产生第二性征的差异。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含义分别是:

第一性征,是男女性别在生殖器官、性体方面存在的差异。

第二性征,是男女性别除第一性征差异外的其它性别特征差异,如:(www.daowen.com)

2.性心理

性别差异作为刺激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反映是性心理产生的基础,性心理重要的是性意识、性态度、性情感和性行为方面男女各自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性意识是人处于青春期发育时个体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的心理活动,表现为性兴奋的意识控制作用;是随生理和社会性发展而趋于稳定和清晰的人类心理活动。性态度是人根据掌握的性知识,对性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有关爱、憎、兴趣等情感观念为主的心理成分,其中性观念属于性态度的最高层,是经过社会文化锻造的对性问题某一方面的较为完整的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的象征性。性情感是一种性体验,是人到了青春发育期后表现出的对异性的兴趣和对异性间吸引力产生的愉快和兴奋的体验。性情感的丰富与稳定性同性知识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知之深则爱之切”,性知识能帮助人们掌握性生活规律,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理的和心理的需要,从中获得最大的幸福与快乐。性行为是同性需要满足相联系的接吻、拥抱、性欲、性感、性交等动作系列。

3.性医学

性医学是综合运用性生理学、性心理学和性临床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性行为的社会、心理、遗传、疾病等诸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认识,对人类自身的性问题从医学科学上进行正确对待,性医学提供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助于人们解除性的疾患和忧虑,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能使人们精力充沛地去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有相当部分是正处于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旺盛时期,少部分学生被性与爱所困惑,步入了早恋的性爱行为误区。中小学教师由于缺乏性医学知识,对自身因为某些疾病而导致的性问题、性行为障碍,也不能正确地对待,结果心理和行为处于异常状态,心理很不健康。教师的心理教育需要性科学的知识教育。

4.性爱教育

性爱是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的人情之爱或人性之爱,性爱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指出:爱的感情有特殊的生物基础,它在功能上决定于性腺的状态和活动,决定于生殖系统总的活跃程度和生命力。性爱是一种初始的,很大程度决定于双方直观映象的爱,出于性爱的心理动机容易导致人魄性行为,当人能正确处理性爱问题,并在思想升华时,性爱心理便会转化为恋爱心理,恋爱心理能比较充分地满足双方的某些需要,使双方都能产生为他(她)主动奉献的行为。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从动物的性本能中是培养不出人类的爱情的。恋爱的力量只有在人类非性爱的好感中才能找到。”研究表明,恋爱心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障碍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早恋、自恋、纯情错觉、憎恶异性、依恋父母、单恋、多角恋、失恋等,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性爱教育重点是提高师生对性爱问题的认识水平,正确对待性爱,对恋爱心理障碍能够按心理咨询方式处理和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

(二)性爱教育的时代紧迫性

社会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丰富,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都普遍地加快,性生理成熟提前和性意识的萌动较早是现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之一。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和青年教师的性爱教育长期来被人们所忽视,然而性爱问题又不能不面对,这是十分令学校教育被动的局面。南京目前最年轻的德育高级教师沈曙虹认为:“青少年的性发育期在悄悄提前,现在中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方面的困惑相当普遍而严重。仅靠热线解答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困惑远远不够,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性教育的开设。”部分学者在对中学生早恋现象调查分析后指出:“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应改进,尤其是关于性教育,说了多少年,但我们的教科书里和课堂上,除了生殖系统的生理解剖外,还没有关于性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更没有关于性道德、性伦理的讨论。如今的中学生面临着这样一对矛盾: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在传统道德和现代观念(理念)交融的今天,对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尤其是对有早恋现象的少男少女们,要与他们交流、谈心,以心换心,耐心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念,走出性与爱困惑的沼泽地。”承担有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接受性爱知识的教育,这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提出的新的任务,道理上十分明显,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