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行为和行为示范
行为科学是研究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科学,人的行为形成和发展有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有大量的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因素。行为科学对行为的定义本身也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的,早期的行为概念是唯心主义的心灵性的,后来随着行为科学的研究,唯物主义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历史性的行为概念才初步确定,然而行为的概念仍是不能很准确地下定义的。结合相关行为的几种定义,我们试对行为给出一个较为综述性的定义,以便于行为的分析和行为的具体理解。
“行为是在内在欲望与外在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作系列”,行为既需要有内在的愿望,又离不开外在目标的诱导,同时行为又是由动作系列组成的,因此,行为既是心理的,又是社会和历史的;行为有生理的神经支配性,也有社会的利益调节性和控制性。
(一)需要和行为
人有“七情六欲”,欲望反映了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欲求。需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也就是人对一定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渴求或欲望,需要是人行为内在的驱动力,人的行为动力变化或需要性质,水平的变化是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的。”[1]人们正是为了满足需要而积极活动的。人的需要和人的行为关系可用下图简要地表述:
动机是行为活动的直接心理动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有了萌芽状态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不安情绪,随着需要的强烈化和需要对象的发现,人的动机也就由此而形成,因此研究人的行为和需要的关系,不少情况下是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1.动机理论
当代心理科学发展是与行为动机的心理研究分不开的,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到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再从华生的行为心理分析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到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的认识,整个心理学理论都渗透了动机的理论。把握当代心理学理论,动机理论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动机理论要点,我们认为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普遍的观点是动机的形成与人的需要分不开,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正是由于需要的不同,人的行为动机才有不同性质和种类;人的动机的发展,遵循生物性动机向社会化动机,社会化动机向个性化的心理动机发展的顺序性。二是动机对行为的推动作用,也就是动机的功能方向,研究者认为动机的功能主要是三个方面,即引发行为、指引行为、激励行为三方面功能。三是动机的功效方面,动机的作用有正确与错误,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时间长和时间短等不同方面的区分。四是动机和学习行为的相互关系方面,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2]因此,动机和学习两者相互作用,学习可以激励和培养人的动机,学习是动机的强化因素。五是研究成就动机方面,主张人的成就动机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自信心和热情两方面影响和制约人的成就动机,人的成功经验也是成就动机强化因素。六是动机状态的调控方面,认为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转化为个性心理发展水平的过渡,动机可以人为的调控,利用不同的归因手段就可以对动机进行一定的控制和调节。
2.行为理论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科学基础主要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也主要是这三门科学的理论。研究教师的行为,主要是运用行为科学理论认识和完善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行为。这里我们提出行为理论,是比较概括地提出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方面,如行为的动作理论、行为的组织理论、行为的归因理论和行为的自我监控理论等。因为篇幅所限仅对行为理论的四个方面作简要叙述。
(1)行为的动作理论。广泛的和共同的行为定义是。行为是外显的可观察的运动、活动或动作。动作理论主张动作是行为组成的基础单位,动作可以是单一性的,也可以是系列化的,动作的神经活动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尤其是巴甫洛夫称之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动作有其基本的心理结构,即活动的环形心理结构:
引自(基础心理学讲座》:苏常浚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168页。
按此结构,动作不仅是活动的基础单位,而且是主体谋略的外化表现,是实现动机的方法保证。动作理论还认为动作具有独立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动作在时间的运动过程是以活动程序的科学性为原则的,人的语言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可以按照时间、空间程序,排列组合方式来进行分解和分析。研究表明,科学的动作程序是提高活动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条件。动作的发展是依“练习→熟练→技艺”程序的。
(2)行为的组织理论。组织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科学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视为是组织科学。行为的组织理论,实际就是行为的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强调目标在行为活动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目标的正确设置是提高行为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教学改革中提出的目标教学实验,其理论基础也就在于行为的组织理论。组织理论分析工作内容丰富化和目标期望值大小对行为过程的积极影响,认为在行为过程中不断提高行为者的目标期望值,不断地丰富行为活动内容,是有助于行为者更好地完成行为、更好地保持行为活动方向性的。行为的组织理论重视人的成熟水平与人的行为效率的关系,把一个人的发展细分为“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四个阶段。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行为效率是不相同的,一个人应当按不同阶段的成熟度(水平)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也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所谓工作行为,是教师抓教学、抓教育科研、抓班级建设等方面的行为;所谓关系行为,是教师关心学生,教师相互间双向沟通,教师处理好社会关系的行为。
(3)行为的归因理论。归因的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人们寻求因果关系的需求导致行为归因理论的提出。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提出人都有一试图发现周围事件中的因果关系的需要,因此人都可以说是“天然的心理学家”。归因理论认为,解释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有准备、有计划、有依据的原因,如教师的组织教学行为的原因可以解释为教学计划、教材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等意向性的原因;二方面是事前无计划、无准备性而因为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导致的行为原因,如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对个别学生表现出特别注意的行为原因(环境性的)。在人的行为归因问题上,研究者发现人们在成功行为归因和失败行为归因上有一种成功归为自身(利己归因)和失败归为他人(他人归因)的归因倾向,同时,人们对待同一行为的归因情况还可以因为人际关系的不同而有相当的不同,如某学生取得的学习成功或考得很好,当他和教师关系好时他偏重于教师的帮助归因,而相反则认为是自我发奋的归因。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在总结他人归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成功与失败归因的模型:
引自《当代人际交往奥秘》(美)凯·杜克斯等著,邵晟东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1版第150页。(www.daowen.com)
按照这一模型,成功与失败归因可以从内因与外因,暂时与恒定两个维度相结合上进行。
(4)行为的自我监控理论。自我是现代心理科学十分注意定义和分析的概念,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我国古代相传“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诸多含义中,我们无不为自我的问题而深深地思考。教师的行为分析绝对离不开自我的分析,教师的心理教育有80%可以说来自于或属于自我心理的教育。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是自我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理论家之一,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更是以提出自我分析理论而闻名于世。自我监控理论认为:自我监控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即元认知,自我具有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三个不同的组成内容,人的行为重要的是随时受自我的注意,或自我图式的导向,自我监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但人可通过一些自我努力、自我分析的途径提高自我监控的意识性。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我监控行为水平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中国古代关于修身的过程在元认知含义上就是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过程,教师的心理教育其中主要的目标也就在于提高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监控的意识水平。自我监控理论涉及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等现代科学概念,有心理学家把它们系统归纳为元认知与主体思维的辨证关系,我们认为自我监控理论还可以扩大为是心理和行为的必然联系,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充分条件。教师的备课行为完全可以提高到是锻炼自我教学行为监控能力的实践高度上加以分析。
(二)社会行为和行为示范
社会行为是人类特有的文化或文明行为,社会行为不同于动物的生理性行为或人类的本能行为,社会行为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文明性。
(1)社会性和文明性。社会性是复杂的人性中最核心的内容,人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由劳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不仅是改造了人的自然性,更是随着劳动的分工、劳动技术的提高或生产力的发展递增了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简单地确认我们认为是劳动的分工、劳动的技术含量、劳动创造的价值三个方面影响的销果,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重视人的社会性的方面有所侧重,但都不能脱离开劳动的分工、技术含量、价值三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教师的社会性是教师应当关心的问题,教师是劳动者这是肯定的,教师劳动的分工、技术含量、价值三者长期来是教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教师的地位和教师的价值长期不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多数情况下是对教师的社会性不明不白所导致的。教师的社会性在我们的理解上应当是:教师是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教师培养人的工作技术含量是其它物质生产工作技术含量不可相比拟的,基本的比例有学者提出是(3-5):1的技术含量比例,即教师劳动技术含量是一般劳动技术含量的3—5倍,教师创造的劳动价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或再生性强的价值,是一种知识经济性质的价值。
文明性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的程度。人的文明性也就是财富积累的程度,有的人物质文明超过精神文明,其追求的文明也仅仅是物质文明,当前市场经济某些方面更多的是让人们追求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精神财富有人认为不可捉摸,不能用具体的尺码尺度去估评,然而试将一个具有主动积极进取、利他行为较多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高的教授同一个靠机遇和人情关系暴富起来的小学毕业文化、长期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比较,你完全可以区分出若干精神文明细项并加以估评。教师历来注重君子风度,不太善于积累物质财富,因此其物质文明水平是比较低的,教师中的一部分人,现在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正依靠智力和教师的勤奋提高物质文明水平,这是可喜的,然而仍有大部分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心理矛盾较重的境地,既不愿放下知识分子的清高,也不得不承认阿赌物(钱)的心理需要满足之轻松。对此,我们主张教师在心理教育中要善于分析自我,要把社会中适合于自我和可以体现自我的机会抓住,对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的事实,你完全可以学习和效仿,要把自己对文明的追求全面化,要让口袋和脑袋都鼓起来。
(2)社会行为和教师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行为是由社会需要引起的,以社会动机为动力并借助社会媒介(语言和其它媒体)来实现的行为,社会行为的动作程序或动作锁链是由媒介性质所决定或所制约的。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阐述中,社会行为的社会需要和社会动机是很多的,如社交需要和社交动机所导致的社交行为分析,其中就有婚姻、家庭教育、从众、组织相助等方面的研究,教师的社会行为也多数是从社会需要和社会动机上加以界定的,这些方面我们认为虽很必要,但实践上,尤其是心理教育上其意义是比不上社会媒介的研究意义的。教师长期以来在社会行为中的心理困惑主要来自于社会媒介的选择不当,而与社会需要所带来的心理问题相比则更多更复杂。
社会媒介在社会行为中是很具有外化意义的,前面我们在动作的心理结构图上提到谋略的概念,这里的谋略实质是对社会媒介的认知和选择。社会媒介基本的是语言,语言是一个社会中的可理解性的符号系统,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都具有可理解性,不具有理解性的语言是不符合社会行为要求的语言。语言学主张语言是词的规则性结合,构成语言一是词(概念),二是语言规则,也就是语法;掌握语言是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发展,也是终身的发展。教师应当说是以语言为终身职业的,但语言的丰富性、艺术性、生活情境性往往是造成众多教师社会语言修养不高的原因,教师要接受的教育恐怕最为迫切的是语言教育而不是其它。教师的教学用语在科学性、思想性、可接受性方面是教师重视的,但教学用语的丰富性、艺术性、生活源泉性方面教师是重视不够的,我们提倡教师要加强表情语言或情感语言的学习,提出教师要重视现代科技用语的掌握和运用,提议教师要全面用艺术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来充实教师教学用语,这是教师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笔者曾探索儿童连环画语言与教师教学用语的关系,在教师社会行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修饰指导作用。现在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语言教育是不能忽视的。语言心理学的学习,如读者心理,作文心理,音乐、绘画欣赏心理等都是语言教育的内容,语言教育中的语言心理教育是教师心理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教育。
社会媒介中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两个方面是教师社会行为活动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教师社会需要的满足,教师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教师参与社区的各方面文体活动和解决诸如子女就业,个人评职晋级等问题,都与传播媒介有密切的联系。不少教师不了解报纸的传播特点,不清楚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论文如何才能发表,不知道广播电视是具有广告心理效应的最佳媒介,因此埋头于书本和作业本之中,没有一种让自己的教学升华的欲望。教师的心理教育,需要的是大多数教师激发起教学升华的欲望,需要的是用社会媒介来外化自己的社会动机,俗话说,好的工具是取得成功的一半,社会媒介选择得好,社会行为的成功也就有了一半。
教师的社会行为是教师服务于教学并符合其行为规范的行为的统称,它明显的行为特征是:主动性、目的性、服务性、进取性、主动性。表明教师的行为有自我意识控制和支配,有它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目的性说明教师的社会行为带有明确的对象、丰富的内容和过程的动力推动性;服务性是指教师的社会行为直接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取性是教师社会行为特征中最典型的、也是最具行为价值的特征,《现代人的心理锻炼》[3]一书中对人的现代性格结构作出了五个方面分析,指出现代人特别具有进取性的性格,其原因在于现代人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进取,也就没有成功和没有生存的强有力的动力。所谓进取性,是人能不断地、自觉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性,教师的教学行为离不开进取性,需要进取性去开拓创新自己的人生,当前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科研兴教,追切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进取性。爱因斯坦说“杰出人物的智力成就,取决于性格之伟大的程度要比一般人认为的大得多”,人的进取性格是人智力成就取得的核心,教师的社会行为价值同其智力成就水平(大小)是相一致的。当前大力提倡教师要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的自我意识,要用教育科研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其根本的也就是要求教师的进取性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完善。
教师的社会行为是多方面的,有学者比较系统地归纳教师的社会行为为10个方面:政治思想行为,党团工作行为,班主任行为,风度仪表行为,言谈举止行为,礼仪交际行为,人际关系行为,休闲行为,身心健康行为和心理卫生行为。对教师的社会行为,我们主张划分为三大类行为:一类是教师的育人行为,如班主任行为,政治思想行为;二是教学行为,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行为等;三是自我社会生活行为,如个人的进修学习、个人的人际交往和个人的休闲行为等。三类社会行为各具有自己的行为规范性,也具有各自的行为特征性。研究教师的社会行为规范性表明:教师的育人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系统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教师的自我社会生活行为具有鲜明的国情性和较强内向性。
(3)行为示范和行为社会化。行为示范性是行为的可模仿学习性,也是行为的可重复演化性。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之一的达尔文十分重视生物行为的示范性问题,指出适者生存规律规范了若干的生物行为,生物进化其中包含有行为示范性的进化。人是社会的生物;人的语言掌握和使用使人类行为的示范性更具有可模仿学习性。人正是通过若干的行为模仿性学习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社会化程度的。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家艾伯特·班杜拉认为他人的行为示范是一个信息源,模仿者观察到后就会利用得到的信息做出同样的行为。这一学习过程重要的是行为示范是否符合模仿者的需要或引起观察者的兴趣,因此研究行为示范有两个方面是重点,一是行为示范的刺激强度,看行为示范在知觉选择方面引起注意的程度;二是行为示范的可持续心理作用性,也就是导致模仿学习的强化程度。研究表明:行为示范性强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刺激强度和刺激的对比性、节奏性,同时在模仿学者的学习强化上具有动机的不断激励作用。教师的社会行为要求具备较强的示范性,因而教师的社会行为应当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加以行为示范性的科学研究。现在提倡教师备课要有教学设计的思想,要考虑“依据教育目的,运用一定的教学媒体与方法,在教学行为示范上增强示范性”,要注重效果的评价和反馈的动机激励作用,这实际上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这方面社会行为从增强示范性角度加以提高要求。
行为的社会化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学提出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知识、能力、个体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的社会交往而逐渐按照社会提供的文明模式、生活模式而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社会化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由简单的生物发展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过程——社会”发展模式。行为的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标志。行为的社会化可划分为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和群体行为的社会化,研究讨论教师行为的社会化,因而也就包括教师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和群体行为的社会化两个方面。
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和群体行为的社会化二者是相互区别但又密切相联系的。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社会心理学把社会认知定义为是人对他人表情、性格、他人与自我关系和自己对他人的角色印象的认知,这种认知既是一个社会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建构头脑中的社会认知图式的过程,社会认知的发展变化是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完善;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态度为“个体对待社会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主张这种心理倾向有它的历史性、价值性、差异性、统一性、媒介性和压力性等特点,社会态度的变化发展主要是态度习惯的形成、态度的稳定和态度的内在认知结构的协调一致性增强等变化;社会影响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概括,一般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感染力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社会作用大小。社会影响具有复杂的组成因素,如人际吸引、自我表现、他人印象、社会心理效应等等。分析人的社会影响是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人们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或提高社会知名度,采取了形象塑造和形象品牌的策略,其目的是更好地社会化。
群体的社会化是一个群体内外评价、群体的可信程度和群体的角色变迁三个方面有机发展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评价、社会可信任性和社会角色的变迁,各自有不同的使用含义和最适合的使用范围。社会评价是以人的活动目标和人的活动效果为评价对象,采用一定的社会评价技术和方法,对人的社会行为作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群体的社会评价对群体有诊断、指导、激励、导向的功能,其社会化主要是社会评价功能的更加完善;群体的可信任性是群体的公众对群体的肯定及赞扬性,通过群体的可信任性分析,能对群体作出四种特定的结论:①高可信任性的群体,其目标和准则的一致赞成比例大;②可信任性强的群体其个体的积极情感作用指向群体;③群体的可信任性强,能使个人为群体的利益而尽力;④可信任性的群体中的个体愿意保持该群体成员的身份。社会角色变迁主要是群体成员在角色地位和作用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以群体的正式典礼或某种仪式作为标志,因此角色变迁是群体社会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