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因此,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网络社会带来的新挑战。说明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交往、学习、休闲娱乐突破了时空性,网络的便捷、迅速和丰富多彩,使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九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化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形成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每个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在东部或是西部,都别无选择地被卷入网络社会大潮中,在e时代这个大舞台上,即便是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也难免会面临着要么跳上信息平台,要么被大潮吞没的新考验。

第一节 大学生上网状况及其心理分析

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让大学生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和休闲的新空间,它给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与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而信息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就要着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因此,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主动应对网络社会带来的新挑战。

一、大学生上网状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人们以大学生作为对象,做了包括网络功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网络成瘾的模式等等研究,侧重心理因素的细化分析,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术资料。我们也对本校学生做了调查研究[1],并结合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对大学生上网情况及其心理原因作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的一般情况

由于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掌握现代技术能力强,大学校园网的建设又为学生上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我们调查我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95%以上,同时发现大学生随年级的增长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的人数在增加(见表1)。

表1 大学生每天上网情况统计表(%)

(二)大学生喜欢的网络内容

目前大学生的主要网络活动集中于看电影、娱乐节目、文学作品等休闲项目,其次是学习知识、看新闻、玩游戏以及交友聊天等方面。其中每天花1小时以内时间看电影、娱乐节目、文学作品上的大学生有51.6%,有64.5%的学生每周上网休闲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大学生首选自己喜欢的网络活动内容的比例不同(见图1),说明当今大学生有多种主要的网络生活方式:首要的网络生活方式是热衷于看电影、时尚娱乐节目、小说等;永恒不变的网络生活方式是查找学习资料;不断延展的网络生活方式是网上交友和聊天;坚持时间较为持久的网络生活方式是玩网络游戏;为数不多但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网络生活方式是寻求网络色情信息。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喜欢上网休闲娱乐、玩游戏的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图1 大学生喜欢的网络内容

目前,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媒走进学校教育,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上的竞争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不仅网站多如牛毛,各种网站都想通过吸引学生的“眼球”来培养自己的网民。如果教育不主动去占领网络阵地,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信息必将乘虚而入。

(三)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信度评价

图2 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网上信息不可信的只占1.61%,认为网上信息不实用仅占1.95%。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实用的大学生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见图2),这不难看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信度评价很高,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还没有明确,对网络世界所存在的虚拟性特征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四)大学生评价网络对生活的重要性

大学生评价网络对生活的重要程度比较高,选择不重要的占7.40%,一般的占59.54%,比较重要的占30.64%,极其重要的占2.43%。不同年级评价网络对生活的重要性有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F=0.184(P<0.01)。

图3 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性

统计结果显示(见图3),大学生评价网络对生活的重要程度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上升的。说明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学生的交往、学习、休闲娱乐突破了时空性,网络的便捷、迅速和丰富多彩,使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上网心理及利弊分析

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代表的是新经济。而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则无疑是新生代的代言人。当新人类碰上新事物,碰撞之下,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正如某大学生所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正是弄潮儿。”上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有一定频率的、可持续性的生活,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现实中大学生自由上网或上网越来越自主化,及时到位地关注大学生上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密不可分。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改变?种种的网络现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深层心态?我们通过对大学生上网心理及利弊分析来关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大学生上网心理分析

1.求知心理

客观事实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正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学校校园网的不断完善,学生接触网络的条件越来越好,网络也逐渐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学生利用网络获得各种信息,例如社会新闻、财经报道、市场购物、使用免费个人主页等,同时网络是大学生进行网上学习、下载资料、在线答疑等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2.娱乐心理

网络这一新型媒体,较报刊、广播、电视更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娱乐性,它可以集合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声、像、图、文都可以在网络上集于一体。网上娱乐的种种优势恰恰又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新潮、勇于探索、标新立异的需要,调查表明大学生以娱乐心理上网的占91.9%。所以,在网上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和玩游戏成为大学生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

3.尝试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强烈的求知欲与单一的专业教育形成的矛盾,促使学生对学校、书本以外的知识更加好奇。网络作为一个新载体,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加之网络的隐蔽性和相对独立性,无法对学生在网上看到什么、学到什么进行监控。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刺激的内容,更加剧了大学生的尝试心理。尤其是大学男生,较女生更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对网络的好奇、依赖和尝试心理更加强烈。

4.补偿心理

调查发现,个别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不能适应环境的学生更加喜欢上网。因为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易产生挫折和失败感,所以就希望在网上得到理解、安慰,甚至是寻找自我价值感。有位男生连续多日旷课上网吧玩游戏,问其原因,他说,平时在学习上自己没有能力超过别人,但在游戏中自己已经玩到了相当高的级别,别人特别羡慕他,而他自己也感觉到特别自豪。

5.减压心理

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的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现实问题,升学与就业的双层心理压力在所难免。特别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残酷的就业竞争压力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大学生难以就业导致大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所以,逃避现实上网聊天正好迎合一些学生转移压力、消磨时间、暂时忘却烦恼的机会。

6.宣泄心理

大学生在什么时候去上网呢?调查表明:11%的学生在高兴时上网,8%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4%的学生不定时上网,可见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有很大的不成熟性。大学生个性发展产生了自治需求,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但自理能力和社会化过程又亟待提高,因此会导致大学适应性问题增加。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感问题等也常会出现困惑,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心理烦恼,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上网聊天、交友、网恋便成为他们获得理解安慰的最好方式。曾经有位经历过网恋的女生说:“爱上他,是因为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理解我的人。”

7.双重性格

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感到在网络里可以为所欲为,有的人可以表现出与现实生活中截然相反的人格特质。一个平时内向、拘谨的人,在网上会变得异常活跃。在网络世界,人们无法了解对方的表情、语言,无法了解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等,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迷失了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的失落。长此以往会逐渐迷失自我,甚至改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色。一位女大学生,平时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淑女,但一到网上,就脏话连篇,甚至在学校贴吧上隐身发言,逐渐发展到用注册网名大骂同学和老师,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

(二)大学生上网的利弊分析

无可否认,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正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行为和价值观。人们在互联网上工作、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是敏锐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是新生事物的支持者,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掉进痛苦的深渊,网络文化究竟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哪些利弊影响呢?

1.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的创造性催生大学生的现代观念。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网络的这些特征有利于培养上网大学生的现代观念。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全球观念,等等。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大学生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必须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

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受到网络平等性熏陶的大学生,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

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大学生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广东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人(16.6%)经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这对青少年一代形成全球观念起着积极的作用。

(2)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大学生的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大学生扩大了交往面,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IC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的讨论自由、广泛。大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还有许多网站专门提供各种类型的交友服务,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交到自己想交的朋友。网上交友相对安全、轻松,许多青少年乐此不彼。

(3)网络的平等性为大学生创造出自我实现的新空间。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网络建设领域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给年轻一代带来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在这个领域里,较少存在不平等的因素和进入障碍,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一二十岁就出类拔萃,成为业界高手的人大有人在。一些在校学生甚至“休学创业”,进入红火的IT行业。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总是被看作受教育者,而网络世界是青少年自己开辟的“无中生有”的世界,青年人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印度商业神童瑞希·巴特,6岁开始写电脑程序,10岁跻身好莱坞影坛拍电影,后将自己一手成立的电脑软件公司转手拍卖,年仅15岁就赚进100万现金和股票,书写了网络创业的神话。

(4)网络的现代性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网络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人们自我的表现方式几乎完全被网络环境和交往方式所掩蔽。网络为现实生活中不能自我认同的人提供了一个防护网,他们能够在这个防护网的保护下相对于现实生活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必受到网络社会中其他人的评价。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有了新的自我体验,新的体验带来的对自己全新的认识和评价有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全面而整体性地发展,从而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其次,网络使大学生在广泛的交往中有了情绪的正常表达。大学生是思维和认知逐步走向成熟的人,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产生不正确的认识,易形成负面的情绪,如果负面的情绪不能得到正常的表达和宣泄,长期地压抑下去,对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在集体之中,当他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时常要考虑周围同学的感受和评价,再加上怕父母担忧,对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也是报喜不报忧,所以他们往往把情绪压抑起来,埋藏在心中。此时,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交往空间,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2.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004年8月2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网发表了赵宪军《互联网、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行为价值观的影响》一文。文章对当前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作了概括分析。

(1)网络色情文化对大学生的诱惑。据北京、烟台、武汉、深圳等城市对青少年上网状况调查显示,有30%以上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黄色网站。另据河南郑州原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3000名大中专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这是诱发我国青少年性犯罪的直接原因。据报道,长春市一女孩和一个刚刚认识的网友“都市夜归人”见面时,被网友掐昏后强奸,幸好被人发现才得救,事后警方在调查中问及网友的真实姓名等基本情况,该女孩竟一无所知。

(2)网络游戏成瘾荒废了学业和前程。网上游戏、聊天和发电子邮件是青少年网上行为的主要表现,杭州市学生会在2001年5月对1933名中学生接触和利用互联网络的状况调查中发现,有62%的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有54%学生热衷于网聊,有49%的学生热衷于发电子邮件。2001年11月,烟台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当前青少年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被问及上网经常做什么事时,玩游戏的高居榜首,其次是聊天;30%的青年曾浏览过黄色网站。网络游戏和网恋对学生影响最深。2002年10月河北燕山大学被勒令退学的120名大学生中,有85%以上的学生就是因为过度沉溺网吧而荒废学业前程。

(3)有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网络言行放纵、价值观念模糊、人格冲突严重、道德情感沦丧等方面。由于大学生上网面对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人或现实,而是计算机屏幕和键盘,因此具有很强的隐密性,所以在网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法,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真、善、美、假、恶、丑混杂在一起,难以辨认。有的大学生心态扭曲,变得孤僻、疑心重、不敢面对现实生活,意志、感情变得脆弱,极易受到伤害;有的缺乏网络道德,网上语言粗俗,甚至利用网络行骗。因此,当从网上得来的东西被还原成现实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极易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发生扭曲。据中新网报道,浙江省某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从杭州到山东泰安,千里迢迢会网友,没想到网友竟将她所有的钱和部分的衣物拿跑。

(4)个别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二是以网络为攻击目标的犯罪;三是以网络为获利来源的犯罪。2007年4月,针对互联网上日渐泛滥的暴力、色情,公安、信息产业等部门,在各种相关法规并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联合采取了一场大规模的行业整肃。某省各级检察机关批捕、起诉及法院审理的案件已有21起,其中80%以上的嫌犯均系大学毕业生或高校在读生。并且,大学生网络犯罪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危害

近年来,青少年因网络成瘾而自杀、杀人、被杀、抢劫、猝死的报道屡屡见诸媒体,讨伐网络、网吧的呼声也此起彼伏。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无以自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关注。

一、网络成瘾的概述

网络成瘾现象在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常常导致长时间逃课、学习成绩下降、留级退学,更有甚者,为了上网导致偷盗抢劫、砍伤他们的父母等犯罪行为。而“重度网瘾患者”的症状已接近于毒品上瘾,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引起了医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关注。

(一)网络成瘾的内涵界定

网络成瘾是一种网络沉迷现象,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在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碍”“强迫性网络使用”等,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于1994年提出,他把这种新的心理障碍命名为“网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其主要表现为对电脑网络过度的心理依赖,直接表现为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后来Young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她报告了在其研究中的396例是网络依赖型用户。一般认为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基本类型。

网瘾和许多社会顽疾一样,眼下人们似乎仍然没有找到更好的救治方法。2007年4月1日《大连晚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老爸追进“象牙塔”要砸儿子电脑。事发在大连市某一高校学生寝室,家住外地的大四学生惹恼父亲,其父责备他因迷恋上网成绩下降,父子俩因此发生争执,盛怒之下父亲要砸电脑。采访中,公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寝室电费超标,上网是主因。校园里有一半以上的寝室月电费超标,有12%的寝室超标过百,大部分电费都是上网打游戏用的。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也能下网?为什么有的人能上网但不能下网?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网络成瘾的类型及其表现

一般而言“网络成瘾”是由重复地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同期性的焦虑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他们会产生想要增加时间的张力和耐受性、克制、退隐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一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

Davis按成瘾性质将网络成瘾分为两类,即特殊性网络成瘾和一般性网络成瘾。特殊性网络成瘾是指患者依赖网络的某种功能,包括过度使用(滥用)在线色情服务或者性服务、在线拍卖服务、在线商品交易、在线赌博等,其依赖的内容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互联网是其成瘾行为的一个中介媒体;一般性网络成瘾是普通纬度上网过度,包括在网上无明显目的地浪费时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类型

(1)网络关系成瘾。以网络聊天室或以网络社群的人际关系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也包括网络恋情。

(2)网络游戏成瘾。强迫性地参与计算机游戏及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3)网络色情成瘾。一再沉迷于成人聊天室或网络色情图片、音像、文字等。

(4)网络强迫行为。是指一种难以抗拒的冲动使网络用户去进行网络赌博或拍卖、购物等。

(5)网上信息搜集成瘾。因害怕信息不足,不能自制地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搜集下载过多的对生活没有意义的数据、资料和信息。

(6)计算机成瘾。一些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溺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不断地更新网页的内容等。

对一个具体个体而言,网络成瘾患者可以归于某种类型,也可以是几种类型的混合型,且以混合型患者居多。

2.网络成瘾的表现主要分三种

(1)网络成瘾的外在表现。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强令中断会出现戒断症状;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网瘾越来越大,不可抑制地想上网,上网频率总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失控,比计划的长,常常通宵上网,个人企图缩短时间却总以失败告终。也有学者认为这种成瘾性还伴随有与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及强迫性行为等。

(2)网络成瘾的心理表现。信息选择失度,即对信息资源选择过杂、过乱和无度;情感自我迷失,道德意志弱化,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造成责任观念的淡漠;网络人格异常,即人格的不稳定状态,表现为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戏剧化人格、边缘型人格等;情感反应障碍,即情绪的始动机能失调,出现与客观刺激不相符的过高或过低反应,表现为情感反应迟钝、情感淡漠、焦虑、抑郁等;行为角色混乱,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混淆,造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

(3)网络成瘾的躯体上的表现。出现不能持久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疼、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有以下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是耐受性增强。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持续上网,以至于昼夜深陷网络,废寝忘食。表现为躯体症状是过度疲倦。二是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甚至做梦都是关于网络的内容。三是意志薄弱、时间失控,上网时间总比事先设定的时间长,大量时间都花在网络上。四是学习生活无序,情感淡漠。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无兴趣,个性发生改变,人际互动受阻,由于迷恋网络,在网上充满激情,下线则无所适从。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美国心理学会研究表明,在大学中网络成瘾者可能高达10%。这与我们调查结果基本相同,2008年对我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9.7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n=923)

根据调查结果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分布状况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

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进行不同年级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分布差异不显著。但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发现,大一网络成瘾者的人数占13%,大二是28%,大三42%,大四为17%。由此可见大三是网络成瘾的高峰期,大二是处于中等状态,因此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网瘾应从新生入学抓起。

(二)大学生过度上网情况

上网时间是衡量大学生过度上网或网络依赖的重要指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将每天上网4小时称为网络成瘾。调查结果表明(见图4),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1~2小时的占28.13%;2~3小时的占13.35%;每天上网在4小时以上的有4.41%。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男生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女生,这些学生多数是由于学习期间自我控制力不足,缺乏自我价值认同感,或者是人际关系疏远,为了排解无聊而染上网瘾。

图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上网时间的比较

(三)大学生上网聊天和玩游戏不容忽视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91.91%大学生有网上聊天的经历,其中有6.5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上瘾,每天都聊天的大学生占3.87%,还有6.32%大学生经历过“网恋”。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见图5),其中“消磨时间”和“发泄情绪”都各占18%以上,以上网交友为目的的大学生超过总数的1/3。大学生在网上选择聊天交友的对象,多数选自己熟悉的或同龄人,对网友的性别不太在乎,由于网络使用便利性和虚拟社群可以给学生提供归属感,所以上网聊天、交友、“网恋”便成了大学生获得理解的最好方式。

图5 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

调查表明,有5.44%大学生把网络游戏作为自己喜欢上网活动的第一选择,在大学生喜欢的网络活动中“网络游戏”被排在第5位。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占54.59%,其中有3.65%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比较上瘾的程度。另外,从学生上网玩游戏的原因我们会看到(见图6),网络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是因为网上游戏的种种优势迎合了大学生追新立异的心理需要,例如,网络游戏新异性能满足他们的感官刺激、网络在线游戏的不断升级使他们获得成就感、网络的匿名性使他们不受现实限制,因此,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选择玩网络游戏来放松心情或消磨时间。现实中个别大学生因玩网络游戏或娱乐成瘾而荒废学业,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忽视。

图6 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

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们就像撞上蜘蛛网的飞虫,在这张网上饱受学业、生活、身体、精神等各方面的煎熬。大学生们去网吧就像去当年的鸦片馆,玩游戏就像抽鸦片,欲罢不能。于是又有人们称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网络沼泽”等等。大学生是国家的生力军,关注和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上网寻求网络色情信息,这种网络生活方式特别需要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起高度关注。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在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终给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信息选择失度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网络制作优美的主页、翔实而丰富的内容、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乐旋律、活泼的三维动画以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等,吸引了大学生网民的注意,对网络产生过分依赖心理。他们上网时精神亢奋,上网后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过杂、过乱和无度。下网后神情倦怠,“网瘾”难耐。尤其是不能过滤和筛选必要的信息时,常常让一些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错误信息借助因特网而广为流传,造成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

(二)情感自我迷失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交流情感的空间,和网友们可以尽情的沟通,享受着无拘无束的愉悦。同时,网络也给他们造就了一个宣泄情绪、放纵冲动的场所。把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愤怒、困惑、忧伤、哀怨等,统统倾泻到屏幕上。偶一为之,尚可起到发泄不满,维持心理平衡的作用。问题在于,有的大学生,已经放纵感情,忘却现实,在冷漠无情的机器面前,不去把握正确的价值评价,将自己的责任、义务、追求,丢到了九霄云外,不顾一切地追求感官刺激带来的短暂享受。网络成瘾使得一些大学生心理闭锁,情感迷失,已经成为明显的心理问题。

(三)道德意志弱化

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在《虚拟身份:想象的自我》一文中通过对网络行为主体的大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据网是由所有的虚拟身份组成的。在计算机空间,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这就使得上网和网上言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网上,大学生网民很难独善其身,也很难独慎其行。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亦不需要面对面地打交道,上网的人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宣泄,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问题行为,粗蛮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上多角恋与婚外恋等比比皆是。因此,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沮丧,道德意志的无奈,丧失有效的道德判断力,消解传统道德的基础,造成责任观念的淡漠。

(四)行为角色混淆

社会学原理认为,社会互动是以角色系统为基础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然而,在网络世界交流中,人们无法了解对方的表情、语言,无法了解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等,却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自己理想的“自我”,迷失了现实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造成交往心理的失落。在这种网络交往中,行为主体麻木,人际关系淡化,人情日趋冷漠,原本规范化了的角色扮演,在这里所剩无几。不少大学生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甚至消沉、萎靡不振,信任感下降,不关心他人,缺少安全感,个人主义盛行,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交往。正如精神病专家托尼诺所说:“长期的网上冲浪会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因此,网络常常使大学生混淆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的界限,造成心理错位、行为失调,妨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

(五)网络人格异常

“人格”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系统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网络成瘾所造成的大学生人格异常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虚拟性。面对一个虚拟的世界,大学生容易把自己视为某种抽象的数字、符号或其他某种概念,或者把自己比作某种具体的怪异物或人。虚拟的共同点就是脱离现实,脱离自我,创造数字人格。二是封闭自我。网络是个开放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封闭世界。大学生迷恋上网络后,过分依恋网络,脱离集体,封闭自我,导致人格封闭。三是双重、多重人格。表现为反传统、反主流,追求异化个性,传播有害信息,崇尚网络黑客,尝试网络犯罪,导致真实的人与虚拟的人无法重合,出现双重或多重人格。

(六)人际关系困扰

诺丁汉大学最早研究网络病的心理学家麦克·格里弗斯博士的研究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还有研究表明,因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交友或玩游戏会导致社会孤立和焦虑感,使抑郁和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从而减少了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卷入度,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网络交往毕竟是一种间接和虚拟的人际交往,并不能代替真实环境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许多学生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迷于网上交往,渐渐地疏远了同学、老师、朋友和亲人,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如果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就会使其人际交往仅仅局限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中,而真正需要交往的、现实中的同学则避而不见。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性格孤僻以及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自闭症。

(七)身体健康受损

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身体受到电脑辐射,正常的生理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首先,长时间面对电脑易导致手腕关节不适、腰酸背痛、头昏脑胀,易患颈椎和眼部疾病,情况严重的会诱发心血管疾病、植物性神经紊乱。其次,视力急剧下降,下网后睡眠质量不高,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精神委靡,情绪低落。其三,长时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紧张性头疼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突发心脑疾病而死亡。其四,大多数学生在网吧上网,网吧空间狭小、空气污浊、噪音刺耳、光线过暗,以及由于花费大量的金钱在网吧上网而造成的营养不良都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学专家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网络游戏能刺激大脑奖赏中枢,促进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玩家的欣快感以产生依赖,最终导致脑结构的变化而成瘾。

(八)大学学业难成

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由于上网占用了网络成瘾者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致使这部分学生荒废了学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一些学生因为长时间上网导致智力衰退,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被迫休学。据有关报道,在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留级的237名学生中,约有80%的人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看碟片和上网聊天而荒废了学业。据国外学生网络成瘾研究报告中描述:成瘾的大学生在网上花大量的时间玩游戏和聊天,造成学业成绩严重下降,并损害他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以及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也有很多。诸如,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个性特征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均有显著关系;与网络使用时间、大学生活紧张程度及专业满意度、网络吸引因素及大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有关;与其社会支持、交往焦虑和自我和谐程度密切相关等等。网络是如何使大学生“自投罗网”并“作茧自缚”的呢?如果我们说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是因为网络本身魅力和家庭、社会等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至少是网络功能与个人人格特质、上网心理及心理功能缺陷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网络本身的吸引力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www.daowen.com)

网络是体现时代的重要标志,它的自由性、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网络成瘾。有研究表明,导致病态或强迫性使用因特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电子交易的匿名性。具体来说,匿名性使得因特网凸显出下面四个特点:(1)支持一些反常、欺骗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如:查看、下载诸如黄色淫秽作品、非法资料等。(2)提供了一种虚拟情境,使那些过分害羞或自我意识过强的大学生在一种安全可靠的社交环境中相互作用。(3)网络的互动性促使了网恋的发生,使大学生因网恋迷失自我。(4)能让大学生根据心情或需要在网上改变形象,提供了一种逃避感情困境、问题性情境及学业不良的方式。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的状态下,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可以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在彼此倾诉成长中所遭遇的烦恼、困惑、孤独和痛苦中,找到共鸣和理解。另外,网络的超时空性为大学生扩大了交往面,同时也易导致网络交友成瘾。网络游戏的虚拟性、实时性和交互性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网络游戏的火爆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长时间沉迷在网络游戏中,造成心理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网络成瘾者个人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尽管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因果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有研究表明,上网依赖行为往往和上网者本身的人格因素密切相关。我们研究发现,神经质较高的大学生总是很焦虑的、郁郁寡欢的、情绪反应比较强的,精神质较高的大学生往往表现为孤独、社会适应性较差。他们容易对生活中的小事产生压力,在人际交往存在一定困扰,而网络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释放压力,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因此认为,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体验,影响着自身身心健康的成长。国内外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障碍与使用者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Young和Rogers用网络成瘾诊断测验和16PF测验评估与网络成瘾有关的人格特质,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在自主、警觉、情绪化三指标上分数较高,在自我开放性及世故性上得分较低。卡内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网络依赖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吴新辉对上网成瘾的大学生的卡氏16PF的人格量表的研究也发现,有网络依赖症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倾向于激动、烦恼、忧虑、抑郁,在生活中表现为焦躁不安,易受环境的支配,易失眠,对所遭遇的挫折与阻挠沮丧悲观,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此外,研究者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依赖发生的原因。北大钱铭怡教授发现那些寻求社会赞许需求较高的人、社会焦虑比较严重的人上网时容易成瘾。由此可以认为人格特征可能是网络依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某种特质人格因素更易诱发网络成瘾症。

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三)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原因

网络成瘾是一种瘾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成瘾症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心理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特殊的心理特点也是造成他们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1.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

认知和行为常常不能协调一致,意志力薄弱,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导致知行脱节。据调查,大学生上网后63.4%的学生在玩游戏,50.2%的学生是聊天,38.5%的学生因上网旷课。

2.通过网络来满足好奇心,寻求刺激

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乐于尝试一切新事物,进入大学之后的新奇感在因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熟悉而渐渐消失时,他们对大学的感受归于平淡,进而在学习中深感单调乏味,缺少刺激。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喜好新奇、崇尚冒险、追求刺激,当现实的生活无法满足其心理需要时,他们就转向网络。

3.逃避现实困难,宣泄紧张和压抑的情绪

有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或者当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与现实难以达成一致的时候,他们因为社会支持不足,缺乏应对困境的方式、勇气和信心,借助上网、玩游戏来逃避现实,摆脱烦恼。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虚拟空间,他们可以在这里寻求寄托,解除苦闷,倾诉心声,获得情感需求的满足,甚至还能找到网上情人,实现埋在心底的理想。

4.自我冲突,在虚拟中寻找自我平衡

上大学之前,他们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把大学想象成理想的乐园。进入大学之后,现实与他们描绘的美景相差太远,失去现实自我的坐标,失落、烦闷的心情油然而生。大学校园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又不如中学那样亲密,焦虑在无形中降临。虚拟网络顺理成章地补充了现实的不足,修复了原来的想象,进而依赖网络满足自己虚拟的理想自我需要。由于网络依赖的加重,大学生开始逃避上课,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性格孤僻,继而精神恍惚,漠视现实,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索然无味的。如此一来他们便更加迷恋网络,最终导致网络成瘾。

5.满足个人独立意愿和自我价值认同感

个性独立的大学生在现实中并不容易找到知己,而在网络上,他们会轻而易举地找到一个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区论坛,可以结交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发表言论,获得社会支持中得到满足,体验成就感。这种行为反复发生后就形成了一种行为强化,使人上瘾。网上交流避免了因人体语言的不当,发音问题以及词语表达不妥带来的尴尬和紧张。一个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甚至恐惧交往的大学生,在网上可能摇身一变,既浪漫又幽默,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由于网络实际空间距离的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从中发现自我,“e网情深”。

(四)易患网瘾大学生的心理功能缺陷

近两年才引起重视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已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在一些学校已被列入大学生心魔“杀手”行列。事实上,大学生网络成瘾也与个体成长中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功能缺失有关。

1.网络成瘾大学生往往缺乏健全的家庭关爱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个体天生具有一种要求被爱和被接受的需求,在童年阶段得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才能逐步趋向于一个“功能完备的人”。相反,如果孩子得不到这种体验,他们的自我体验和外界认同的思想、感情、行为形成矛盾,甚至完全割裂,导致人长期处于抑制、低效中,自我价值被否定,长期感到紧张、压抑。这种孩子往往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对自己缺乏了解,同时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种孩子更容易依赖网络寻求精神支持,寻找虚幻的自我满足,而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中。

2.网络成瘾大学生倾向单一评价标准

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部的多维评价体系,因而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这样,当这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或者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全面否定自己,逃避现实,沉迷虚幻的网络中寻求自我安慰。

3.网络成瘾大学生情绪调控能力不足

对网络成瘾和有网络沉迷初期表现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瘾大学生情绪知觉能力过于敏感,同时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大多数网瘾大学生属于“多愁善感”的情绪敏感类型,他们对他人态度的过分敏感造成在现实人际关系中经常遇到困难,处于不良情绪感受中,又不善于在生活中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正常的宣泄,这就促使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偿。长此以往,大学生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对现实更加不适应,导致恶性循环。

4.网瘾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力度低

网络成瘾大学生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大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5.网瘾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性心理生理知识

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成熟而性知识缺乏阶段,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网络是目前最大的色情信息供应渠道。大学生在上网人数上是强势群体,但从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这些角度来看,他们又是弱势群体。这个矛盾,导致了青少年最易成为网上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矫正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大学生上网更加自主化已经没有异议。如何避免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生活?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地从“热点聚焦”状态转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运作。如何使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网络成瘾这一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掷地有声”,那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策略和矫正方法作进一步论证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这不仅有赖于学生自我保持能力的不断提高,更有赖于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空间。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一)增强大学生个体自我预防能力

1.主动加强个性塑造

许多研究证明大学生不良个性特征容易导致网络成瘾,所以大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调适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际交往,增加社会阅历,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大学生通过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适当参加一些积极有益的学生团体,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充实生活,从而避免由于精神空虚而迷恋网络。

2.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时光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最重要的时期,大学生应认真地对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和做好学期计划,使学习生活有目标。要积极发掘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真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比如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发展方向、业余爱好。避免在网上“闲逛”,拒绝不符合目的的诱惑,斩断网上的迷恋,在内心深处认识到,在网上没有目的地乱闯或迷恋网络,就会荒废学业、影响前程,让自己遗憾终生。

3.及时改变行为规律

心理学认为态度决定行为,同时行为也能改变态度。当大学生出现迷恋网络迹象应及早改变行为习惯,进而改变对网络的心理依赖。比如,改变以前的固定上网时间,规律作息,不到校外网吧上网,杜绝通宵上网。每当特别想上网时,在现实中找同学一起开展活动,转移注意力,如进行体育锻炼、逛街、聊天散步等,避免进一步的沉迷。

4.寻求积极的心理支持

出现情绪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如向朋友倾诉,到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找老师咨询。心理学认为当焦虑、矛盾等心理现象出现时,承认并说出来就能将对心理健康的危害降低一半。因此,当大学生出现情绪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帮助,通过积极的自我表露来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朋友、亲人的支持则是明智之举。当出现网络沉迷现象,感觉到仅靠自己能力无法控制时,要主动向家长、老师报告,请求他们的帮助,请求室友的监督。

5.建立健康的性知识

性教育的缺失和中国传统的压抑教育导致大学生性知识缺乏,但大学生又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积极探求两性秘密的阶段,他们对恋爱、婚姻等问题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一些性知识教育讲座,或通过科学的医学书籍、健康的性知识教育网站了解科学性知识,消除性神秘感,避免网络色情的沉迷。

(二)完善学校网络教育体系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意志是自觉确定有意义的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的心理过程。针对大学生的不同情况,在上网之前,引导他们确立明确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目的,使他们知道自己上网要干什么,干多少,干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识到,没有目的的乱闯,逃避现实,在困难面前退缩,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2.规范大学生网上行为,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培养大学生网上安全防范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让他们摆正上网心态,遵守网络“游戏”规则,提高道德与法制意识,健全网上行为规范,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形成健康向上心理。现今的网络色情引导大学生误入陷阱时有发生,教育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教育和行为约束,同时加强技术控制,优化网络的管理,使大学生网络生活健康、活泼、向上,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3.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校园文化是具有校园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全体成员,是一种潜在的意识力量,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帮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去选择网络文化,寻找健康的文化生活,抑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大学生获得较完全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积极参与文娱、体育、网页设计、各种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发展大学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批评的兴趣和能力,激励他们进步,并从网络迷恋中解脱出来。

4.加强心理咨询,完善大学生自我人格

大学生网民在网络上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不能正确区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关系,不能正确判断自己心理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不能正确处理网上的情感失控,无力抵御不良信息的侵扰,不能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大学生情绪丰富多彩的特点,对自我的态度体验,反映出情绪的自尊、自负、自卑等多样性特征。大学生在激情状态下,很少考虑失控行为后果,受到外来刺激后,又容易转化心境,使情绪持续表现为抑郁、焦虑、烦闷等。对此,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尽量地缓解或消除网络迷恋者的心理问题,健全上网者的人格。

5.加强网络心理咨询,建立网络辅导员制度

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网络而引发的各种心理疾患也不断增多。为此,一是要加强网络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开办一些有特色的网站,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主旋律”上来,进一步用好网络资源,发挥好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辅导员制度。网络辅导员可以渗透到网络群体之中,既能及时获得网络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把握和引导网络的主流意识,又能及时化解网络中的纠纷与矛盾。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手段、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能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占领网络阵地,关键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能不能跟进和提高。要帮助学生解决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高校心理辅导队伍,这就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的心理辅导队伍。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辅导,有助于师生沟通,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知识和网络知识,又可较为敏感地发现网络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使心理辅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凭心而论,每一个孩子在初学电脑时,几乎都充满了神圣之感。他们小心翼翼地探索着,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内心被信息的大潮激荡着。这是人生之中的一个黄金时期,是一个需要播下健康种子的时期,是一个需要奠基立向的时期,是一个习惯养成的时期。不幸的是,许多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变成垃圾时期,他们在高速信息路上成了脱缰的野马,悲剧由此而频频上演。因此,家庭教育从孩子学习使用计算机开始,着重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1.正确认识和引导学生上网

不能过分夸大网络的负面或者依赖“秘方”,让孩子完全与网隔绝,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针对学生上网家长要学会客观分析与评价,合理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广泛的业余爱好,如参加愉快的娱乐活动,从事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运动,如看书、打球等,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家长也要多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做学生健康上网的引导者。

2.科学引领和控制学生上网

指导孩子有目的上网,实现科学引领孩子网络生活,编写《互联网上父母指南》,使家长能为大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对孩子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的科学控制。加强对孩子情绪情感的调节,引导孩子能找到表达自己情绪的合适的方法。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要帮助孩子学会几种自我疏导、自我排谴的正确方式。对生活中出现的困惑,父母要及时与孩子疏通,调整好孩子心态,将潜在的可能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成瘾等倾向消除在萌芽状态。

3.有效监督和干预学生网络成瘾

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孩子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纠正。针对家庭功能不健全、缺乏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体验的网瘾易患学生,应建立由个体、家长、学校(如辅导员或同寝同学)都参与的预防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和有效监控,避免学生网络沉迷。

(四)社会齐抓共管,改善网络环境

1.加强色情网络打击力度,加强游戏产业监管

建立由网络服务商、软件供应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教育机构参与的网络热线,及时对网络和游戏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如发现不良内容将及时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建立对游戏软件的健康性进行评估的机构,规定出版商标明游戏适用的年龄阶段等。制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规范网吧的开业、经营和管理。

据有关报道,一些大学生反映,高校周边区域基本上是“网吧、小吃店、钟点房三分天下”。在某市工程学院附近,记者发现,在与该校学生宿舍区仅一墙之隔的一条不过100多米的街道一侧,竟有6家大大小小的网吧,少的有近200台电脑,最多的有500余台。“一所学校养活了几十家网吧!”一个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家长看后的感言。[2]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利益总是让人难以舍弃。网络游戏开发商总是打着为玩家提供更好的娱乐工具的幌子,不停地在圈游戏玩家钱包里的钱和时间。《魔兽世界》——一款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打一个boss或是完成某一大副本要几天几夜的持续战斗,难道如此大的体力和脑力付出能当玩家的休息和娱乐?!利益是网络游戏开发商最终的目的,最终的受害者还是那些缺乏自制力的玩家。网吧更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于玩家怎样玩大都置之不理,由于持续的网络游戏而导致在网吧猝死的大学生事例也不少见。

2.建设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必须充分重视建网、管网和用网。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开展网上心理辅导,利用QQ,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辅导员,定期上网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辅导。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网络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这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网上路标,也值得每一位大学生铭记。

3.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我国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对于我国互联网监督机构来说,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起草和制订互联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保护领域延伸到互联网上。当前,国家建立了规范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但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技术对策却针对性不强。

4.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教育

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教育,使之认识网络不良行为危害的严重性和破坏性,避免不负责任、低级趣味的信息上网和流传。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局域网网络信息发布的审核程序,对有害信息和有害网站的进入用技术手段加以过滤或堵截。对事关国家安全的网络信息的发布、转载、传播,不能只依赖于道德的约束,也应该有一定法律规范意识。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正方法

预防是在大学生还没有上网成瘾前所做的预防措施,而对那些已经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干预措施,使他们摆脱网络的负面影响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呢?可以从心理调适和行为干预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也可以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不同的个体有其各自的特点,采取什么方法要以实际效果为宗旨。

(一)心理调适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应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心理调试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价值澄清和认知调适法

所谓认知调适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组织与网络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座谈会让网瘾大学生对网络及其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引导成瘾者认识到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高技术产物,确立网络为人服务的意识;网络无论怎样神奇,也不能改变人们的正常生活,更不能取代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网络心理问题产生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根源于没有正确掌握和运用网络文化。例如,要正确认知网络人际关系,理性对待网络情感。既要看到网络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和自主性,又要看到其肤浅性易脆性;既要看到“网恋”的隐蔽性和浪漫性,又要意识“网恋”的虚拟性和易脆性。正确对待虚拟感情,促进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结合,防范情感异化。

2.认知重建和自我质辨法

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网络导致心理问题有所认识,改变已形成的信念,如“玩游戏无害”“没有比上网更刺激的事情了”等,不从感情上排斥它,而是采取“导”非“堵”的诚恳态度,让其充分认识到成瘾后的严重影响;接着,让患者进行自我辩论,即让他想象上网成瘾后的种种后果,如成绩下降、对不起自己的父母等,在瘾发时让“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辩论,让内心的道德感、责任感与罪恶感和失败感作斗争,从感情上战胜自己,痛下戒除网瘾的决心,增强自己的戒网动机。

3.培养兴趣和转移注意法

网瘾大学生要上网,而我们不让上,可以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使之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如郊游、打球、下棋、听音乐、散步、逛街,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等,让更多有意义的事充实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也可以组织与网络有关的活动发动他们去参与,如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维护“绿色”网站;在学生中开展网络知识竞赛或网页制作大赛,向学生征集与网络有关文章、漫画,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学生上网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无尽的网络资源的优越性,进而激发他学习网络技术的需要并形成正常的上网心理及行为。

4.自我反思和循序渐进法

平时要重点把握网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动态的跟踪,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大学生网瘾矫正相结合。比如,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收集网瘾学生心理动态,及时汇总及时报告;以宿舍为单位倡导网瘾朋辈互助;创办网络心理健康报在广大学生中传阅等。每周上报的上网次数逐渐减少,上网的时间渐渐减少,使网瘾学生增强自我效能感;还有限时报警、生理反馈等技巧,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行为矫正

所谓行为矫正就是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行为干预。通过了解其上网习惯,包括上网动机、上网地点、上网时段、上网兴奋点限制其上网次数和上网时间,时间限制主要是提升行为主体的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寻找替代性活动,积极寻找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上瘾者。

1.强化干预法

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种。在网瘾的干预中,一方面,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另一方面,一旦发现上网的时间增加,立即给予处罚,这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取消他获得他想要的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纪处分等。

2.兴趣替代法

替代疗法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培养业余兴趣如读书、听音乐、打球、游泳、散步和朋友逛街等来调节患者紊乱的生活节奏,重新规范每天的作息时间,在最易上网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活动,让更多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的生活,逐步代替上网成瘾行为,以新形成的兴趣代替以前上网的方式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挫折导致的负面情绪。

3.厌恶疗法

指采用惩罚性的刺激来减少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达到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常用的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法和内隐致敏法。橡皮圈拉弹法是由患者预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筋,当他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使其产生强烈的疼痛感,以提醒自己下网。社会不赞成法主要是通过图片、影视、舆论等工具使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产生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并在心理上造成威慑和畏惧的心理,从而达到戒除网瘾的一种方法。内隐致敏法又叫想象性厌恶干预,指用想象的方法使自己对上网产生厌恶感,从而逐步减少直至戒除网瘾的一种方法。

4.时间和空间阻断法

时间上,对网络成瘾者的作息规律加以定量的时间管理,有目的地间断其上网时间,并辅助体育活动或文艺活动,从而缩短上网时间;空间上,设立封闭式“无电脑生活区”,开展网络成瘾群体隔离训练工作。网络成瘾者也有自身想根除的,但在环境没有改变、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情况下,很难度过这种习惯更替的周期。所以开展这种训练很必要。

5.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法

团体心理辅导,即团体心理咨询,又叫集体咨询、群体咨询、小组咨询。它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方式,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3]。目前,我们将团体辅导运用于人际关系、自信心、抑郁、焦虑等特定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上,并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我们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我校大一网络依赖学生进行了干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依赖的大一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4]

在网络依赖团体中,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对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①为依赖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5]可以获得归属感;③可以互相交流学习;④通过助人与自助也可增强依赖者的自信心,帮助其注意到自身的优势和力量。通过自省、谈论等方式帮助依赖者找出造成网络依赖的具体原因,了解其上网行为;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依赖者体会到现实中人际交往的乐趣与重要性并练习社会交往的技巧;同时教给依赖者一些有效的控制上网行为的方法,帮助其逐渐摆脱对网络的依赖状态。这使得团体心理辅导在对网络依赖的干预上比起其他的心理疗法要更有优势。白羽、樊富珉②曾指出从理论上分析,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方法的特点与目的适合网络依赖者的特性,将对网络依赖者的行为改变起到很大助益作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群体进行引导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但这个假设还需要实证研究结果来证实,并据此对具体实践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改善。

网瘾到底是不是病?该怎么治?由谁来治?这些问题困惑着无数父母,也困惑着全社会。南宁网瘾少年训练营身亡事件的发生,告诫我们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显得更加迫切。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严重危害,大学生网络成瘾应重视防范,因为戒除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个人所能解决的问题,要有戒除网瘾的专家介入才能进行的。因此,大学生要有正确的网络生活,避免网络带来的如此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在涉足网上购物、上网聊天及网络游戏时要慎重考虑,要学会自我保护或自救,必要时要主动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万万不可让自己成为沉溺虚拟时空的网迷。

测一测

网瘾测试:大学生网络依赖倾向量表

这是一份对同学们上网情况的调查,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回答。问卷有五个选项,请您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并在上面画“○”。

36.我上网最喜欢做的是:(可多选,按喜欢的程度排列,最喜欢的放在第一个)_________

①聊天 ②游戏 ③娱乐(影视、小说、体育) ④信息下载、浏览网页 ⑤性信息浏览

计分标准:

79分以下为正常群体,79~104分为网络依赖群体,104分以上为网络成瘾群体。

【注释】

[1]王希华,刘辛丹.论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4)

[2]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12/29/content_5546915.htm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

[4]漳州师范学院王希华教授指导的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5]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J].《青年研究》2005 (5)48~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