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健康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健康人格

时间:2024-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专门讨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同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内在和外在特点的综合品质,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内部和外部特点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中国的文化历来注重从伦理学的层面对人格进行描述,尽管没有人格一词,然而以“人品”“为人”“品格”与其相对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健康人格

第七章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仅长相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也各不相同。从人的一生看,每个人的人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因素就是人格。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同样的压力、打击等精神刺激发生在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身上时,他们的表现、程度、结果却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人格是通过一个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行为模式。因此,人格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章将专门讨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如人格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成因,以及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为诸多学科所共同关注。尽管人们对人格一词使用频频,但它却是一个不易界定的概念。但是,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对人格与健康人格的基本概念,以及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问题有全面认识。因此,本节从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人格与健康人格概念,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以及大学生人格发展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格与健康人格

(一)人格

现代西方心理学用“Personality”一词表示人格。从词源上看,“Personality”来自拉丁文“Persona”,其本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戏台上扮演角色时所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类似于中国戏剧中的脸谱。面具一词经过心理学界和其他有关领域的多种应用并产生了不少演变之后,将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角色的种种行为都看作人格的表现,即转意为人格。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指出,人格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是人格的表层,即“人格面具”,意指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去做的方式行使,即角色扮演;另一层面是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其中包含着由于某些原因不愿显示的、蕴藏起来的人格成分。由此可见,人格包括表现在外的行为特点和蕴藏于内部而外人无法直接观察的特点两部分,人格正是由这两个部分整合而成的活生生的、整体的自我。例如,目前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对人格的定义由弗洛伊德提出,即人格是“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模式,以及在这些模式之下能够或不能够被观察到的心理机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同样认为个体的人格是内在和外在特点的综合品质,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内部和外部特点的重视程度不同而已。但就各种学科对人格的研究和使用人格这一概念而言,大都是指人的内在品格,它可以通过人的外在的东西包括人的仪表、语言、行动等等去观察和体认,但是这外在的东西只能是人格的真实的或虚假的表现,而不是人格本身。“人格是决定人的外在行为的内在特质。”[1]

人格,是一个在许多学科以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内涵十分复杂。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派或者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视野,以不同的方式对人格的某一维度,某一侧面进行界定和把握,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奥尔波特在《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一书中,回顾了历史上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综述了其中的50个人格概念,其中包括神学的、哲学的、法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心理学的人格定义。

中国的文化历来注重从伦理学的层面对人格进行描述,尽管没有人格一词,然而以“人品”“为人”“品格”与其相对应。儒家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人格问题,在人性善恶的基础上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在批判儒家“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有别于儒家的理想人格,即“至人、神人和圣人”。前者主张积极进取,投身社会;后者主张清静无为,远离世俗。西方人格理论研究注重人的心理层面,对人格中的伦理部分认识不足,而中国人性理论恰恰相反,注重的是人的伦理层面,对人格中的心理、个性认识缺乏足够的重视。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定义为: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与西方学者分析定义不同,我国的学者更多的是将人格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面貌。这种观念符合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例如:

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杨国枢)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张雨新,1986)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2001)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的特色的心身组织。”(黄希庭,2002)

通过对中西方关于人格概念的历史考察,以及各个领域的学者对人格的探讨,我们无疑受到很大的启迪,综合各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概念界定为:人格就是个体在先天物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经过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个体价值判断与选择所形成的、以个体价值系统为主导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换句话说,人格就是一个人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从静态分析,人格结构特征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具有复杂的多维性和统一性;从动态观察,人格结构形式有开放的、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的发展性。

(二)健康人格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研究,健康人格备受关注并成为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多学科研究的重点。

一般认为,“健康人格”是人格研究中逐渐产生并形成的一个新概念。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角度和应用角度众多,因而其定义也众说不一。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舒尔茨(Schultz)在其《成长心理学》(Growth Psychology)一书中指出:“健康人格是什么?迄今为止,我们只描述了它不是什么。对于这一点,我们是有充分理由的,我们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构成了健康人格。在这个领域工作的心理学家,一致的意见是很少的。关于健康人格,有足够写满一本小册子的定义。”[2]

关于健康人格,在心理学史上已有不少心理学家作过探讨,较早的有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等。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以病态人为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使人格各成分能和平共处,充分发挥出人的一切能力。阿德勒的健康人格是指“在内部心理机制上和谐发展,在外部活动上富有高度效能的人格”。[3]在他看来,有奉献精神、社会兴趣和懂得互助合作,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品质。健康人格的实现经过为摆脱自卑而奋斗、为追求超越而奋斗、为实现完美社会而奋斗三个发展阶段。[4]荣格(Jung)把健康人格描述为:“他富有哲学的智慧,渴望欣赏和参与自己的内外在世界。他以惊奇、敬畏和接受的态度来面对未知的现象。他喜欢与人交往和游玩嬉戏,态度严谨又富创造力。既理智又多情。但他最大的美德是自我欣赏。他与自己和谐相处——一个统合、均衡、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功能的人格。”

根据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健康人格需要能力和自我控制——能抑制那种不再产生积极强化物的行动,学习那种能成功地得到美好事物的行动。[5]

人格特质学派,阿尔波特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健康的人格不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也不受童年心灵创伤或冲突的控制,心理健康者的功能发挥是在理性和意识水平上进行的。这意味着控制他们的力量是实际影响他们生活的那些因素,并且,他们的定向依据是当前以及自己对未来的目标。”[6]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健康人格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科学规范。所谓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上和动力上趋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特质。这是一种人性的自然要求(或“机能自主”),也是人的一项义务和责任。它既不同于非理性的病态人格,又高于适应性的正常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健康人格概念,更多反映的是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以及有效维持个人要求与外界社会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发挥自身潜能,顺利达到期待目标的积极心态和进取精神。

美国的悉尼·乔拉德则明确地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定义。他认为,“健康人格是人行动的方式,这种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人的需要得以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将得以发展。”[7]“世界上的一些行为方式使人生气勃勃,同时,并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方式,我们称之为健康人格。”[8]从乔拉德的健康人格定义可以看出,构成健康人格至少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即一定的理智和才智、基本需要的满足、清醒的自我意识、个体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坚强的意志行动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的探讨拥有很长的历史和独具的特色,有着鲜明的伦理倾向,强调道德上的完善,主张崇德尚人。许多典籍中贯穿着强烈的道德教诲,充满了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是儒家健康人格观,即“内圣外化”。追求内在道德与外在要求的和谐统一,以及智(知)、仁、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成为儒家健康人格的境界。另外,儒家思想还重视“天人合一”的完善境界,推崇乐观进取的精神等等。这种理想人格设计成为古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人格范式。

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着心理健康、健康人格问题开展了很多的研究,提出许多的健康人格概念。例如:

曲炜(1991)提出,所谓健康人格,首先是人格的要素是健全的,也就是说人格要素中都得到体现,不能有残缺或畸形的表现;其次,人格要素之间的关系应是完美的、具有良好的系统关系。

王萍(2000)认为:健康人格是指与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相吻合的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及个人的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人格应包括以下两种基本成分: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所谓独立自尊性,是指个体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的责任,富有创新精神;民主利他性则是指个体具有平等待人的良好作风,有一定的亲和意向与合作精神,关心他人与社会。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是健康人格成分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个体人格的发展就会误入歧途,出现病态特征。

刘军(2001)认为,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

沙莲香(2004)认为,人格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有朋友的,是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的人。

赵洪云(2005)认为,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它是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表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

宋天和、雷文慧(2006)认为,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指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

从以上各学者对健康人格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的学者从健康人格所包含的内容来下定义,有的学者从健康人格的功能来下定义,有的学者从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来下定义,有的学者则从心理活动的表现程度来下定义。但是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对健康人格进行描述,我们都必须注意四点要求:

第一,侧重于个体人格内部能形成有效的平衡调节机制,自觉进行人格整合;

第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

第三,实现心理需求与满足手段的平衡;

第四,健康人格是人们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实现的状态或境界。

因此,我们认为,健康人格(healthy personality)是个体在适应现实环境和发现、展示自我的积极存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和谐、自由、开放、高效的人格模式,它是一种具有和谐的内部心理机制和行为上富有高效能的人格状态或境界。

知识窗

健康人格的特征

1.国外学者揭示的健康人格的几种表现:

国外学者曾在50年代作过一项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被试的研究,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是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另—组是根据拟定的健康标准选择出来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研究采用行为观察、自我陈述、完成任务和人格测量等方法,比较两组被试的差异,从中揭示出健康人格的几种表现:

(1)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灵敏的反应、良好的现实向往、较高的自主型,人际关系真诚。

(2)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维持友谊,幼年时建立的同伴关系,十多年里仍能保持,在正常的社交领域有着亲密和理智的异性关系。

(3)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有一种自豪感,不以地位、身份、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来衡量父母,把父母看作最值得尊敬的人。

(4)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领悟能力,也即具有自知之明,待人接物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挫折或紧张,能作适度的调节,包括心力转移。

(6)健康史的记录表明,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没有早期患重病的记录。

2.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健康人格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曾天德,2008)

(1)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2)具有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3)具有道德选择和整合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能力;

(4)正确的认知方式,稳定、乐观的情绪;

(5)具有广博的兴趣和追求智慧的心理倾向;

(6)具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体系;

(7)具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创新能力;

(8)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强调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与躯体健康一样,是构成人的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心理健康的概念是随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也就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即在那种情况下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一种内部的协调和外部适应的良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不仅反映了个体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心理适应和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正如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关于心理健康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包含人格健康,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也有些学者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人格健康,一个健康的人格必有完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我们的观点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加以比较。从横向看,心理健康主要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塑造则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格教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他教育诸如德育、心育、美育、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及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陶冶等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从纵向看,心理健康是教育追求的基础目标,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建构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健康的人格则是个体心理与行为高度和谐发展的结果,是一种系统性自觉行为,是一般健康的心理水平向更高健康的心理水平转化的结果或是一种对心理健康的超越,同时也对心理健康发展起到统合与监控的作用,制约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即人格影响着目标指向行为、决策认同、环境危险和资源的控制、压力源评估、应对策略的选择,进而影响个体心身健康水平。因此,人格健康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因素。

不同的人格特点对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影响也是不同的。有研究显示[9],人格中紧张性与忧虑性对人的躯体化有明显影响,而情绪稳定性对于减少躯体化有显著作用。另外,杨明、姬上兵、李权超等人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和掩饰性因子是影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见,离开了健康人格很难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塑造,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很多时候,大学生的苦恼和困惑几乎都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狭隘、心眼小、胆小、自我中心等等有关人格方面的缺陷引起的。

从人格塑造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上看,人格塑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和有效途径。正如斯普郎格所说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因为人格是透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得以塑造的,而这种塑造过程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因此,大学生人格塑造的目标,就是要完善自身人格结构,转化人格特质,调整积极正确方向和状态,达到心理最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现实,自觉地进行人格整合,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摆脱孤独、空虚所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形成人生正确理想和抱负,培养坚强毅力,避免在现实与理想反差过大、冲突激烈时无法应对,行为失常以至人格反常;在现实生活中,能保持正常的角色认知,有原则和主见,不自卑、不盲从;在满足需要时,手段合理,行为恰当。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把“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其终极目标。

从人格塑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力比较来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要比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更为有效。[10]换言之,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富有成效的新途径。人格塑造之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其重要的原因和内在机制就在于:其一,人格塑造可以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其二,人格塑造向学生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特质的知识和方法,从而为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创造了条件。其三,人格塑造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建立同一性的成长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助于学生产生幸福感,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其四,人格教育中讲课、讨论、训练与作业分享合一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使他们降低了防御心理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养成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变其不良的人格特征或人格缺陷,至少可以防止因人格缺陷而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格塑造会比心理健康教育来得“容易理解、接受”,大学生对此会持比较正面、积极的态度。

三、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的特殊时期,因此大学阶段仍然是大学生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中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

1.能正确认知自我

青年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转向自身,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内省,可以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形成对自己积极的看法;能根据外部条件变化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渐渐地从幼稚走向成熟,人生信念从不确定到确定,思想从单纯到复杂,对外部世界有了更清晰准确的看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多数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愿望,并为之而努力。

2.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视野范围变得宽阔了,对外部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广泛的活动范围和许多爱好,人际交往范围扩大,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同时在不断与人交往过程中大学生学会了宽容待人、热诚友好、灵活应对,能容忍别人与自己在价值观与信念上存在的差异,更能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饱满适度

大学生在情绪上稳定性与波动性、外显性与内隐性、矛盾性与和谐性并存,情感丰富多彩,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占主导。他们在两性之间的情感表现得较为大胆开放,敢爱敢恨,而面对情感受挫也表现得较为坦然。他们对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总会以饱满的热情来加以改变,并对未来也充满了无限期待。

4.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大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和开放性的思想观念,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喜欢创造,勇于创新,甘愿冒险,独立性强,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中既务实又富有创新精神。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特点

1.性别差异

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正加速由传统走向现代化,在大学校园里,男女大学生的个性也逐渐地清晰、鲜明起来。一般来说,女大学生更加外向、热情开朗,善于与人合作,宽容,富有同情心,容易适应环境,喜欢与人交往;感情丰富而单纯、信任并迎合他人,处事被动,好依赖他人,缺乏个人决断,渴望和需要他人的支持,生活闲散安静,知足常乐,容易满足;同时要表现出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期待。相对女大学生来说,男生更为独立,自力更生,当机立断,善于采取主动,但容易出现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对别人比较尖刻,好支配他人,竞争意识比较强烈;[11]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自信、较强的成就感与社会责任感。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

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已不占少数。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更有经济实力,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满足自己的孩子,对其期望值也就更高。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相比非独生子女,他们的进取心更强,有理想、有抱负,喜欢独自学习、工作,控制欲强,充满活力,较自信,且多才多艺。但从小孤单成长的他们,较以自我为中心,总喜欢坚持己见,团队合作精神差,做事苛求完美,内心脆弱,不够坚强,耐挫能力差且缺乏恒心。

3.文科与理科的差异

大学文科生和理科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因此影响了外在气质。大学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口头表达清晰准确,善于与人交流,容易获得社会支持;大学理科生理性,逻辑思维强,做事严谨务实,不易感情用事,积极向上,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4.年级差异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听到学生对大学四年的总结性评语:大一时,充满激情与幻想;大二时,满怀希望却迷惘;大三时,走向成熟在仿徨;大四时,胸怀壮志却又处处受伤。大一学生,带着浓重的理想色彩,难以抑制自己作为高考胜利者的情绪,做着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梦想,因此对自己满怀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是个“理想者”。大二学生,在碰壁、受挫后清醒过来,将美好的梦想与现实比较,体验到忧伤和无奈,对自己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是个“受挫者”。大三学生,虽然已经获得了不少知识和技能,在走向成熟,但是低调的感受使他们迷茫和仿徨,是个“迷茫者”。大四学生,历经探索的坎坷和磨难,直面社会强大的就业压力,对自己有了一个现实客观的评价,是个“成长者”。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

大学是学子们踏入社会的一道门槛,其自由、开放的环境使得校园文化呈现出类似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点,这为塑造大学生人格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我国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逐步形成自立、平等、开放、竞争、创新等人格特点。然而,急剧的变革及多元化的文化冲突对大学生健康、稳定的人格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得大学生人格发展表现出更多的迷茫和冲突。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社会公德、文化教养、人伦准则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充分说明了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关注和探讨大学生人格发展缺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格缺陷的含义

要关注大学生的人格缺陷问题,首先我们要对人格缺陷有个明确的定义。国内学者对人格缺陷已有大量的研究,主要涉及大学生人格缺陷的表现、原因及其教育策略方面。由于他们依据的标准不一,有的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来描述,有的则是以人格障碍类型来分析等等,所以对于人格缺陷的概念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也正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都会受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表现出各种发展的倾向。所以比起对已形成的不良人格的治疗干预,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的种种不良倾向,而这种不良倾向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人格缺陷的主要成分。所以我们这里所指的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正常的一种人格特征,是能够通过心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得到解决的。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别于变态心理学所要解决的人格障碍。[12]人格障碍的矫治远非心理健康教育所能及的,它更多依赖于专业性治疗和心理矫治方法。可以说,具有人格发展缺陷的大学生是“带着缺陷生活,但又不会患病”的人。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

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人格缺陷。例如,有的管理能力强,但个性强烈,做事武断,孤高自傲;有的心地纯朴,苛求进步,但自卑、胆怯,不敢表现自我等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大学生的人格缺陷表现在诸多方面,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人格发展缺陷的常见表现有自卑、社交障碍、懒惰、狭隘、抑郁、焦虑、自我中心。[13]笔者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及调查,认为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理想与信念缺乏、意志品质薄弱、人际关系失调、道德行为失范及价值主体偏离几个方面。

(一)理想与信念的缺乏

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信念是我们一路艰辛的支撑,理想与信念就是我们人格的支柱、生命的支柱。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富强而不懈努力的信念。但一些同学经不住社会变革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其对理想与信念态度变淡,一致将原先我们所梦想的“象牙塔”当作娱乐的天堂,有些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有些同学则沉浸在爱情的沼泽地里惶惶不可终日,很少有时间做些有积极意义的事情。这种淡化理想与信念的生活最终导致了一些大学生随波逐流的消极生活态度。

(二)意志品质薄弱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力量与韧性的体现,是我们在成功的路上不可或缺的品质。许多大学生的行为都透露着其意志品质的薄弱,首先,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犹如我们前进的助推器,许多大学生由于对自己信心不足而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压力和打击,遇到挫折时容易退缩逃避、推卸责任,而不是去面对;再者,情感脆弱,经不起别人话语的刺激,有时甚至将别人的一个无心的玩笑当作有意的侮辱,以至处处防御,处处受伤。近年来,在大学中不乏由于以上问题引发自杀的案例,我们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何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三)人际关系失调

人格的塑造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其重要表现。然而,有研究者依据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结果指出,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其心理问题大都是人际关系不和谐,尤其是舍友关系问题,约占问题总数的70%。[14]当前,一些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且常常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进而导致其孤傲不合群,最终使自身发展受限。

(四)道德行为失范

我国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其道德教育一直是我们所重视的。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学生存在着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偏离的现象。如应该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拾金不昧等,许多大学生知道这是道德品质的要求,但在其自私自利之心的包庇下,很少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再者就是诚信的缺失。先人的明哲告诉我们“民无信不立”,现在许多大学生弄虚作假,尤其是考试中的抄袭现象,这种自欺欺人的现象终会阻碍自身的成长并影响大学生在他人眼中的印象。

(五)价值主体偏离

所谓“价值主体”是指不同层面意义上的主体在价值形态上的一般表征。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念已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特点。调查表明[15],25%~40%的学生对代表集体主义趋向的观点予以否定;甚至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赞同或有点赞同极端个人主义的观点。这种价值趋向使得大学生形成了自我中心、急功近利及焦躁的性格特点,阻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严重的还会导致违法违纪,酿成犯罪。

三、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成因

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上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良倾向,客观地认识和讨论大学生人格缺陷形成的原因,是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进行人格自我塑造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预防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

(一)社会文化嬗变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逐渐引入到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中,各国文化也纷纷涌入国内,这无疑对我们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不少大学生经不住社会变革及此种多元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对社会发展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其价值观发生了偏离。一些大学生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人格倾向。再者,一些同学受到社会上的贪污、腐败、堕落等不正之风以及黄、赌、毒等丑陋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在学校出现违法违纪的行为,其道德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偏离常规。

(二)教育失范的影响

大学生的教育失范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家庭教育失范;二是学校教育失范。

1.家庭教育失范。家庭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启蒙责任,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家庭环境和和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代”子女,有的学生长期在长辈宠爱的环境中长大,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在他们的成长中没有受到过挫折,依赖性强,缺乏自制力。有些大学生步入大学后,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依然一副惟我独尊的架势,这样很难适应集体生活。这种不健康的人格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就容易产生种种道德失范行为。(www.daowen.com)

2.学校教育失范。学校教育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从传授文化知识到人格的塑造,这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学校教育虽然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学生高尚品德的养成,但在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许多大学生因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而产生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指导,部分学生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心态,从而失去努力的方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也因种种条件限制而不能真正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康发展中作用;在高校教师中,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能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以自身的专业威望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教师并不多,还没有形成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良好氛围。[16]

(三)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时代的发展,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它不仅简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传递。然而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在网络聊天中迷失自我,在网络游戏中编制虚拟的人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已不是新鲜的话题,据有关研究指出[17],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其比例占网络成瘾人数的6.34%~13%。网络成瘾会使其部分社会功能受损,如人际关系萎缩,人际交往技巧简单化、理想化,并有可能造成自我的分裂,难以区分现实的我和网络的我。同时,网络作为一种传媒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无序,使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意识形态的入侵更加便捷,许多大学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影响,这势必会淡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矛盾、多样、不稳定等特点。”[18]

(四)个人修养的欠缺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诚然外界对个体各方面的影响很大,但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即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古人在人格养成上十分注重内省,讲究自我修养。当前很多大学生遭遇失败后更多的是去寻找客观原因,而很少对自己的主观因素进行反思。再者大学生处在青年期与成年初期的过渡阶段,正是自我同一性得以确立的时候,但由于各方面的社会压力及缺乏相应的自我效能感等原因,较难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反而形成统合危机并影响到人格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大学生人格健康的过程,就是其心理健康和心理成熟的过程。塑造健康人格,是一项系统的自我改造、自我实现的工程,也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当代大学生应从塑造健康人格做起,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现代型人才。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和目的。自觉的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要形成合力,要合理组织内容,要争取理想的效果,首先要作出目标定位。笔者认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就是根据健康人格衡量标准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消除人格发展中缺陷和不足,维护人格健康,达到人格高度完善的要求,成为兼备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的,统合自我成长和社会成长的现代型人格特征。从这一目标定义看,大学生人格塑造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涵:一是既要关注中华民族传统人格,又要关注现代社会所赋予的人格特征;二是既要关注大学生内在人格品质的塑造,又要关注外在人格品质的塑造;三是具有层次性,即矫治性的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一)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统合

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厚。传统人格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内圣外王;精忠爱国,维护统一;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忠恕之道;诚实守信,谦逊好礼;以民为本,廉洁奉公;尚群为公,勤俭廉政;自强不息,志当高远;以义制利,以义为先。这些传统文化人格特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继承性因素。我们认为,忽视传统文化教育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心理与人格危机的一个原因。

当然,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格赋予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传统的人格特征是很难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凝聚中华文化精华的理想人格特征,更要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人格特质和精神风貌。在全球化的社会里,人们正面临着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受多元化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其前人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具有与前人不同的新理想、新理念,其人格发展迈出了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脚步。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时迫切需要为大学生塑造一种具有整合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品质,以实现人格的现代转型。人格的现代转型“是指一个人从思想上、态度上、情感上及行为方式上等按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19]人格现代转型的过程也就是从传统的或非现代化的人格向现代化人格转变的过程。

(二)内外在人格品质的并重

人格主要包括对内人格和对外人格两部份。对内人格更注重的是个人自身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主要有自我接纳、人际关系、人生态度、适应和调节能力等有关个体生存和成长的人格因素。也就是康纳(Conner)和张伯伦(Chamberlain)所提出人生三大目标的前两个: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而对外人格更注重个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付出,如道德人格,创造力和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脚步愈快了,如果只是关注对外人格,那么人类又如何得以更健康文明的成长和传承呢?人类不断发展的目的就是使人类自身更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延续,如果仅重视对外人格的塑造,而忽视了对内人格的塑造,那么个体人格结构就会出现不和谐,容易产生诸多的心理冲突、困扰,以及在行为上出现社会适应问题。这显然是与人类自身发展的目标相悖的。尤其在当今社会,强调对内人格和对外人格并重,对于塑造大学生具有时代特征的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目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可分为矫治性的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层次。

矫治性目标,又称为初级目标。是指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已经存在的某些问题或障碍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以消除人格障碍,矫正人格问题,促进大学生保持健康人格。

预防性目标,又称为中级目标。是指采用观察和评定方法了解学生的人格的特点,针对人格发展的局限和不足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防止原有的人格问题进一步恶化,或避免因人格问题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和障碍,使学生的人格平衡发展,即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的同一性、个性的稳定性,以及符合社会角色期望的人格特质。

发展性目标,又称为高级目标。是指根据大学生阶段的人格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格特征,采用各种教育和心理学手段以及措施如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促进其人格的某些长处或优势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人格整合能力[20],进而推动整体人格素质的发展和高度完善。

上述三项目标共同构成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目标系统,它们是不可割裂的统一整体。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任务的最终完成,是初级目标向中级目标再向高级目标逐步递进的过程,应当以三项目标的整体实现为标志。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主要内容

在掌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目标的内涵和目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加强以下六大方面的塑造和教育,以保证顺利达成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目标。

(一)人格品质的养成教育

健康人格塑造应当包括人格品质教育,即人品的教育和修养和人格心理的教育和训练。人格品质和人格心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格心理受人格品质的引导和调控,而人格品质只有依赖于人格心理及其特征才能表现出社会价值的个人品质和个人独特风格。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上述人格心理及其内在冲突注意得很不够,或者说还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如任其变化和发展,大学生的人格素质难以提高,甚至出现许多人格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要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而又健全人格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心理的训练和教育,从而使大学生人格内在统一,即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表里如一。

大学生人格品质除了内部心理达到和谐统一,凸显个性心理品质,还包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健康人格上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点,如奥尔波特的“自我与别人的亲密关系”、马斯洛的“人际关系深刻”、弗兰克的“给予爱也能接受爱”等等,都说明了人际和谐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不能总在“象牙塔”里生活,终究要走向社会,要面对现实生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既要承认自己,又要尊重别人,能被他人、被集体和社会所认同。培养他们在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干,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襟怀坦白、诚实守信等品质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认知能力的拓展教育

认知发展是健康人格生成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格素养的组成部分。在健康人格生成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认知对需要的调节。他们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但是追求高级价值(超越性需要)的人,而且也是以“正当”方式进行追求的人。个人对需要的满足物及满足方式的恰当认识,实际上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应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前提,只有大学生具备了正确的认知和科学思维方式,才能为其他人格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为提升健康人格所必须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为创造性人格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而且,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健康人格塑造中不可缺少的认知发展源泉。如同历史学家吴晗所说,是通过学习“我们祖先的有骨气的动人事迹”及一定的社会的人格要求,培养能够坚持正义与真理、维护社会进步的人。

(三)自我意识的培养教育

人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健康人格的保证。任何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才能起作用。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建设意识和所付出的努力。因此,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或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健康的程度。当自我意识发展处于高水平时,人们就能理智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以创造人生的意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最快发展又充满矛盾与冲突中的阶段,一方面为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给他们带来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帮助大学生发展潜能、探索自我、创造人生的意义成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想方设法促使大学生成为人格建设的主人,使其意识到自我的需要,把握自我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从而导向健康的人格发展。同时,要激发其进行人格建设的意向,确立人格建设的目标,培养人格建设的方法和能力。教育者能给予受教育者最重要的帮助,应是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识的高度觉醒。[21]

(四)道德人格的训练教育

健康人格结构是包括道德认知能力在内的诸多要素所构成的统一体。健康人格必然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道德”“品德”同指一种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且必须通过学习与教育的历程来陶冶形成,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互动时表现正面的社会行为,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质、动机、兴趣等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所以,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健康人格塑造的独特取向。因此,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康人格。[22]

(五)创造性人格的塑造教育

创造性人格作为创造者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对创造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活动的完成起促进作用或保证作用的心理品质,它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创造性的认知风格、坚强的创新意志等。这种创造性个性和能力倾向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异的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中,创造性人格属于非智力方面,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素质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因为创造性人格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后天养成的对创新的意愿性和习惯性作用,即表现为创新素质内在的自然倾向性。创造性人格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23]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的内在品质,赋予人独特的精神品质和创造个性。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所说的“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要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具备创造性人格及其品质。”因此,现代大学应把培养创造性人格作为健康人格塑造的最高目标,以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建构为根本使命。培养大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是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现时代的要求和新世纪赋予大学的期望和使命所决定的。

(六)人格整合能力的拓展教育

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整合发展是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重点。健康人格建设本身是一个人格整合的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经历了儿童期人格的发展已使人格素质具备了一定水平,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应当在重视发展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格素质的整合上。要在继承和发扬原有人格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及改进发展那些新时代、新生活所需要的新的人格成分,补充已有人格成分的不足,抛弃那些已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有人格成分,把新旧人格成分按照新时代、新生活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融合,实现生理与心理的统一,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知识、能力、品德的协调,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统合。[24]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基本方法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是依据人格形成的条件、规律和健康人格目标,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一系列的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改善自己的人格结构,使人格结构趋于优化和健康化的过程。

(一)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提高人格建构的自主性

“自我是人格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对自身进行审视和反省时所产生的系统。”[25]人格的自我教育是人有意识地进行人格改造、人格教育及人格修养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根本上讲,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人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依赖于个体人格自我构建能力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因此,自我教育的目的应着力培养人格自我建构能力。人格自我建构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觉、主动地依据外部要求和内部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以及自我调控,有效地促进自我人格健康形成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健康人格塑造必须把人格的自我教育放在首位,强化自我构建机制,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1.增强人格自我建构的意识。孔子曾讲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意思就是以好的行为或好的榜样作为人格建构的参照系,以塑造同样好的人格;同时也要以他人的人格缺点和不足作为反省自己人格是否存在同样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人格自我建构的意识,学会自觉地运用人格的榜样力量来鼓励和鞭策自己,从动机和效果上来检查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觉监督和控制,有效地排除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使他们所确立的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都能向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从而塑造了健康人格。

2.学习和掌握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他们在社会化和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还是教育的主体。人格塑造是外在强化与自身内化的统一。一般来说,在儿童早期,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较大,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是自我意识高能群体,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自我建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人格自我建构能力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关键环节。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凯利的认知人格理论,许金声的人格三要素说,都重视自我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具体方法有:

一是积极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经典艺术作品,从名人、佳作中吸取精神养分,增强人格力量。在经典艺术作品中大都蕴涵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流淌着动人的人间真情,无论是崇高的人格、美好的感受、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生典范,都可以在经典艺术海洋中寻找到可以借鉴的精华,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提高审美素养、增强辨别美丑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26]

二是加强文理渗透,德术兼修,优化知识结构。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加强文理渗透不仅可以缓解因知识结构不合理而造成人格片面发展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广阔背景。

三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据有关调查统计表明,当代大学生约有75%的人喜欢写下自己喜爱的座右铭,内容涉及到积极进取、自信自强、严谨治学、讲求修养、勇于奉献、少说多做等方面,无疑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人格的改造是有帮助的。

四是指导学生以写日记、周记方式来剖析人格特点,并针对人格弱点提出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

五是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教育方法。

(二)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格的监控性

道德是人格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集中体现了人格主体的思想品质,从而决定了其人格特质。高尚的道德修养,能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上自西周的“明人伦”教育,下自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实”的教育宗旨,乃至民国初期的“注重道德教育……”的方针,到我们今天全面发展教育的“道德教育为首”,上下五千年,时时有道德教育,处处有道德教育,每朝每代无不重视道德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是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格,是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一个人思想和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也正是一个人的魅力所在。这些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关注个性、张扬个性、培养个性的今天,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提高道德人格的监控性,已成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时代命题。

1.加强基础文明修养。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表明,一些基础文明如节俭、勤劳、认真、责任感等都有弱化的迹象,如果一位大学生连最起码的基础文明都不具备,很难谈得上塑造健康的人格。

2.加强网络道德修养。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它对现代大学生更有一种抵挡不住的魅力,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积极因素外,它的消极因素也在不断地暴露出来。如沉迷网络游戏,无自我防范网络交友及网络道德、网络诚信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出现了网络道德失范及“网络对人格的异化”[27]。因此,大学生应增强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

3.增强社会诚信度。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地出现在各民族的道德篇言中,出现在各种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的,更高道德规范是以诚信作为基础。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都要动摇;失去诚信,一切道德将不再成为道德。中华民族有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诚信铸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因此,诚实守信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必修科目。首先,要明确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在一个看重诚信品质的社会环境中,失去诚信就失去人们的信任。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信任。诚信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使诚信者安身立命。大学生应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开始,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其次,要树立个人的诚信形象、自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决不造假做伪,不浮夸伪饰,不虚假承诺。第三,要珍惜和维护自身及群体诚信形象,敢于同破坏大学生诚信形象、给大学生群体诚信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造假行为和背约行为作斗争。

(三)丰厚知识、创造性学习,塑造创造性人格

大学阶段是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随着知识的积累,人自身不断得到完善,所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的过程。彼得·杜拉克说过:“今日,知识就是力量,它控制了通向机会与进步的道路”。李大钊也说过:“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不错,知识是科学所赋予的力量,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它一旦转化为个人的灵活思维、经验时,便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智慧财富,甚至对整个人类发生重大的影响。

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业者,都注重学习,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马克思堪称学识渊博、善于学习的典范。正是丰厚的知识积累拓展了他的思路,从而写出了不朽的著作。周恩来自小就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博览群书,通涉古今现。可以说,他在外交场合上表现出来的纵横捭阖、落落大方的外交气质,他那酷似古圣先贤德舌战群儒、掷地有声的外交才干,与其渊博的学识是密不可分的。传奇人物比尔·盖茨如果没有知识与学问,那么他就不可能创造出IT行业的一番新天地。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人格缺陷是源于知识的贫乏,比如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坚强、理智、礼貌、谦和等。故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渊博知识的青年人会散发出一种儒雅的风度。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青年人,远比那些随波逐流、见识肤浅的同龄人更有魅力,更能超凡出众。若要成就你的影响力,那就应抓住机遇,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铸就热爱科学、追求真理、严谨刻苦、敬业进取、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人格。

在21世纪这一高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知识剧增、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需要一大批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统一。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研究发现,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具有惊人的非智力因素,即都具有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是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和发展的。创造性人格是通过创造性学习形成的,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进行创造性学习。[28]

1.要富有创新意识。要认识到人类的未来属于创造的智慧,要具有发展自身创造才能的热情,要具有超越自我的开拓风貌,要具有善于洞察社会需要的眼光。没有创新意识,就谈不上创造性学习。

2.做学习的主人。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认知、主动吸收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在学习中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产生新思想。

3.要学会学习。要进行创造性学习,必须学会学习,即讲究学习策略,采取灵活、高效、系统的学习方法,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4.形成创造活动的学习动机。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活动的学习动机。对未知世界的奥秘愿意深究,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自觉设立创造性学习目标,有高度求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学习贵在创新。具有创新的动机,才能发展创造性思维,才会有创造发明的可能。

(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铸就人格的力量

故人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无论是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还是意志的磨练,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实践出英才。同样,健康人格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塑造,诸如一个人的勤奋、坚韧、乐观、细致等性格特征都是长期实践锻炼的结果。健全、高尚的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完善。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其独特的环境下,在他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的社会实践表现为人类从现实中汲取理想,然后又化理想为现实的过程。而这个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社会改造主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理想、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29]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曾在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任教多年的王凡先生,在比较中美理科教育优劣时指出,中国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并不差,但是实际能力和创造性却偏低。实践是锻炼塑造人格的熔炉,是磨炼和铸造自我心理的过程,在其中,解决了我们存在的能力偏差和人格弱点,提高了觉悟,升华了灵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青少年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参与中长才干,在服务中作贡献”,正是社会转型时期这一特定的时代赋予实践的特别意义。为此我们建议,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自己人格的力量和成才开辟道路。

1.要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主要是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假期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商场、企业、农村乡镇进行社会调查,广泛接触群众,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激发学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可走社会调查、调研与挂职锻炼相结合的道路,开展以培养能力、科技服务、接触社会、奉献社会为目的的挂职锻炼。

2.要加强学科专业学习和学术性研讨。结合专业学习、专业实习、就业实践、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开展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与职业训练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让、推广以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参与创业计划,把说与做、教与学、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专业和学术性研讨活动,既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科学技术价值的情感体验,而且为铸就人格力量奠定基础。

3.参与各类社会服务的志愿者活动。如勤工助学,社区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等。通过多种社会服务角色的实践与体验,丰富人生经历,促进人格的社会化,有效防止因社会适应不良而引发的心理危机。

(五)加强人际交往,提升人格魅力

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综合体现。健康的人格总是与健康的人际关系相伴随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奥尔波特、罗杰斯都把建立适宜、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人格健康者应具备的能力。新精神分析学理论也认为,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人格水平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需要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但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以各自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同学们朝夕相处,造成人际冲突经常发生并成为发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中的大学生,表现出压抑、多疑、敏感、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自我中心、清高自傲、难以合作等不良的人格特质。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人格健康的主要途径。[30]

1.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大学生若要具有稳定的、良好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需要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术:第一,积极、主动交往。交往过程中,应克服交往中诸如恐惧、怕羞、自卑、自傲、猜疑等各种不良心理,积极主动交往,优化人际关系。第二,注重社交礼节,正确把握交往语言,善于运用非语言技巧。第三,注重个人仪表,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养成不俗的气质和高雅的风度。

2.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提高人格魅力。不同的个性品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举止大方、坦然自若、助人为乐、坦诚无私、富有主见、充满自信等个性品质容易导致人际吸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

3.学会欣赏他人,克服社会偏差。欣赏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大学生应该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克服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社会偏差的不良影响,不苛求他人,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主动营造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达到心理相容,为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4.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具有体验丰富的情绪并控制情绪表现的人,通常是有能力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人,是拥有稳定可靠的人际关系的人”。因此,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人的感情因素,采取一定的情绪管理策略,如学会理智调节、合理疏泄等,使之成为增进人际关系的积极因素。

【注释】

[1]程鲜彩:《人格塑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2][美]舒尔茨著,李文湉译:《成长心理学》,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18页。

[3][奥]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

[4]吕文波:《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实验研究》,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美]悉尼·乔拉德和特德·兰兹曼著,刘劲等译:《健康人格》,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6]陈仲庚,张雨新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同注①

[8]转引自单石生:《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2期,第128页。

[9]楼锡锦,胡建兵:《独立学院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特点分析》,载《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3期,第57页。

[10]杨眉等:《再析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1]常春娣,张燕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12]曾天德:《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3]刘雪勇:《学生人格发展缺陷的常见表现及调适对策》,载《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8期。

[14]曾天德:《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15]苗凤:《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载《教育艺术》,2006年第12期。

[16]华敏,夏立军:《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与重塑》,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7]孙慧,李春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载《赤峰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8]华敏,夏立军:《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与重塑》,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9]孙芬:《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育》,2004年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作者注:人格整合能力是指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通过自我调适以促使人格内外系统趋于完整的、平衡的、和谐的能力。人格整合能力对于大学生人格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意义。

[21]张剑:《试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载《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第127页。

[22]张铭钟:《论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2005年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罗圣淮:《论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2006年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4]张剑:《试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载《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第127页。

[25]郑荣双、严全治:《试论人格形成的选择机制》,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6]刘森等:《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策略》,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9期,第42~44页。

[27]网络对人格的异化是指网络主体受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自由性、隐匿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的影响,自我评价和道德控制水平下降,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弱化,情感冷漠,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导致人格发生变异。

[28]高峰强等:《塑造完美的自我·人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154页。

[29]姚红:《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载《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173~177页。

[30]赵红英:《论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载《教育探索》,2006年第11期,第100~1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