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与成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与成果

时间:2024-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会学习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第一节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与成果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

何谓学习?根据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过程便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比如背英语单词,在第一次碰到“enroll”这个刺激时,我们不知道它的意思,去查了字典发现它的中文意思是“登记、注册”,于是我们建立起了“enroll=登记、注册”这种联结,然后经过多次的复述进行强化,当你熟练记住这个意思之后,以后在阅读过程中,你只要看到enroll这一刺激,就会自然“反应”出它的意义,你甚至根本不再想起它特定的中文意思,这时,它就转变成你的第二母语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的主观体验和知识的自我生成过程,强调学习者应积极地探索复杂的主题或环境,像领域专家一样思考问题,建构自己的理解,并通过社会协商证明各种见解的合理性。虽然两种学习理论强调重点不同,但都道出了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累积过程。学术上,比较一致的定义是因经验而引起的,以生理变化、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可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来体现。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和活动方式,它影响着大学生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所需的重要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学会学习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表现出困惑和不适应,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出现留级、退学现象。所以,了解大学学习特点,改善大学学习方法,寻找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学习既不同于儿童的学习,也不同于成人的学习。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学习有其特殊性:其一,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在学习中会有发现与创造,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二是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前提的;三是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与经验,重要的是间接经验的学习与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四是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一、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学习主体的变化

中、小学时期的学习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即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还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化所学知识。

(二)学习的自主性

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来看,学习的自主性都更加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主要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既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还有辅修课程及大量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兴趣,自由选择。大学生选择课程学习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学科内容与职业的契合性、学科的实用性、自己兴趣及将来的职业生涯选择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拓展等。如计算机、外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热点,因为科技发展和大学教育国际化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再者,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自学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学业拓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第二,高校更加重视学习知识活化能力,即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都体现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习的专业性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为明确,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专业与学科群的划分也将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专业学习要求大学生既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与经典理论,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

(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中心,学习获取知识的多元化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迁,网络又开辟了一条学习的新途径。大学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成功之路,除课堂教学外,课外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计划、学年论文、专家讲授、学术报告及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都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道路。

(五)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重

无知必然无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一再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必须摒弃。

(六)学习的研究探索与创新性

大学生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即对书本之外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入的钻研与探索。大学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课程安排、课程衔接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创新,加大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学习与心理健康关系

大学生学习与其心理健康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活动方式,因而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一)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习能促进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反也。”只有多学习,才能提高理论水平,从而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也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也才能不断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自我调节。

学习能够调节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学习能够带来愉快和满足,乐于学习的人常常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和精神寄托,每当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取得一定成绩后,就会感到喜悦和快乐。而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若能埋头学习,也会冲淡或忘掉烦恼。

学习既能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又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不良的影响。学习负担过重,容易造成心理压力,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学习内容不健康容易造成心理污染,让一些辨别能力差、抵抗力弱的大学生受害;学习难度过大,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信心;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劳逸结合不当,过度疲劳,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仅与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直接相联系,而且还涉及到人的动机、情绪、态度、意志、个性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学习与智力划等号。不能认为,智力高,学习成绩就一定好;反之,也不能由学习成绩的好坏,来推知学生智力的高低。大学生,就普遍意义而言,其智力起点比较高,智力的个体差异较小(尤其在同一所大学里)。按理说,他们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应该相差不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的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别比较大,有的成绩优秀,而有的则对学习感到吃力,极少数甚至无法完成学业,不得不中途退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却是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对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若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甚至有心理疾病,则会不同程度地妨碍大学生学习,阻碍大学生潜能的发挥,严重者甚至无法学习。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一、学习动机不当与调适

(一)学习动机不当的表现

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们倾向于认为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率也越高;反之,学习动机越低则学习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存在着倒U形的曲线关系。中等强度水平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完成,即只有当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对其动机和行为的可能后果作出分析评价,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某种动机时,才有利于个性的成长和发展。

一旦学习动机低于这个水平,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表现为学习松弛,缺乏学习热情,常出现整天无所事事、无心学习、不思上进、精神萎靡不振等放弃自我的行为,学习结果自然不理想。超过了这个水平,对学习反而会产生阻碍作用,表现为个体对学业期望过高、自尊心强、对学习能力缺乏恰当的估计,因而造成学业自我效能感下降,心理压力大;渴望学业成功而又担心学业失败,受表面的学业动机的驱使,渴望外在的奖励和肯定,从而使大学生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进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学习动机不当的自我调适

1.学习动机不足的自我调适

学习动机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兴趣匮乏、求知欲望低下。要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刻苦钻研中感受从不知到知的乐趣,增强兴趣,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的良性循环。

研究表明,只有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习初始阶段不感兴趣的科目,后来成为自己的终身爱好。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而不得不学,一开始总免不了感到是个负担。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在逐步取得成绩过程中,逐步提高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就会事半功倍,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尝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兴趣和乐趣就慢慢转化为志趣,此时学习已经成了习惯,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说,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一般地不会使兴趣减弱或消失,反而能使兴趣更丰富和更深化,产生与更高认识活动水平相适应的新的兴趣。

2.学习动机过高的自我调适

学习动机过高往往使大学生产生焦虑和紧张。此时,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质,制订恰当的学业目标与学业期望,调整成就动机,与此同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转变外在的学习动机为内在的学习动机,淡化奖励,正确对待荣誉与学业成绩;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不为短暂的失败所左右,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坚持不懈,便会取得理想成绩。

二、学习疲劳与调适

(一)学习疲劳的生理机制

学习疲劳是因长时间持续学习,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的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学习疲劳是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混合物,其本质是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在疲劳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与抑制、消耗与补偿的平衡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就会产生自我保护性反应,产生疲劳的感觉和表现,是一种需要暂停学习,进行调节休息的警告信号。

学习过程中出现早期疲劳时,是学习生理负荷达到临界限度的指标。学生在学日、学周、学年过程中,疲劳发生时首先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的障碍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随着疲劳的进展,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分两个时期。疲劳第一时期,一般称早期疲劳,其机理是优势兴奋灶的兴奋性降低,对周围皮质的抑制解除。特点是兴奋过程或内抑制过程之一受到阻碍。疲劳第二时期,一般称显著疲劳,其机理是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加深和扩散,特点是兴奋过程和内抑制过程均减弱。表现为上课时出现呵欠和磕睡;工作错误增加,而且工作速度也减慢。

(二)学习疲劳的调适

1.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

学习的效率与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情是有关系的。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你会很乐意学习,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也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调整情绪,缩短厌学的时间,尽快投入到学习中来,比如,可以听听音乐,外出散散步,缓解一下,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在“学习疲劳期”学习,那样的学习效率很低,同时也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通常会学习的人在发现自己出现学习疲劳时,会暂时放下学习活动,转而投入其他活动,等调整好状态再继续学习。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不同,左半球主要负责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右半球主要负责与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长时间地运用一侧半球,容易产生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因此上述的学习策略是科学合理的。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睡眠降低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保证充足睡眠,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疲劳消除。在学习的途中,发现犯困,宁愿花半个钟头小睡,也不要硬撑着学习。

2.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

上午8~11时,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

上午11~12时,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上午12时至下午2时,此期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尽量布置得优雅、整洁,使人感觉身心舒畅;不在有刺耳噪音的地方学习,以免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不在过暗或过亮的地方学习,以免头晕目眩,出现视觉疲劳;不在空气混浊的条件下学习,以免胸闷,呼吸困难。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地点和考试地点一致,有利于知识的恢复,也就是说教室是最佳的学习地方。

三、学习效能感不强与调适

(一)学习效能感不强的表现

数学、英语考得不好,就自认为不是学这些学科的“料”,自卑感倍增。只看到同学的长处,始终认为别人比自己强过数倍,为此常常坐立不安。做任何事情都认为自己做不好。凡事只想坏的一面,认为自己“运气很差”,丧失斗志、悲观不已。对某一门学科失去信心之后,便对这门学科有关的事情都感到害怕,常常缩手缩脚,不敢抬头……这些症状就是学习效能感低下的表现。

(二)学习效能感不强的原因

这种人常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较,如认为自己数学不如A,英语不如B,专业课不如C,如此这般,于是便自认为是个窝囊废。平时对自己有这种“做什么都无法与别人比”的不满,日久天长,就会出现学习效能感不强。

(三)学习效能感不强的调适

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你应该换个角度,多方寻出自己的优点。如,“这种事情,我也可以从容应付”,“说起来我的长处也不少”,“虽然这一方面我不会,但另一方面却是我的专长”……这样一转变,你便会逐渐对自己树立信心,增强学习效能感。

特别是被自卑感缠得终日懊恼的人,切记不可因太焦虑而胡乱一把抓,应该先倾注全力于某一门学科,使它成为你的擅长学科,从而增加你的自信心,这才是上策。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得找一些较好的教科书,上课前进行有目的的超前预习,课后复习。如此一来,对教师讲课重点,不但心中有数,而且还会产生良性的“优越感”。

另外,对老师千万不要敬而远之,要尽量抓住机会,与老师多接触,向老师讨教。

四、考试焦虑与调适

(一)考试焦虑的表现

大约有10%~15%的大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大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经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种对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本身成了一种威胁性剌激,于是产生紧张焦躁反应。考试焦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考试来临前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指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考试焦虑产生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例如生理上出现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心理上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尿急、尿频、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晕场”就是其最为典型的一种表现。

考试高焦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严重的考试焦虑常使学生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烦躁,降低了学习效率;在考场上过度焦虑常常使考生信心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考试进行中头脑里常浮现许多与答题无关的念头,如:这次考试能及格吗?考砸了怎么办?老师、家长、同学怎么看我?考不上研究生?……这些念头使学生分心走神、不能专注于考试,考场内稍有响声便抬头观望,害怕监考老师从身边走过,甚至认为教师总在盯着自己。这无疑会影响对当前所需信息的及时提取,出现暂时性遗忘。常有一些考试高焦虑者,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定理、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原来非常有把握的问题,考试时虽然回答了,但却不敢肯定答案的对错;有时在一道题上犹豫不决,反复考虑,耽误了答题时间,使考试成绩受到很大影响。

其次,考试高焦虑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加剧考试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考试高焦虑容易导致不良成绩,不良成绩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反应,遗憾、沮丧、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对不起家长、对不起老师。自尊心、自信心下降,形成“我笨,不如别人”的强烈自卑感。这种不正确的归因和信念,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日常学习的顺利进行,进而加剧考试焦虑,所以就形成了越焦虑越考不好,越考不好越焦虑这样一个怪圈。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还容易使学生把失败人为夸大,并把“我不如人”的不合理信念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形成对自己的否定态度,甚至使学生对未来前途失去信心。

第三,考试高焦虑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高焦虑常常会导致考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诸如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个别考生甚至出现晕场。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分析

焦虑属于消极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减弱人的体力、精力,干扰人的正常活动的情绪体验,也属于不愉快的情绪。它使人烦躁不安,类似恐惧,但程度不太强烈。考试焦虑,它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动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考试前复习期间,适中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但是,太高或太低的焦虑都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形式来表示,即随焦虑程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也随着加快,超过一定的焦虑程度时,学习效率就会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而随之降低。就情绪不同而言,平时不容易激动,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学习效率比焦虑高者要好。在一般情况下,焦虑情绪低的人可以在有压力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焦虑程度高的人学习效率在有压力时反而会降低,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可以因有情绪压力而提高效率,而复杂的工作则可能因情绪压力而降低效率。

考试是滋生紧张情绪的土壤,有的学生因考试紧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主要是由于求胜心切,加重了心理负担,求胜动机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兴奋中心,致使其附近区域处于抑制状态,这会破坏知识之间的联系,妨碍对知识的搜索与提取,而记忆的暂时中断往往会加重焦虑情绪,从而加深考生对考试成绩得失的忧虑,于是导致恶性循环,容易造成答错、漏答或不知如何应答,在焦虑的状态下,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一般来说,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

1.主观因素

(1)对考试的意义评价过高。考试情境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考试焦虑以及考试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对考试的意义评价有直接联系。每个考生都会对考试的性质及重要程度作出有意或无意的评价,这种评价影响着学生考前、考中及考后的反应。通常,学生在平时小测验中较少出现高焦虑,而期末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往往诱发高焦虑。考生除对考试性质及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外,还会在考前对考试不成功的危害性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把考试视为决定前途、命运的“生死战”,肯定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并导致高焦虑反应。许多考试焦虑的学生在考前就开始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考砸了自我形象受到损害,担心个人未来前途。一旦进入考场,遇到不会的题目,不但不能集中注意,而且头脑里充满了那些与考试题目无关的各种观念,结果必然影响考试。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以及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应试时的焦虑水平。如果复习不充分,知识上有欠缺,则会导致信心不足。本来就提心吊胆,一旦试题与自己准备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焦虑。

(3)个性因素。一般来说,神经类型强而不平衡的人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考试焦虑水平可能高。神经类型弱的人对剌激的敏感性高,体验深刻,也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且不易消除。在性格表现上自我评价偏低,而自我期待又高的人担心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怕自己不能取得好成绩,因而容易导致高焦虑。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有的女同学因有痛经史,甚至担心考试期间来月经影响考试成绩而焦虑不安,也会加重考试焦虑。

2.客观因素

(1)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压力。学生的考试焦虑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水平与施加的压力有关。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一心盼望孩子考重点、考名牌学校、找好工作。一些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每次考试定指标,一旦学生不达标,则训斥、责骂,甚至棍棒相加。家长的高期望,特别是不恰当的奖罚方式,无疑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加剧了学生的考试焦虑。考分仍然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因此考试成绩不佳,极易使学生产生低自我概念,并进而引起学生的焦虑。

(2)考试情境。试题过难、过繁或试题内容超出准备范围或试题份量过重、考试时间紧等都会使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紧张慌乱,失去自控能力。考场环境不好或考场环境过于陌生,监考人员无端挑剔、面部表情过分严肃等都可能引起考生厌烦、不愉快而出现考试焦虑。

(3)偶发因素。考生忘带文具用品、准考证,或由于交通问题造成考试迟到等也会诱发考试焦虑。

(三)考试焦虑的调适

1.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期望值

期望水平是指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会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因为目标太高,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必然会使学生忧心忡忡,生怕不慎失误。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心理必然会使考生在考试期间过分担心、忧虑。如果期望值过高,常会产生两种影响。一是造成考前的紧张感,二是造成考后的挫折感。考前的紧张感是目标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心里没底,因此总在担心自己是否能实现目标而引起的。考后的挫折感主要是来自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因为目标水平偏高,所以实际上很难实现,这就会使自己总感到不满意,认为自己不行,由此导致挫折感,也会引起焦虑反应。因此,为降低考试焦虑,需要适当调整期望水平,这其中包括学生的自我期望,也包括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2.端正考试动机,正确评价考试成绩及意义

在目前升学、就业都需要通过考试成绩来选拔的社会中,考试成绩在学生心目中无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但会影响到考生的升学就业,而且会影响到家庭、学校、社会对考生的评价。虽然大学的考试关乎大学生的综合测评的排名,对就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学的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考试毕竟只是一种检验手段,没办法衡量学习的全部,因此大学生应该更看重你所学领域知识掌握程度,而不是简单的卷面成绩。读书除了与别人的横向比较,更重要是与自己的纵向比较,看自己每天是否进步,是否又掌握新知识为标准。考试的好坏只是反映我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考得不好正是发现了我们的不足,这应该是值得高兴的。因此,正确认识考试及成败的意义,对降低考试焦虑是十分重要的。把考试视为决定自己终身命运的“生死战”,认为考不好就没有前途的考生,肯定会背上过重的思想包袱,成天提心吊胆,害怕失败,而不能专注于学习本身。一旦考生改变了思维的刻板性,认识到成才道路的多渠道性,考试焦虑是会降低的。

3.作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

充分而良好的考试状态,是预防产生过度焦虑的最有效方法。考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如知识准备、体能准备、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等,缺一不可。

(1)知识技能准备。参加过考试的学生都有体会:一看到考题不难,紧张不安的情绪便会随之减少许多,脑子不再麻木,思维也灵活了,许多人的焦虑状态是随考试难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积极的迎考必须有坚实的知识作基础。如果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加强各应试科目的基本功训练,考前搞好系统、科学的总结复习,并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对考试的范围、题型都有充分的了解,对难题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对考试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对考试存侥幸心理,考试时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2)体能和心理准备。有不少学生在考前拼命复习功课,作息时间颠倒,生理功能紊乱,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一门心思想在考前多往脑中灌些东西,致使大脑过度疲劳,体能下降,精力不济,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有一位高考生,考前总怕“砸锅”,加上较长时间的紧张复习,睡眠很少,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以至于在临考前三天就不能入眠。高考的头天晚上这位同学吃了一片安眠药仍睡不着,于是凌晨4时又吃了一片。不料等上午9时开考时,药性发生作用,该同学昏昏沉沉,似睡非睡,全身无力,由两位同学搀扶着进了考场,其考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人的生理活动是有一定局限的,因此考前适当的休息有益于考生保持良好的体能状况。除了要注意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外,保证营养的供给也是很重要的。考试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消耗的能量比平时多,所以考生应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肉、鱼、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证有充分的体力。同时也要避免高脂肪、高蛋白等营养品的过量摄入,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紊乱,体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下降。

(3)物质准备。在考试的头天晚上,就应该准备好准考证、文具用品、交通工具、手表等,避免由于物质准备不足诱发考场上的焦虑。(www.daowen.com)

4.怯场的控制

怯场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在考试情境与考试本身的强烈剌激下,引起情绪高度紧张焦虑,使心理活动暂时中断或失调的现象。怯场是考试焦虑最典型的一种,然而掌握必要的技巧,是可以顺利渡过这一“危机”的。

(1)先易后难。考试焦虑容易发生在考试刚开始的时候。因此,考前要告诫考生,做题时先仔细审题,先易后难,逐步适应;遇到难题暂时放下,等其他会做的题目完成后,再回头做难的题目。答题时最重要的是准确,在此基础上求速度,题目全部做完后,需从头至尾认真检查后再交卷。

(2)自我调节。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出现怯场时,不要惊恐慌乱,有几种缓解方法可供借鉴:其一是安静下来,暂停阅卷、答卷,静静伏在桌子上稍作休息,或把目光移向窗外的景色,转移注意力,停止有关考试活动的强制性回忆。一般情况短时间就可以消除怯场而正常考试。其二是可用“调整呼吸法”,即遇到情绪极度紧张时,停止有关活动,全身放松,多次做深而均匀的呼吸,呼吸时大脑最好排除其他杂念,双眼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或微闭,反复有节奏地呼吸,这样也会很快消除怯场。还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如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这次考不好,下次还有机会”“我感到难别人肯定也难”“把复习的都发挥出来就行了”等等。这些自我暗示对调节考试时的心态很重要。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在出现考试怯场时恢复平静。为了防止考试过程中的怯场,考前半小时内不要再进行紧张的复习,而且要避免谈论与考试有关的问题,最好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活动活动身体,使身心放松,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只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考试焦虑是可以调适的。

小贴士

考试焦虑症的想象训练

用想象的方法来对付焦虑情绪引起的心理压力,是很有效的。想象训练的特点是,通过在想象中对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情景和事件的预演,加强自己的积极反应,抑制消极反应,从而达到当那种真实情景出现时,也能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成功的想象训练更适用于应试心理正常,或经过其他训练后考试焦虑基本消除的学生,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达到最佳状态,考出最好成绩。训练方法如下:

第一步:进入放松状态。

先使身体完全松弛,把紧张、焦虑情绪全部排除出去;检查身体还有无紧张的部位,要达到完全放松。

第二步:想象训练。

1.想象自己将要进行一场考试。按照考试的程序,从想象你精神饱满地进入考场开始,到进入座位、做好准备工作、监考人员宣布注意事项、发卷、领卷做题等,默诵你复习好的内容纲要,记得的公式、定理、定律、图解或某一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等等,要确保解题的正确性。只想象自己轻松解题的大致过程或遇到难题后经过一番思索终于把它解开的过程,也可不涉及具体试题。

2.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紧张,便停止想象,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重新进行放松。当完全放松后,再次想象刚才的情景并体会轻松感。

3.将上面的情景重复想象两次,直至不出现紧张感。

4.想象自己考试获得圆满成功的景象和心境,想象那种心花怒放、欢快激动的场面和心情,体会其中的成功感。

5.将注意力重新转向自己的呼吸并放松,结束想象训练。

注意:每次想象训练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在20~30分钟即可。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育具有最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四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性,是随着社会对本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面也越来越宽。为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种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具体、更细致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因此,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毕业后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

一、大学生学习观的改变

学习观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回答学生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随着大学教育的通识化、创新化、国际化,大学生的学习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具有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参与性。要使学生学会适应,要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按照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偏科倾向科学引导,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提供更多的图书、报刊、信息、学习技术及学习手段。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鼓励竞争。在文化学习、体育比赛、技能训练、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鼓励竞争。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要创造环境,使大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2.自主学习的方法

(1)制订计划: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

(2)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

(3)范围的确定:从所用的教材到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改动,不能今天以这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他为主了;

(4)注重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活化学习环境;

(5)自我检查。

(二)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知识结构;在师生共同经历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进程中促进“教学相长”,在“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体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强化成功意识,扩大行为能力。在学习者更多的感受、理解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求实精神。

研究性学习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行为主体,即二元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同是研究者又都是研究对象。它既是一种教学和教学研究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学习研究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以尽可能贴近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关注学习者的研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此项工作的成效,它既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挑战,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三)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的概述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2.终身学习的特点

(1)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广泛性。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3.终身学习的意义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总之,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番,大学毕业了,不会自学或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应发挥自主性。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去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选择、吸收有用的知识。在方法上要自主选择,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二、大学生学习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使用的策略。它是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形成的,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习的效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沟通的操作系统。任何形式的学习都要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作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将学习方法具体地应用起来。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许多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运用的,学生会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期望的学习目标灵活地选择、应用和调整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它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学习策略。但不同学科学习策略、学习执行与学习监控的共性之处,都应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者在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动机状态。学生在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会给他们使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有力的影响;同时,学生知道自己拥有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有效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2)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学生在完成分析学习情境的步骤之后,如果说,这种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学生应该制订出学习计划,即确定学习的步骤,安排学习的时间表,把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几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学习方法。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学生会综合考虑学习情境的有关因素与学习方法的关系。(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执行学习计划也就是实际地使用学习方法并监控学习的进程。监控学习的进程,其实就是根据确定的学习计划,检查、评估学习方法与各种学习因素相符程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一旦学习开始进行,即意味着在执行已经确定的学习计划和使用已经决定选用的学习方法。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们必须监控性地检查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和检查,以估计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4)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其中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具体的学习活动结束以后,学生将会总结性地评价一下为这项学习活动所确定的学习计划与选用的学习方法实施后达到的学习效果情况,作为这次学习的反馈和下次学习的准备。

形成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和积累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对他们的后续学习有很大帮助作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后续学习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实践性,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要比先前的学习深得多和广得多。显然没有成功的学习经验的帮助,后续学习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对于学生来讲,某一种成功的学习经验,仅仅是他们解决某一类学习问题的“套路”。这种“套路”的适应性并不是很强,它只能适用于与“经历过”的相似的情境。这也就是说,这种经验的可迁移性差。因此要使成功的学习经验可迁移性得到加强,要设法把其转化为一种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策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从学生的学习开始到学习策略的形成,这个过程决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阶段。学生经过学习,逐步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技巧,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这是学生从学习到形成和发展学习策略的“量变”的过程。当然,这种“量变”是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些成功的学习经验,必须要经过不断的内化,才能真正形成学习的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策略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目的是为了以最有效的方法、最简洁的途径实现学习的目标。毫无疑问,一旦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

所谓专业兴趣就是对所学专业的特别关切与喜好的情绪,是力求学习掌握接触知识,研究探索专业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是大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对一年级大学生来说,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兴趣尤为重要。

当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致时,刻苦努力,奋发进取;当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一致时,要培养专业兴趣,更加刻苦努力,奋发进取,绝不能怨天尤人,消极敷衍,浪费大好时光。同时学生要认识所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专业发展方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样,就能够突破个人兴趣的小圈子,去热爱所学专业,并形成对专业长久而专注的感情。

(二)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

心理学家罗德本特认为人在每一个时刻只能加工一定数量的信息。为了防止过多的信息进入能量通道,只有被过滤后的信息才被加工。能够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只是学习者接受刺激中的一部分而已,而要使这些信息进入长时记忆还要经过几次短时记忆的信息的有效提取。为此,大学生只有制订相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有更多的有效信息经过反复提取而进入长时记忆。如果学生接受的刺激过多而超过自身处理信息的能力,反而会使最终进入能量通道的信息量减少,其外在表现就是事倍功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即指学习者现有水平与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为大学生合理确立自身的学习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水平”应该就是学生的科学的学习目标,这个发展区对不同的学生是不同的。例如,在高等数学中对“积分”概念的理解,假定学生甲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学生乙不但能熟练运用,还能深入理解积分的几何意义,如果要求学生甲达到学生乙的水平,显然超出了他能力所及。目标过高会使学生选择信息的强度与难度加大,使之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不但不会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大学生绝对不要盲目地指定自己学习目标,而是要通过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目标,同时要随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优化学习目标。

(三)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涉及课程多,包含内容多,难度大,范围广以及教师讲课方式灵活,“教无定法”、“五花八门”,大学生要适应这些特点,就必须克服依赖心理,树立起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观,掌握各种学习渠道和手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在学习中开拓思路,探索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

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学占很大比重,因此,大学生应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选择地学习,有计划地学习,还要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尽快适应时间上的“自由”,制订合理的计划,妥善安排时间。不至于因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也不至于因忙乱无章而疲于奔命。

一般来说,常见的学习方法有:

1.教学参考书的选择与使用

大学参考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差异性大,不同于中小学的教材。同一门课可能有几本甚至几十本的教科书,这些书的编著者各不一样。而由于编著者本身在该领域知识储备的不同,在阐述同一内容是会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不同版本的书来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个知识点。如何分辨参考书的好坏却是个很伤脑筋的问题。除非精于此道,才能一选即中,否则很难分辨。不过,好的参考书具有一些共同点:

(1)例题多,解答详细。

(2)有条有理,层次分明:重要的内容都有提纲要领,整理有条不紊,一目了然。

(3)作者或编者是该领域专家:一本参考书其作者或编者的责任范围不清楚,有没有出版社的名称、地址,就要千万小心。作者或编者是有定论的专家,该书一般不会是劣等。

(4)图、表多:附有索引、分类、解说用的图,尤其是图表丰富,搜集甚广的,必是好书。

(5)书中参考书目齐全:翻开书本内容,如果书中引用内容,在附录中绝大部分能找到参考书目,是好书。我们可以根据参考目录找到该篇论文了解更多知识。

(6)书的版数:看看出版日期,如果印了好几版,表明销路不错,买者多,内容也就不会差。

(7)出版社:专业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相对较好。

当然除此之外,最好向专业教师请教。一般来说,课程的专任教师对与该课程有关的参考书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他们会给你提供宝贵的意见。

2.积极主动听课

积极主动听课首先就是预习。预习分为三阶段。

预习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把问题写在旁边。上课时针对这些疑问提出问题,直到弄懂为止。同时这也是在自习时避免分神的好方法。

预习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他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预习第三阶段:利用参考书,预习新的内容。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去复习前面的部分。

接下来是复习,复习也有三个阶段。

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一遍。

复习第二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

复习第三阶段:反复做练习。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

3.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如果问一些同学为什么上课不发问,他们一般会回答“我不知道该问些什么。”这些连问什么都不知道的同学,不管上什么课,一定是不知所云。

发问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刚刚学习发问时,不必拘泥于“发问要有水平”,完全可以从小小的疑问开始,不要怕同学笑话。不懂就是不懂,千万别装懂。

一旦养成发问习惯,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该问的东西多起来。许许多多自以为懂的内容,只要加以剖析,稍带一些疑问的念头,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还知道得太少。你也不妨和同学“交换一下有关的疑难问题”,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一知半解的事情超乎想象。这样你的求知欲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无论你在什么时候,当你有疑问时,最好立刻掏出本子,趁还没有忘记就记下来,然后设法早点解决。刚刚想到疑难问题时,新鲜感很强,总想立刻处理掉。但是如果不及时解决,隔的时间太久,便没有兴趣再提起了,因为新的疑问早已冲淡了旧的疑问。

(四)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

大学生一般都已经进入青年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基本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过程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们在性格的养成、兴趣的培养等方面有很大的可塑性。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要使学生具备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积极提倡培养学生的个性,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此条件下,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有更多的自我选择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将在他们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特征,充分了解他们的爱好与特长,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注意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乐观地对待学习,增强对偶然失败的承受能力。大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人格得到尊重。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同事,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成为精神上的强者。这种情感上的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