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法则

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法则

时间:2024-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培养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体验、认识和评价,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意识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对自己及与他人关系的社会认知系统。

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法则

第三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培养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体验、认识和评价,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大学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从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经过各种复杂多样、多层多维的实践活动,成长为具有明确自我意识的个体——“自成自己”——堪称一道难解的人生方程式。本章将从自我意识的内涵、发展和特征入手,展现自我意识无穷魅力。让我们对自我客观认识,正确评价,积极悦纳,有效控制,科学发展,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充满自信心、独立性的健康自我。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是意识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对自己及与他人关系的社会认知系统。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自我意识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内容层面

自我意识从内容层面上看涵盖了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的认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的意识(生理自我)、对自己心理特征的意识(心理自我)、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意识(社会自我)。

对物质自我的认知,是对人物质属性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外部特性的认识:身体高矮,体重的胖瘦,相貌的美丑;解剖结构的认知:各器官组织的正常与异常;生理功能的认知:各系统功能健全与疾患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嫌自己个子矮、不漂亮、身材差,就会否定自己。

对社会自我的认知。对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声、人缘、权力、义务等的认知、评价和体验。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的评价有关,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知识窗

小调查

1.你认为你的智力处于什么水平?

2.你是内向还是外向的?

3.你觉得你的情绪是稳定还是不稳定的?

4.你的气质类型如何?

(二)形式层面

自我意识从形式层次上看不是单一的认知机能,而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意识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完整心理系统。自我意识的结构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自我认知。主观的“我”(自己对其他人的意识)、客观的“我”(他人的态度体系形成的自己)。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I)对客观自我(me)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知涉及:“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错误判断,或自卑、或自负,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自我意识转入了以“自我体验”为中心的情感层面。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又强化自我认知,涉及:“我爱自己吗?”“我满意自己吗?”等问题。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以自尊、自爱、自信、自卑、自怜、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自我体验”的驱使下,自我意识进入到意志层面。有自尊心的人,具有誓不罢休的好胜心,永不衰竭的源动力。一个自卑的人,看不到力量,总认为不行,久而成性,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同样的事件,自尊者和自卑者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我调控。包括监督、调节人的行为活动,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方面;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涉及“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等问题;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卫等。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头脑想法多,具体做法少”。事实上心念一动相对容易,付诸实施非常困难。以上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组合、完整统一,成为一个人自我意识中的核心内容:

(三)发展层面

从发展层面上看,自我意识是现实自我(个体与社会自我的结合)和理想自我逐渐统一的过程。个体从社会对自我的看法(即社会自我)中修正自己对自我的看法(个人自我)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并在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结合的基础上设计现实自我,进而设计和构建自己所期望的理想自我,以达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统一。

有些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往往都是在对自我现状不满的前提下发生。这是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影响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并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及对环境的适应。对现实自我现状的不满,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兴趣,严重时还会阻碍对现状的改善。现在有一些学生,入学时担心学不好,总想专心学习,总不能安定下来。学习时怕被熟人认出,见到熟人就感到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应该能干出点事业,但自己能干的都干不了,有能力发挥不出来。这就是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激化了自己对学习的担心,总担心自己发挥不出应有的潜能。对自我的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并且过分关注自我的能力和表现。

小活动

找差距

活动目标:找出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活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流程:按照表格的提示,通过几个方面对自己的现状进行认识与评价,并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期望与设计

二、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动物存在着,但不会思考为何存在。然而,无论你拥有多么复杂的大脑,如果脱离了这个充满人的世界,大脑的无穷潜能都将泯灭于渺渺。离开社会,自我意识无法产生。人类创造了整个社会,社会又创造了人本身。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谁先创造了谁,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令我们疑惑不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然而,对于一个具体的鸡、蛋或者人而言,可以肯定地说:首先离不开已经创造好了的社会。

自我意识的产生源于人与物、人与人的分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断:“人是对象化的存在”。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现实性,不断向“人”的方向提升。1854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中指出人类也同样是进化的产物。1876年恩格斯精辟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就是说,人通过月亮、星辰和太阳的表象确证自己的认知能力。人在与自然物、与社会物、与自己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产生和发展了人本身。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人寻求社会意义的过程。是什么在驱使着人类产生自我意识?显然,一定是某种属于人类自身特有的东西。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在实质上,人为意义而活着。自我意识的第一次出现使人开始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走出洪荒愚昧的浑沌,开启了理性的阶段。产生了自我意识以后,逐渐脱离自然状态,并形成观念符号与象征系统,对自我行为进行体验、认识和评判,不断地引申出文明的动力。对意义的追求并非所有动物都有,它恰恰起始于人与动物世界、与自然界的分离——自我意识的产生。只有人类这个高级灵长目动物才能产生自我意识,产生复杂的精神生活,这是人的特性。人的所有梦想,从此出发,从此展开。

自我意识的发展的本源动力是人的情绪情感。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可能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原始起点、终极意义,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情感,作为人心理系统的动力分系统的一个成分存在。这个过程更大意义上是一个感性驱使和被动异化的过程。人,为了生存,追其所爱,反过来被所爱的“对象”渐渐塑造。我们永远生活在爱与恨的情感中,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源动力。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无论自我意识的产生还是发展都必须而且必然在一对对现实的矛盾中进行。马克思认为“人在即定的环境下创造意识”,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与人身心的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人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人与外部自然物质环境的矛盾塑造了人的生理自我,从而把自己的身体与外部自然世界相区分;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矛盾塑造了人的社会自我,在自己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认识他人,形成自我;在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微环境中,人们认识、调整、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自我。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不舍昼夜地进行着,没有片刻停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人都是一个心灵画家,笔笔描绘着我们自己,越描我们的水平越高,越描离我们自己越远,直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都在怀念本来的自己了:我们本来无知无畏,后来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趋利避害:我们内心本来空空如也,后来逐渐能够体验、认识和控制内部心理活动;我们本来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后来逐渐能够感受、认识甚至控制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我意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自我中心期:人对生理自我的认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自我意识,是以躯体需要为基础的生理自我”。这个时期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自我中心期”。此阶段起始时间一般为:出生后第八个月至3岁结束。

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不能区分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差别。在以后的生活中,新生儿乱摸乱咬,感觉器官不断与外界事物相互接触、交互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的身体器官、神经系统不断发育、发展和完善,到1岁左右,产生了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这时,儿童逐渐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来,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例如,儿童利用自己的手和嘴啃咬自己脚趾头、别人的脚趾头,啃咬玩具、饼干等等,一次、两次、三次……发现感觉不一样;自己推皮球,皮球滚远了,怎么我就不能滚呢等等,从无数次差别中,大脑中对自己身体的反应和对他物的反应形成稳定的相对独立的差别特征,新生儿逐渐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

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从3岁到14岁,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自我意识服从社会和他人,用“别人的观点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这一以“社会自我”为主要内容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称为“客观化时期”。

该阶段自我意识的特点:模糊、不自觉、被动。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如果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多小学生会答不上来,说没有想过。即使回答,也往往是对自己一些外部特点的描述,如“我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守纪律的人”“爱玩猫的人”等,或者是转达教师、家长或其他成人对他的评价。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于社会关系的体验、认识和控制也是极其不成熟的,如果问“你给谁学习?”得到的回答往往不是父母就是老师,很少是为自己。如果问“将来给你娶个媳妇或者嫁人,你找谁啊?”得到的回答往往不是妈妈就是爸爸,让成人啼笑皆非。

心理自我——主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开始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个体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从成人的保护、管制下独立出来,表现出自我意识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强调自我价值与理想。这时我们最终把外部世界有选择地内化为内部世界,并试图在这两个世界的矛盾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我们透过内部的自我意识体验、认识、改造外部世界,这样的过程将伴随一生。外部世界的纷繁芜杂、变换无穷、自由自在,内部世界的喜怒哀乐、固守执着、囿于一室,这一对基本的矛盾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将永远不可避免,这一时期对人而言,是极其艰难的。

这一时期“个体开始清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的内在体验,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和观点去认识外部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动力”。这是自我意识“主观化时期”。

大学生处于青年后期,生理发育、生理自我渐趋成熟,这一成熟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分化,笼统的完整的“我”裂变为两个“我”:一个是作为社会客体而存在的现实的自我(me);一个是作为设计者和塑造者理想自我(I)。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客观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理想上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这些问题无一不涉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命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形成健康稳定的自我人格。

四、自我意识的分化与矛盾冲突

自我意识永远是在解决一个一个的社会要求和自我现状的矛盾中得以发展的,这个过程充满了告别旧我的痛苦和获得新生的快乐,总像马儿一样,一边奋蹄狂奔,一边哀哀长啸。恩格斯曾这样描述过这一阶段的普遍性:“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大学生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逐步协调一致。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也品尝了酸甜苦辣,付出艰难代价,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进行了不懈努力。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一个是现实“我”,即当前的形象和实际水平决定的自由发展的个人欲望,另一个是理想中的“我”,即社会道德决定下的关于自己未来的总的看法和总的设想。两个“我”的产生,使大学生在内心世界里观察和被观察,评价和被评价,批评和被批评,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经常发生冲突,自我意识具有了尖锐的矛盾性:心理层面上表现为外部世界与内化了的外部世界的矛盾,行为层面上表现为内部世界的外化与外部世界的内化的矛盾,也就是新世界与旧世界、塑造与被塑造的矛盾变得异常突出。

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特别幼雅;时而步入憧憬境界,对自己的现实缺乏意识,时而又厌恶自己长大而津津乐道那令人留恋之童年;时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时而又感到自己无能,对自己不满等等。这些矛盾的最终解决,或者最终妥协,将产生一个更高层次上统一稳定的自我意识的形态。然而,这一浮士德两难境地,探索的结局可能是一无所获,更多的是理想我的暂时妥协,因而这个阶段的大学生难以避免带着淡淡的最终的忧伤和颓废。每一个人对这一难题的探索也一定是无时间界限的,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很难摆脱对这一难题的探索,以及这种探索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痛苦。

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深层基本矛盾作出有益的研究,其中以埃里克森的研究为代表,严谨地系统地描述了自我意识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矛盾特点,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最终走向统一,人的一生既是连续的、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称为“心理·社会”的危机。每个阶段的发展课题都建立在成功完成较早阶段任务基础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阶段的挑战,则会在将来再次造成问题。

1.信任—不信任(出生至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2.自主—羞怯和疑虑(1~3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关于羞怯,埃里克森说:“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

3.主动—内疚(4~5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在前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在这个阶段,儿童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4.勤奋—自卑(6~11岁)

大多数儿童整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

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

5.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中,个体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然而,这个阶段自身应当看作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

正在生长和发展的青年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内部生理发育的革命,面临着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使命,他们现在主要关心的是把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他们自己的感觉相比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各种角色及早期培养的技能和当今职业的标准相联系这个问题。

6.亲密—孤立(20~24岁)

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繁殖—停滞)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个人除关怀家庭成员外,还会扩展到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以至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即使有创造,其目的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8.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痛不胜痛,于是产生了—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面对同样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有的同学轻松从容、精力充沛、效率极高;有的同学忧心忡忡、压抑痛苦、无力自拔。到底是什么掌控着我们脆弱和孤独的灵魂?心理学家认为它是自我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阶段在社会发展上面临的危机为“自我同一性”的追寻,能够顺利渡过危机者,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性格特征、交友方式、职业发展等较为了解,也能整合现在的经验,建立未来的目标,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反之,自我同一性混乱者,不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的了解很模糊,也因此缺乏信心,不悦纳自我,扮演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自我形象,也包含着自己对身体、个性等方面的对未来失去了目标,也不知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我们常说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对自我的了解,不仅能影响我们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也影响着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对自己看法较为客观、正向的人,较敢于学习新经验,主动与人交往,能有效解决问题,情绪困扰少;反之,对自我持负向看法者,常预期自己会失败而畏缩不前,容易自责、缺乏快乐,对自己不满,不接纳,以致无法发挥能力,完成目标。

就年龄阶段而言,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的第五和第六阶段,也就是社会角色获得和亲密感获得的阶段。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指出:青年期是开始“自我发现”的新时期,这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有前一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两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增添更浓厚的理性和自觉特色,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成人社会角色的获得,包括亲密感的获得。

(一)自我认识更加突出——(表面)成人与(内心)青年

大学生不像其他青年一样直接进入社会,拥有四年左右的知识技能准备时间、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大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自我——可称为成年缓冲期。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自我认识具有强烈自觉理性与欠缺客观性的特点,自我认识更具有自觉性和理性,其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但客观性不够,在与客观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得到修正。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表现为强烈的成人意识,形式上开始对成人进行刻意的模仿,内容上仍无法脱离青少年特点。

进入大学后,独立生活开始,大学生开始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他们自觉地以更具理性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仪表外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人生价格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经常独思、反省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成人自我意识方面,我是不是很幼稚啊?我的行为符合成人要求吗?体貌自我意识方面,我风度如何?能力性格自我意识方面,我聪明吗?温柔吗?我诚实吗?我性格怎样?性自我意识方面,我男人味怎么样?异性喜欢我吗?社会自我意识方面,别人怎么看我?我被重视吗?我在班上名气大吗?人生价值的自我意识方面,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等等。以上的问题无疑都是踏入社会的前夜,为了扮演好成人角色,最后一次的拷问和修正,必然带有很大的疑惑性和摇摆性质,在情绪方面也激起前所未有的兴奋和焦虑。

(二)自我体验更加丰富——(表面)平静与(内心)起伏

普通青年进入社会后,角色开始定位,在自我体验上相对来说要稳定简单些。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既丰富又复杂,可以说是一生中或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年龄阶段或群体。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具有积极健康的意义。大多数大学生敏感、闭锁,且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凡是涉及“我”及与“我”相联系的事物,都常常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反应。对别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愿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内心,且内心体验起伏较大。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又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明显的两极情绪。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敏感丰富。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许多方面都比较敏感,尤其是与他们相关的事物,很容易迅速引起情感情绪上的反应,凡是涉及“我”的及与“我的相关的事物或事情”都很敏感。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威信,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性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

两极波动。大学生的情绪具有波动性,可能因一时的成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自我肯定多些,充满自信,甚至志得意满,忘乎所以;可能因一时的挫折低估自我,自我否定多些,产生自卑,甚至灰心丧气,悲观失望。受到老师或领导的表扬,就觉得自己满是优点,若受到教师或领导的批评,就觉得自己处处不行。男生自我体验的基调倾向于热情、憧憬、自信、紧张、急躁;女生则倾向于热情、舒畅、憧憬、愁闷、急躁。

内隐含蓄。大学生自我体验具有内隐含蓄特点,心理活动开始指向内部世界,逐渐远离儿童期的直爽外露、天真单纯。大学生有了自己的秘密,愿意有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在无人的时候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入日记,不愿轻易向人敞开,十分注重面子,有意无意掩盖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内隐心理在当代大学生中带有一定普遍性,有利于自我意识的独立,可能又妨碍了新的友谊关系的迅速建立,产生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但此时的大学生,内心却强烈地想与人交往,不但交往得多,也想交往得深,希望能向自己的朋友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三)自我评价更加多样——(表面)高估与(内心)低估

大学生自我评价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不成熟性。大学生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大一自己是天之骄子,大二自己是什么,大三什么是自己,大四发现什么都不是。”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两极性:一是“高估自我”,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低估自我”产生自卑心理,使自己想躲藏起来,不敢向前进取。然而,随着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与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向客观、全面发展变化。据王登峰等1992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比较高,在0.50~0.60之间但其中个体差异大,有些人两者之间相关低,有的人则相对高达0.90。大多数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基本与外界一致,并且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来评价和设计自己。

(四)自我控制进一步提高——(表面)自制与(内心)依附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绝大部分同学都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且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同时,强烈要求独立和自治,希望摆脱信赖和管束。但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够,随意性大。有时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要求。一会儿捶胸跺脚下决心,一会儿一干二净全忘了;天天下决心,天天找理由。

大学生对于情绪的调控也还不够,在自我意向方面存在很多偏差,主要表现为:与克己对立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与慎独相对立的过分独立意向、与自立相对应的过分依赖心理、与自主相对应的不当从众行为等等。

(五)自我意识水平年级差异——(表面)波动与(内心)成熟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心理障碍表现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形式上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程度上的波动性,内容上表现为逐渐走向客观成熟。一般来说,大一最高,大二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时间最多的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极不稳定时间,一次新上升的契机,有人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

进入大学前个人经历相对简单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绝大部分并非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而是来自于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更高。这种意识在经受个人实际经验检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这是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意识较低以及心理障碍出现较多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刻板内化的自我全面解体的阶段。另外,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个人环境和自我地位发生很大变化,与初中与高中相比,对个体的要求以及个人经验的增加都有了明显不同。它促使大学新生自我认识与现实经验之间出现冲突,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飞跃发展。

四年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最低,更多反映了大学生的真实自我。也就是说,从自我的成熟和发展看,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更加客观,更加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即大学生自我客观性随年级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问题

自我意识是人所处环境与行为之间的调节者,一个心理健康者的自我意识结构能够通过自我结构的适当调整,在新旧经验间做出恰当的取舍,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经验,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状态。一个心理障碍者往往不能在新的环境和经验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自己的自我意识结构,对行为和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大学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有很多表现。一般情况下主要有:

1.自卑。对自己的长相、身材、学习、能力、性格、家庭等强烈不满甚至全盘否定,紧紧盯住自身的缺点、不足或失误。比如体貌自卑——总是觉得自己很丑、个子不高等;社交自卑——总认为自己说话做事不够得体。更有甚者还要以自己坚信不疑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为前提理由,对自己过去和现在遭受的一切“不公平待遇”做出自以为然的解释,比如用来解释父母离异、恋人分手、老师偏爱或者竞选失败等事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出现这一类问题的大学生往往采取自艾自怜、逃避退缩的方式,甚至有大学生声言看破红尘,意欲遁入空门。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作为病态的自卑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自卑是不同的。高年级特别是大四的学生在进入强大的社会之前,会出现一种明显的自卑感的纠缠。与低年级相区别,这一种自卑更多的是阿德勒晚年《生活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书中的自卑情结: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这种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事实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2.自负。我们口头上所说的“自我感觉过于良好”“感觉自己牛得不行”就是指这样一种情况。自我过分膨胀,狂妄自大,过度地自我陶醉、唯我独尊、盛气凌人,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极难与同学相处,极易导致失败。自负实质是无知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不自知。俗话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自知的意思更多是不知道现实自我,过于放纵理想自我的张扬。无知有两种表现,一是盲从——与现实自我相比,过于贬低理想自我,二是狂妄——与现实自我相比,过于抬高理想自我。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所谓无知无畏导致疯狂。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作为病态的自负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自负是不同的。如果客观上一个人的现实自我达到才高八斗,知识渊博,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实在没有参照群体来对比,由此产生的自我陶醉和狂妄实在难说是喜是悲。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至自称三百年内文章写得最好的李敖;从一生画法风格迭变的毕加索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实在是有太多的人带着自负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才富”。这种自负也许是人性弱点的显现,也许是一个人高处不胜寒、停步踌躇无法向前时的对天长叹。然而,若没有万物皆在我心的自负,没有舍我其谁的狂妄,真不知道人类社会将成怎样。可见,要想真正了解自负,不可一概而论,必然要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中探知。

3.逆反。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在大学阶段,由于大学生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主要是针对家长、老师、典型人物、权威等,表现为不受教、对着干,试图寻求自我独立、自我肯定,但盲目逆反最终阻碍自我的发展。如果大学生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视野就变得狭隘、短视并显得愚蠢,使自己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作为病态的逆反与人类普遍意义上的逆反是不同的。病态的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本来面目,采取错误方法和途径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年常常对自己的盲目逆反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

到底是病态的逆反,还是人类精神中的伟大逆反。这可能要从大学生社会自我中的从众和逆反的辩证关系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行事。逆反是指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从众和逆反心理完全相反,但又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现在,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大学环境也不例外,商业办学、学术腐败、学习无用、同居文化、后现代主义风潮、新新人类等等纷纷登场,这要求大学生自己更要重视从众与逆反的辩证关系。作为人类精神中的逆反,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从屈原到《新青年》;从哥白尼惊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只是茫茫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椭圆形尘埃,到烧死在罗马广场上的布鲁诺……没有这些,我们仍将生活在愚昧和狂妄中,这些逆反无一不是遵从自然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否则历尽艰幸反成笑柄。

大学生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与自我同一性有关,心理学家马西亚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作了经典划分:同一性扩散、过早自认、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据此可把大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1.混淆型[identity diffusion] 这类大学生对现实我的不满,理想我的难以实现,陷入没有积极性、缺乏价值或未来目标的困惑之中。这就是所说的大学四年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型。(www.daowen.com)

2.早闭型[identity forceoseure] 这类大学生过早地听从了家长和教师的教诲,已经确定自己的目标、价值和社会角色,但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性,这种早定的自我同一性往往是脆弱的。可称其为风风火火、忽冷忽热、老气横秋型。

3.延续性[identity moratorium] 这类大学生一般都是在积极的努力下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和发展方向,但一部分人较好地获得了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最佳结合,努力实现了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稳定的同一性。但有一部分人尚未全面认识自我,处在自我同一性的延缓建立时期。可称其为稳定成熟、游刃有余型和天真幼稚、犹豫不决型。

4.达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 这类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已经达成,他们的职业、性别定向、政治观、价值观、信仰等已趋于定型,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兴趣与方向,较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潜能,只是这部分大学生为数不多。可称其为积极进取、天之骄子型。

许多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都尚在发展之中。可见,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否真正实现最大价值,获得理想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心理成熟与健康的焦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家长过度保护、学校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增加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困扰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生理因素。小时候就有自我意识的萌芽,一个发育正常、健康的人,不会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别人不会认为有什么特殊,而对于一个发育异常或残疾的孩子,他会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不同。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太胖,不愿参加文体活动;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长得太丑,不愿与同学交往,这都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7~23岁的年龄阶段,男生重视身高,女生重视相貌。一位大二学生在答卷中写到:“在许多场合下,我都不想出头露面,因为我的个子低,我总避免与高个子在一起,以衬托我更低。”女生有28%不满意自己的长相,希望自己再漂亮一点。一位女生说:“我每天都照镜子,第一个念头是‘我能再漂亮一点就好了’。看到我那淡短的眉和翘起的黄牙,总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对同桌,我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妒意。”因此,生理因素是形成自我意识的最初因素,也是影响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因素。

2.学校因素。大学高手云集,中学时代学习优秀的优越感,全方位地被芸芸众生的普通感受所替代。有人称其为“大一综合症”。生活方面,中学时父母围着转,大学要培养自理能力;心理适应方面,中学时代叱咤风云,优越感强,到大学,尖子荟萃,自己泯然众人。有的学生认为:我不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拔尖的学生了;在这个地方,我得不到我原来所得到的特别的关注和爱护了。有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不及格现象,往往把原因归为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材料,我的其他方面搞不好或者我缺乏创造性等等。

大学生对大学的现实生活,普遍缺乏了解和心理准备,把大学想象得过于理想化,编织着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图画,心中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想象往往融入了各种各样的诗情画意,一旦亲身感受大学生活后,就会发现大学的现实情况与自己原来的想象相差甚远。认为理想中的大学了不得,我所在的大学太差了。特别是当有的大学新生遇到一些现实矛盾时,便会有一种被欺骗、上当的感觉,觉得大学不过如此。另外,据有关研究表明,由于我国高考压力的存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迟滞特点,也就是说第五阶段的大部分发展任务推迟到大学阶段完成。大学生思想的不成熟,导致认为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校规、校纪与他们追求个性张扬的要求相矛盾,在内心产生了激烈冲突。这种困扰使很多学生难以接受,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3.社会因素。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

当代社会急剧转型,社会变化天翻地覆,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竞争机制导入,新社会刺激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所适从,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同一社会中,社会地位各不相同,社会实践相差很远,社会关系也很不同,因而对自我的认识、评价也会有所差异。家庭之间贫富差距、地域之间经济差距、社会资源支配差距等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在朋友关系、宿舍关系和同学关系中,极大地、极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的延长、报刊杂志的增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大学生不但受到教师、家庭的影响,也受到电视、电影等单向传播的影响,特别是电脑互联网络交流信息的影响。当这些大学生操纵电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公布信息时,犹如运筹帷幄之中,发挥着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4.家庭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早期经验对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取代和不可弥补的重要意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接触到的第一个学习场所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父亲和母亲。她们早期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家庭的经济地位直接影响了后来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现在独生子女增多,越来越多过分溺爱的家庭教养类型出现,家长的过分保护、过分顺从,使孩子过分依赖,而使孩子自我意识长期处于幼稚水平。另外,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子女容易产生优越感,家庭成员社会地位的急剧变化,易使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混乱。

5.他人的影响。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人的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自我”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竞赛评比、表扬与批评、学习成绩报告单等途径获得他人正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相互交谈等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

自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总是离不开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尤其是自己心目中榜样的影响。现在大学普遍存在注重科学、忽略人文的倾向,而且符合时代精神的模范人物或偶像人物在强大的信息媒体的渲染下,经常自毁前程,难以服众,即使中国传统的英雄和偶像也在后现代主义的解体风潮下,备受后人菲薄。在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学习和模仿方面无所适从,这也是目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应该看到,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是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由身心发展状况、家庭、学校等种种原因所决定,这些因素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为自我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需要重视、引导和调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成熟,达到自我的统一和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与调整

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何为人的自我教育呢?广义的自我教育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狭义的自我教育即自我批评。由此可知,自我教育的深层基础非自我意识莫属。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两者存在辩证的关系,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调整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强化自我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强有力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根本无从谈起。

自我教育源于强烈的自我需要。不是要自己强迫自己学习,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学习并不只是在于目的,人的自我教育动力应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兴趣与人格倾向。人都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实行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往往将人的求知欲扼杀。事实上没有人是讨厌学习的,只是很多人的学习欲望没有发自内心地被激发出来。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习,是激发学习欲望的最好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导致兴致,如果从这种兴致上去进行学习,人们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痛苦而是快乐的事情了。

独立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必要条件。自我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接收外来信息,而是一种独立思考过程,在不断的独立思索中消化各种原有的信息,将别人的思想学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独立的思考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在独立的思考中还可以创出前人末曾发现的知识,让人从仅仅是一个一味学习的人变成具有创造力的人,以使自我更加完善。

自我教育的方法必须遵循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在生产、生活、学习的点滴中实现。不必为书本所累,自我教育不仅仅要求人只接受书本中的现成知识,更多的应从各种生活实践获得学识。注重实践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自我教育的重点,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往往离现实生活工作太远,只是为教育而教育而不是培养出能为社会工作的人,这是导致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并非读书无用,而是在一元化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教育误区。在自我教育中更应注重各种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各种劳动技能的学习中不仅能使自己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且能使人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在美国黑人教育家布克尔·华盛顿创办的特斯克基学校就曾把劳动技能训练当作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积极的自我体验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一个无法悦纳自己的人,根本不会对自己自我意识的完善有一种迫切的内在需求。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心灵升华过程,人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物,需要一种心灵上的粮食来养育生命的成长,自我教育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吸收这种精神上的养分的过程。正是这种不断地吸收精神养分的过程使人的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升华为一种崇高的精神。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拥有一颗“爱自己”的心。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调整的一般途径

自我意识发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三个阶段,大学生正处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阶段。这是一个充满各种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和偏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一对矛盾的解决,每一组冲突的化解,每一个偏差的纠正都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朝着完善自我的方向前进了一步。通过自我教育“认识你自己、完善你自己”依然是大学最大的课题。

(一)调整自我认知,全面评价自我

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积极态度,不是虚幻的自我概念,也不是妄想的自我概念,更不是夜郎自大、目中无人。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和积极接纳,而且还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首先是如何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的问题,其次是如何不断地积极调整自我、完善自我的问题。

衡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否健全很难,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照:自我肯定、自我统合;自我认识、自我表现体验、自我调节协调统一;独立的且与外界保持协调;主动发展自我且自我具有灵活性;心理健康,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Jone)和哈里(Hary)提出了关于人自我认知的J-H窗口理论认为: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很少自知,而自知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我、盲目的我、秘密的我和未知的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图2-4 J-H理论窗口

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我们达到全面客观评价自我呢?

经验法。米德强调,自我概念来源于社会交往,自我概念也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形成,因此,社会交往对于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以社会交往为载体认识自己。一个人要想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必须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自我的各个方面得以显现。如果我们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甚至孤芳自赏,就永远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任何人关于自我的认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步获得的。离开了社会交往,一个人就难以获得有关自我的全面认识。第二,以自己活动的结果为镜认识自己。人对外界的反映、改造活动,展示了人自身的体力、智力、品德、动机、兴趣等本身力量,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对象化。例如,通过自己记忆的速度、准确性、持久性,可以了解自己记忆的品质;通过分析自己某些方面的成绩,可认识自己能力水平。因此,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分析,是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途径之一。

必须注意的是,经验的价值因人而异,相同的经验并不一定导致相同的结果。聪明者善用智慧,了解自己,人格坚强,善于学习,胜与败都能促其成功;脆弱者,成功则全盘肯定,失败则全盘否定,成功与失败都能促其失败。自我狂大者,幸得成功便骄傲自大,成功反成失败之源。许多实验都表明,个体有一种将不成功的原因排除于自我之外,而将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倾向。要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应该把别人对自己活动的认识和评价特别是自己活动的各项结果同自己的认识评价结合起来。

小活动

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帮助参与者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增强自信心,提升自尊感

活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流程:填写工作纸。主持人发给参加者每人一份工作纸,说明填写要求,参加者填写完后投入小组的箱子中

“猜猜我是谁”活动:活动前将箱子摇匀,然后每人轮流抽一张,宣读纸上“我是这样的人”的内容,宣读者不能说出人名(包括自己),让其他成员根据纸上的内容猜出是谁

团体分享:先说说有多少人猜中你,你猜中了多少人,然后讨论,并说说对活动的感受

分享提纲:1.我猜中了____同学,我被____同学猜中了;2.我很容易或不容易被同学猜中原因是什么?3.我很容易或不容易猜中同学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比较法。进行社会比较是每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社会比较策略,对于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比较法就是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是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些同学总是拿自己的弱点跟别人的优点相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自我概念。相反,有些同学只看到优点,对缺点视而不见,这会形成虚假的自我概念,在实践中导致盲目自大。合理的社会比较参照系,必然是综合的比较。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还要全面比较,绝不能无原则的攀比。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起点,譬如家庭背景、生理状况、智力程度、生活遭遇人人不同,因此,社会比较必须综合考虑,不可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要全面、发展、联系、历史地看问题,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衡量和评价自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比较什么?大学生来大学学习,如果认为自己来自农村,条件不如别人,一开始就置自己于次等地位,自然影响心态和情绪,大学生应在大学中看行动才有意义;比较标准是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是可变标准还是不可变标准?经常有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没有实际比较的意义;比较对象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比,还是与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极不如己的人相比?所以,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小活动

比一比(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

活动目的:使团体成员从不同角度的比较中认识事物

活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25分钟

活动流程:1.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两组。

2.老师宣布比赛,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代表小组赢的人

3.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

4.计算每次比完的输赢即可。

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比长:头发;比短:手指;比高:声调;比大:眼睛;比多:饰物等

内省法。这是人与自我的内心对话。自己既是观察的主体,又是自我观察的对象。通过这一途径认识自我,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成熟。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第一,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己。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第二,我认为别人眼中的我。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中觉知自我。库利的“镜我”概念认为,对于自我认识而言,更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我,而是我认为别人怎么看我。因此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留意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异性等多方面的信息,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三,自己心中的理想我。我们从实际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自己,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

小活动

写一写:“二十个我是谁”

活动目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索

活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流程:1.指导成员写出自己是谁。

指导语:我现在问你们二十个你是谁,请你将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写下来,(如我是某学校的学生、我是个热爱足球的人、我是个非常热情的人等等。)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回答每个问题为20秒,若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

2.让部分自愿者宣读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与同学一起分享。

讨论要点:1.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评价自己;

2.明确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二)调整自我体验,欣然接受自我,恰当展现自我

发展积极自我体验,悦纳自我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要平静理智地对待,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既不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自责甚至厌恶自己。一个人只有首先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表现。

悦纳自我是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悦纳自我首先就是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好的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接纳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其次要细化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再次要接纳自己的不完善和失败,接纳自己的不完善也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完善自我的起点,每个人在外表、身材、能力、个性方面都有一定限制,对过去的错失不要耿耿于怀,要勇于大胆尝试;最后,珍惜自己的独特性,建立实际的目标,不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扩大社交圈子,不为讨好他人而去做事,积极思想,善用时间,不断学习,定期反省个人的自我成长表现,多对自己的成就作出鼓励和奖赏。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富于幻想,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规划着美丽蓝图,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脱离现实,一旦遇到挫折,势必会造成悲观情绪进而拒绝自我。所以,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建立适中的理想目标,对自我接纳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小活动

优点轰炸

活动目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我认识,从而变得更加的自信

活动对象: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流程:1.说明本次活动的目的,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2.本组内的同学要向其他的人进行优点“轰炸”。轰炸的格式如:某某,我觉得你不错,因为(写出优点)。

3.请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表达越准确,轰炸越有力,所以要求写出具体的优点而不是套话。

4.写完后,认真对他说并赠送给他(她),每人把收到的整理起来。

分享讨论:同学们在看到别人写给自己的纸条之后,感觉怎么样呢?他们所写的是否符合你自己呢?通过本次的活动,你是否发现你以前所没有发现的优点呢?

(三)调整自我控制,努力塑造自我,积极超越自我

经验告诉我们,自我认识已是不易,自我控制更是难,若再期望自我开拓、提升、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做人一生,惟求成为自己。对于大学生而言,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更是终生目标。这个过程可以用4A表示:[Acceptance]接纳,接纳自我与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Action]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付诸行动,并全力以赴;[Affection]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乐在其中;[Achievement]成就,以上三者完成后的自然结果,是努力奋斗的代价。

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发展是无限的,真正值得推崇的自我是随着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而不断成长着的,自我与环境以及自我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是个体在现实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的关键在于个体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不断获取适应环境的新经验,把它纳入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体系之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超越自我的局限,真正把自己融入生活现实和人生实际之中。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针对青年期到底要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青年期发展的十项任务: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辈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种关系应包括同性朋友与异性朋友在内。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个人不但乐于接纳自己的性别,而且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属于自己年龄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特征。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夸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而是能按照自己身体的条件去发挥最大的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即使在金钱上尚不能自给自足,在生活上尚不能自食其力,自己也能有信心和意愿不依靠别人。

6.能够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为取得该职业努力准备。

7.认真考虑选择婚姻对象,并开始准备成家过独立的家庭生活。

8.在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标准。

9.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事务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0.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

小活动

人生曲线

活动目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做一个评估,并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努力塑造自我,控制自我,最后对未来有个期望

活动时间:45分钟

材料准备: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

活动流程:

老师先说明用人生曲线探索自己人生过程的意义。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要求大家画一个坐标,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生活的满意度。然后找出自己在这些岁月中一些重要的转折点,连成线,边看线边反思自己,并对未来人生的趋向用虚线表示。最后按小组,在小组内每位成员进行交流,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人生,通过相互交流可以达到了解每个人的经历是不同的,进行自我的提升。

如果有代表要说明,可以请代表在班上分享自己的“人生曲线”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也不管文化的差异多么巨大,自我的发展绝不是随意的,它的目标应当是成为符合社会基本规范要求的独立个体。而自我对峙的社会性,自我同一感的现实性,自我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情绪倾向的适宜性及自我调节能力的艺术性,乃是青年期心理发展成熟程度最高的标志。只有做好了这一点,一个“自如的、独特的、最好的自我”才是真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