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汉唐时代庶民的节日服装
节日是亿万国人挥洒激情的最佳载体。节日文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当人们研究古代节日习俗时,往往忽略节日礼仪的探索。中华民族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化程度,它包括“穿什么衣”、“吃什么饭”、“如何走路”、“如何与人交流”、“如何称谓得体”等等。由于近百年传统文化的流失,许多传统礼仪几乎绝迹,长期处于失序状态。
古代节日礼仪内涵丰富,有祭神之礼、朝贺之礼、乡射之礼、讲武之礼,也有服饰之礼。本文仅就平民百姓的节日服饰,谈一孔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一)深衣
我国冠服制度大约从夏商开始产生,到了西周逐步完善。西周冠服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度的确立,贵贱有等,服饰有别,上自天子卿士,下及庶民百姓,衣服各有等差。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靴戴帽,都受到身份的限定。于是,在偌大的王国内,不管行至何方,是何许人士,“见其服而知贵贱,见其章而知其势。”从此,冠服制度被纳入“礼治”范畴,成了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
周代帝王百官节日参加祭祀典礼皆穿冕服,而平民无论男女的节日标准服装是深衣。商代服饰为上衣下裳,即服装为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一截为下身,上身称“衣”,下身称“裳”。到了西周人们把上衣下裳合而为一,两截并成一体,衣裳相连,时称“深衣”。
穿绕襟深衣的西汉妇女
自深衣服饰出现后,从先秦到西汉,深衣款式千姿百态,各具特色,颇受欢迎,一直被时人当做节日服饰,盛行不衰,不论男女,不分尊卑,常着深衣。据《礼记》记载,汉代深衣用途广泛,可以为文,也可以为武。一些诸侯大夫或士人家居时,也穿深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有一老妇,身穿深衣,袖极宽大,当属贵妇的服装。
尽管深衣之服到了魏晋时代渐不流行,但深衣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留下闪光的一页,后世的旗袍、长衫乃至20世纪的连衣裙都是它的遗制。
(二)袍服
服饰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风尚的物质内容。
汉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日服饰日趋多元化,当时节日服饰除了深衣外还有袍服。(www.daowen.com)
袍服是在深衣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饰,是秦汉时一般小吏、庶民百姓通行的节日服饰,正如《续后汉书·舆服志》云:“今下至贱小吏,皆通制袍。”
袍服特点是衣袖宽大,款式以大袍为多,袖口收缩紧小。袖口紧缩部位名叫“祛”,袖身宽大部位称“袂”。古代汉语中的“张袂成荫”正是对袍服特点的准确描写。
袍服在先秦时代已出现,只是一种有絮棉的内衣,人们穿袍时须加罩外衣。到了汉代,袍服颇受到平民百姓的青睐,男子服装,以袍为贵。妇女也以袍为节日礼服,家居除了用做内衣外,也穿在外面。约定成俗,不论男女均喜欢穿袍服。妇女常把袍服的衣领、衣袖、衣襟、衣裾等部分缀上花边,服饰也日渐精美,品种也日臻繁多。达官显贵也穿袍服,以丝棉袍为世人瞩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贵妇的丝棉袍有:素绢丝棉袍、朱罗丝棉袍、绣花丝棉袍、黄地素缘绣花袍……十余种之多,做工之精巧,用料之考究,一般平民可望而不可即。袍服到了明清时代依然流行,官员命妇以蟒袍服饰为尚,就是佐证。
汉代是传统节日的奠基时期。传统节日(除中秋节外)已定型,日益成熟。每逢节庆,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相互祝福,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大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这些节俗活动是一副黏合剂,把人们的亲情、友情牢牢地粘贴在一起,使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三)幞头、袍衫
岁月如梭,当历史进入盛唐时代,节日服装在形制、质料、颜色诸方面日益等级化。从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定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四种制度,规定赤黄色为帝王专用,从此黄袍成为帝王的专用品、权利的象征,达官显贵的服饰均以锦绣绫罗制成,而庶民百姓仅能穿粗布麻衣。
初唐至盛唐男子的节日服装以裤褶服饰为时尚,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长仅及膝的窄袖袍衫,腰束革带,足蹬长靴或软皮靴。中晚唐时,尽管达官显贵又恢复了秦汉时期的宽袍长袖、长裙、高履,但裤褶式依然在下层平民间流行不已。
唐代妇女节日服饰变化较大,唐初妇女因隋之旧,上身穿窄袖衫,下身为曳地长裙,即所谓“小头鞋履窄衣裳”。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开放,特别是妇女思想的解放,到了开元盛世,袒胸女装盛行,靓装露面,无复遮蔽,士庶竞相仿效。不久又胡帽乘马,露髻驰骋,或衣男子靴衫,招摇过市。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天宝初年“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出现了“粉胸半掩疑暗雪”、“长流白雪占胸前”的开放服饰。中唐之后,宽袖长衫流行,妇女服装愈来愈肥,更加褒博。
戴软脚幞头、穿襕袍的官吏
节日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和独有的技巧结合所创造的产物。它的美学属性,不仅满足了人本能的美容欲望,而且美化了社会生活,也给大千世界增添了绝妙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