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活:从量变到质变

大学生活:从量变到质变

时间:2024-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生活、组织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交往的需要明显增强。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其本质是人的逐步社会化过程。这种生活一方面是为自己成长做出最好的奠基,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将来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做准备。

大学生活:从量变到质变

第三节 大学生活的量变和质变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的理想将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的生活将从这里开始。刚刚迈入大学校门,每个人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全新的伙伴、全新的生活,有很多新的事情需要大学生去认识和把握,有很多新的困惑和矛盾需要大学生去理清和解决。进入大学后,新的学习生活、组织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主动地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交往的需要明显增强。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其本质是人的逐步社会化过程。大学是一块沃土,等待着有志者去耕耘,否则再肥沃的土壤都会荒芜。大学也许你并不满意,但还不至于一无是处;大学,也许你并未察觉,但它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智慧的宝藏。大学,以更加深刻的记忆留存,为你谱写青春的经过。大学时光,需要你珍惜,而不是抱怨,大学的精华,等待你的发现。因此,认识大学的作用,了解大学的生活,如何使自己成人成才,是每一个大学生面临的人生课题。

成才之路——我们该怎样学习

很显然,学习仍然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在这里,每个学生都面临着更为高级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知识的准备。它不再是简简单单地为了应试去学习,而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存去学习。所以在大学的学习中,要逐步完成以下几点。

要体味学习的快乐

学习是世上最快乐的事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记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当我们在有着众多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同学陪伴下,去进行学习的交流、智慧的讨论,无疑是人生最大的快事。然而在中学时期的应试体系,使得很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仍然扮演一个接受者和盲从者的角色,仍然延续着中学时的题海战术和狭窄的知识结构,这很显然不是大学学习要看到的。大学的学习要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人在自己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和胡适先生说的“怀疑一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是异曲同工的。大学的学习不应该再唯老师马首是瞻,应该是一个带着自己的脑袋和眼睛去学习,用自己的脑袋支配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专业中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去研究解决它,继而成为在自己发现的这片领域的执著的探索者。这样,学习的快乐会每天伴随着你,让你惊喜连连。

要有学习的责任

过去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上大学说成“鲤鱼跃龙门”——上大学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有了保证,谋生成了很多人的首要目标,由此而导致了大学生缺乏了学习的责任意识。近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如群星灿烂般的各种专业的大家学者,就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其有一个共因,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育救国虽然带有很大的理想成分在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候,在陈独秀“新青年”理念的指引下,当时的青年人都怀抱一个救国梦,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都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救亡事业中。所以才有了钱学森、梁思礼、钱伟长等大家,他们的学习责任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今天的中国虽然与当年相比时过境迁,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是每个大学生的人生首要任务,所以选择不同的专业都应该拥有专业责任,用自己的所学来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学是一个专业划分很精细的地方,这样的划分是与社会的分工交相辉映的。所以大学学习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专业责任上,有了这份责任,才会有血性的理想、学习的信仰。现在的中国社会,人们很功利地把专业划分为“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这种可笑而功利的分法使得很多青年都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而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结果使得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无法发挥出来,由此四年大学,学校多培养了一个“热门”专业的庸才,少了一个“冷门”专业的英才。

在大学里,现阶段普遍被人们看好的“热门”专业,往往会挤得头破血流。也许是它现在就业前景好,也许因为它给从业人员带来丰厚的利润,也许因为它体面;但当许多人都跻身其中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里可分的蛋糕会越来越少,众多的人都跻身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中的时候,谁能确定芸芸众生中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呢?大学生选择专业结合社会需求无可厚非,但完全不顾自身的特长和志趣而去追求专业的普遍性,忽略专业的特殊性,往往就会邯郸学步了。所以当我们选择了一个专业,就应有一个专业的责任和理想在其中。你对自己的专业树立的责任意识和理想预期的高低,会决定你的人生的成就的大小,也会决定你在自己专业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大小。

要有学习的精神

在大学的学习中我们要体味学习的快乐,承担学习的责任,也要培育学习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虽然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没有持之以恒的坚韧,很可能会变成失败者。当你为一个难题备受煎熬的时候,当你为一份资料“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时候,当你在受到“高原效应”困扰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就是坚韧的学习精神。学习的痛苦在于对自己无知的偿还,学习的快乐在于对自己博学的享受,所谓,只有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煎熬,才能够体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来。黄埔军校的校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行往别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对联更多地说明了学习的责任和精神,黄埔对学生的要求几近于苛刻,它需要每个学生必须承受艰苦的文化学习和军事学习。这些“新青年”在这样的学习精神的引领下,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成人之路——我们该怎么生活

在大学的校园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学好了没有玩好,大学白过;玩好了没有学好,大学也白过;既学好了又玩好了,大学才是最成功的。”这里的玩不是狭义上的玩,而是生活——大学生活。大学的四年是每个大学生从少年状态走向成年状态,从不独立、半独立状态走向独立的状态,从依靠家长、老师走向自我成熟的状态。所以上大学也就以为这有更多的生活问题摆在你的面前,让你去把握和处理。这种生活一方面是为自己成长做出最好的奠基,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将来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做准备。总起来说,在大学生活里,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处理好激情和理性的关系(www.daowen.com)

有人说过:疯子与执著其实是一家,失败叫疯子,成功则是执著。暂不讨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认为,不论是疯子的行为还是执著的行为,都来源于激情。论激情。“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浪花的激情;“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春天的激情;“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创造的激情;战场上“向我开炮”的呼喊是勇敢的激情。青年大学生是人生激情澎湃的时候,激情使得他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时代的骄子。但是因为他们年龄的缘故,对激情的控制力不够,往往使自己的激情变成冲动,而冲动只能给自己带来冲动的惩罚。所以,大学生的激情必须由理性来控制。

在理性与激情之间,理性永远是基础,激情只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它的促进作用。就像风筝和线,断了线的风筝便会失去控制。激情一旦失去了理性的指引,那就是狂热,极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何以见得?举例言之。接近不惑之年的黄健翔在德国世界杯场外的“激情三分钟”,引发全国球迷的口水战和花样百出的网络恶搞。当天出版的都市类和体育类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关注程度和报道规模均超过了赛事本身,比较有代表性的标题是:黄健翔疯了!尽管他随即公开道歉,却依然让自己陷入了一场来势汹汹的危机。但是,张海迪对黄健翔的评价是:无论怎样,今天我们的生活需要澎湃的激情,一个人有了激情才会热爱生活,才有工作的动力。一个男人有了激情才会英勇无畏,一往无前。不错,工作缺乏激情,会让人陷入力不从心的泥沼。然而,失去理性的激情,有时也会让人陷入难言的尴尬境地。当然,就像走钢丝一样,在激情与理性之间保持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保持着这份理性与激情,才能实现梦想。追求梦想是无价的,相信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梦想,或许近在咫尺,或许远在天涯。正是有了梦想,我们才活得实在。而在这里,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创造一次接一次地飞跃,一步步的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正确对待错误

泰戈尔说过:“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绝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持洁净。这意味着河岸偶尔也会被冲垮,短时间造成损失,可是如果怕河堤溃决,便设法永远堵死这股激流,那只会招致停滞和死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因为自身的缺点,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大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往往因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眼光的问题,生活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如何对待错误,就成了对待自己成人成才的关键。对于大学生来讲,不要怕犯错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首先年轻是大学生最大的人生资本,所以,犯错误还有挽回的余地,同时自己的错误也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一次契机,使自己更好的成长。姚明说过:“年轻的时候你没有必要怕犯错误,一是你有很大的空间去挽回它,二是你可以发现你的不足,年龄大了我们就不能再犯错误,因为你输不起了。”其次切忌犯相同的错误。人的第一次错误都会得到原谅,但重复犯相同的错误,别人不但不会原谅你,而且会鄙视你。第三,必须找到解决自己错误的办法,甚至在成功的基础上找到比原来更好的办法,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谓的“逆商”。逆商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在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坚韧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常常患得患失,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的时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耗资数千万美元,让他负责一项新技术的研究。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发生了,由于实验数据的失误,研究设备突然爆炸,数千万美元的设备也变成灰烬。面对这一突发事故,年轻的韦尔奇几乎崩溃,他觉得自己的通用之梦已经破碎,并且做好了蹲监狱的准备。他在忐忑不安中接受了来自总部调查事故的高级官员的询问。调查组成员问他事故的原因,只是问:“你从中得到了什么?”韦尔奇说:“这说明这个试验是走不通的,只能重新换一种方式。”调查官说:“那就好,只要有收获就好。”一场惊天动地的事故就这样结束了,通用公司给韦尔奇重新购置了设备进行实验。年轻的韦尔奇后来成为电气方面最顶尖的人才,给公司带来了很多技术方面的革新,并带领通用公司实现了20年的高速增长。我们不怕犯错误,只要在每次错误中都能够有收获,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美好的前途。

避免“粗妄之心”和“细妄之心”

这是六祖慧能在《坛经》中告诫参禅修行的人力戒的两种心态。我们也可以把它借用到大学生的身上。所谓“粗妄之心”就是指一个人只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没有长远的人生目标;所谓“细妄之心”就是指一个人有着远大的人生目标,却不能脚踏实地地拼搏。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校里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这样的人,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会上去搞兼职,为了每天的区区几十元钱而不去上课。我们不是不主张大学生勤工俭学,我们对每一位勤工俭学的学生都表示自己最高的尊重,他们在获得物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增强了自己的独立性。关键是不能放弃自己的血液而去做所谓的兼职,这样会使你自己一生都为区区每天几十元钱奔波。但在当下,很多的孩子更多的是“细妄之心”,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今天,很多学生都怀揣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但眼前社会中激烈的竞争使得其难以静心对待,每天都做着自己的白日梦,而不愿意迈出一小步,最终变成年轻的弱势群体和啃老族。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应将这两种心态的优点综合,缺点抛弃,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够始于足下,开拓奋进,成为现代社会竞争中的佼佼者。

友善待人,宽容做事

这是每个人都必备的优秀品质,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化解矛盾冲突的良方。看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利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国会选举期间,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经常被一个记者如影随形地跟踪,因为此人效力的报纸与麦金利的政见相左,他经常发表一些与其不利的报道,麦金利对这个人感到很恼火。

一天,麦金利坐着马车去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演讲,没走多远,他听见后面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正患着感冒且衣着单薄的记者,坐着简陋的马车尾随而来。麦金利吩咐车夫停下,下车走到记者的面前说:“年轻人,从你的座位上下来。”记者走下来,心想这个政敌报仇的时机到了。“拿着,”麦金利脱下自己的大衣递给记者,“这件大衣你穿上,坐进我的马车里去。”“可是,麦金利先生,”记者颇感意外地说:“我想你大概不知道我是谁,这次竞选我对你一直紧追不放,每次只要你一发表演说,我就会在报纸上骂你,我今天过来就是要尽我所能来置你于死地的。”“我知道。”麦金利说,“不管怎么说,你穿上这件衣服,先坐进这辆车里暖和暖和,等会儿你好打个漂亮仗。”结果,从那以后,这个记者再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诋毁麦金利的文章。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友善的心。因为它能够让人体会到尊重和温暖。心灵高贵的人能对他人萌生怜悯和同情,因为友善会使对方的敌意渐渐消逝,没有人会拒绝友善带来的温暖。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得他们很难处理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即将面对的社会生活都需要他们去面对,因此,用友善的心和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会使身心得到发展。有了这样的品质,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也可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让自己更好地去实现人生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