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智慧:校长人格与魅力校长

教育智慧:校长人格与魅力校长

时间:2024-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学第一天,安排具体上课课节时间,每周列入行事历,张榜公示。看准了这一个问题,“挂在墙上的论坛”即从早上进校晨读抓起,以期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智慧:校长人格与魅力校长

第三节 管理凸显教育智慧

在美国国家宇航局总部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牌子的内容是:“没有困难,只有办法”,美国宇航局全体人员在这句格言的鼓舞下,不找任何借口,只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实现了“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计划。这个故事对自己触动很大,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为解决问题想办法,以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好、落实好。

一、抽签听课和上课

到了人民小学后,我遇上了从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经费问题、生源问题、师资问题……但困扰我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

一直以来,学校管理处于“维持”状态,对教师们的要求很低,可以“自生自长”“自生自灭”:学校有优秀的教师,也有不符合的教师。我去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同年级的班级平均成绩数学相差15分,语文相差10分以上,那可是平均分呀!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观念陈旧,很多老教师已经10多年没上过公开课或没有领导来听一节课过。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课。因为听课最能了解学校教师的教学状态。但先听谁?怎么个形式听?一直困扰着我。在一所年龄结构偏大,50岁老教师占1/3强的学校里,校长的每一步和每一个举措,都要慎重。

我想到了抽签听课。

在我的校长室里,做了3只盒子,上面写着“第一轮听课,第二轮听课,第三轮听课”。在会上,我大张旗鼓地表示向老师学习,随堂听课,不通知不挑选,上课前随机抽签决定听谁,不仅可能听一次,也可能听两次三次。于是,老师收起筋骨,收起了散漫,一度也很紧张,我要的就是这种紧张氛围。

抽签听课,使我走进了每一个教师的课堂。无论年纪大的、小的,资格老的、少的,教学水平强的、弱的。同时,我确实更深地了解了老师和学生,发现了普遍的闪光点——认真,也发现了普遍的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水平的不足,年轻教师磨炼和管理学生的不足。

怎样让我们的管理团队和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呢?这学期,我展开了第二轮抽签听课活动,不再是学校长一个人的随堂听课,而是组建学科核心力量组听诊断课。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上学期结束最后一天,教师大会上安排人抽签,定全校每位教师上课周次,校长书记在内的所有人,无一剩漏,全部参加。每周安排5人上课听课,要求老师寒假好好准备,争取上出自己最高水平。开学第一天,安排具体上课课节时间,每周列入行事历,张榜公示。学校组建校长为组长,其他干部和学科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按时听课。每人评比打分,并书写评课意见。最后由一名校级干部汇总意见,与我一起找上课老师交流。这一举措,激发了教师上课钻研意识,逼着教师审视自己和课堂。

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要听五六十位老师,工作量很大。开始时考虑不周到,只把听课老师的意见书面汇总打出来交给上课老师,没有面对面交流。结果,第一位老教师(这位教师已经很多年没上过公开课,也没有领导来听过她的课),她也确确实认真地准备了,自信上得不错。拿到我给她整理出来的听课建议,当时就在办公室哭了。事后分析:她没经历过这样的听课,以前可能没有对她的课提出诊断,所以,她受不了。之后,我思考,问题不出在老师这里,而是在我的组织这里。与班子成员商量,我们作了分工,我与其他领导组成两人小组与上课老师面对面交流,对年纪大的教师鼓励为主,提一些她可能做到的小问题;年纪轻的教师从严要求。

如果最先的抽签听课是了解,那么这一次的听课就是诊断。之后衍生的“抽签上课——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就是管理的实践和创造。

2009年4月3日,学校承办了区校本培训展示活动——“同课同构,抽签上课,抽签评课”的草根教研活动。除了上课内容是早已确定了的,轮到谁上,谁来评课是不确定的,由早上活动开始后抽签决定。之前,全校所有老师都参加了“独立备课——集体说课——收集资料和准备课件”等磨课过程,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全身心参与。抽签时,虽然都很紧张,使所有的老师都有真实的临战准备,但事后总结,老师们反映收获很大。该活动不仅营造了学校人人“参与、思考、发现、行动、提升”的校本研修活动氛围,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意识扎根于每个教师的心里。

二、挂在墙上的培训

每周一的时候,每个教师办公室,总能准时收到我的培训资料。室长把资料挂在墙上,让每一个成员阅读学习,畅谈看法,签署名字。我给出的学习资料内容,往往结合教师实践,针对问题,提出方法,鼓励教师实践。全校老师称之为“挂在墙上的论坛”。

此举,不仅保证了教师学习培训的密度,而且节约了培训时间,有力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

(一)典型案例描述

现以《关于早自修开展朗读的思考》内容的培训为案例,以“背景分析——观点张贴——体会交流——行为改进——实施成效”等几个步骤,来具体阐述其实施过程。

1.背景分析

2007学年下学期我来到人民小学,通过一周时间的观察与诊断,发现学校的早自修晨读存在以下几个状况:一是教师对学生无明确要求;二是对朗读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实施“统一齐读”,导致学生良莠不齐,滥竽充数;三是教师不够重视,应付检查,早晨记忆的“黄金时间”没有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负责;四是朗读成效差,许多班级虽有一学生领读,但跟读学生不动脑筋“鹦鹉学舌”,教室人声鼎沸,看似热闹,实则无效。而且,本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生普遍做事拖沓,每日从早上开始就拖拖拉拉,学生教师都很松散,对时间不够抓紧。看准了这一个问题,“挂在墙上的论坛”即从早上进校晨读抓起,以期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2.观点张贴

2008年3月16日周一的早上,一张内容为《关于早自修开展朗读的思考》的培训材料赫然挂在了每个办公室的公告栏上:

读书靠读,朗读要读,读书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目前,社会对“哑巴英语”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有了相应举措。作为母语的汉语,因为越来越重视笔试效果,促使学生越来越少地朗读,成了笔试阅读的牺牲品。学生会认不会读,会拼不会念,会写不会讲,即将产生“哑巴汉语”。原因很简单,因为朗读不如笔试那么重要,考试也没有笔试那么严格,甚至在小学中高段开始,朗读不用测试,评价成绩可有可无。在考试这种评价方式的功利性导向下,老师们用大量的笔试代替了朗读,挤占了应属于学生的朗读时间,学生没时间读。如果教师不要求读,不指导读,学生也就懒得读,结果导致学生不敢读,不会读,读不好,读不出。

就学校而言,读书读不好、不会读的学生大有人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可见的是:一篇课文学生读得疙疙瘩瘩,错别字、破句连篇,声音轻如蚊子响,更不要说读得抑扬顿挫和富有感情了。读是为了会讲,会读才会讲,多读才会讲得好。读和讲是今后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不会读不会讲就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不能很好与人沟通,不能展示自己的文采。况且,读不好书的人,自信心容易受到打击,很容易自卑,引起心理疾病,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对学习极其不利。大家不妨去观察分析一下,读不好书的学生成绩一般也很差。

学习是一项综合工程,读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项目。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会读、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鉴于“六大解放”的思考,我提以下意见:

(1)分析现状,考虑对策。本班学生早自修朗读的状况,哪些方法执行的好的,哪些方法效率不高、导致学生受益不大?哪些同学朗读的比较好且比较自觉?而哪些同学需要督促和帮助?怎样解决这些学生提高和补习问题?制定怎样地机制、营造怎样的氛围、采取怎样的措施,激励每一个层面的学生喜欢朗读、认真朗读,读出水平、读出风格?

(2)对朗读的材料、课文内容、具体要求、方法、技巧,要靠教师平时课堂上的及时指导。

老师们,请花15分钟时间,先思考一下,早自修时,到别年级、班级转转取经,然后落实强有力的措施,到时,你班学生的表现一定让你意想不到。教育的张力在于坚持,教育的潜质在于日常工作中的发现和创新。教育的成效在你手中,在我们对日常不经意的改变。在我们看似自然、实在是你刻意安排中,你的学生将终生受益。

校长:郑志龙2008年3月13日

3.体会交流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关于早自修开展朗读的思考》一文,引起了全校教师的普遍关注。大家除了表示要好好开展早自修朗读外,还以“纸上谈兵”(书面对话)的形式对朗读形式、方法及困难展开了热烈讨论——

今天,看了校长《关于早自修开展朗读的思考》一文,感触颇深。我在平时语文课上,为了赶进度,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朗读时间被我的说教挤掉了,被笔杆子作业代替了。所以,有些学生说话语无伦次,表达含糊。也因为课上缺乏琅琅读书声,缺少老师对朗读的指导,导致早自修学生朗读课文,有口无心,就像小和尚念经,收效不大。所以,改变早自修朗读的不良现象已迫在眉睫

——中段语文教师:×××

反思本班早读情况,确实存在着校长所言的事实。如:读书读不好、不会读、不爱读的问题。在我们班特别明显,具体体现在:全班齐读时,声音洪亮,但完全是扯着嗓子在喊,根本没有语言的音韵美,更谈不上声情并茂了。如果自由读,同学们就不会读了。(这既是习惯问题,也是能力问题。)如果点读,那常常是声轻如蚊,不知所云。

——高段语文教师:×××

以前,我在管理早自修时,只注意学生在读就好了,并没有十分注重他们的朗读感情;只注重朗读整齐,不强调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朗读得抑扬顿挫。以后要十分重视学生朗读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

——中段语文教师:×××

4.行为改进

把“砖”抛给大家后,变成了“玉”。经过留言讨论,早自修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大家的共同重视,而且促进了同事间相互关照与借鉴。大家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有意识地改进了朗读训练方式,改进了早自修的形式。我在广泛听取了“墙上论坛”意见基础上,提出了学校行政工作意见,并极力推行了几点改进措施:

①建立早自修责任制,班主任和搭班教师分工轮流值周早自修。

②养成学生一到教室,无论人多人少,马上晨读习惯。

③丰富朗读的多种方式:难读新授内容领读,掌握内容自读;差生带读,教师抽读等。

④丰富朗读内容:课文、古诗、其他补充材料。

几位教师根据以上措施进行了早自修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机制与特点

之后,我还针对学校和教师中的问题,以“观点张贴——体会交流——行为改进”的具体操作程序,通过这个“挂在墙上的论坛”进行了更多的及时有效的培训。在实施中,发布的论坛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教育管理类:如,关于早自修开展朗读的思考;

教育观念类:如,反思我们的教育习惯,让孩子敢说“不”;

教育方法类:如,不拖堂的小诀窍、减负;需要我们理性布置作业;

教育手段类:如,他校教师布置作业联系方法——写给家长的信;

……

这些培训的共同特点为:结合教师实际,针对教师问题,结合教师实际需要,进行同伴互助式培训,协作共享成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举例一:不拖堂的小诀窍(内容略)

背景分析:由于教师做事拖沓也养成很不好习惯,拖堂成常事,教学上效率不高,导致该在课堂完成作业不能完成,该下课休息不能休息,影响下节课准备和上课。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教师累,学生更累。拖堂只是表面现象,内在隐含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课前准备、师德问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等。

实施效果:教师至少建立了拖堂是不好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去改变。在行政管理上,拖堂列为月考项目,领导随时检查。拖堂现象明显减少。

举例二:减负,需要我们理性地布置作业(内容略)

背景分析:回家作业多和不能完成回家作业学生同样很多,教师学生疲惫呀疲惫。关键点,还在老师这里。课堂不能完成作业就布置在课后,课后不完成则在困难班,困难班不完成则在家里了。当天作业不能当天结清,今天还在批昨天的作业,学生在学今天新知识同时,还在完成昨天的作业。这种滞后做法,能不累吗?!教师不超前和不抓紧是罪魁祸首。

实施效果:

(1)建立每堂课必须保证有15分钟时间,教师精讲多练。

(2)养成学生作业抓紧做的习惯,培养速度:做作业时,本子就在桌上而非在书包里需要拿。

(3)尝试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和订正完成。

(4)给差生辅导明天的功课和作业。

举例三:反思我们的教育习惯,让孩子敢说“不”(内容略)

背景分析:教学不民主,教师武断和独专强制性太多。教师一言堂,从未看到有一个教师与学生轻松说笑和谈话过,更不要说与学生一起玩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注和评价,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些好学生。看来,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了。

实施效果:

(1)建立教师校本研修的主题是:关注教育细节,注重激励语言。鼓励教师,不断应用激励语言,不断反思,改进教法。

(2)建立批评教育的多种方法:写过程经过、改做好事、自我处罚,还有冷处理和热处理。

(3)每一个办公室设立一个“教海拾贝”反思箱。教师把当时的想法和过程、反思,就是片言碎语,也可投进去。一个月或一学期整理出来,就是一本很好的反思集。关键是促进了教师的思考和工作的改进。

(4)教孩子玩,让孩子玩,与孩子玩。学校建立阳光锻炼计划,有时间、有要求、有负责教师。同时,建立了很多学生社团:空竹、竹竿舞、腰鼓、轮滑,等等,让教师和学生玩起来,学玩协同,合作共享。(www.daowen.com)

举例四:他校教师布置作业联系方法——写给家长的信(内容略)

背景分析:与家长的联系不紧密,平时不联系,有事才联系。联系方式老套,写纸条打电话写短信,缺少家访。联系时,告状多,诊断问题少;解决问题多,表扬学生少。要改进与家长联系方式和长假布置作业方法,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帮手。

实施效果:

(1)召开家长会,明确双方关系和教育重点。

(2)真情处理与家长各种关系。

(3)创新与家长联系方式:如,学生每次测查,优秀学生发喜报给家长,家长很高兴,自然支持教师工作。大张旗鼓地表扬学生的长处,喜报、表扬信发到父母单位和所在社区去。

(三)反思与借鉴

知人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上学期我深入课堂,全面了解了教师和学校原有的工作现状,诊断分析了优势和劣势,重点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筑基,质量立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学玩协同,以玩促学,合作共享”的办学理念。我所做的每一步,都进行过深入思考。比如,建立“三长”管理制度,(每一年级,设立室长管行政事务,各设语文和数学学科长,负责本年级学科质量。)重新设立重奖制度,合作捆绑式重奖学科质量,其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各自为政,单体作战现状,促进教师集体智慧共享和挖掘。

校本研修就是要把教师中美的、善的、好的做法挖掘出来,把教师潜力挖掘出来。在以往校本培训中,往往叫教师听报告,教师听听“心动”,回来却“一动不动”,不利于实践操作和教师实际行为的改进;每周五集中学习,教师忙了一周,又留下来听讲座,心思和体力不足。用每周发学习资料的培训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保证每个教师的学习,又可以结合教师实际,提出新的教学措施,管理者按学校管理要求,检查落实到位。挂在墙上的培训,也成为教师每周工作的风向标。

三、给猫挂上铃铛——谈布置学生作业的精选策略

一群老鼠商量对付猫的对策,一只老鼠进言:给猫挂上铃铛,一旦猫走进,铃铛就会发出声音,老鼠们可闻声逃走。此法一出,纷纷叫好。但谁去怎样挂上合适的铃铛呢?无鼠响应。我认为,学生作业上的制胜法宝,对当前“分数教学”来说,无疑,犹如“要给猫挂上铃铛”。

策略之一:为什么去挂铃铛?——教育的本源(目的)

策略之二:派谁去挂铃铛?——猫自觉挂上(形式)

策略之三:怎样挂上铃铛?——有的放矢的进行(方法)

策略之四:挂上怎样的铃铛?——合适的铃铛(内容)

策略之一:为什么去挂铃铛?——教育的本源(目的)

对学生来说,作业的负担是最沉重的负担。因此,减负,老师首先要减学生的作业负担控制作业量。当前在作业问题上,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多:回家作业多和不能完成回家作业学生同样很多,教师学生疲惫呀疲惫。关键点,还在老师这里。课堂不能完成作业就布置在课后,课后不完成则在困难班,困难班不完成则在家里了。当天作业不能当天结清,今天还在批昨天的作业,学生在学今天新知识同时,还在完成昨天的作业。这种滞后做法,能不累吗?!教师不超前和不抓紧是罪魁祸首。

问题二——难:请看以下对话。

教师1:最近《钱江晚报》上刊登《小学生寒假作业,“雷”倒大人一片》这样一篇文章,对小学生的作业讨论挺热门的。

教师2:哦——,我还没看到,说来听听。

教师1:先让你做一道题:一头熊掉进10米深坑,只花了1秒,请问熊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2:哪有这样的数学题的!没头没脑的,像脑筋急转弯。

教师1:对了,就是脑筋急转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题,不过,要用到高中物理知识。答案是白色。因为只有地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最接近10,南极没熊,北极只有北极熊,所以说白色的。

教师2:这样的怪题确实“雷”人的。

教师1:是呀!报上还罗列了很多我们小学老师布置的“雷”题,网上还引发的热议。

教师2:这下,我们小学老师又要遭批判了。

郑志龙(校长):确实,我们在学生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上急需规范。前几天,我站在校门口值周,一位奶奶跟我说:“现在的伢儿正当罪过。”我问她原因,她说:“每天回家做作业要做到10点,有时要到12点。求求你们老师,少布置点作业!”我也一时语塞。

教师1、2(愤愤的):那里是我们老师要布置的,我们实在被教学质量压的没办法。哪有这么夸张地要做到12点,肯定是一个“磨洋工”的学生。

郑志龙(校长安慰):但愿是个别学生个别现象。但规定的小学生回家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不超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45分钟,我们确实有突破导致做不到。

教师2:校长,那么怎样布置合理作业?

郑志龙(校长):我认为,要给学生减负,必须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我们要立足课堂、立足校内,争取课堂高效,让大部分学生作业在校内完成。当然,老师布置作业,也要讲究章法,达到一定“度”,目前,急需规范。

教师1:现时提倡个性化作业、分层作业,谈作业规范似乎有悖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郑志龙(校长):但就多数教师而言能够用心或者有能力进行作业研究,采取个性化作业、分层作业的毕竟凤毛麟角,因而作业规范也一直是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研讨的主要内容之一。……

问题三——心态差:在“多”“难”题海战形势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育偏离了目标和本质。教学的三种使命:让学生更多获取知识;让学生更多获取方法;让学生更多调整心态。我们教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仅是知识,不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心态。心态搞差了,很难修补。教育不要功利!学生不是产品!要给学生空间!

策略之二:派谁去挂铃铛?——猫自觉挂上(形式)

老师们会说:还用问,当然是我们教师了!错!让学生去是上策,是作业布置的最高境界。就此策略运用的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有老师会不以为然,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那怎么可行?学生有这么好吗?事实上,很多老师在用,只不过不重视和不坚持而已。每天预习,让学生自己提1—2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回答。学生自己准备一本纠错本,随时记录自己做错和不会的题,要把它搞懂,双休日的作业,就是整理重做这些题。一个月或一个单元再回顾一下做错题中精选题,这样不是“多回头”了吗?单元考试,老师、学生交换出题,交换考试不是很好吗!期中期末都可以让学生出题,学生间交换考试、批改。在高段,完全可以小组学习,学生间互帮互学,甚至让某些学生上台来讲课、布置作业。我可预言,此法执行的好的话,学生教的、设计的、批改的比你老师要好要仔细要严格。此策略要有以下几个保障措施:

一是教师要非常开明有方法懂创新发现,布置作业少而精;

二是学生常规要很好;

三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策略之三:怎样挂上铃铛?——有的放矢的进行(方法)

当前,学校老师对“学生不灵活、不主动”抱厌和推脱之声较重,对自身起决定作用认识不深。在我看来,在作业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平时不够抓紧,课前准备不充分。

(2)思想教育、激励机制欠缺。

(3)习惯培养不够细和到位。

(4)学困生辅导盲目,批改不到位。

(5)最大的问题是个别教师反思改进不力,无创新之举。

有效措施:

(1)建立每堂课必须保证有15分钟时间,教师精讲多练。

(2)养成学生作业抓紧做的习惯,培养速度:做作业时,本子就在桌上而非在书包里需要拿。

(3)尝试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和订正完成。

(4)给差生辅导明天的功课和作业。

某校两位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值得借鉴。××老师在随笔中写道:我琢磨我教的学生成绩不出挑,一遇上难题就“下马”,到他人处“偷拳头”,发现自己在课堂上不够挖深挖难,可见平时之功没练好,作业设计的重要。某校的某位老师每教一个班,成绩总会高出他班一大截,成功的法宝是“课前三拼,课后三清”——“三拼”就是拼教案、拼课件、拼习题,“三清”就是课后清批改、清辅导、清知识。平时经常收集题目,报刊、杂志和参考资料,习题精选,不重复做习题,但练习量很大。她一学期交给下一年级资料很厚一道,而教的差班在她手里总能赶超好班。

我曾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向管理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我们拼的是什么?是时间?是体力?还是智慧和艺术?我曾提出“先问后学,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语文教学经验学习王崧舟的精神三变:“读、听、思”;数学教学经验:“快步走,多回头;平时多收集题目,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挖深挖透”。

我又曾提出过:游戏进课堂、操作进课堂,学生当老师、小组互助学,快步走多回头、重点难点慢慢走,15分钟独立作业既对又快,表扬奖励常鼓励,差生补“后”不补“前”,当天作业当天清,学题精选分层做,测验小试常分析……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常换常新。

这些话语实实在在,这些经验全都来自踏踏实实的教学实践,可操作性很强。相信只要老师肯去做,肯用心去做,一定能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策略之四:挂上怎样的铃铛?——合适的铃铛(内容)

在学校,我发现铃铛太多了,没有精选或质量不高。学生作业的量不足而形式太多。你看,就语文作业,就有六七本,回家作业条目没有三四标题不下笔,一般常常一串作业布置,家校联系本上记不完。我只强调一门学科,能让学生做一种补充配套,教师适时可补充其他配套精选的题,但学生不要准备二三本配套补充练习。教师在作业布置上有规无则,一天多一天少,语文多了数学也多,周一比周三多。我教数学学科时,每天作业每天清(包括批改),争取平时无规定的回家作业,就一机动作业:自己练口算,练多练好有奖励。但老师白天哪个紧张呀!一到下课,就堵几个差生,因为立马找他订正辅导,根据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效果好。批了课堂批书上,批了作业本批补充,还常出补充题。我认为,在人民,数学老师的批改不够抓紧和及时,有个别数学老师,从不批改书上的作业。数学老师,要连学生的口算都不放过批改,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靠抓出来的,小洞不补,大洞难补。我听到教师抱厌学生的计算习惯很差,其实是自己平时“宠”出来的。

对每个年段来说,回家作业量有着不同的时间控制。而每个课任老师会布置不同的作业,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不能让学生带回家去做,当然,个别动作慢的学生可例外,但这样的次数也不易太多。会引起家长对教师上课效率和教师责任心的怀疑。

(2)也不能布置学生回家去做有困难的作业,如果连大人也束手无策的话,家长的怨恨可想而知。

(3)作业的量和时间要控制,不能太多,不能花的时间太长,不然,学生负担太重。

(4)每天作业的量要均衡,不要一会儿多,一会儿少,让人捉摸不透,让家长也觉得你随心所欲。一般来说,周五、周三可略多一些,而周一要少些。

(5)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可让学生自己选择,布置弹性作业。如布置的口算,学生可多练,也可少练。如果多练加五角星,少练也不扣星。

(6)技巧性的作业,如口算,听写,背诵,还须反复练习,一定要事先取得家长配合,如在家长会时宣传,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7)每次布置之前,语文数学老师互相了解一下对方,如果对方太多,自己则少布置点。

总之,布置作业不仅要配合教学,完成学科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自觉作业的良好习惯,适当合理,科学布置作业,不应是学生的负担,应该提倡。反之,烦琐重复机械的作业不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承受力。不该布置的作业,它可能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学习的负担,也可能是身心的摧残。

最后,我想谈谈学生的书写速度。因为书写速度反映智力水平,提高书写速度可提高成绩,因为他提高了智力活动的速度。建议方法:

(1)语文老师报读快记听写,数学老师听算。

(2)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