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平衡的密码-心理学的密码

心理平衡的密码-心理学的密码

时间:2024-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嘲了事,使双方以及众人的心理都得到了平衡。因此,为了自己心理平衡、健康,我们应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因情绪波动而哭泣,不必为哭泣而羞愧难当、大惊小怪。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平衡与适应的状态,它是心理两极中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

心理平衡的密码-心理学的密码

说到心理平衡,我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嫉妒心,一个是公平心。这两个也是造成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但说是心理不平衡就不对或许太偏激,在这个社会保持一份心理平衡真的很难。

当你各方面做得都很不错的时候,跟你不是一个级别的很多人都会对你抱以欣赏,而跟你同级别的人更多的是嫉妒,甚至会陷害你。

公平,《新结婚时代》里面的两家的父亲的对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人与人是公平的,但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的时候就不会公平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利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背景,有付出总有回报,但这个回报就一定公平,是你所想要的吗?大多数时候不是。当实验室的科研大多数都是你自己做的时候,你的师兄却提前把你做的东西写到论文里了,你得到的回报是学到了东西,但原来想的回报却是能发自己做的东西的论文,好笑的同时,当事人却在感受着悲愤与不公的心理不平衡,有错吗,从道德的角度确实师兄错了,确实是不公平了,但你有申诉的机会吗,你能去告诉这个世界的每个人吗?而外面所有的人都会去恭维你的这个师兄,而他顶多是心里对你不好意思,所以很多时候一看你这个人怎么怎么厉害,其实所有的都是他一个人做的吗?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在这个社会我们要去做的是在不公平中求发展,逆境中求生存,心理不平衡是时常的,而心理平衡是为了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维护我们继续生存下去的调节手段,你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你只能适应这个社会。

虚虚实实的世界,外在的华丽是我们必须要去铸造的,虽然不实用,但却是我们敲开企业及社会认可我们的“敲门砖”,所以我们是虚实两个一起抓,而心理平衡便是我们在这些是是非非中让自己继续翱翔的翅膀。

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心理平衡呢?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心理平衡应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或冲突被调匀;心平气和,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等。那么,怎样保持心理平衡呢?我国有关学者总结一系列自我心理平衡的方法,这里有选择地介绍几种,供同学们参考:

1.自嘲法

自嘲法是一种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方法。即当遇到突发事件自己处于尴尬或难堪的场合时,不是躲避现实,或手足无措,甚至埋怨他人,而是自我解嘲,自搭台阶,缓和气氛、避免冲突。如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溅到了首席贵宾光秃秃的头顶上,那首席贵宾不嗔不怒,手指自己的秃顶对服务员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他借助了高超的自嘲术,不但维护了自尊,而且也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嘲了事,使双方以及众人的心理都得到了平衡。

2.遗忘法

记忆心理学中有“遗忘”这一环节,我们如果能把心中一些不愉快的事忘掉,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忘却那些琐碎之事,就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宽慰,从而激发出新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面临的冲突事件太多。就会烦躁不安,紧张惶恐。如果我们终日生活在对往事痛苦的回忆中,反复品尝旧时受到的挫折,想得越多,心情就越加忧郁,对现实就越加不满,心理就越加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学会有意忘记:忘记忧伤、忘记忧郁、忘记嫉恨、忘记遗憾、忘记琐碎……

3.激励法(www.daowen.com)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走出每日消沉、后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一个激励——给自己确立一个值得去追求的目标。李燕杰报告集里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三级工,1978年参加高考未能如愿。可他并没有为此而消沉下去,他下决心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经过两年半的拼搏,他终于考取了社会科学院,成了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我们在采用激励法时,首先要确立一个适宜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不能太高,太高的目标会使心灵受挫折而变得垂头丧气;又不能太低,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不能给内心带来喜悦。其次,要选择那些有效价的而且容易实现效价的目标,即对社会有价值的且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劳动创造而实现的目标。

4.闲聊法

闲聊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闲聊能很快消除双方的隔膜和陌生感,融洽双方关系;闲聊能使困境中的人很快平静下来;闲聊能营造被劝说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劝说的顺利进行。在日常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闲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报纸上开起了“闲话专栏”,电视台制作了“闲话俱乐部”,成套的以“闲话”为主题的书籍也在出版。看来,对闲话要再认识,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学着用闲聊来缓解紧张、消除隔膜;用闲聊表达礼节、表达温情;用闲聊躲避碰撞、防备责问;用闲聊化解怨气、发泄怒火。

5.哭泣法

科学研究发现,流泪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们的压抑情绪,而强忍泪水恰恰造成情绪压抑。情绪不好时哭上一阵可以缓解你心中的郁闷、悲伤、沮丧、愤怒,可以防止你因长久压抑而走向极端。因此,为了自己心理平衡、健康,我们应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因情绪波动而哭泣,不必为哭泣而羞愧难当、大惊小怪。在情绪悲伤、压抑时,你就尽情地哭吧!

不过,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所谓内外兼顾: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内,生活与精神的基本需要能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健康的人。现在社会上有两种人是心理内外失调:一种是只顾自己需要的满足,不顾社会规范。这种人一般具有反社会的人格,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如此。另一种是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但因为自身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又很烦恼。

人们通常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平衡与适应的状态,它是心理两极中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但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其实,这两种人只能叫做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叫做有教养的市侩。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