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催生神奇的力量
暗示是一种掌握、操纵、驾御个性的思维术,伴着人一心一梦而时隐时现,潜移默化。
因此,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
暗示常创造奇迹,主要是因为它能开发人的潜能,并使潜能发挥到极限。
数以百计的例子证明,暗示的力量是不可抗拒和不可思议的。
在美国,有一位癌症病人请一位叫菲利普的医学博士给他服用一种叫“克尔比奥桑”的试验性抗癌药。当时此药被某些人认为是治癌的特效药,病人用此药后,癌瘤“就会像阳光下的雪,缓缓地融化”。服此药前,病人已达到要吸氧的程度了,而在服药后却奇迹般地振奋起精神来,甚至能驾驶飞机。可是不久,这位病人从书上看到所谓“克尔比奥桑”根本无效时,病又立即加重,再次住院。医生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告诉他,再应用新型的“克尔比奥桑”肯定有效。说来奇怪,病情又有明显好转,直到美国官方宣布所谓“克尔比奥桑”无抗癌效果后,他才又万般沮丧,并很快死去。
这种病例不胜枚举。明明“克尔比奥桑”不能治癌,似药非药,但却真正能起到治疗作用,这就是奇妙的“暗示效应”。那些似药非药的药,本身并不能真正治病,而病人主观产生了良好反应、得到了“暗示”。据统计,30%~40%的手术后疼痛、恶心、咳嗽、抑郁者用安慰剂有效,30%~60%的头痛、50%的焦虑、20%~40%的心绞痛等病,用安慰剂也有效。
据报道,某医院,一个医生在给一位病人进行肺部透视时,突然发现自己的白大衣被钉子勾了一个洞,情不自禁地说:“啊呀,这么大一个洞!”正在透视的病人以为自己肺上有个大洞,大惊失色,顿时昏厥过去。这是医务人员的不慎言语给病人造成暗示的结果。又如由于医务人员填错了编号使两个胸部透视的病人相互取走了对方的检查报告单,这两个病人,其中一个患有肺结核,却因编号错误而诊断为无病。后来,那个真正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却不药而愈了,而另一个根本就是健康的人,因受到错误的报告单的暗示,最终住进了医院。这是令许多人吃惊的现象,同时也使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对心理学的研究关注起来。
当维克多先生15岁的时候,老师告诉他,他永远毕不了业,最好是退学去学做生意。维克多先生就听取了忠告,在以后的17年中,一直做一些临时工作。别人一直告诉他,他是一个劣等生,所以17年来,他的作为就真的象一个劣等生。但是他32岁的时候,却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一项测验显示,他是智商达161的天才。这时他开始像一个天才那样有所作为了。他一连写了好几本书,获得几项专利,并且变成了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不但如此,这位曾被退学的学生,还被选为国际智能组织的主席。参加这个智能组织唯一的条件,就是智商要140以上。
维克多的故事会使你联想到,许多天才就像劣等生那样闲荡,只因为有人说他们不够聪明而已。维克多先生虽然没有一下子就得到许多知识,但他确实是获得了很大的信心,变得更有效率、更有能力。当他感到自己跟以前有所不同时,就真的开始跟以前有所不同地行动起来,并获得了不同的结果。是的,这就是暗示所产生的奇迹。
暗示是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是在无对抗的情况下,通过议论行动、表情、服饰或环境气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有暗示作用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方向去行动。它“不从正门,而是从后门”进入人的潜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因此,在应用暗示时,应注意暗示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无需付诸压力,不要求他人非接受不可。
暗示可以是随意性的,也可以是命令性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自我暗示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他人暗示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肯定的暗示比否定的暗示更有力量;积极的暗示比消极的暗示更有影响力。
暗示可以来自他人,也可来自自己,前者称为他人暗示,后者称为自我暗示。
暗示使人相信自己能回忆起实际并末发生的事,暗示还能使人相信自己能感知到事实上从未感知过的事。暗示可影响人原有的行为方式或心理状态,相信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当汤姆早晨来上班时,同事跟他打招呼:“啊呀,汤姆!你昨晚一定没睡好,脸色实在不好看。”汤姆一直感觉很好,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几分钟后,谁又顺口说道:“汤姆,昨晚喝酒了吧?今天早晨你看上去这样不舒服,脸色确实不好。”别人也很同情地关心他是否发烧了。到这个时候,汤姆的感觉是会很糟糕的。要是再有人重复一下,他就会真因为实在不舒服而回家去。
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语言和形象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即使胡乱说出的话,也会对身体机能发生惊人的影响。这是通过生物反馈装置跟踪监视到的。
思考能左右体温,促使激素分泌,刺激末梢神经,使动脉收缩,甚至影响到脉搏。因此,很有必要控制自己的言语。在强者的语言里是不会出现轻贬自己的话语的,即便是自言自语。
可以说,今天的某个自己是过去的言论行动的结果,你的将来大体上是由你今天想象和心语决定的。
美国有几十家百货公司用这种暗示法减少了偷窃货物的行为。他们在音乐中掺进“我诚实,我不偷东西。”这样的信息。美国一组连锁零售商店在九个月里,货物失窃事件减少了1/3。
色彩也有暗示功能。人们不仅用缤纷的色彩使万物生辉,而且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使它成了人类生活中独特的暗示语言。
在英国,各种团体佩戴的盾牌形徽章所用的九种颜色,就有九种不同的含义:金色或黄色,表示名誉与忠诚;银色或白色,表示信仰与纯洁;红色,表示勇气与热心;蓝色表示虔敬与诚实;黑色表示悲哀与悔悟;绿色表示青春与希望;紫色象征王威与高位;橙色表示力量与忍耐;红紫色则象征着献身精神。
颜色在人类生活中,不仅能暗示人的抽象意念,而且还被用来暗示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美国的大学自1893年以来,就以各种颜色来表示大学的不同系科:红橙色代表神学系,蓝色代表哲学系,白色代表广义的文学系,绿色是医学系,紫色是法学系,金黄色是理学系,橙色是工学系,粉红色是音乐系,黑色是美学、文学系。
国外一些人体语言学家认为,无论是在会客厅,还是在办公室,有计划地调整和摆设一些物品对于提高主人的地位有很大的影响。比如:
1.为客人摆设低沙发;
2.在离客人座位较远的地方摆上一个昂贵的烟灰缸,有意造成客方弹烟灰的不便;
3.放上一个高级的烟盒;
4.桌上放一些标有“绝对机密”字样的资料袋;
5.墙上挂些主人的奖状、学位证书或照片;
6.使用精致的小公文包,因为,大公文包似乎是大小事全包的人用的。(www.daowen.com)
这些物品的摆设,也是暗示符号,它在无形中提高了主人的影响力。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未能意识到上述环境暗示的神奇效应,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暗示符号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积极或消极的信息。
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暗示的力量,至少在某种情形下面,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行动,在短暂时间内会失去意识上的控制力量,因此任何人均会采取像是本能的和自动的反应。一般来说,接受暗示者会认为并非被动,而是出自本意。
因而,暗示的成果富有神话性。
曾有一位执着的法国工程师菲利浦·让·比诺瓦里耶,用小小的一张尼加拉瓜邮票决定了巴拿马运河的命运。一枚小小的邮票,如何改变闻名世界的一条运河的命运呢?
美国议会曾有一个在尼加拉瓜修运河的方案,而比诺瓦里耶早年曾在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工作,1889年该公司破产,比诺瓦里耶打算把法国的工程权益卖给美国。
在美西战争紧要关头,前线焦急地等待战舰“俄勒冈”号,可是它竟航行了68天,才从圣弗兰西斯科绕南美洲到达加勒比。从此美国充分认识到修一条穿过美洲中部的河道的必要。
1899年,一个关于运河的议案被通过了,但它是通过尼加拉瓜而不是通过巴拿马,这使比诺瓦里耶十分失望。
幸而不久发生了一个决定性的事件,1902年5月8日,马提尼克山脉佩莱山喷出烈焰,3万人遇难。大约一个月后,尼加拉瓜的莫莫通博火山接踵爆发,这些悲剧给比诺瓦里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他找到600枚1900年发行的尼加拉瓜邮票,上面绘有莫莫通博火山爆发的情形,他将它们邮寄给美国国会,暗示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修建一条更安全的运河,通过没有火山的国家,例如巴拿马?他成功了,1904年美国国会投票通过了相应的议案。
勿须赘述:暗示能创造奇迹!在这个意义上,还可以说暗示是一种把握、操纵和驾驭个性的思维智慧术,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暗示可以开掘人的潜能,包括人的生理潜力。有意识地向他人直截了当地发出刺激信息,使其不加考虑地接受,以达到预期的反应和目的而不会引起抵触的暗示,就叫直接暗示。目前,商业活动中常用到直接暗示。推销者不惜金钱聘名人作广告,让他们穿着一件衣服,拿着一样东西,服用一种药品,面对观众郑重其事地说:“这个,我喜欢。”从心理学来看,这是在运用暗示诱导人们的购买欲望。
暗示者向他人发出比较含蓄的刺激信息,既不显露动机,也不指明意义,而是让他人从暗示的内容去理解,从而接受其暗示,称为间接暗示。这种暗示含义深刻,委婉自然,易为人接受。
另外,间接暗示还可在其它方面表现出来。美国军队的一个新兵训练营接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程度低,不讲卫生,还沾染了许多不良行为。为了把他们训练成合格军人,军营教官动了一番脑筋。他们印发了一些家信,要求新兵们阅读,并仿照着给自己的家人写信。信中的内容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中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说来奇怪,从此以后,这些新兵果真克服了以往的坏习惯,变得精神焕发,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个个成了标准的军人。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在阅读和写信的过程中受到暗示,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标准军人了,于是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军人的规范,这样,以往的不良习惯就改掉了。
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的回答是我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和一个懂事的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我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这番话是林肯对“有多大财富”的答复,所以最后一句话“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就暗示人们说:“你们是我唯一的财富,我离不开你们。”人们听过之后,自然会体验到林肯热爱民众的深厚情感。与直接表露情感的方式相比,用间接的、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表达情感和意愿能使人体验更强烈,印象更深刻。
暗示者发出暗示后,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就是反暗示。反暗示又分两类,一是有意反暗示,二是无意反暗示。
1.有意反暗示
有意反暗示就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效果。如军事上常用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激将法”,所利用的都是有意反暗示。在商业活动中这种方法也得到广泛运用。
例如,美国有家饮食店,在门外摆了一个大酒桶。在桶壁上引人注目地写着:“不可偷看!”但桶周围却无遮无拦。凡路过此地的人,甚至连本来对这个大酒桶毫无兴趣的人也因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可见,“不可偷看!”从字面上看,是对看的行动的一种抑制,实则起的作用是与此相反。本来不想看的人也要看一下,这正是经营者巧妙地通过暗示利用了人的好奇心理。只要你一看,饮食店老板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桶里写着“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芬香的生啤酒,一杯5元,请享用。”“与众不同”又激起人们的好奇,就会想到花5元钱去尝试一下他的酒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样一来,老板的生意就成了。
2.无意反暗示
正面的暗示无意中起了相反的效果称之为无意反暗示。有经验的人常根据这种原理洞悉别人的心理。如有的儿童在家中毁坏了东西,但家长查问时,却把手藏在背后,连声说:“我没有,不是我。”这就是无意反暗示,经营者也可巧妙地加以利用。
积极暗示是指受暗示者的行为达到暗示者预期目的的暗示。查理士·修瓦普是连锁工厂的大老板。在他所属的众多工厂中,有一家生产情况特别差,修瓦普去找那位厂长,了解他们厂比别的厂家差得多的原因。厂长说他试了种种方法,或命令、或奖励、甚至巴结奉承,工人就是提不起工作的兴趣。
当时正好是夜班和白班交班的时候。修瓦普拿了支粉笔,走向车间。他问一位快下班的白班工人:
“今天你们共浇铸了几次?”
“6次。”那位工人回答说。
修瓦普不说一句话,只是在地板的通道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就出去了。
夜班工人进厂时看见地上的字,就问白班工人那是什么意思。白班工人回答说:“刚才老板进来,问我们浇铸了几次,我回答6次,他就在地板上写了一个6字。”
第二早晨,修瓦普又到车间,发现地板上“6”字已经被改成“7”字。
白班工人看见了地板上的“7”字,知道夜班的成绩比他们好,不觉产生了竞争心理。下班时,白班工人也很得意地在地板上写了“10”。此后,工厂的生产率一直较高。
竞争能使人利用机会,发挥潜能胜过对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修瓦普利用数字符号的暗示,刺激工人的竞争意识,可谓是激励的妙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