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教名山-天师洞,青城山登山节

道教名山-天师洞,青城山登山节

时间:2024-09-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观后有天师洞窟,一般人又将其称为“天师洞”,是道教第五洞天所在地。自2003年起,当地管理部门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城山登山节”。参天树林掩映中的道教名山今天又增加了运动健

道教名山-天师洞,青城山登山节

第四节 道教名山

如今,道教名山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连同保存下来的建筑雕刻、绘画、碑刻,以及音乐、服饰、礼仪、养生术等众多道教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特有的道教旅游景观和资源,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而对名山文化的解读和鉴赏,实际上正是游人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一、道教名山

1.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灌县西南15公里,背靠岷山,面临川西平原。方圆二十里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一百零八处胜景。由于此山诸峰环绕,形如城郭;茂林修竹,终年常绿,故名“青城”。幽是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称。唐代诗人杜甫有诗赞曰:“自古青城客,不唾青城池,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宝仙九室之天”和第五十福地大面山均在青城山。

自古以来不少羽客、隐士来此结庐居住。自从张陵在青城山传道以来,青城山上道教宫观逐渐兴起。相传黄帝访道青城山,拜仙人宁封子为师学道,宁封子为五岳丈人,统管五岳鬼神。轩皇台就是传说中当年黄帝与宁封真人论道处遗址。山中宫观在三国两晋时逐渐兴起,隋唐以后,名观迭起。如今青城山尚存的道教宫观主要有长生宫、建福宫、天师洞(常道观)、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列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长生宫长生宫在青城入山处,是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原系蜀晋时隐士范长生的住所和得道处。他是继张陵在青城山发展道教的重要人物,是蜀晋时期青城天师道的首领,被尊称为“天地太师”。传说范长生活了130多岁,“后隐林谷,不知所终”。此观系蜀汉后主刘禅为范长生所建的,坐落在丈人峰下,上连岩腹,下抵青溪。宫四周有数百株高数十丈的樟楠覆顶如盖。

建福宫建福宫位于青城山口2.5公里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原叫丈人观,到宋孝宗时才改为此名。传说轩辕黄帝同蚩尤作战,蚩尤作五里迷雾,黄帝请青城山的宁封子助战,在此筑坛拜师,宁封子在战斗中大显神通。他脚穿飞龙靴,冲云破雾,驰骋冲杀,助黄帝打败了蚩尤,战功显赫。黄帝封他为五岳丈人,统管天下五岳名山,后人建观纪念。现宫内建筑系光绪年间重建,为两院三殿。正殿供奉着宁封、杜光庭两尊彩泥塑像。杜光庭(号东瀛子)是唐末五代文学家和著名道士,原为儒生,屡试不中,入浙江天台山修道,晚年隐居青城山。前蜀王建赐号广成先生,封为蔡国公。他著有《虬髯客传》、《玉函经》、《洞天福地记》、《青城山记》等二十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动物学、植物学化学地质学、水文学等知识,对日后的道教研究和旅游开发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后殿殿堂上供奉着三个彩像:中间是太上老君,即老子;左面是东华帝君,即东王公,亦称东王父。据说西王母分管女仙,东王公分管男仙,道家也称他为青灵始老君;右面是王重阳,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后殿殿柱上的一副394字的长对联,据说是全国第三长联,为通江李善济撰书。全联描绘青城洞天胜景,历数神仙轶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一部山志佳作。建福宫西有牌坊式山门,入山门前行数百步有雨亭。亭后是鬼城山遗址,传说是战国时学者鬼谷子隐居之地。鬼谷子长于纵横捭阖之术,有弟子百余,以孙膑、庞涓和苏秦、张仪最有名。

常道观常道观(天师洞)创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名延庆观,唐改称常道观,宋代又改名为昭庆观,或称黄帝祠。因为观后有天师洞窟,一般人又将其称为“天师洞”,是道教第五洞天所在地。此观在唐开元年间曾一度被山下飞赴寺僧人侵占,后唐玄宗特地诏令“勿令相侵”,将观退还道人。现存殿宇建于清代,是青城山道教协会驻地。正殿三清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式建筑。两旁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铭刻,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殿中供奉着三清教主,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手拿混元珠,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洪元”状态,为三清之首;上清灵宝天尊怀抱太极图,象征混元;太清道德天尊手持扇子,象征太初,无世不在,无世不存。后殿是黄帝祠,殿前有冯玉祥将军撰书的《轩辕碑》。殿侧是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观后峭壁上有一处岩穴,名叫“宝仙九室洞”,即道教第五洞天。传说是张道陵到青城山结茅传道的地方,故又名天师洞。今洞中供有唐代石雕张道陵像,故常道观又被俗称为“天师洞”。观内其他景点还有试剑石、掷笔槽等。观内诗词楹联比比皆是。全山200多副楹联,常道观约占其半,形成一个独特的书法展览馆,其中著名的有石刻岳飞书写诸葛亮出师表》、唐玄宗诏书《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等。常道观三清大殿是青城山道教主要活动场所,每逢朔望日的早晚,大殿灯火辉煌,香烟缭绕,鼓、磬、笙、箫齐鸣,全山道众向三清尊神顶礼膜拜,演奏庄严、典雅、动听的道教音乐,闻之使人飘然神往。

祖师殿祖师殿坐落在轩辕峰,始建于晋代,原名洞石观,北宋时一度改名清都观,也称储福观、真武官。现有殿宇系清代所建,为小巧的四合院式样。殿内有八仙壁画和其他诗文刻石,有一碑字体如龙飞蛇舞,人称“龙蛇体碑”。殿中供奉泰山东岳大帝、真武帝君和铁拐李、吕纯阳、张三丰等道教祖师神像。祖师殿背依玄皇台,面对白云溪,环境极为幽静,历代都有人到此读书。据说唐睿宗女儿玉真公主、金仙公主和杜光庭等著名道士都曾在此隐居修道。两位公主炼丹烧香用过的飞龙鼎,现存灌县离堆公园伏龙观内。该鼎重约千斤,腹周六龙盘旋,姿态各异。祖师殿南为天仓峰,据说是神天宝库“天仓”所在地。背后金鞭岩传为财神赵公明藏鞭处,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

青城山上不但宫观遍布,宛如琼宫玉宇,而且自然景观出众,物产丰富。青城山出产著名的“青城四绝”,即洞天乳酒、青城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均是地道的道家餐食,具有显著的食疗功效。

自2003年起,当地管理部门连续举办了四届“青城山登山节”。通过多年悉心打造,现在已经成为群众进行登山户外运动的良好去处。青城山已被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确定为2006年全国群众登山大会首发式举办地。参天树林掩映中的道教名山今天又增加了运动健身的功能。

2.武当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均县以南,发源于秦岭,为大巴山北脉。武当山地处华中,绵亘起伏,古称“方圆八百里”。山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特色,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井、十池、九台风景胜迹。宋人米芾称之为“第一山”。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它“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一把宝剑,直插云天,有“一柱擎天”之美誉。主峰四周,姿态各异的群峰俯身颔首,朝向金顶,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著名的自然景观分“动八景”和“静八景”。动八景是:金猴跳涧、海马吐雾、黑虎巡山、飞蚁来朝、乌鸦接食、梅鹿衔花、雀不漫顶、猕猴献桃;静八景是:天柱晓晴、陆海奔潮、平地惊雷、雷火炼殿、祖师映光、空中悬松、金殿倒影、月敲山门。景致各有佳处,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武当山是我国道教著名的福地,传说是仙人隐显之地。战国时的尹喜真人、汉代阴长生、晋代谢允、唐代吕洞宾、宋代陈抟、明代张三丰、清代王常月等,均曾修炼传道于此;正一道的大茅派、恩赐派、三茅派均在武当山传承衣钵。从此武当山遂成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并以武当拳发祥地而闻名天下。

武当山秀丽的自然风景天下驰名,宏伟壮丽的道教建筑更是举世罕见。远在东晋时期,就已有道人在武当山结庐为庵。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自称是老子后裔,兴道抑佛,道教庙宇日渐兴盛。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均州太守姚简建五龙祠,揭开了营建武当道场的序幕。宋朝帝王推崇武当真武之神,致使武当山建筑规模更大。到了明代,武当山的建设达到了鼎盛时期。明成祖朱棣自谓得真武大帝阴佑,使他得到帝位,于是封真武为“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开始在武当山大建宫观。明成祖命工部侍郎郭之进、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役使军民工匠30余万人,在此大兴土木,长达7年之久,建成了拥有八宫(净乐宫、思客宫、遇真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太和宫)、二观(复真观、元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嘉靖十一年(公元1552年),又以两年时间予以维修扩建,建筑面积共达160余万平方米,建成殿宇2万多间、70余公里石砌蹬道、39座桥梁、12座亭台。如此浩大的工程规模,在中国宗教名山开发中可以说是仅有的一次,使得武当山“真武道场”的声势达到了顶峰。武当道教古建筑总体的构思和布局体现了神仙思想,单元建筑又包含了阴阳五行思想,建筑选址体现了风水思想,建筑小品中又融入了民俗文化底蕴;从“南修武当,北修故宫”来看,武当山道教古建筑又是皇家建筑文化的反映;从建筑艺术和技巧来看,武当道教古建筑不仅积淀了各朝的建筑风格,而且有些技艺堪称独步,“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即是其一。总之,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的价值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其中比较有名的建筑有以下一些:

遇真宫讲到遇真宫,必然说到张三丰,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张三丰曾在此结庵修炼,名曰“会仙馆”。民间传为“真仙”。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多次派人寻访,意欲召见,他却远游全国名山大川,避不露面,正如他的《辞朝命》所述“烧丹炼药归山去,哪有闲人奉圣人”。朱棣无奈,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在此兴建真仙殿、山门、廊庑、东西方丈斋堂等大小殿堂屋宇296间,并赐宫名“遇真”,以表示对张三丰这位“真仙”的纪念。这些建筑物虽历经近600年之久,但至今主要部分基本保存完好。主要有琉璃八字山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斋堂和真仙殿等。真仙殿为宫之主殿,内供明制张三丰镏金铜像,端坐在一张雕花石椅上,身着布衲草履,头戴斗笠,造型生动,风姿飘逸,富有生活气息。此殿为庑殿顶式,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梁、柱、斗拱中不少构件,还存留有元代营造的手法,单檐飞展,彩栋朱墙,巍立于崇台之上,益显庄严。遇仙宫院落宽敞,幽雅静穆。宫左有望仙台,右有黑虎洞,山环水绕,似天然城郭。因此,旧日有“黄土城”之称。

磨针井这是一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小型道院。其名取自真武大帝刻苦修炼,最后得道的故事。相传昔日有净乐国太子入山学道,因心志不坚,欲出山还俗。至此,见一老妇人,在井边砺磨铁杵,太子觉得奇怪,问老妇人:“磨杵有什么用?”老妇人回答说:“打算把铁杵磨成针”,并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太子顿时大悟,复入山苦修,历时42年得道成仙。这就是道教供奉的真武大帝。磨针井也因此而得名。据说,这位磨杵的老妇人,就是道家玉虚圣祖紫玄君的化身。这所小型道院的主体建筑系八开间的殿堂,殿内供真武大帝青年时的坐像。殿前立碗口粗的铁杵一对,乌黑发亮,象征老妇人当年所磨之杵。

紫霄宫该宫位于天柱峰东北展旗峰下,是武当山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观,也是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落成。紫霄宫分中、东、西三路,紫霄宫中路建筑为四进,依次为龙虎殿、十方堂、紫霄大殿、父母殿。紫霄殿正中神龛内供奉着身着龙袍,脚踏云履,手捧宝剑的真武坐像。另有明代御制铜镏金真武坐像四尊,一为武身,另三尊为老、中、青坐像。龛下左列四大神君:金童、天罡、岳天君、温天君;右列四大神君:玉女、太乙、赵天君、关天君,都为铜铸镏金。殿的左右供奉不同大小的二十八尊真武神像。龙虎殿内青龙、白虎泥塑像侍立两旁,各高丈余,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甲胄,手持戈戟,形象威武,象征守门神,使人望而生畏。紫霄殿后为父母殿,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紫霄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道教重点宫观。

南岩宫南岩是武当三十六岩中风景最美的一岩。南岩宫位于紫霄宫西约2.5公里处,山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唐宋以后曾有道士居住,元明两代均在此建过道观,现仅存元建石殿,明建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亭等遗址。景致引人入胜,古有“路人南岩景更幽”之誉。在危岩峭壁之中,镶嵌着建于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的真庆宫(又称南岩石殿)。整座建筑为石砌仿木结构,全部构件均用石材雕琢、拼砌而成。站立在殿前廊道,只见绝涧千丈,深不可测。石殿崖前,有浮雕云龙石梁,长2.9米,宽约30多厘米。石梁悬空伸出栏外,前端雕有扬首双龙,顶端置一小香炉,下临陡峭绝壁,这就是著名的“龙头香”。往日不少朝山香客,为了表示虔诚,必膝行其上,敬烧“龙头香”,偶一失足,便坠入深涧丧生。这种烧“龙头香”的陋习直到康熙二年(公元1673年)才被正式禁止。

太和宫全称“大岳太和宫”。“大岳”取义为大于五岳;“太和”就是“道”。太和宫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该宫共有建筑520间。太和宫正殿一间,内供奉真武神,下列六部天君。殿门横额书“大岳太和宫”。宫前为朝圣殿,殿的两侧为钟鼓楼。正殿对面有“小莲峰”,上建有转运殿,殿内置放一座小巧玲珑的铜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铜殿,极为珍贵。原来放在天柱峰顶,明永乐年间因其规模小移置于此。

金殿金殿耸立在仅20多平方米的天柱峰峰顶上,故又称金顶。此殿是用21吨精钢和30公斤黄金铸造的。在北京铸成部件,以大型马车和船只运至武当山巅,再拼焊而成,流光溢彩,金碧辉煌,虽历经500余年风雪雷电的侵袭,至今仍光彩夺目,宏丽如初。这座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的大殿,是我国现有最大的古铜建筑物。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5.54米,宽4.4米,深3.15米,重檐叠脊,翼角飞举。殿内宝座、香案和陈设器物,也都是铜质金饰。宝座上重达10吨的真武帝君坐像,着袍衬铠,披发跣足,衣纹飘动,风姿魁伟,侧侍金童玉女,拘谨恭顺,娴雅俊逸,水火二将,列立两厢,勇猛威严,表情各不相同。全部建筑,堪称我国铜铸艺术珍品。金殿周围被一圈高大城墙所围绕,长达500米,称紫禁城。城垣由每块重达千斤的长方形花岗岩依山势砌成,四面有城门和门楼,但东西北三门都面临绝壁,仅南天门为上下路口。城垣建于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历500年风雨而无损,至今雄伟壮观。金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当山道教文化内容广泛,除了道教建筑以外,还包括道教武术、道教音乐、道教法事、道教药膳等。2004年起武当山风景区新添了逍遥谷探幽、武当武术表演、道家斋饭品尝、养生茶道欣赏等新的旅游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蜚声海内外的武当拳。武当拳为著名道士张三丰所创建,以御敌为主,非困不发,纯用内功,所以属于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内家功。武当拳尤其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只要持之以恒,确实可以收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之功效,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国际上也享有广泛声誉,素有“南崇武当,北尊少林”之说。近年来武当山不但成功举办了数届武当武术文化节,而且在海内外也进行了几次成功的武术表演,既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提高了武当武术的知名度,又增加了武当山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

3.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天师的祖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20公里的贵溪县境内。道教称之为第三十二福地,相传龙虎山旧名锦山,自张天师携弟子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故名龙虎山,龙虎山山状亦似龙虎。

龙虎山名胜古迹众多,山水秀丽。沿龙虎山山前上清溪上溯或顺水而下,沿岸奇峰碧水,二十四胜迹,九十九峰,风光旖旎。特别是从龙虎山至仙水岩一段,青山碧水,怪山奇峰,惟妙惟肖,充满了神话色彩。山崖绝壁间留有不少古人的摩崖石刻,如“仙岩环翠”、“玉壁凌空”、“鹤归留影”、“仙踪缥缈”、“神仙可接”、“半天仙迹”等。散布在悬崖峭壁上的还有上百座距今2500年前春秋战国时的岩墓悬棺,巧妙地被安置在距地面或水面20~50米处。由于道教文化的影响,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前来寻胜探幽,访道参玄。如唐代的皮日休、吴筠,宋代的王安石、陆九渊、文天祥,元代的赵孟?,明代的宋濂等,他们均在此留下了许多的诗文和题刻。

根据道书记载,汉代道教教祖张道陵创教于四川鹤鸣山,到了晋代,其第四代孙张盛自汉中移居江西龙虎山。到唐代张道陵的第十五代孙张高被封为“祖天师”,此后“天师”成为张氏世袭封号。张氏至今已掌管正一道1800多年,有“南国第一家”之称。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在此始建天师庙。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敕修并改名为“演法观”。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对龙虎山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并改额为“正一观”。建有三重大殿和钟鼓楼、丹房等房舍。主要供奉张道陵天师及王长、赵升二真人。清代也多次重修龙虎山庙宇。历代曾先后建有十大道场、八十一座道观、三十六座道院,龙虎山也因此成为张天师和正一道的祖庭,在道教史上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现存的有两处主要建筑即天师府和上清宫,分别为历代天师起居和演教之所。

上清宫亦称大上清宫,位于贵溪丰清镇东1公里,距龙虎山8公里,传为群龙集结的宝地,周围有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九座山,恰似长龙朝上清宫游集。此地原为张陵天师草堂,第四代天师张盛在此置传箓坛,于三元日升坛传箓。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始建“真仙观”,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敕修,改名为“上清观”,“上清”之名遂在龙虎山流传至今。宋徽宗笃信道教,于政和三年(公元1114年)升上清观为“上清正一宫”。南宋皇帝赵昀,敕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对上清正一宫又进行了修建。明朝特别重视正一道,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敕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对上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又敕为“大上清官”,并御书匾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在修建龙虎山正一观的同时,并对上清宫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建。上清宫是历代天师传教授箓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也曾是道教活动规模最大的宫观,素有“神仙仙都”、“百神受职之所”等美誉。整个宫观形似皇宫,相传只比皇宫低1.8尺,是道教的行业神鲁班的杰作。但因屡毁于天灾兵祸,现仅存门楼、午门、钟楼、下马亭、东隐院、盘龙街等遗址。在今上清宫遗迹中有一口圆井,据说就是《水浒传》第一章中提到的那口大名鼎鼎的镇妖井。当年宋仁宗派洪太尉到龙虎山上清宫,宣请张天师赴京城祈禳瘟疫。可是洪太尉却莽撞地让人把覆盖在镇妖井口的青石板揭开,只见一道黑气从井底冲出,在天中化作百道金光,四散而去。原来井里镇锁着的是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员地煞星。于是演绎出一段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

天师府天师府位于贵溪县上清镇中街,全称“嗣汉天师府”,又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改建于上清镇关门口,赐额“真人府”。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迁至长庆坊。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赐白金十五镒,由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在今址重新修建。现存天师府的殿堂楼阁多为清乾隆至同治年间根据旧制重建和修葺。天师府现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王府式的建筑群。整座府第主要由头门、二门、三省堂、万法宗坛、玄坛殿、灵宫殿、花园、百花塘等建筑构成。整个府第建筑以三省堂为中心,分中、东、西三路成八卦形,这是道教独有的建筑风格。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道教宫观。

天师府府门(头门)临溪耸立,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镶金直匾额,上书“嗣汉天师府”5个大字。府门前,一对形似麒麟而名为“年”的石兽蹲伏在东西的石座上。府门为新修双层五开间建筑。门柱有一抱柱槛联,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联文为:“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以显示天师府在道教历史上的地位。二门距头门120步,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现已修复一新,门楣上悬挂“敕灵旨”直匾。二门12根大木柱间设门六扇三道,门上画有秦琼、尉迟恭、杨林、罗成、程咬金、单雄信六尊像三对门神。画像色彩鲜艳,工笔精细,并饰有小镜片等物,显得威风凛凛。这些道教的门神也是民间门联中经常出现的。进入二门有一大院,院内甬道中有一古井,名“灵泉井”,或称“丹井”、“法水井”。据传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师法旨所建,为天师做祈晴祷雨法会时,专供提取净坛所用“法水”的井泉。沿灵泉井向前,为1992年新建的玉皇殿,占地600多平方米,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是府内最高最大的一殿。殿内正中供奉8米高的玉皇大帝坐像。玉皇殿原址为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堂内摆设颇似公堂。在大院内还有两件重要文物,一为赵孟?手书的《敕赐玄教大宗师张公碑》,玄教即道教,主要记述龙虎山道士张留孙的事迹。碑体高大,龙额龟首,字体流畅,苍劲有力。既是研究道教历史发展的珍贵资料,又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另一件文物为重9999斤的“上清宫大铜钟”。钟高一丈,中围长一丈八尺,钟唇厚三寸九分。钟体布满铭文,至今清晰可见。穿过大院,西部为“万法宗坛”建筑群,东部即三省堂,是历代天师的住宅,为典型的江南院落式建筑。它是天师府的主体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和东西廊房及花墙厢房,建筑华丽。前厅为客厅,中央有直径三尺五寸的翠绿色太极磐石一块,时逾数百年,而色泽犹艳,名为“迎送石”,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止步。殿内正中供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神像。中厅又称狐仙堂,相传是张天师祀奉“狐仙”的地方。后厅则是天师的食宿生活区。后厅背后是灵芝园,乃天师散步、品茶、纳凉之处。被称为“万神集聚”的“万法宗坛”建筑群是张天师在私宅内祀神之处,面积约1200平方米。正殿名“三清殿”,殿内供奉“三清”、“四御”、“三官大帝”等神像。东西两配殿,东为灵官殿,殿内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西为玄坛殿,殿内供奉财神赵公明。院落内有三棵罗汉松,其中一棵已有800年树龄,堪称稀世奇珍。

2007年12月,当地举办了以“旅游合作、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中国·鹰潭第十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旅游节期间举行了中国道教名山旅游合作大会暨旅游合作高峰论坛,还举行了“祈祷社会和谐平安”祈福大法会和海外道徒授箓仪式,推荐八大道教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介龙虎山旅游精品线路等。这对龙虎山及中国道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www.daowen.com)

4.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上饶地区玉山县和德兴县之间。该山因有玉京、玉华、玉虚三大主峰并列,犹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其巅,因而取名为三清山。玉京峰是其最高峰,海拔1817米。山上很早以前便有羽人丹士的活动;道教兴起以后,道士在山上修炼的活动更加频繁。传说晋代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葛洪曾在三清山上炼丹修道,现山上遗留不少关于他活动的古迹,如“炼丹炉”、“丹井”、“结须石”等。明朝时德兴邑人王祐保护了葛洪的炼丹遗迹,并创建三清宫、龙虎殿等数十处道教建筑,从山脚到山巅,铺设了长10公里的石级磴道,至今基本完好。

三清山现存的道教建筑,主要分布在风门至“三清福地”的登山古道沿线。从风门上山,途经陡若天梯的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南天门等,可看到天门石坊和华表,华表上刻联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入内即是“三清福地”。这是一个海拔1526米的山间小盆地,四面山岭环抱,中间较平。整个福地以三清宫为主体,建于盆地南侧龟背山下的龟背石上。坐南朝北,背负玉京峰,面朝紫烟石,西有飞升台。正殿前立小巧的石坊,上刻“三清宫”三个大字,正殿大门上书“三清福地”,大门两边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对联。殿内正中神龛供奉石刻三清像,后殿为观音堂。整座建筑除屋顶以外,均为花岗石砌成,殿前的香炉等也是用石头雕出来的。宫前还有清华、涵星、净衣三大水池,面积达10余亩,长年有水,水平如镜。背后是成片郁郁葱葱的黄山松,清幽雅静,“福地”之名当之无愧。在这块福地附近,还有葛洪炼丹井、龙虎殿、风雷塔、纠察府、九天应元府、演教殿、方士羽化坛、倒挂石棺的詹碧云藏竹之所等建筑和一些道教的石雕石刻,反映了葛洪以来三清山道教的活动情况。三清山的古建筑大多用花岗岩石块干砌,造型古朴,线条简洁,因山就势,因岩而起,完全根据岩石的天然形态,略施斧凿,使其和岩石融为一体,似从石中跃出。这些简朴的人文景观与岩质粗重、坚硬浑厚的花岗岩景观相协调,体现了道教追求清淡、自然的情趣。

历史上的道教名山三清山,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近代曾冷落多年。如今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并大力开发交通旅游设施,成了华东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之一。今天的三清山,又开发了一些新的景区,如阳光海岸、三清宫等,以及信江源头冰玉洞、千年道教文化精粹玉灵观、古树名木环绕的西华台等新游线。特别是国内第三大观景索道——金沙索道2008年3月的建成通行,以及宾馆、农家乐等休闲配套设施的完善,使素有“江南第一仙峰”之称的三清山更具旅游魅力。

二、其他道教名山

1.茅山

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的句容、金坛县之间。其山形如“己”字,故名句曲山,又名冈山、地肺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二茅峰、三茅峰递次降低。山势由南向北逶迤8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茅山虽不高,但很有名山特色,多奇峰、异洞、名泉、美池,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二十八池之胜景,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大洞天、第三十二小洞天所在地。相传,西汉景帝年间渭城茅氏兄弟来此修道成仙而得名。茅山道院始建于西汉,素以“宫观甲天下”著称,是东南道教中心。

奇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历史,使茅山自古就成为方士、神仙家所附会的“神仙世界”,成为古代道家人士所热衷的旅游、养生、炼丹的场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葛玄、葛洪、陶弘景等人,尤其是号称“山中丞相”的陶弘景,不但精于儒释道三家理论,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涉足甚广。他在茅山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灌钢”炼钢法,即在炉中杂置生熟铁、生铁熔后注入熟铁中,然后反复加热锤打,炼成质量较纯的钢铁。这一发明,对我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茅山道观始建于南朝,宋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期,除“三宫五观”(崇禧宫、九霄宫、元符宫和仁佑观、德佑观、白云观、玉晨观、乾元观)傲居茅山各处外,其他庵院更是遍布前山后岭。宋元时期,计有宫、观、庵院257房,殿宇房屋多达5000间左右,道众最多时有数千人。其中,三宫传正一派道教,五观传全真派道教,但三宫五观都供奉“三茅真君”。抗日战争时期,茅山成为苏南抗日革命根据地。“乾元观”的“宰相堂”和“松风阁”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和政治部所在地。1938年9月,日军对茅山根据地进行扫荡,除九霄宫、元符宫保存下部分建筑外,“三宫五观”的宫观楼宇几乎全部被日军焚毁,三十多名爱国道士被残杀。新中国成立后,茅山各宫观合并为茅山道院。1982年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千百年来,茅山虽历经沧桑,却盛名不衰,目前已形成了以顶宫、印宫、老子神像、仙人洞、新四军陈列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景点为主体的旅游群。2001年,茅山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2007年9月,成功举办了第七届茅山旅游文化节。茅山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高朋、四海贵宾。

九霄宫全称九霄万福宫。由于雄踞大茅峰顶,故俗称“大茅峰”、“顶宫”。它始建于五代后周,原名圣佑观,万历年间改名“九霄万福宫”。主殿内供奉“三茅真君”,居中的茅盈手持如意,两旁的茅固、茅衷均持玉圭。殿后是飞升台,据说茅盈在此跨鹤飞升。过去曾有“顶宫一炉香,印宫一颗印”之说,即凡到茅山敬香者都得上顶宫烧香,也许是因为顶宫最高,离天界最近的缘故吧。顶宫还建有三茅君父母殿,供奉茅君双亲,以示茅君对父母的孝顺。顶宫大殿前至今还有“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云山见世尊”的楹联。

元符宫全称元符万宁宫,简称“印宫”,位于大茅峰和二茅峰之间的积金峰上。始建于唐,兴盛于宋。传说北宋哲宗在位时,孟太后不慎误吞银针于喉中,众多御医束手无策。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奉诏入朝,孟太后服符后终将针呕出。哲宗大喜,敕江宁府将刘混康原来居住的道庵重建,赐名“元符万宁宫”。刘混康还因此被赐予珍宝八件:玉印,上刻“九老仙都君印”篆体阳文,据说是用和氏璧制成;玉圭,光泽澄澈,顶部纹饰如翩翩欲飞的蝙蝠,中部如云山雾海,底部则酷似泼墨山水,其颜色还会随季节更替而变化;哈砚,朱砂在砚中哈气即融,随后就可润笔书写,而且砚台左上角刻有两条小鱼花纹,宛若游鱼;镇心符,上刻“合明天帝日敕”篆体阴文,据说佩带此符,即可得神灵护佑;《辽王诗简》一卷;宣和御赐玉剑一把;《上清大洞秘录》十二卷轴;《上清大洞券简词》十二卷轴。遗憾的是后四件珍宝早已失传,前四件现珍藏于九霄宫的怡云楼中。八件珍宝中以玉印名气最大,据传一次能盖千张黄表纸,信徒带回家,可避邪保平安。故而过去有“印宫一颗印”的说法,凡到茅山朝圣的信徒从“顶宫一炉香”下来后,都要到印宫盖一个“九老仙都君印”,以图吉祥平安。除了众多的宫观建筑以外,茅山还拥有其他许多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如茅山道教音乐之丰富,在全国道教音乐文献资料中是不多见的。道教的斋醮仪式中使用了很多赞颂辞章和祭祀音乐,其中包括不少宝贵的文学和音乐资料。现在的茅山道教音乐就是唐、宋时代的茅山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从总体来看,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庄重典雅的宫廷风格。音乐暗示人忆想天地自然、浩渺天际的时空场景,创造一种庄严、肃穆、尊严、敬仰的气氛。二是虚幻莫测的玄妙性。道家讲究“玄深”,道教音乐的赞颂辞章用字古僻,内容扑朔迷离、深奥莫测,全部经文都以古词赋之,加之诵经者有意吐词含混和音乐的起伏缠绵不断,给人一种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玄妙虚幻的意境。三是娱乐消遣性。道士“放焰口”、“打醮”时吹拉弹唱的道教音乐,为吸引群众,融入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娱乐消遣性。道场常配合法师们的演技,很有戏剧性,很容易创造一种热烈的群众场面。

另外,茅山道士历来有研究医学的传统。他们所研制、发现的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的就多达380多种。其中以苍术最为出名,为历朝的贡品,其药效是燥湿健脾,是主治湿阻脾胃、胸腹胀满、腹泻、湿痹、足膝痿软等症的良药。由于皇室的需求量大,茅山的方士、道士们不得不进行人工培植。茅山还出产菖蒲、黄精、何首乌、党参、沙参、桔梗等有名药材,因此茅山有条件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以道教药膳为主题的专项文化旅游项目。

2.泰山

中国名山,五岳为尊;五岳名山,泰山为首。泰山主峰在山东泰安县城北,其极顶玉皇顶,又称天柱峰,海拔1545米,仅次于五岳中的华山和恒山,居五岳之第三位,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由于地处封禅理论的发源地——战国齐鲁之地,又在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敬重,据传夏、商、周三代已有七十二位君主来泰山祭祀;古代帝王常常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在登基之初或太平之岁,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另外,按照五行的说法,东方属木,代表春季,象征着万物更生、阴阳交替。所以秦皇、汉武以后,历代帝王都把泰山奉为凌驾于其他高山之上的群山之祖,每次封禅告祭,不是建庙塑神,就是题字刻石,使泰山既有天地造化之自然神秀,又有巧夺天工的艺术瑰玮。长期的开发建设造就了泰山如今雄、大、博、显的名山特色,堪称东方文化的露天博物馆。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泰山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泰山从此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由于风景秀丽,泰山很久以前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仙境,是神仙家和方士重要的活动场所。但道教正式创立以后,在泰山的发展却落后于佛教。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高僧郎公在泰山东北的昆瑞山首创郎公寺,佛教正式在泰山开始发展。道教最初与佛教并存于泰山,但后期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佛教。这是因为道教非常注意融合当地民间信仰(如碧霞元君信仰),所以特别容易为当地民众所接受。历代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对道教也大加扶植。各代均在泰山大肆修葺道教官观,而佛教则备受冷落。清代以后,佛教在泰山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有的寺院甚至连僧侣们起码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因此,泰山上虽然也有佛寺,但始终是道教占优势。清代以后,更是形成了以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为首的道教官观一统天下的局面。所以泰山上流传至今的著名建筑大多是道教的宫观祠宇,如扇子崖元始天尊庙;太阳庙(祀太阳神);太阴庙(祀月亮神);岱庙、岱岳观(祀东岳大帝);青帝宫(祀伏羲);壶天阁碧霞君殿、灵应宫、红门宫、碧霞祠(祀碧霞元君);玉皇阁、玉皇观(祀玉皇大帝);王母池、万仙楼(祀西王母);关帝庙(祀关羽),等等。在以上这些宫观中,最负名望的要数祭祀东岳大帝的岱庙和祭祀碧霞元君的碧霞元君祠。

岱庙“秦既作畴”、“汉亦起宫”的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东岳大帝的地方,唐以前已有一定规模。经唐、宋增修扩建,形成了总面积达96439平方米的古宫殿式建筑群,约占原泰安城的1/4。庙内有数重大小宫殿,庙周建筑了一道长约1.5公里的围墙。其总体布局以南北为中轴,分中、东、西三路,两侧配有殿庑、廊亭。设有八门,南向正门为正阳门,东西有两个掖门。东门是青阳门(也称东华门),西门是素景门(也称西华门),北门是鲁瞻门(也称后宰门),以及前部的仁安门、配天门。

主殿天贶殿与北京故宫的大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同为我国著名的宫殿式建筑。天贶殿在三大宫殿中是建筑最早的,根据《宋史》所载,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和六月,先后在承天门南鸱尾上及泰山醴泉北发现“天书”,因此,宋真宗于十月东巡,封禅泰山,第二年敕建此殿,殿名“天贶”,意即上天赐予的意思。该殿长达48.7米,宽19.79米,高22.3米,矗立在高达2.6米的石砌雕栏平台上,总面积800平方米。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显得高大雄伟,气宇不凡。大殿正中供奉东岳大帝彩塑像。东岳大帝是道教五岳大帝之首,掌管人间贵贱、生死,为百鬼之主帅,所以往往是一副权势显赫、不怒自威的形象。大殿北、东、西三面墙壁上有巨幅壁画,名为《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的盛况,高3.3米,长62米。东部壁画为表现大帝从宫中出巡的“启跸图”,西部是表现大帝回宫的“回銮图”。壁画相传为宋代的作品。其场面之大、内容之广,在我国古代壁画中实属少见:启跸图中的人物共299个,回銮图中的人物共331个。画中人物的身份、姿态各异,形象十分生动。甚至众多的马匹、骆驼、狮子、白象等也都形态不一。画中间插山岭、树木、河流、亭台楼阁,布局严谨,笔法流畅,令人叹为观止。天贶殿左侧有一铜亭,与北京、昆明和湖北武当山的铜亭合称我国四大铜亭,造型端庄浑重,工艺精巧。与铜亭相对的是一座明代铁塔,造型质朴,与铜亭相映成趣。

岱庙至今保存有历代碑刻170余方。其中以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的秦二世“泰山刻石”最为珍贵。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东封泰山时,令丞相李斯用小篆刻写,内容是赞颂秦始皇的功德。原有222个字,但是现仅存“臣斯去疾昧死臣请臣矣”10个残字。这块“泰山刻石”是中华民族的稀世珍宝,2000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界的重视。宋代欧阳修、黄建均为它写过“跋”。

碧霞元君祠除了岱庙,泰山上最重要、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筑就是碧霞元君祠,现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始用此名。整个建筑总面积2900多平方米。

碧霞元君祠的主体建筑是碧霞元君殿,大殿为五楹,高14.25米,长24.75米,宽13.8米,重檐八角,飞檐画栋,气度不凡。殿顶由360垅铜瓦组成,象征着旧历一年360天,也即所谓“象周天之数”。大殿正中为碧霞元君的銮金大铜像,凤冠霞帔,面目端庄,神态安详。殿内还悬挂有雍正、乾隆皇帝分别御书的“福绥海宇”、“赞化东皇”的巨型匾额。为了防止大风暴雨雷电的破坏,碧霞祠的左右配殿和山门的盖瓦都是铁铸的,而正殿则为铜顶,其盖瓦、鸱吻等饰物均为铜铸,仅一个大吻就有一吨多重。在铜瓦上还铸有蛟龙水兽的形象,以镇慑火灾。在主殿的左右配殿内还供奉有“眼王娘娘”(专治人眼疾病)和“送生娘娘”(主管生儿育女)。

碧霞元君,是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道教称之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我国民间称碧霞元君为“泰山娘娘”。相传泰山娘娘能为众生造福,消病禳灾,还能保护妇女儿童,使妇女多子。旧时民间妇女信仰泰山娘娘的人很多,每年春夏两季前来泰山朝拜碧霞元君的信徒成千上万,近者数百里,远者数千里。泰山道教宫观中得火之盛,或多或少表现了旧时妇女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

近年来泰山新开发了天外村游园、岱庙泰山石刻园、岱顶仙泉、鲁班洞等新景点。2008年农历正月十四,还在岱庙举办了“首届泰山迎春祈福元宵灯会”,“华灯展泰山景点之精华,光影绘泰山文化之荣光”,美轮美奂的花灯与特色各异的泰山新老景点交相辉映,给游人带来全新的文化艺术体验,也体现了泰山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旅游吸引力的创新精神。

3.崂山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山雄峡险,水秀云奇,宫观星罗棋布,素有“海上名山第一”、“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神仙窟宅”、“灵异之府”等称号。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景区包括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北九水、华楼等风景游览区。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3米,为崂山的主峰,是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巨峰旭照”、“崂山火球”、“云南奇观”、“巨峰佛光”为其四大奇观。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唯崂山独具。

华楼峰崂山三大奇石之一,古称聚仙台。为一方形山峰,四壁陡峭,巍峨险峻。传说,八仙过海途经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史载,张三丰等名道皆与此峰有不解之缘,故成为海上名山之一。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临太清湾,背依七峰,为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最大的道观。它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四季葱茏。现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宫内有三宫殿、三清殿、三皇殿3座殿堂。太清宫曾以“太清水月”之誉列崂山十二景之一。

龙潭瀑崂山八水河的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九水十八潭崂山主要游览区之一,长约3公里,由众多景点组成,统称为九水十八潭,有“九水画廊”之美誉。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无隅潭”、“无极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虚潭”,五水有“有间潭”、“得鱼潭”,六水有“得意潭”、“无几潭”、“不滞潭”,七水有“餐霞潭”、“饮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点。游览区内建有旅游度假村和疗养院。曾以“九水明漪”之誉列崂山十二景之一。

山海兼胜的自然景观,经过道教文化的长期浸润,再加上蒲松龄等人的聊斋文学的渲染,崂山的旅游价值可以想象。2008年,崂山当选为中国道教十大文化旅游胜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