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的设计与实践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的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4-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创建原则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创建应坚持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互动性的创建原则。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的设计与实践

第四节 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设计与实践

一、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模式建设总体构想与建设目标

探索网络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实现途径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不断努力。当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建立艺术素质教育的网络资源库。了解大学生们的所想所愿所需,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应定位准确、设计科学,畅通信息采集渠道,及时整理分析信息。二是建立网络文化信息发布平台。三是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应重点建好两大平台:艺术资源与大学生的交互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校园与社会的交互平台。

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创建原则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创建应坚持民族性、国际性、导向性、互动性的创建原则。

(一)民族性

在艺术素质教育中,各国都十分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例如,由韩国政府在1978年创建的精神文化研究院,十分明确地提出自己的宗旨——“研究民族文化的精髓,坚定主体的历史观和健康价值观;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坐标,弘扬民族振兴的精神,为民族文化的畅达作出贡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强调要求学生熟悉“西方文化遗产”,在13门课程中,西方音乐建筑戏剧等是其核心内容。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创建应把民族性作为重要原则,包括昆曲中国画、民歌、相声等艺术形式应在网络基地中突出体现。

(二)国际性

世界发展到今天,人们深深感到,地球越来越小,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哈佛大学学者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生活在世纪之交的美国人,不能眼光狭窄,以致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过去的时代一无所知。现在,我们不再可能与世隔绝地关起门来过日子。一个受过教育和未受过教育的人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生活经验的视野较后者更为广阔。”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应重视国际性,并力图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起来,应当把艺术素质教育的视角投向国际,介绍学生们欣赏西方歌剧爵士乐日本浮世绘、非洲鼓等,投入到全人类所共有的璀璨文化之中。

(三)导向性

各个大学艺术素质教育都有明确的目的,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艺术知识,以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论、观念、思想体系的了解;能形成学生价值和道德观的深度和广度,包容了人类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的过去与现在,这些素质的增强能使理工科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评价和体认整个世界,帮助他们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用自己的职业行为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为他们洞察世界、评价人生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

巴黎理工学校是这样陈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的: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理工学校必须给它的全体学生以普遍而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人世教育”,这种教育能引导学生发展处世立身之品德,防止学生偏于理科知识而损害自己的平衡。网络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体现了一种完全平等性和无权威性。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应该在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另一方面,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建设应该坚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以素质教育为手段强化大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身份逐步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网络时代,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加强校园网络教育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生态,依靠优化网络艺术素质教育平台,创新网络条件下艺术素质教育方法和加强网络艺术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来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导性价值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这种导向性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互动性

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基地承担着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作用:一方面,众多画廊、美术馆和艺术基金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与大学生直接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可以在网络自由上传作品,发布学生个人之间、高校之间、学生团体之间的艺术活动动态,使网络不仅成为获得艺术资源的宝库,也成为展现自身艺术修养的舞台。

三、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模式创建流程

依据计算机理论,需求分析是网络互助开发中的第一个阶段,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

1.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调查显示,日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内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76.8%。其中,上网时间在1~2小时与2~4小时的大学生,比例都在30%左右。

2.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为主,手机上网也较为普遍:受访的大学生中,94.5%的同学表示日常主要使用电脑上网。有60.2%的同学表示有时也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促进了大学生更加便捷、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

3.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站类型

调查发现,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站类型是:搜索引擎、网络社区、视频网站、门户网,其所占比例分别为80.7%、64.5%、60.9%、55.6%。在众多网站中,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十个网站分别是:新浪百度、人人网、谷歌、优酷网、土豆网、中国知网、天涯网、淘宝网、赶集网。

4.大学生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

在关于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学习、网上聊天交友,所占比例分别为26.2%、22.1%。可见,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在众多的网络休闲娱乐活动中,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游戏最有可能成瘾;20.5%的大学生则认为“聊天、交友”是最有可能让人成瘾的网络娱乐;“浏览网络社区”、“浏览新闻”也占了一定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原因的多元化。

在关于网络艺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46.9%的大学生表示“缺乏互动”。可见,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希望与他人进行实时、有效地学习交流,而且期望能进行群体性的探讨学习。由于不善于利用网络进行群体性协作学习,学习交流的主动性不高,缺乏有效交流、沟通,因此得到的学习反馈、评价、激励等信息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也使得网络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零散、片面、难成系统,不利于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增强网络学习的互动性

1.搭建网络艺术素质教学交互平台

通过搭建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环境和支持。各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艺术专题网站、主题论坛以及在线学习小组等方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以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

2.发挥教师的网络教学作用,促进师生交互

尽管大部分网络学习平台都提供了交流互动工具,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指导,导致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率低,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网络互动率低的现状。这就需要人文艺术课程教师发挥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师对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等活动,通过增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通过教师充分在线及时交流和错时互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激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热情。

3.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性(www.daowen.com)

许多大学生仅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的工具,进行网络学习时缺乏交流和分享意识,限制了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大学生们应转变态度,努力掌握网上沟通技巧,通过交流协作,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并维持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互动,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

(三)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模式创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力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有必要锻炼其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动画和网页、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三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艺术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服务。这样学校可以保持对网络的了解、知情和监控,既争取了对网络的主动权,又增强了对网络的可控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页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与对人文艺术的热情转移到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上来。校园网的建设可以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项服务内容,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满足和吸引广大学生,在网络中欣赏吟诗、作画、书法摄影,开展网络读书活动,既陶冶了情操和艺术修养,又增加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健康。

3.倡导理工科大学生促进艺术修养与技术水平的共同提高

技术不同于人文,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提高过程中,极其忠实地遵循进化论。中国的网络艺术尚不发达,技术的乐趣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网络互动作品《数码涂鸦》,通过互联网可使不同地方的参与者合作,但技术相对简单:用肢体或其他任何物品接触织品屏幕,可喷出缤纷的画面和转译的声音。该作品在技术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强调追求娱乐性,愉悦参与者,这些都是大学生艺术素质网络基地建设的突破口。

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平台,甚至,我们现在都无法想象离开网络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又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因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盲目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但是,完全改变这种状态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工作,牵涉到很多因素。所以我们只能循序渐进,逐步地去改变这种教育状况,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其优势,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使青少年理解大学教育的理念是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养人格完整的人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所在。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正在逐步重视人文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滋养,而人文素质中艺术修养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下我国大学生以及国民都比较薄弱的部分,所以,在大学阶段加强艺术修养已显得刻不容缓。大学是一个学术自由、各学科教育也都比较完善的地方,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在校的学术、环境资源和青春时光,积极加强艺术修养,学会欣赏艺术和参与艺术活动,完善人格,成就艺术人生。

我们期待高雅艺术不仅要进校园,还要走进大学生们熟悉又热爱的网络,书法、舞蹈、音乐、摄影、绘画等艺术形式都能在网络中获得大学生们的共鸣与参与。

(四)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模式创建实例

如上文所述,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模式是形式多样的,举办艺术作品网络展,大学生以网络为平台主动创作发布艺术作品,高等院校挖掘已有教学资源,创办互动网站是主要的创建形式。

1.实例:2011年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网络展

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网络展旨在集中展示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优秀的绘画、设计等艺术作品的公益性展览。以真实全面展现当代艺术类学子们的创作才华和进取精神为目的,展览通过互联网这一新鲜的展览平台和创新的展览手段,采用线下线上以及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当代大学生浓厚的创作热情,新锐独到的创作理念,以及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各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子之间的交流学习,为打造具有中国当代大学生特色的艺术交流平台而奋斗。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艺术院校在校学生均可投稿参选。

2.实例:大学生的网络音乐传奇

郝宇,一个看上去胖墩墩,说起话来还带点书卷气的男孩,现在正在北京闹市区附近的一间屋子里复习准备考研究生,他报考的专业是说唱艺术。而在一年前,他还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控制工程与控制理论,是一位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理工科男生,为什么短短一年时间让他的人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都因为他写的一首歌《大学自习室》。这首歌他曾经给不少同学听,其中一个同学给了另一个同学,另一个同学把它贴到了网上,于是这首歌便在网上传播开来。“没有这首歌,我不可能接触中国艺术研究院,就不会选择这条路。”郝宇说。《大学自习室》提到了学校的名字,提到了学生浑浑噩噩的状态,郝宇传到学校的BBS上面,结果被校方盯上了。“当时我还是学生会的干部,学校开会让我去找是谁唱的,最后我只好自首。”郝宇在讲述网络的影响给他带来尴尬的那一幕。一些音乐网站已经不仅仅只盯着彩铃下载这项业务上,因为网站已成为一个展示自创作品的平台,比如“16388”、“51555”、汤姆网站的“玩乐吧”频道、“翰音工作室”等。很多网民自创作品都会集中在这些网站,然后再从这里传播开来。当它成为网上流行歌曲之后,其他方面的增值也就随之而来,就这样让自己走红。年轻人郝宇早就知道网络的厉害,“我在做《大学自习室》之前,就做过一张专辑,里面就有一首歌《我的大学》。”网络平台的成熟,使那些做歌星梦的人可以先通过网络起步。首先,做网络歌手的起点非常低,只要你有一台奔腾3的电脑、一个100块钱的声卡和一个15块钱的麦克风就可以实现,通过网络DIY,虽然不会都迅速成为明星,但总比被音乐制作公司拒之门外的感觉好受一些。郝宇说:“网络可以提供一个让年轻人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果说实例1中的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网络展,是广泛范围内集中展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成果的竞赛,那么郝宇同学则是理工科男生以网络为舞台展现自己艺术才华的音乐传奇,两个例子的共同之处都在于互联网积极参与了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载体拓展,那么作为大学,这个传统意义上学生们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源泉,应该如何与网络博弈获得双赢的效果呢?下面的这个来自重庆交通大学的实例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创造。

3.实例:带blog功能的大学生音乐欣赏专题网站

Blog的应用:Blog(博客)是Weblog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网络日志”,本意是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发表和张贴文章,由于其新颖别致的交流方式而受到推崇,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快速演变中,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这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中,BBS过于公共化,而E-mail和即时通信工具ICQ则有很强的私密性质,Blog则将公共性和私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互联网赋予它的强大优势。

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音乐欣赏”专题学习网站应用Blog的目的,是为了加入个性化教学的因素,教师可以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认识和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激发大学生们参与网上交流、评论、探讨音乐的热情,以此提升学生对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如图9-1所示。

图9-1

“大学生音乐欣赏”是一个面向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以介绍和欣赏音乐为主要目的的专题学习网站。本网站系统介绍了有关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包括欧洲交响乐欣赏、中国交响乐欣赏、戏曲音乐欣赏、曲艺说唱欣赏、民歌舞乐欣赏、传统器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等七大专题知识内容。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引导大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从中获得欣赏音乐的乐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音乐修养。通过Blog的应用来开展个性化教学的探索。

图9-2

“大学生音乐欣赏”网站多媒体资源丰富,制作精良,大量采用gif、jpg、mp3等多媒体数据压缩格式,提高网页浏览速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网站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良好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参考了北京大学等国内比较有影响的音乐教学课件。

网站功能模块为四大块,包括:专题知识(7大专题)、资源库(5大库:音乐词典、音乐图库、音乐谱例、欣赏曲目、音乐百科)、协作学习(BBS、Blog)、在线评测(四种题型:简答题、听音乐回答曲名和作者、思考题、综合测试题),如图9-2所示。

一位来自交通规划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Blog中写道:“怎么这么多曲子都没有标题,都是什么协奏曲交响曲,又E大调什么的,叫我如何理解?它怎么能从头到尾都没有歌词?还有,它们太长了,我听得都快睡着了……”留言里,有同学赞扬他:“听惯流行音乐的你,能够对古典音乐有这样的尝试,已经非常不简单了!”同时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也在资源库创建时改进传送的作品的全面性,在巴赫的平均律复调、贝多芬的奏鸣曲、莫扎特的交响曲、肖邦的夜曲、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还有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之外,再加入一些经典歌剧选段,有歌词的,比如《卡门》的斗牛士选段,或者《图兰朵》的《今夜无人入睡》,或者是舒曼的《奉献》,学生很快在在线评测模块里得到了积极的反应。“大学生音乐欣赏”的资源数量如图9-3所示。

图9-3

听音乐究竟应该动脑子还是不动脑子?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是相斥的还是相吸的?这些看似两难的“是非题”都是当前大众音乐普及和大学音乐教育中最热门、最突出、讨论最多的话题,重庆交通大学的这一“大学生音乐欣赏”网站以让同学在线互动参与的方式给出了回答,不仅供在校大学生使用,更对外开放,学生毕业之后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加入该网络,丰富资源,延伸学习历程,成为互联网上拥有很高点击率和使用效率的高质量音乐欣赏网站。网站开通以来,海内外近万人次的学生、音乐爱好者从中学习获益。

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已经导致了青年人视听习惯的改变。在大学生中,用iPhone手机或mp4来听古典音乐的人比比皆是,互联网对包括流行艺术和古典艺术在内的所有听觉形态带来的改变都是巨大的。因此,选择网络做突破口,实为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他山之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个好的专题学习网站应该是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重庆交通大学在探索中求取艺术素质教育网络互助的崭新途径,渐行渐深入。艺术素质教育是感性的,能给生活增加色彩和感动,增强人的幸福感,也正是这种幸福感支持教育者发掘自身潜力,将这份幸福的事业做向千姿百态,魅力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