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探讨与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探讨与总结

时间:2024-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调适整合、增同减异”的独特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探讨与总结

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卢忠萍 郜 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能够实现国际国内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发挥“三大优势”是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有利条件

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为了完成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任务,最终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国际国内一切积极力量而结成的政治联盟,具有包容各界、联系广泛、汇聚人才的特点。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前,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调适整合、增同减异”的独特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1.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不同社会制度人士的大团结、大联合,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一切热爱社会主义、关心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社会各阶层人士不论其经济基础、政治派别、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只要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都是统一战线团结的对象,都能成为统一战线中的一分子。并且,统一战线工作也已经由过去的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由公有制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单位,由大城市拓展到中小城市,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和组织日益增多。统一战线这种空前的广泛性把一切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汉族众和少数民族群众、公有制单位人员和非公有制单位人员、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团结在一起,结成空前广泛的联盟,奠定了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独特优势和战略地位。

2.发挥调适整合的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统一战线可以把各党派、各阶层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共同努力的方向,共同憧憬的理想,实现整合他们的利益和要求的目的。从其内涵来说,它“涉及意识形态的整合,以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础、规范共同的政治行为;涉及政治资源的整合,以融合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实现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政治发展的整合,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涉及利益关系的整合,以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此外,统一战线还涉及技术、人力等资源的整合,可以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人类一切先进成果中发挥特殊作用,可以为增强国家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素质做出积极努力,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3.发挥增同减异的优势,消除一切能够消除的分歧

统一战线能够求同存异,增同减异,具有极强的调适性。几十年来,我们党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形成了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共产党也监督民主党派的良好机制。这种互相监督,就是一种调适。一方面,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帮助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另一方面,统一战线内部各党派、群体之间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增同减异,达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从形式上看,这种机制形成了和谐的党际关系;从实质上看,由于民主党派代表着不同派别和群体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其所提建议、意见被中国共产党采纳,实际上就是把“不同”变为“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裨益。

二、强化“四大功能”是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

江泽民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统一战线应该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强化自身“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广纳谏言、反映民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四大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1.强化“团结力量、凝聚人心”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源泉

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能够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上来,让一切发展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推进各政党之间的团结稳定,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努力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联合。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一战线素有“智囊团”之称,拥有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要发挥他们“人才库”的作用,引导他们围绕经济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发挥他们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和人才、财力“两大资源”的优势,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招商、引资、引智的牵线搭桥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办实事出实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力量源泉。

2.强化“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共产党人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统一战线汇集了一大批社会上有影响、政治上有地位、学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实力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实施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统战部门要组织和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考察调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各界人士关于国家建设和改革的良方善策,使党和政府制定的大政方针、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从而提高党的领导和决策水平。统一战线作为多党合作、参政议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与民主政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须臾不可分离。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要团结社会各阶层、各政党共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内容,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形式,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的一致性不断增强,关系日益和谐;经常深入群众,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畅通社会各界人士利益表达的渠道,充分反映各界人士的政治诉求,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3.强化“广纳谏言、反映民意”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统战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我们党就坚持这一根本的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持久的血肉联系。统一战线是由各党派、各团体、各族人民等所组成,各方代表人士与各自所联系的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建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里可以了解到通过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出来的呼声和意见,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通过统一战线这一平台,广开言路,群策群力,有助于我们党在分析研究形势、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时,更全面地掌握实际情况,更准确地了解群众心理,以便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可以使我们党更好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真正顺应民意,获取民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4.强化“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www.daowen.com)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阶层分化加快,由利益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大,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统一战线作为不同阶层、政党、群体组成的政治联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它能够广纳群言,广集民心,有效协调统一战线各党派、各民族、各群体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政治诉求,是发展和巩固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统一战线在各自联系的群众中往往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通过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缓解各种矛盾冲突,培育包容体谅的和谐氛围,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协调“五大关系”是统一战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

2006年7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从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统一战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作用,并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保持和促进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1.协调好政党关系,巩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党关系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关系。没有政党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也就没有国家政治局面的稳定。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处于中国政治的核心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各民主党派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作用,维护政党之间的长期和谐;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做好各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携手并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

2.协调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繁荣

在中国,民族关系主要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13亿人口,由56个民族组成,从人口数量看,汉族人口约12亿,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和只有近1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如何处理好中国的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和谐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和国家统一。所以,民族问题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我们必须努力推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正确协调和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有关民族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民族工作中的有关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慎重处理好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突发性事件,加强和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

3.协调好宗教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中国是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关系主要指的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统战部门要全面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正确处理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尽可能地把信教群众团结在爱国的旗帜下,使他们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宗教工作的特殊规律,增强宗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工作效能;努力解决改革开放条件下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政策性问题,把渗透和正常交往区别开来,既不能因为交往就对渗透丧失警惕,也不能因为抵御渗透就不敢开展正常交往;要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4.协调好阶层关系,推动各阶层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新涌现的社会阶层使得各个阶层利益分化,政治诉求、价值趋向日趋多元化。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必须科学分析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特点,全面兼顾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统一战线在处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工作中,要将做好以非公有制经济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起来,尊重他们的劳动和创业精神,凝聚他们的聪明才智,营造鼓励他们干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社团、社区等组织更好地团结引导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新力量。同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培育他们振兴中华的情怀,明礼守信的态度,依法经营的品格,服务社会的意识,使他们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守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5.协调好海内外同胞关系,实现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指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是与大陆同胞血脉相连的中华儿女,他们具有浓郁的爱国情怀,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协调海内外同胞关系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统战工作一定要处理好海内外同胞关系,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维护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努力争取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结束海峡两岸的敌对状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加强与海外华人社团和代表人士的交流沟通,积极向海外侨胞宣传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做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工作,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没有回国的海外侨胞,也要维护他们在海外的正当权益,关爱他们在国内的亲人和亲属,为他们在海外的创业发展当好后盾。统一战线要继续坚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

总之,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正是在发挥“三大优势”,强化“四大功能”,协调“五大关系”中充分发挥作用而体现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以及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作用,进而显示出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和谐统一战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胡锦涛.胡锦涛论统一战线·见http://www.zytzb.org.cn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