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谢丽华 黎 华
城市化与工业化好比一对孪生姐妹,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是不完整的无依托的工业化,而离开工业化的城市化是很不健康的畸形的城市化,两者共同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工业化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城市化有着决定性影响,但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化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核心动力。无论是在近代还是在现代,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聚集,伴随着这一积聚过程的是产业的空间积聚和结构转换。这已经成为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人类社会最初是没有城市,伴随着农业革命而发生的手工业与农业的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活跃,并出现了原始的集市。集市的固定化和物质化,才使集市转变成为城市。但是这种原始的城市规模是狭小的,作用也是以非经济功能为主。只有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使古代城市转变为现代城市,引起城市化趋势,也使城市成为了世界的主宰。也就是说,尽管城市先于工业而诞生,但城市的高速发展,则是近代产业革命后,工业化不断推动的结果。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领域的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广泛使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最后,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必然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当工业的分工和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即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的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到1800年时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只有3%,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以每50年翻番的速度增长。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化是一个生产要素及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城市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以及在此过程中伴随的社会文化、制度、规则变迁的一个动态过程。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城市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市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市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城市化是聚集经济在一国或一地区动态发展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达到某些标准,便实现了城市化。例如,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门槛,会追求规模经济,都倾向于在城市布局;而城市良好的投资软硬件环境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样,企业与城市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功能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布局。规模经济的存在,对企业的集群产生巨大引力作用,企业的“扎堆”与合作、分工,带来人口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城市的诞生提供产业支持和人口、生产要素,从而推动城市的诞生,也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可见,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这已为历史发展所证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表明,城市发展史并不等于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的出现而大力发展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这可以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的原则,如果说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给厂商带来内部集聚效益,那么生产向城市的集中则可以使厂商得到外部集聚效益。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化实质上是一个由工业革命逐渐向其他产业领域推进的过程。一方面,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另一方面,工业革命本身是机器生产普遍化的过程,使工业技术条件改善,工业向纵深发展。当工业的分工和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不仅直接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且通过产业连锁反应间接地推动了城市规模扩大。
第三、工业化带来交通革命,新的交通设施使各种资源整合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范围很宽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总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天然的承担了城市化根本动力的使命,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方式为城市化输送着“血液”。
二、城市化有助于推动工业化发展
一方面,是工业化催生了城市化,为城市化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而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讲,城市化对工业化有如下作用:
第一,城市化能够通过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有利于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投资需求,它是扩张市场需求的主要动力。当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时,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还能进而带动服务产品生产的增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就开始不断消耗交通、能源、房地产、绿化、学校、广场、警察、城市安全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据研究表明,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就需增加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三种投资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6万元,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将为基础设施产业提供持续扩张的市场需求,为经济增长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第二,城市化使工业品在总需求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并促进制造业产品市场结构的升级。城市化会加速进入城市的农村居民对一般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并使一部分人在若干年后逐步向耐用高档消费品过渡,为我国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及同类商品层次的制造业创造出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以每年进入城市人口1284万人及平均每户3.5人计算,每年中国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将增加81万户,按城乡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异,每年新增城市住户将产生的市场需求为:家用电脑15.8万部、洗衣机49.6万部、电冰箱58.8万台、照相机33.0万架、彩电53.5万台,空调机39.6万台等等。
第三,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充分的专业化,同时更需要人口和工业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化滞后和工业化的分散布局,只有集聚才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城市化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要素和人口不断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从农村向城镇的聚集,地理上的集中可以获得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到来的效益,使城市某些公共服务事业的提供、辅助性工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公共交通、文化娱乐、体育场馆、餐饮、旅店、商业银行机构等,都需要密集的人群和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同一产业或行业的企业由于聚集在特定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可以获得许多外部经济。例如,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通过提供潜力较大的本地市场,通过提供熟练劳动力与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减少相关产业的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等,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相对收益,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而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化最主要的利益所在。
第四,城市化通过加速积累人力资源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素质就业队伍。传统工业化是一条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外延粗放型发展之路,而新型工业化则是主要依赖技术进步走内生集约型发展之路。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就必须准备高素质就业队伍,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城市化是低成本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路径。与任何投资一样,人力资本投资也要追求高效率,城市和农村相比,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例如,从基础教育方面来说,因为村庄聚落的分散,要为相同数量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所需的成本比城市高很多。再从成人教育而言,成人高考、电大、函授学习以及各种职业培训,都需要发达的通讯网络才能实现,农村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只有推进城市化,将大部分国民集中于城市,才能快速实现人力资本积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大军。
三、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依据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水平差距来判断,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同步城市化(Synchron-urbanization),二是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三是滞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四是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同步城市化是指一国城市化的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趋于一致,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呈正比例关系,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有机城市化模式。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它能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促进。过度城市化是指一国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进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不利于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的城市病的发生。滞后城市化是指一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水平,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逆城市化是指一国大城市中心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它是一国高度城市化的表现。
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二者的关系。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都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目前我国城乡关系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和社会不平等,其根源在于城乡隔离体制和过度扭曲的资源配置机制。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还十分落后。因此,需要对这个问题的现状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有63.94%的人口在农村,50%的劳动力以农为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是工业以至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必须走异地转移的路子,必须将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路径是促进乡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以及大中城市中以农副产品、矿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工业向靠近原料产地的小城镇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仍应集中培养大城市,乃至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借鉴国际上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和动力。不能再搞“有城无市”、缺乏产业支撑的“空壳城镇”。脱离市场化的城镇化只能背离城市化的初衷,造成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第二,坚持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化道路绝不能步其他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先蔓延后整治的后尘。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使历史和现在、自然和人、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
第三,坚持效益原则。在城市规划布局、改造建设、运营管理以及规模结构选择上都要注重效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遵循效益原则,不贪大求全。
为了实现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的目标并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并采取以下积极措施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发展。(www.daowen.com)
第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进程。要缩小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只能在工业化前行的过程中动态地实现,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
第二,统筹兼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不仅体现在协调,也体现在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上;不仅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也体现在“三农”问题上。其终极目标,则是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二元结构的传统症结及其带来的种种矛盾。这是一项长远的使命,不可能期望在短期内达到。
第三,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培育全国性经济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通过行政手段,直接选定某些区域作为增长极;或通过市场方式(如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区域增长极;再就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实现产业、人才、资本、信息、技术集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城市群落与区域增长极的形成。
第四,构造适合新兴工业化的合理城市规模结构。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途径问题,决不能走单打一或者舍大求小的路子,而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快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利于提高中国城市化的质量,形成中国合理的城市体系,增强中国城市的总体竞争能力和总体发展能力。这才是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中国城市化发展之路。把大中小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兴利除弊,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化的趋势,中国的城市人口今后应该向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人口中心或经济中心集中,形成若干大都市带或大都市区,同时兼顾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中小城市或城镇的体系。
第五,充分利用高科技,走城市信息化发展道路。信息化已逐步上升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中国的城市信息化发展道路应做到如下几点:加快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港建设,培育若干个数字中心城市;积极培育数字城市体系,增强数字中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骨架,加快城市间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区域信息网络;积极发展城市信息产业,创立信息产业基地。
第六,推进制度创新,为城市化提供良好软环境。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是与农民工分不开的,但这些进城农民工却长期在城市体制外生活,这不符合公平原则以及新兴工业化的要求。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化中的内在作用,排除外在人为的干预,让城市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进行;深化经济组织的制度改革,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经济组织的用工制度必须是能进能退的用工制度,这完全依赖于经济组织制度改革的深化;加快以城市人口管理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管制,并对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如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进行配套改革;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长远目标应该是城乡合一,短期目标可以先建立一种能覆盖农民工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七,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协调城市化与人、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对社会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对经济增长、环境承载、就业提供、社会管理等都有相应的要求,必须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这主要涉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对现行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空间规划进行协调、整合,建立起全国协调统一的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对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范的研究和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1
3.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载于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罗静、王新健.农村城市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综述.载于经济科学.1995年第3期
5.肖万春.以制度变革填平城乡鸿沟.载于国研专题.2003年9月
6.李容根.论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路径选择.载于开放导报.2007年1期
7.潘孝军.城市化理论研究综述.载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载于城市问题.2001年1月
9.汪冬梅、刘廷伟、王鑫、武华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载于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1期
10.秦宪文.城市化与产业发展.载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1.许庆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动力结构分析.载于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1期
12.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载于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13.陈可、顾乃华.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思考.载于南方经济.2002年第4期
14.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载于城市规划.2004年第4期
15.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载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