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留住高腔传承人-留住传承人

留住高腔传承人-留住传承人

时间:2024-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戏曲人生—— 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陈春林韩小娟陈春林,浙江省玉岩镇新岗村人。在担任团长的22年期间,为松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身患气管炎的陈春林,辞去团长一职后,仍心系松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

留住高腔传承人-留住传承人

戏曲人生—— 高腔(松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陈春林

韩小娟

陈春林(1955— ),浙江省玉岩镇新岗村人。9岁入原松阳高腔新岗剧团学艺,在高腔老艺人李宙献严厉的教导下开始学艺生涯。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登台表演,工净、生角色,大花脸角色扮演得最好。1978年,陈春林进入高腔演出的巅峰时期,不仅演出的技艺高超,同时在剧团中威望也很高。1978年至2000年,担任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的团长。在担任团长的22年期间,为松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之后,白沙岗剧团几经沉浮,在以陈春林为代表的老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重返戏曲舞台。身患气管炎的陈春林,辞去团长一职后,仍心系松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

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依赖的不外乎就是一片可以孕育它的土壤和一群懂得欣赏并懂得如何去保护它的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关键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松阳高腔艺人陈春林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榜上有名,这位老艺人为松阳高腔的传承与保护做出的贡献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为了真实地记录,我们走进了这位高腔艺人的生活,去聆听他与高腔同行的风雨人生。

松阳高腔——一个被戏曲界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文艺瑰宝,作为一种人文艺术历史存在,经历岁月沉浮,成功地传承至今,成为浙江省目前尚存的高腔剧种中唯一能够完整演出的古老剧种。松阳高腔,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现手法保留了粗狂、原始、古朴的风貌,自成格局。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单声腔剧种,它在民间得以传承,是文化工作者致力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成果,也是松阳高腔艺人投身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朽事业的真实写照。

一、踏上高腔之路

陈春林,国家级传统戏剧松阳高腔的传承人,1955年1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松阳县玉岩镇新岗村。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这位高腔艺人就与家乡这块世代传承高腔的热土紧紧联系在一起。提起松阳,用人杰地灵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松阳,山川钟灵毓秀,人文底蕴深厚,是浙西南最早建制的县,拥有原处州十县中最大的松古盆地,阡陌纵横,良田万顷,向为繁华之地,古称“浙南粮仓”。自东汉建安四年(199)置县以来,虽地域历次变更,县名历次更换,却长期成为浙西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这1800多年的历史画卷中,松阳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松阳高腔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孕育并成长,成为至今仍传承下来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成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成为历经沧桑却依旧深植民众之间的一朵艺术奇葩

松阳高腔发源于松阳县玉岩镇新岗村和周安村。陈春林就出生于新岗村——松阳高腔的发源地之一。松阳高腔,源于宋元南戏,兴发于松阳的古市及玉岩一带,曾被称为“白沙岗之土调”,是浙江省八大高腔之一。民国17年(1928)《松阳县志》有“白沙岗之土调”的记载。该村有能够上演松阳高腔传统剧目的剧团——白沙岗松阳高腔剧团。该戏班由本村李氏家族组建,经过历代的传承,在民国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戏班解体,艺人离散。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老一辈艺人李林焕、李高森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又重新收徒,组建起新戏班。在陈春林儿时的记忆中,逢年过节、大型的庙会神会都会有高腔的演出。童年时期,虽然听不懂高腔的唱词,对高腔传统的30多本大戏也知之甚少,但是华丽的戏服以及各式各样的面具是童年记忆的全部。牛头、马面、弥勒佛等全面具和四大金刚、八仙、雷公、判官等半面具都是自己所神往的东西。每一次演出,演员们都穿上了戏服,根据角色不同,大家画上脸谱,戴上面具,因此,猜测演员的身份也成为儿时的乐趣之一。女堂丑角装束夸张,往往白脸,两颧抹红,嘴巴上还点一颗大黑痣,头上插“羊角髯”或是戴围额,手上拿大手帕或者大蒲扇,再加上演员夸张的表演,博得孩子们的阵阵喝彩。在自己的村子里,随便拉来一个村民,虽然不能登台表演,但是个个都可以唱几句拿手的高腔。民国时期,松阳高腔已经逐步衰落,之前专业性的高腔班社已经成为业余的季节性班社。

从小耳濡目染高腔演出,年幼的陈春林就开始对高腔产生浓厚的兴趣。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来没有参加过高腔演出,但是在高腔这种文化氛围里成长,嗓音不是很好的父亲,在家中偶尔也会哼唱几句高腔。亲戚朋友当中,业余参加白沙岗剧团演出的寥寥无几。没有家族成员的影响,并没有减弱陈春林对高腔表演的喜好。陈春林的梦想就是,长大以后能够登上高腔演出的舞台。松阳高腔经历几度沉浮,1964年春,原松阳高腔新岗班为班底的剧团恢复演出。这是一个业余的高腔剧团,面对演员短缺的现状,急需培养一批演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家乡的传统戏剧,让松阳高腔传承后继有人,经过村民集体商议,将村里十几岁的小朋友都召集起来,根据小孩的兴趣爱好以及面相特征,分配不同的角色。最后,经过白沙岗剧团老艺人的筛选,将13位小朋友纳入村里的高腔剧团。儿时陈春林面目清秀,又喜好高腔表演,成为13位小朋友中的一员,主要扮演大花脸的角色。从此,陈春林就与高腔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二、难忘的学艺之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这是古人学习的经验之谈。凡求艺、求学之路都是如此,学习松阳高腔也不例外。白沙岗剧团属于季节性高腔剧团,对演员的唱腔以及表演水平都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只要孩子们认真地学习,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陈春林被招进剧团之后,就开始了学徒之旅。在剧团中,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拜师。为了让戏班后继有人,将高腔顺利传承下去,戏班的老艺人李宙献负责新进小朋友的学习。因此,如果真的要寻求师徒关系的话,李宙献就是陈春林的师傅。师傅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学徒的日子虽然比较苦,但也是最难忘的。学徒期间,陈春林每天都要给师傅铺床铺,端茶倒水。当时的条件很差,学习很苦,为了读懂戏文,每天练习完各种表演动作后,还需要在松油灯下学习,读戏文。当时,由于师傅中风,没有办法登台演出,就连生活都几乎不能自理,但其精湛的高腔表演功底,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每次师傅来教大家演出,都需要陈春林和伙伴们一块儿把师傅用轿子从家里抬过来,教完以后再送回去。师傅没有办法站起来教大家走舞台步和练功,也不能亲自示范表演动作,师傅用语言精心指点,其他老艺人在旁边比画,不到半年的时间13个小演员几乎都可以登台演出了。

为了年底的演出,戏班需要加紧排练。由于演员短缺,包括陈春林在内的小演员都需要上台演出。天公也不作美,一夜之间降了一场大雪。师傅家离村里的排练场地比较远,陈春林和同行的三个小伙伴,腿上绑上厚厚的棉絮毯子,冒着大雪去接师傅来教戏。崎岖的山路,几个小孩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为了不让自己在雪中滑倒,不让师傅有任何颠簸感,几个孩子忍着严寒,平安将师傅接来。回来后,几个小徒弟面色惨白,小手和小脚都冻麻木了。陈春林放下师傅之后,都没来得及为自己暖暖,就立即给师傅倒一杯滚烫的茶水,让师傅捂捂手。师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望着这位懂事的孩子,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不到半年的时间,陈春林就和其他的小朋友走上了松阳高腔表演的舞台。俗话说“戏是一场一场地教会的”,能上台演出不代表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大戏。像李宙献这样的传统老艺人,曾是白沙岗剧团的主要负责人,擅长生、净等角色,为该剧团导演了多本大戏和小戏,在培养年轻的学员上下了很多的功夫。陈春林小学毕业之后,为了能够看懂剧本、打破传统的高腔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继续完成了初中的课程。在学习每一出戏之前,陈春林都将传统剧目的手抄本戏文看熟,领会戏文的主题,将自己的角色分析到位,主攻净、生角色。白沙岗所演的剧目中,以《夫人戏》最受欢迎。已经排练好的二十几本大戏完全掌握在老艺人手里,青年演员必须在漫长的学习以及不断的舞台表演中才能掌握。为了留住传统高腔的演出技艺,为了不让传统剧目随着老艺人记忆和体力的消退而消失,年少的陈春林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松阳高腔这一传统民间的戏剧需要年轻的一代来传承。

三、艰辛的团长生涯

对于高腔艺人陈春林来说,最为难忘的不是学艺的漫长历程,而是白沙岗高腔剧团面临解散的那段时期。自从跨进高腔表演的大门,陈春林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苦学高腔表演,立志要将高腔传承下去,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让高腔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领略松阳高腔的独特魅力。如果将之前与松阳高腔一起走过的日子称为学徒岁月的话,那么1978年可以称为陈春林真正走进高腔的开始。二十几岁的陈春林年轻力壮,声音洪亮,精力充沛,是自己高腔演出的巅峰时期。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学习,陈春林不仅表演水平高超,而且在剧团中的威望也很高。

每年秋收忙完之后,剧团的负责人就开始忙于跑戏。由于陈春林为人憨厚,又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不知不觉中,剧团的跑戏工作就落到了他的肩上。没有经过选举,也没有经过任何的会议,村民们就将陈春林推上了白沙岗剧团团长的位置,这不仅是村民对陈春林表演的肯定,也是对松阳高腔生存与发展希望的寄托。

如果一个剧团没有演出,那么演员们也不会聚集起来排练松阳高腔的剧目。在陈春林当上团长之后,更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让松阳高腔活下去的根本是要去跑戏,让剧团有戏可唱。邻近的镇子和村子,陈春林可以亲自去跑,但是由于交通不便利,较远的地方,只能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或者是远方的亲戚帮忙联系。除了务农保证基本收入,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陈春林认为高腔是自己生命的第二事业。虽然一年的演出有几十场,但是收入还不足2000元。(www.daowen.com)

完全靠高腔养家糊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让高腔剧团传承下去,陈春林绞尽脑汁地谋求发展之路。陈春林的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面对他的执着,从来没有怨言,即使是在剧团遇到困难的时候。忙碌大半年,陈春林也不能给家里增添一分钱的收入,妻子虽然不能理解丈夫的这份执着,但是一直在默默支持。

在自己整日为高腔剧团的生存奔波时,两个儿子也相继长大成人。子承父业,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两个儿子的选择并没有如父亲所愿。两个儿子从小受父亲高腔表演的影响,也都会唱几句,但都不是真正地喜欢高腔。大儿子在年少的时候,还曾经和父亲出去演出过几次,但随后就彻底拒绝加入高腔演出的行列;小儿子从小就没有表现出一丝兴趣。为人父的陈春林也能够理解儿子们的苦衷,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也只能自己承受。儿子们从小就看着自己的父亲为高腔的传承奔波忙碌,一次次放弃外出谋生的良机,致使家里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儿子们不想重蹈覆辙,走自己父亲的道路。虽然他们也意识到传承高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面对生活的无奈,大儿子毅然的走上了从商之路。小儿子虽然没有走出大山,做了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也远离了高腔。但是儿子们从来没有反对过自己的父亲、说服父亲放弃高腔,只是在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父亲。

从1978年到2000年,22年团长生涯的艰辛是难忘的,但或许就像哲人所说的“经历过的都是人生财富”。2000年由于身体不适,饱受气管炎的折磨,陈春林不得不退出了白沙岗剧团的舞台,但是他对高腔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却一点都没有减轻。带病登台演出和带病教徒的工作从未终止过,即使是在病痛的折磨下,自己也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四、重振剧团的辛酸

1990—2000年,可以说是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的黑色年代,此时的松阳高腔走到了悬崖尽头。作为传统的民间业余剧团,白沙岗剧团外出演出的机会原本就不是很多。陈春林看着在文化艺术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整个戏曲市场的大滑坡,内心的痛苦没有人能够体会。

在现代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更愿意去接受新式的文化。以往演出的时候,大型的表演观众可以达到几千人,小型的表演也有几百人,现在观众越来越少了。村民们每年农闲的时候之所以愿意参加白沙岗剧团的演出,还是希望能够有点儿收入。面对高腔演出市场每况愈下的现实,村民们的凝聚力也慢慢开始动摇了。从1982年松阳恢复县以来,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文化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松阳高腔的保护工作,多次资助扶持白沙岗松阳高腔剧团,但是面对演出市场的不景气,政府的补助几乎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其生存问题。

戏路不好,这是一个大的时代所造就的。面对即将解散的白沙岗剧团,陈春林是最为无助的。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剧团无路可走,土生土长的松阳高腔就要在自己这一代终止,他心如刀绞。经过演员们的商议,决定解散白沙岗剧团。剧团的道具留着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看不到任何的前景。在大家准备变卖剧团家底之时,陈春林站了出来。他苦口婆心地说服大家再撑几年,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松阳高腔一定可以重整旗鼓的。虽然自己此时也无能为力,但是松阳高腔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陈春林只知道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下去,但是该如何走下去,自己也无能为力。在剧团面临解散的关键时刻,陈春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震惊了所有的人。为了保护白沙岗剧团,陈春林没有和家人商量就去借了几万块钱的高利贷,用这笔钱买下了剧团所有的道具,包括戏服、面具、舞台道具(红黄罗伞、武旗、令旗、圣旨、朝笏、烛台、香炉、桌围、椅披、井台等)、后台乐器等。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借高利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家里的唯一收入就是几亩薄田,养家糊口还存在问题,更不要说偿还高利贷。面对这样的举措,妻子和家人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村民都不理解陈春林的这一举动,但是陈春林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民间高腔剧团没有固定的排练场地,也没有表演的舞台,让高腔得以生存下去的唯一物质的东西,就是这些舞台道具了。虽然自己不知道高腔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但是他深信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只是现在处于一个瓶颈期而已。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再想重新置办这些道具是多么不容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县级文化部门了解到白沙岗剧团的生存现状之后,县级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使白沙岗剧团重新走上了戏曲表演的舞台。2003年8月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松阳文化体育馆多次召开松阳高腔保护工作座谈会,并制定了《松阳高腔保护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松阳高腔以其原生态的风貌于2005年5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松阳高腔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将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作为高腔传承基地之一。此后,松阳高腔备受国内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如今,松阳高腔的白沙岗剧团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但是是谁在剧团最为困难的时候,站出来出了一把力?陈春林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这位普通的艺人,为了自己执着的信念,拯救了一颗璀璨的文化之珠。

五、心系高腔的日子

“虽然松阳高腔已成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重点保护的艺术文化遗产对象,但是它依然在濒危的困境中苦苦挣扎着,我们真的需要政府和我们共同努力来为松阳高腔找一条生存之路。”这是陈春林含着泪珠说的一句肺腑之言。2000年,看到白沙岗剧团重新走向戏曲舞台,陈春林心满意足地辞去了团长一职。此后的日子里,陈春林依旧尽职尽责地帮助现任团长跑戏,登台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大花脸。

2007年,在上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时候,陈春林理所当然地被大家推选。这是村民对这位高腔艺人的肯定,也是国家给这位民间艺人多年来为松阳高腔所做贡献的一种补偿。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春林更是尽职尽责,在松阳高腔的传承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的贡献。为了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为文化部门以及剧团献计献策。为了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传承下去,在传承基地为小学生和初中生传播松阳高腔表演的精髓。

如今,55岁的陈春林已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气管炎越来越严重,几乎没有办法登台演出了,但是他对松阳高腔的热情从未减弱。冬天是松阳高腔外出表演的季节,也是他气管炎最为严重的时期。每次陈春林都想上台表演,但是怕自己在表演中咳嗽起来,影响舞台效果。虽然不能登台演出,但是陈春林还在教两个徒弟松阳高腔的表演。陈春林已经和松阳高腔一起走过33个年头,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认为:“我虽然不能登台演出了,但是传承松阳高腔是我终生的责任。”

“松阳高腔”拥有人文底蕴丰富的孕育地,它成长发展到如今,与陈春林这些朴实执着的传承人的奉献是分不开的。即将退出表演舞台的陈春林依旧心系高腔,担忧高腔将何去何从,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高腔演员的身上。

我们既然已经认定了松阳高腔所具备的各种历史文化价值,就有义务和责任让我们的后代子孙也能拥有这份荣幸,去拥有和享受松阳高腔这样一种牢牢扎根于农村土地、深深植根在农民心中的活态艺术文化。

相关知识

松阳高腔: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由于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演出松阳高腔从未间断,在这一声腔的传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阳高腔又被称作“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则称为“高腔”。明末清初形成地方化的松阳高腔,约有400余年的历史,以松阳地方杂剧为主,吸收昆腔等外来声腔的艺术因素而最终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松阳高腔现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地区,远及闽、赣、皖等地。因其从未与其他声腔、剧种合班演出,且无专业剧团,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有业余演出,故保持了古朴、清新的民间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