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少年必知的中国文学经典:传统下的独白

青少年必知的中国文学经典:传统下的独白

时间:2024-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42部传统下的独白李敖我喜欢李敖的坚决和博识。当锐气十足的李敖将自己年轻时代的信念贯注成文时,便有了撼动文坛的《传统下的独白》。《传统下的独白》正是如此。1963年,当28岁的李敖捧出他的第一部书——《传统下的独白》时,并不曾料想其引发的惊澜般的效果。此书虽名《传统下的独白》,实际上是包含了两部分“传统下的独白”与“独白下的传统”。对“传统下的独白”,最后还得一提《老年人与棒子》。

青少年必知的中国文学经典:传统下的独白

第42部 传统下的独白

李敖(1935~ )

我喜欢李敖的坚决和博识。在我们这个庸常的时代,李敖式的人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他那种直率、坦诚而尖锐的话语品质,为多数的写作者所没有。李敖的文字比一般的杂文家要宽广、深邃得多,我们与其说他是杂文家,还不如说他是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尤其是在杂文这一文体如何与历史材料应用相糅这点上,我想,就连鲁迅也是比不上他的。

——著名批评家 谢有顺

台湾千古才子书

★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的杂文经典

李敖其人,全中国只有一个。这个华语文坛上极有个性的思想家和杂文大师,是台湾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被西方传媒誉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他自诩是顽童、是战士、是善霸、是文化基度山、是社会罗宾汉、是侠骨柔情的大作家兼大坐牢家;另一方面,他又是坦白的思想家、挖黑的历史学家,同时还是黑白分明的文章大家。“嬉笑怒骂皆为锦绣文章,爱恨痴缠成就多面怪杰”,也许是对他生平的最好概括。李敖才华盖世,侠骨柔情、快意恩仇,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顶着“世界禁书第一人”的名号,要把人间的一切错误与不义,统统加以扫荡,铸造着血肉丰满、风流倜傥、多姿多彩的一生。

当锐气十足的李敖将自己年轻时代的信念贯注成文时,便有了撼动文坛的《传统下的独白》。杂文集《传统下的独白》是李敖光辉岁月中最大的骄傲,是还没完全学会世故的李敖向着中国五千年的陋习开出的第一炮。就其在文学上的成绩而言,绝不逊色于李敖其他任何“名震江湖”的大作。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凭借其特有的严肃与忧思,已经远远超越了成熟的、在人生波澜中沉浮多年的李敖后期作品的境界。

《传统下的独白》是一部斗士书,文章字字透明,惊世骇俗,观点深沉通达、力拔千钧,使李敖这个狂狷而又风华绝代的性情中人跃然纸上。40多年来,这部杂文经典一版再版,被禁后更加风靡,启蒙的锋芒不可压抑。而其对积习糟粕的痛陈,更使无数饱食终日的青年猛然觉醒并重新思考人生。这部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思想才情独迈千古、午夜神驰于人类忧患的李敖,而鲁迅般的精神、人格之光不时闪烁其间。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白话文翘楚”的李敖,其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率真和痛快,有什么说什么。李敖深知,写文章的重点是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要能“达意”,“形式”并不很重要。嬉皮笑脸,不失为文章;亦庄亦谐,不失为巨作。《传统下的独白》正是如此。

华文精选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其实这话对他们男人说来更切实际。政治这东西要会杀会砍会登台演戏才行,要会打击敌人,也会出卖朋友。……这些皮厚心黑的事,对我们女人说来都是不合适的。在政治上面我们所能做的,除了打开后门收红包外,我们还希望替丈夫多多建立起和裙带有关的关系。至于我自己,我对政治的兴趣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对那条花裙子的兴趣,我不关心甘乃迪怎样应付察国的局势,只关心他怎样应付太太的脾气,报纸第一版似乎是没有什么好看的,这时代不会再有希腊罗马那种英雄美人的战争了,现代的男人都是狗熊,他们不为美人儿打仗,却为非洲的几个小黑人吵来吵去,那太不罗曼蒂克了,这种消息还有什么看头?所以我只看杂志,看杂志中李敖的文章。

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意识浓重的地方,而传统社会一贯奉行“庸德之行,庸言之谨”的处世信条,缺少的是毫不妥协的人生态度。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太多作家是以春秋笔法来微言大义,往往只能欲言又止、模棱两可地让读者去意会,却不可说得太痛快。李敖则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传统社会的一个异数。1963年,当28岁的李敖捧出他的第一部书——《传统下的独白》时,并不曾料想其引发的惊澜般的效果。这部书刚一问世,犹如一颗威力无比的重型炸弹,在台湾岛上卷起了狂风。出版仅仅两个星期,就因脱销而再版。这部专论中国传统文化弊病的书共20篇文章,包括《独身者的独白》、《爱情的刽子手》、《假如我是女人》、《老年人和棒子》、《由一丝不挂想起》、《张飞的眼睛》等,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谈男人的爱情、谈女人的衣裳、谈妈妈的梦幻、谈法律的荒谬、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对传统的伪善和愚昧做了酣畅淋漓、鞭辟入里的剖析。虽是李敖的处女作,却充分发挥了李敖的创意与想象,出手不凡,大师功力可见一斑。

《传统下的独白》中的文章,内容虽是杂拌儿,但是贯穿其间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所以,对李敖来说,“千言万语,总觉得是个人的‘独白’”。书中李敖以一种颇有孤独感的反抗和藐视,将其思想中特有的犀利渗入文字中,直击人的感官,让人大汗淋漓。

读李敖的文字,会使人“入世”,并陡增一股阳刚之气。而《传统下的独白》更是会让人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那种疾恶如仇,道人之不敢道,说人之不敢说的精神,可谓狂妄至极、痛快至极。但越读便越觉得狂得有理,而且狂得可爱。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传统之下,传统之上

《传统下的独白》是作家李敖的作品。

此书虽名《传统下的独白》,实际上是包含了两部分“传统下的独白”与“独白下的传统”。这两部分都是由相当数量的杂文组成,但这两部分杂文涉及的领域又各有不同。

虽然,“传统下的独白”这部分的文章多为“嬉皮笑脸”式的,但亦不乏感性的作品。《红玫瑰》这篇描写往日情谊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毕竟,最令李敖深恶痛绝的还是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所以李敖写得更多的还是这方面的文章。在我看来,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实际是“修身”的一个标准,要求人们把握适当的尺度,就是海纳百川但又不失之偏颇,结果“中庸之道”经过2000多年的代代相传后,竟被歪曲成“不偏”“不倚”,海纳百川变成了视而不见,过分的谦虚又变成了虚伪,广义的“中庸之道”终变为了狭义的“中庸之道”中庸无为了,就好像李敖笔下的“无为先生”一样,一生以“无”为典,最终一生无所作为,在他“无底之壑的无间地狱”做他的春秋大梦(久闻儒、道不同,想不到最终也是“殊途同归”)。对“传统下的独白”,最后还得一提《老年人与棒子》。这篇文章探讨了三个问题:“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老年人懂不懂交出这一棒”、“老年人交出的是一条这样的棒子”,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老年人”的“交棒”问题的担忧,亦不乏对“老年人晚年不及早年”的悲哀。

《独白下的传统》与前一部相比,还保持幽默的风格,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写作目的上看,都大不相同,据作者介绍是“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帮助非中国人别在误解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中国人不了解中国”。的确,一部中国史又从何说起!当皇帝的,或忙于嬉戏玩乐,或忙于营建他的铁桶江山,哪有闲暇了解中国;当官的,或忙于媚上请功,或忙于欺压小民,哪有心思了解中国;当小民的,或忙于三餐一宿,或忙于养妻活儿,哪有时间了解中国?偶尔有几人置于此外的,亦不见得有多高明。标准的中国人犹如此,更遑论“非中国人”了。《独白下的传统》正是为此而来,采用了与以往史书不相同的方法写中国,“希望受苦受难的人能看得懂又不看得困”,这从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新闻报纸像杂志》、《家族人越多越好》、《女性牌坊要大,金莲要小》……作者从编史、避讳、言论、征兆、音乐、家族等不同的方面写中国传统,写古代中国,写近代中国,的确是一部微型中国史。

华文精选

不庄重地说,选美本是吃饱了饭没有事干的高等男士们所发现的消遣女人的艺术。因为女人绝不会想到选美,这倒不是因为恐怕什么,乃是因为镜子一照,她立刻感到“美不由外来兮”,立刻发现她自己不就是天下第一美人吗?维纳斯已在此,还有什么好选的?故凡是参加角逐的小姐们,无一不是兴致冲冲地抱着必售的信心而来;而那些不肯参加或不屑参加的幽谷百合们,也无一不带着“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骄傲作壁上观,设想女生宿舍群雌粥粥围看报纸品头论足之情景,以及在时装表演或选美大会上在座女性很少鼓掌的事实,我们实在不难揣度她们那点小心眼儿了。

《独白下的传统》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内涵丰富且有根有据的,例如《新闻报纸像杂志》,写的是一部报纸的发展史。从“唐朝开始有一点模样的记载……叫做《邸报》”,一直写到“中华民国制定《出版法》”,其中提及了宋、元、明的《邸报》,到清朝的《京报》,维新派的《中外公报》,西太后时期的《政治官报》,租界的《苏报》,印证了报纸从“杂志式”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式”从手写到先进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且文章写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间或插入另外一些史实,内容更见丰富。还有《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写的是酒的历史,也是“酒”字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人的历史,酒从来没有脱离于人的发展而单独发展。此文与前相比更是图文并茂,引证丰富。于是,李敖便用他渊博的知识及幽默的笔法完成了这一“似史非史”的微型中国史。(www.daowen.com)

中国传统文化中要么熏陶出博学儒雅的大夫、忍辱负重的忠良、慷慨悲歌的英雄,或清心寡欲的隐士,但极少会有李敖那份泼辣、尖刻、诙谐加上七情六欲的气质。李敖的傲气和才气让人恨不得,爱不得,这让我想起关汉卿写的一首元曲《一枝花·不服老》,其中有这么几句:“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著名主持人 杨 澜

脱离人来谈文章是不现实的,脱离李敖来谈李敖的文章更是脱离现实。因为李敖个人的性格、文风、经历已深深地嵌在本书内,《十三年和十三月》就是李敖的自传,“十三年来的深思默察转变到十三月来的文坛争战”,李敖的人生哲学就是:“能少做一分懦夫,就多充一分勇士;能表白一下真我,就少戴一次假面;如果与覆巢同下,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太狼狈的‘坏蛋’;如果置身釜底,希望自己不做俎肉,而是一条活生生的游魂。”事实证明,李敖是成功的,文战多年,李敖始终屹立于文坛,从1963年的《传统下的独白》到1979年的《独白下的传统》再到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北京法源寺》。而李敖自己亦被西方传媒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氏写文章重视“达意”忽视“形式”的文风对当代文坛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佚 名)

从《传统下的独白》解读李敖

解读李敖这个人,必须要从他生存的社会环境谈起。这是个充斥了黑金政治、官场丑闻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是一个典型的福斯塔夫式背景。假丑恶充斥于人们的视野当中。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有的人选择了恭顺。恭顺不是梅妻鹤子的淡逸,恭顺是对丑恶无声的歌颂。当选择了恭顺的时候,我以为就选择了对人格的出卖,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愧对良知的堕落者”,那么,面对着人对人的伤害,体制对人的践踏,李敖又选择了什么呢?

我们知道,一个有非常自我意识的人都是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在李敖的生命规划中,高歌激进的红色是他的主基调。但现实又是这么灰暗阴鸷,这样的一个反差,这样的一个对比显然是李敖所不能忍受的,在运行地火奔腾不息但却沉默的时候,不错的,李敖也曾沉寂过。但他显然无法忍受了。他亮出了自己的面孔,一张人的面孔,一张青春血性的面孔。这张面孔所展现出来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力量是振聋发聩的。我们也从这张面孔中看到了拍案而起的君王意识、义无反顾的义士品格和赴汤蹈火的英雄意象。读李敖的书,除了活力就是激情,你感觉到的是一种奋进的气势。你会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飞动的气势因而将是你对李敖作品的印象。

李敖杂文成功地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优良的战斗文风,他善于取类型贬痼癖,敢于倡直书用直笔,长于寓庄于谐化俗为雅,使其作品在当代杂文界尤具杂文本色,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当代学者 陈才生

李敖批国民党,批得虎虎生风,风云变色,这是他的大业和绝活。李敖批台独,指得鸡飞狗跳,跳踉偃仆,这是他的大义和神功。李敖之为李敖,就在于他把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不断导演成卓别林式的喜剧。这才是大本事。这才是大造化。

——当代学者 卞毓方

但这部书又绝非一种宣扬道德教化的庙堂文学,它有着山林文学的特色,是一种自然的、从俗的、快乐的、嘻嘻哈哈的气质所反映出来的。读者在轻松和愉悦中完成了民主世俗化和大众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李敖是个成功的作家。他是知识分子与文化商人的混合物。一方面,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同时,他又十分注重商业化活动的效益原则和交换竞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他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

大哉李敖!(佚 名)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有一位提起来便让很多人“不寒而栗”的文学大师。他卓尔不群,一生勇往直前,他就是世界上最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身居台湾的中国文坛一代奇才:李敖。1935年李敖在哈尔滨出生的时候,东北已是日本人侵略下末代皇帝溥仪的“满洲国”,所以李敖常说自己一出生就是“遗民”。李敖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随着家人几次迁徙,从哈尔滨到北京,再到上海、台湾,他独立的个性在此过程中便崭露锋芒。

李 敖(1935~ )

上高三时他曾因为讨厌令人窒息的中学教育而自动休学,后来又以同等学力考入台湾大学,先学法律,后学历史。毕业后做过军官,又考入台大历史研究所,可是他再次自动休学,因为“不高兴再读了”,由此开始了他作为思想家和社会批判家的生涯,写作出版了《传统下的独白》、《历史与人像》、《胡适研究》、《胡适评传》、《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文化论战丹火录》、《教育与脸谱》、《上下古今谈》、《乌鸦又叫了》、《两性问题及其他》、《李敖写的信》、《也有情书》、《孙悟空和我》、《不要叫罢》等大量时事杂文集。

因为对传统文化和当局政治弊端一针见血的深刻批评,涉嫌“反叛”而得罪了当局,李敖开始了长达14年的牢狱生涯,直到44岁才复出,可是两年后,国民党再度判他坐了半年冤狱。出狱后,李敖从揭发国民党司法与监狱的黑暗开始,大规模地延续一种反集权、反暴政、争取自由、争取历史真相的写作,把国民党搞得焦头烂额。他每月写一本书,连写10年,一个月都没间断。到目前为止,李敖共写过100多本书,可是其中96本被查禁,自人类有史以来,写禁书之多,被查禁量之大,列居世界第一。而代表作《胡适评传》、《蒋介石研究集》、《李敖回忆录》、《李敖快意恩仇录》却无不脍炙人口,唯一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一面世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李敖为了真理与信念,绝不怕得罪人,绝不怕孤立——他有独特的做人方式。这位在台湾笑傲50年的狂狷人,学贯中西,睥睨一世,在大陆及全球华人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无疑称得上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名声最响亮、最不可不知的奇人。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是李敖被提名候选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重量级作品,以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为主题,用纯正的白话叙述方式,围绕着晚清义士谭嗣同本可以不死却一定要死的前尘往事展开叙述。对于变法失败后救援谭嗣同的各色人等——比如梁启超、日本人、南方革命党人、大刀王五,李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又不给出明确结论,只是让读者自己做判断,以此重新解释戊戌变法这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事件,探讨中国的前进之路是改良还是革命。《北京法源寺》写出了中国文化的大优大劣,是一部十分厚重的小说。

※ ※ ※ ※

《百年思索》是龙应台于2000年推出的散文集。这位内地读者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台湾著名学者、文学家,在现今的女作家大都沉溺于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潮流时,屡屡以辛辣的笔锋,让人眼前一亮,多年来,在文化界和思想界造成的反响巨大而持久,掀起了一股“龙卷风”。《百年思索》可谓龙应台最成熟的一部随笔集,作者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看中国,抒写了对历史的深沉反思,对中西文化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畅销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