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平衡,人才活得健康
古人云:“平人无病。”什么是“平人”呢?简单地说,就是阴阳平衡的人。在人体内存在着阴和阳两面,一般来说,凡是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在上的、在外的等特性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于阴。但是这个阴阳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疾病等都会将这个平衡打破。一旦打破,人就要面临疾病的挑战。“阴平阳秘,百邪不侵”,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身的阴阳状况,让它随时都处于这个平衡之中。
阳盛者热,阴盛者寒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据说远古的世界中有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每当黎明来临时,就有一个太阳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那时候,大地上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要一起周游天空,它们都爬上了车,这回大地上的万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放出巨大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森林着火啦,河流干枯啦,大海也干涸啦,万物难以生存。这时有个年轻的神箭手后羿挺身而出,射下了其中的九个太阳。天空中剩下一个太阳,世界才恢复了往日的幸福安宁。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是不行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沐浴着万物。但是太阳也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万事万物也无法生存。
天地之间的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之分:太阳为阳,月亮为阴;阳光照耀的一面为阳,背着阳光的一面为阴,诸如此类。人体也与世界一样,有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一个“小世界”,体内有一个“太阳”时,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人体内有气血,气属阳,血属阴。“气有余便是火”,火大了,就犹如一个太阳变成十个太阳一样,从而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这就是阳盛。与此相反,气不足,就好像一个太阳也没有似的,那么就会特别寒冷,这就是阴盛。
人体内的小世界也遵循着阴阳平衡的健康规则,无论阴阳哪一方失衡,都会导致疾病。
因为阴阳消长,所以会出现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而寒热正是阴阳偏盛的表现,阳盛者热,阴盛者寒。我们看热证大多是对外邪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诸如发热、烦躁、吐黄痰等;寒证的人大多是对外邪适应能力低下的表现,比如冷痛喜暖等。辨别疾病属寒还是属热,是确定使用温热药还是寒凉药治疗的前提。
中医讲:“一问寒热二问汗”,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寒热,问寒热最主要问的就是手足。因为手足为人体末梢,如果手足温热,就表示人体内循环很好,人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手足很热,那大多是阳盛;如果手足冰凉,那大多是阴盛。
同时,手上的指甲也可以反映出寒热。指甲上有一个白色月牙状的印,我们称之为甲印。并不是所有人的指甲上都有,有的人手上则没有,那么这个甲印和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甲印就是甲根的新生部分,通过望甲印就可以辨别人体的寒热虚实。
甲印是指甲根部的月牙状的印,可以反映人体的寒热虚实。
通常来说阴阳平衡的人除了两个小指之外,其余都有甲印,拇指甲印的宽度在2毫米左右,其余依次减少。同时,甲印边缘整齐、清晰、饱满,这是健康的表现。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看不出有甲印,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为寒型甲印,通常与体内的阴盛有关。有的人就一个拇指有甲印,那也说明体内阴盛,偏寒。与此相反,还有一些人不仅有甲印,而且甲印略大或多,这就是热型甲印。小指上有甲印,或者甲印偏大,说明体内阳盛,偏热。
甲印略大或多,说明体内阳盛,偏热。
甲印少或只有拇指有,说明体内阴盛,偏寒。
我们知道,中医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的,正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京中第一好医官”刘裕铎在雍正和乾隆时期都在宫中做过御医,诊治水平颇高。一次乾隆皇帝的上腭部发干,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刘裕铎等人给敬上一味孩儿茶,让乾隆皇帝涂在发干部位或者含服都可以,很快就清除了口中的浮火。
其实,孩儿茶不是茶,它是儿茶树的枝干或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的枝叶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也称儿茶膏、黑儿茶。孩儿茶内服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外用可敛疮止血,对于口干、牙痛、牙龈溃疡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上腭发干通常是由上焦肺胃伏火引起的,孩儿茶味苦性凉,苦能泄泻,凉能清热,所以能起到消热去火的作用,这就是“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
与此相反,如果患者是寒证,体内阴盛,就需要补充阳气,请回一个“太阳”。
据说春秋末期齐国君主齐景公患了水气内停病,一直未见好。这天夜里,齐景公忽然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力不能胜,醒来之后担心这是否预示自己死期将近。第二天早朝,齐景公对当时的国相晏子说:“昨晚我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被打败,我大概快死了吧!”晏子略加思索说:“请个占梦的来预测一下吧。”齐景公准许后,晏子就派人用车去接占梦者,而自己站在宫中的小门边迎候。占梦者到后,晏子告诉他:“昨晚齐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自己被打败,特请你来占梦。”占梦者说:“让我先查一下占梦的书,看上面怎么说。”晏子说:“不必查了。齐景公患有水疾,是阴盛之证,太阳属火,是阳;他独自打不过太阳,是阳长阴退,是疾病将愈的预兆,你就这样说吧!”占梦者依晏子安排行事,齐景公听后大喜。过了些天,齐景公果然康复了。
齐景公认为自己打不过太阳,阳气不足,是阴盛阳衰;而晏子却教占梦者说这是因为“阳长”,是阳盛阴衰,阴邪就要退去了,说明病要好了,可见这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考方式。齐景公本就有水疾的阴证,如果再恶化,那肯定活不长了,但是反过来考虑,说这是得到两个太阳的帮助,也就说明他的阳气强了。根据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这时他的阴气将会减退,阳气将会生长,身体从而重新达到了阴阳平衡,才恢复了健康。
这说明人在看待自己的病患时,要有信心,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能提高自身的康复能力,这与用药的道理是一样的。然后再配合药物对症治疗,会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壮壮阳气,就能驱走寒邪,这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例如,有些女士月经期间小腹部总是冰凉冷痛,这通常是有寒气凝结。这时女士们就买暖水袋放在腹部焐一焐,腹部暖和了,就觉得舒服多了,这也是“寒者热之”治疗方法。
总之,要想健康,就一定要了解自己身体的阴阳状况,对于冷暖要放在心上,不要疏忽大意。这就犹如冷了要多穿衣服,热了要少穿衣服一样,要通过自己的感受,时不时地进行调节,不要让身体偏热或者偏寒。让自己的身体处在动态的阴阳平衡之中,才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借你一双慧眼,辨清真假寒热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现在很多东西让人真假难辨,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可以以假乱真,甚至有些人为了金钱、利益,连爱情、亲情里也会掺假。所以,有一首歌里就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们这里谈中医,我就给大家说一说这样的病,它有时候也给你玩这样的把戏:本来是一寒证,它偏偏伪装成热证;或本来是一热证,它又偏偏以一派阴寒之象出现。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有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把这个寒热真假看清楚,分清它到底是真寒还是真热。弄清楚病的本质是什么,千万不能被表象给迷惑了,否则治疗中就会南辕北辙,越治人越病。
怎么来辨别这个真假呢?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看舌头。自己的舌头可以对着镜子看,别人的舌头你可以让他伸给你看,一看就明白,简单方便地很。
很多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朋友,当自己生病或者朋友、家人生病的时候,他们看面色、看发汗、看身体是发冷还是发热,就是不看舌象。而对于普通人来讲,脉象不太好掌握,舌象又不去了解,这两个最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标尺被遗忘之后,就有可能将人带入歧途。
一般而言,舌苔发白的话,就说明这个人体内有寒,他生的病也多与寒有关。即使发热,那也是虚热,因为体内太寒了,身体里剩的那点儿阳气在那儿冷得待不下去了,所以就浮到上面来了,这个时候你应该给他温阳祛寒才是。
如果这个人的舌苔是厚厚的一层黄,那说明这个人体内一定有热,他的病是热证,治疗的时候就要给他清热祛火。
除此以外,大小便往往也是辨明寒热的有效途径。
如果是热证,大便一定是干的、燥结的,厉害一些的话,拉出来的屎就像是羊粪蛋一样。如果大便不干,是不能胡乱地用那些寒凉的泻下药的,容易伤正气。这一点,在《伤寒论》里张仲景曾经反复强调过。
小便也是,去厕所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观察。如果尿出来的尿特别黄,而且有很大的尿臊味儿,那说明身体里有火了,有时候还会出现上厕所次数少,或者撒尿比较困难、疼痛的情况。相反,如果是寒证的话,小便一定是比较清淡的,而且也比较多。
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些真真假假的病症,有时候不光咱普通人看不清楚,就是名医大家,往往也会被其中的假象所蒙蔽。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寒假热的例子。
徐小圃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个有名的儿科医生。有一年夏天,他的小儿子患了伤寒病,发起了高烧。徐小圃觉得小孩子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孩子发热,那一定是热证,就给孩子开一些寒凉药治疗。可是,孩子吃药之后,热并没有退下去,反而病得越发厉害了。徐小圃想尽办法,也没有效果。无奈之际,在家人的劝说下,请来了祝味菊。
这个祝味菊是个什么人呢?人称“祝附子”,是温病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尤其擅长用附子治病,看十个病就会有九个用附子。祝味菊来了之后,给小孩开的药里果然也有附子。徐小圃一看非常生气。孩子明明都烧成那样儿了,他居然还给开这么热的附子,一赌气跑到自己寝室里去了。
祝味菊就守着孩子,给孩子煎药、喂药,观察孩子的病情。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热慢慢退下去了,还开始喝米汤了。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徐夫人赶紧跑到徐小圃的房间去报喜。
徐小圃闻讯赶来,把孩子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了个遍。孩子果然好了很多,跟前几天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这一下,徐小圃算是彻底服了祝味菊了,当时就把门楣上的“儿科专家”牌匾摘下来了,觉得自己技不如人,枉称“专家”,并竭力要拜祝味菊为师。最后,祝味菊答应将他的孩子收在门下。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徐小圃孩子的病其实就是真寒假热。表面看来,高烧不退,热得不得了,但反欲近衣被,故实际上是里寒证。里边已经受寒了,你再用寒凉的药来讨伐,只会使寒气更重,阳气亏虚更厉害,所以徐小圃的药没有起作用。相反,附子是温热的,用上附子,就是中医里讲的“寒则热之”的治病原则,阴阳平衡后,病自然就好了。
与真寒假热相对应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真热假寒。这个人你看上去觉得他是冷得不行,但实际上他是热证,里边热得很。
我自己就治疗过这么一个病人。七月的天,那是非常热的,酷暑当头,很多人穿着背心短裤都在不停地出汗,可是我的这个病人却穿着毛衫来看病,哈腰缩肩,还说自己冷。她说这个“冷病”一直困扰了她好几年,找了好多医生也没看好。
我看了看她以前吃过的药方,全是温阳祛寒的药。当时我就纳闷儿了,这些是治疗寒证的药啊,没有问题,怎么这么长时间了,病人的病就没有一点起色呢?
她说话的时候,偶尔会感觉到她的口气比较重,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寒包火”这个词立刻从脑子里蹦出来了。再看她的舌苔,不是寒证该有的白,而是发黄且比较厚浊的,这是明显的热证嘛。于是,我赶紧给她开了生石膏、滑石、水牛角等几味寒凉的药,让她回去吃。结果,吃完一剂之后,就没那么怕冷了。又吃了几剂,衣服也就和正常人穿得差不多了。后来,这个病慢慢就好起来了。
现在想想啊,估计先前她找的那些医生跟一开始的我一样,都被她表面的这一派寒象给蒙蔽了。
所以说,辨清真假,拨开迷雾,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然,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医生,也不需要人人都成为医生。我们更多的人只是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健康长寿,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需要对疾病多一些了解、多一些认识,然后我们就会多一份健康的保障。
举手投足,透露身体阳气的秘密
“若利自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
我们通常会通过一个人举手投足间的一些细微动作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品质,以及修养程度。你有没有想过,其实通过他的举手投足,我们还可以判断出他是不是一个阳气旺盛的人,这个人可不可以委以重任,共赴艰难。
一个人的阳气到底足还是不足,我们不用看别的地方,就看手足。手足温热的人,他的阳气一定足,抵抗力也强,不怎么生病;相反,不论春夏秋冬,手足经常冰凉的人则阳气虚,抵抗力弱,爱生病。
手足位于身体四肢的末端,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国家,体内的精微阳气是国家的财政,手足便是远离首都的边远山区。这个财政更多地会支出到哪里呢?毋庸置疑,如果支出到中央及较为发达的城市,那么边远山区常常就会变为贫困山区。
所以,要想看这个国家究竟有多发达,我们不要去看它的首都,也别去看那些示范城市,这些都是花了大精力、大投资建设起来的,你从那里无法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虚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边远地区走一遭。这儿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那这个国家的实力就不可小觑,如果这儿的人民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那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还有待加强。
同样的道理,要想看身体里的阳气是否旺盛,不要看别的地方,先看手足。如果手足的温度不低的话,就说明这个人整个身体的阳气是旺盛的,身体状况不错;如果手足欠温或者总是冰凉冰凉的,那他的阳气就不够强,健康状况也要差一些。
手诊是我们中医里一种非常不错的诊断方法。虽然现在看病可能用得少一些,不过,我们还是应该了解一些手诊知识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实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观察过自己指甲根部的那个半月痕,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多,两手的拇指、中指、示指,甚至无名指上都有,有的人仅是拇指上有。半月痕越多,代表着你的健康状况越好,一般6~8个都属于正常。而像我们刚才说的,有的人半月痕很少,就拇指上有一点点;还有一些人呢,连拇指上都没有,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身体里的阳气不足,健康指数亟待提高。
其实,手最能透露你身体里阳气足与不足信号的,还是一开始我们提到的它的温度。正常情况,我们的手应该是温热的,但有些人,他的手特别凉,不管什么时候,你去握他的手,都是凉冰冰的。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他是冷血动物。其实呀,这就是他体内的阳气不足。
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一些老人、女性,或者身体比较弱的人身上,同时你也会发现他们的穿戴比较厚、比较多,说话语轻声细,无论是工作还是大伙儿一起玩儿,精力也不是很充足,容易早早地疲惫。
像这些手凉的人,除了咱们一般的饮食补养以外,没事儿的时候,你就多甩甩手,多做做一些手部的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运动运动也可以让你的手变得暖和起来。
说了手,我们还要说一说脚。有一句谚语叫“寒从脚起”,意在告诉人们一定要注意两脚的保暖。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寒不从别的地方起,偏偏从脚这个地方起呢?(www.daowen.com)
你看,两只脚处于我们身体的最下端,也就是最末端,是一个国家最偏远的山区,给养不足啊,它那儿得到的阳气供养最少,因此也最怕冷。
这个外邪和人体里的正气也像是两支作战的部队,外邪特别狡猾,它就是专找人体正气最薄弱的地方去攻击。所以,对于寒邪来说,就会经常觊觎着阳气最弱的双脚。只要你这里稍不注意保暖,它就趁机从这里侵入到身体里去,给你制造各种麻烦。
说到双脚的保暖,一定要记住夏天不要去趟雨水,这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爱犯的一个毛病。除此以外,老祖宗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特别好的养生方法,就是泡脚。
脚底有很多穴位,泡脚的时候可以激活这些穴位。比如说脚底那个涌泉穴,它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里讲“肾出于涌泉”。激活它,你就激活了肾经,就可以起到强肾壮阳的作用。
泡脚是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热水和药物的作用,刺激足部丰富的穴位,起到强肾壮阳、延年益寿的作用。
泡脚的时候,时间最好长一些。多久呢?不必非得说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因人而异。只要泡到你全身开始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我们中医也讲究按摩,特别是足部按摩,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是很熟悉了。所以你也可以一边泡一边按摩、揉捏你的脚底板,那样比单纯的泡脚效果更好。
由于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现在也流行起了艾灸。一些热衷于保健养生的朋友,经常会买一些艾条来进行自我调理。我建议大家,在买艾条的时候不妨顺带也买一些艾绒,在泡脚的水中加一些艾绒进去,能够增强温通经络的功效。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获取艾叶更为方便,那些注重养生的人士就会煮一些艾叶水来泡脚,既可以温阳、祛寒湿,还可以治疗脚臭等脚部疾病。这个和我们加艾绒泡脚是一个道理。
张仲景说:“手足温者,可治。”手足不仅是透露身体阳气强弱的一个使者,同时还是判决生死的一个“判官”。
当一个人病得特别虚弱,以致到了不知道他究竟还有没有救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摸他的手足。如果手足还有温度,那说明他体内的阳气还是可以的,“有阳气者生”嘛;如果一摸他的手凉了,凉得一点儿温度都没了,那完了,体内的阳气已经衰竭了,再用药也是徒劳,“无阳气者死”,这个人算是走完他的一生了。
关于这一点,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曾多次讲到过,他就把手足是否温热,作为一个辨别生死的尺子。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就会着急了。冬天我的手就特别凉,这是不是也是阳虚啊?需不需要补啊?这要看情况。冬主藏,在冬天,无论是大自然万物,还是我们人体,都处于一种“阳伏于内”的状态,手凉一点,这也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在暖和的天儿,或暖和的环境里也凉,那就不碍事儿。
人人都有一双手足,但未必人人都有识手足、辨健康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好的药方也比不上不让人生病,这里介绍给大家的东西,只是借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一些知识教给大家一些预防诊治疾病,以及养生保健的本领。
烦躁与躁烦,相似的面孔下潜藏着别样的阴阳
“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现在的人,真正没有“闲事”的时候非常少,经常是忙得不可开交,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烦躁感。例如早晨太冷了,不想早起,烦躁;路上堵车了,烦躁;买东西排队,烦躁;洗衣服、做饭,琐碎的事情太多,还是烦躁……
“烦”字的左边是一个“火”字,属热。烦还不是最糟糕的,这时热的程度较轻;当烦热不消,就会变为躁,躁比烦更严重,说明热邪从外转入内了。烦躁,是先烦而后渐躁,是一种既烦乱又躁动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心身不安的处境,重点落在“躁”字上。躁烦是先发躁而后变得烦,这是病势较重而引起的,重点落在“烦”字上。
具体来说,在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热势较小,病情较轻,正邪相争中,正负邪胜、热在体表,如果治疗不及时,那么它就会逐渐向内发展;到了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就变成正虚邪盛了,由于津液干枯,燥邪入里使燥屎内结,大便困难了,自然感觉心烦加重。
烦躁与躁烦也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烦躁在春季更为常见,春季桃红柳绿,生机勃勃,但是有的人却在这段时间特别烦躁,状态不佳,莫名地心烦意乱,这也被称为春季烦躁症。从中医角度分析,进入春季后,人体各个脏腑功能处于生发状态,阳气开始旺盛,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过来,就造成了肝火旺盛,容易烦躁、发脾气。春属阳,木气生发亢旺,从阴阳来看,这就是阳偏盛造成的。
与之相反,躁烦在秋季比较常见,它是体内的燥邪比较严重。秋季的特点是风干物躁。秋躁易伤人津液,损伤肺阴,使人口干舌燥,这时很多人干咳少痰,大便燥结、皮肤枯槁等。秋属阴,金气肃杀收敛,从阴阳来看,这就是阴偏盛造成的。
对于烦躁证,常常使人口干舌燥,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这时要学会通过饮食调整。
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公出乘火车去南方,看到与我对坐的女士脸色发红、口角发干、不停地喝水,明显是体质偏热。但是她带很多橘子在车上,我问她怎么带这么多的橘子?她说最喜欢吃橘子。她一边吃着橘子一边说自己老爱上火,我告诉她你吃了比较多的温热的食物,你看这个橘子就是温性的水果,体质偏热的人吃了会更热,这就容易上火,出现烦躁。这就如同脸上长痘痘,这属于热证,这样的人不适合吃辣椒等辛热的食物,就是这个道理。她这才恍然大悟。我告诉她上火、面红、易烦躁时可以吃些梨、香蕉等水果,这些凉性的水果可以败败火。
把烦躁这两个字颠倒一下顺序,那就是躁烦,表面看起来它们比较相似,其实相似的面孔下潜藏着别样的阴阳,一个是实证,一个是虚证。烦躁是火大,属于阳证、实证;而躁烦虽是烦,但是身不热反而冷,表现出一种形倦神疲的精神状态,虽然口干,但是并不口渴,是阴证、虚证。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有的人略感风寒也会用它熬点姜汤来驱寒,这也适用于躁烦之证。据说清代名医吴鞠通,常取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戴身上,称为佩姜,能避瘟疫邪气。一天,他在郊外遇见一村妇面白昏倒,守候一旁的丈夫顿足捶胸。问原因,知妇人连日泄泻。吴鞠通诊其脉舌,为寒湿泄泻虚脱,日晒晕厥,便取其佩姜,让妇人的丈夫速煎送来。不久,姜汤送来,村妇服姜汤后四肢渐转温暖,慢慢恢复过来。
生姜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正可以用于这个妇人的寒湿泄泻证,所以妇人服用后,很快见效。所以说生姜对于虚寒性体质或者寒性的病比较适宜,而对于热性体质或者属实热的病症必须慎用。有躁烦的人可以吃些生姜来温里,有烦躁的人本来就热,再吃辛热的生姜,会更加烦热。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偏热,还是偏寒呢?人们每天都会饮用适量水,有的人喜欢喝凉的,有的人喜欢喝热的。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看看自己是喜欢喝凉开水,还是喜欢喝热开水。喜凉饮多为体征热者,火比较大,属于烦躁型;喜热饮者多为体征寒者,或已经伤阴,属于躁烦型。
除了冷热饮以外,你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躁烦”的人一般面色较易发白、舌淡苔白,尿液清长,没有燥屎,平时比较怕冷,不抗冻;“烦躁”的人一般面色发红,舌深苔黄,尿液黄赤,有燥屎,平时穿的比较少,也不喜欢盖厚被子,比较抗冻,喜欢吃凉拌冷荤菜等食物。
如果有躁烦症,却总喜欢吃一些梨、香蕉、菠菜、鸭肉等这些性凉的食物,不喜欢吃性热或者平性食物,那么即使对症吃药,疾病也不容易痊愈。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普通日子里都少不了鸡鸭鱼肉,如何才能吃得好、吃得健康是一个学问。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讲,知道如何辨别烦躁与躁烦将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涮羊肉虽好,但是有的人吃了就上火;西瓜虽好,可是有的人吃了就腹泻。有的人说这是众口难调,其实这源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在餐桌上,要先弄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体质,多吃平性或与自己体质相反的食物,少吃与自己体质一致的食物,这样才能起到补充营养和纠偏的作用。
中医讲“药食同源”,食物和中药一样,都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认为,阴阳调和,百病不生。人得了病,要用药的偏性来治疗,使阴阳重新调和,这样就恢复健康了。人吃饭也一样,食物也能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一个人如果是躁烦型,那么再吃寒性的西瓜,就是雪上加霜,可能使肚子受寒,出现拉肚子。一个人的体质如果是偏热性,经常“烦躁”,再吃性热的羊肉,也是火上浇油。
正确的方法是“躁烦”的人宜吃性热的羊肉之类的食物,“烦躁”的人宜吃性寒的西瓜之类的蔬果,这样就可以起到纠偏的作用,使人的气血调和,从而健健康康。这是一种“辨证择食”的方法,把张仲景所提倡的辨证施治用到就餐上了。
白天要懂夜的黑,昼夜阴阳交替对疾病有影响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
世间万事万物都讲究阴阳协调,并且都处于时时变化与自我协调之中,人的阴阳之气一天之内随昼夜阴阳消长、进退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古人早就对此有所研究,并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不仅如此,短短的一天之内,人体阴阳也会有类似四时变化的规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昼夜寒温变化的幅度并没有像四季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昼夜阴阳变化主要以影响人之阳气为主,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
正是由于阳气有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在某些病理变化中也呈现一定的昼夜变化规律,正所谓“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的就是,往往生病的人在上午病情会轻微一点,而到了傍晚或者晚上,病情会加重。不说其他的大病,就是平时一些小感冒之类,大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到晚上,鼻涕如失控的水龙头,睡觉的时候更是得张着嘴巴帮助呼吸。这都是因为晚上阳气潜伏,抗病能力弱。
自古以来,顺势而为,犹如顺水行舟,更能取得成就,治疗疾病也应如此。在我从医数十年中,接待的病人过往不息。曾经有个姓顾的男子,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定时发作头晕达两个月之久。他这个头晕跟别人不大相同,大多数头晕的人都是在受到寒邪或风邪等之后发作,而他却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头部疼痛、犯晕,而且这时候身体四肢尤其畏寒俱冷,全身没有一点力气。这种症状一直持续到中午,中午过后疼痛消失,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每天如此。这就是典型的受一天之中的阴阳交替影响的病症。夜半阳气最弱,阴气最强。而早晨起床之际是阴气逐渐消失、阳气开始生发之际,在这样阴阳交换转化之时,生物节律最容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诱导而失调。而这时候阳生不足,阴阳相争阳不能胜阴,从而导致了头痛、头晕。到了中午,阳气达到一天当中的鼎盛时期,而阴气的势力则是最衰微的时候,正气当头,头痛随之消失。
对于这样的患者,属于阳气虚衰,医生应该给他开一些温补肾阳的方剂,并嘱咐他在清晨之际服药,壮大清晨微弱之气的力量,克阴制胜。如果在每晚睡觉前,揉揉脚心的涌泉穴那就更好了。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肾经的经气就像泉水一样从这儿涌出。每天晚上的按揉刺激可以帮助通行肾阳之气,避免在阴阳交替之际阳气迟迟不胜阴气。
一般而言,一些阳气强盛之类的病症多在白天或者午后加重,比如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等。而属于阴气强盛之类的病症,病情多在上半夜加重,如四肢畏冷、腹部胀痛、宫寒不孕等。而一些阳虚类病症多在上午或中午时分减轻,在夜间,尤其是下半夜病情加重,如脾肾阳虚引起的夜尿、五更泻、胃脘疼痛、老年人肾阳不足引起的寒喘等。
而那些阴虚之类的病,如口咽干燥、盗汗等,多在午后加重,夜里减轻。这是因为夜间无论人体或自然界,阴气都占据着主导地位,阴虚病可在此期间得到补充从而症状缓解,而本来就是因为阴气过旺致病的病症在此时就会加重。同样,阳虚病因阴盛所制约病情就会加重,到了白天,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旺盛,阳虚病自然得到缓解,阴虚病和阳盛病反而会加重。对于这些阴阳不同属性病变在昼夜不同时间发病的规律,我们的祖先早已经总结成经验。说的是,“阳(虚)病则旦静,阴(虚)病则夜宁,阴阳运动得时而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朝暮交错,其气厥横”,对后世求医治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病情的轻重缓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的生死存亡,从根本上讲,也是阴阳昼夜交替的促成。如果注意一些人的死亡时间,就会发现它与人体一日之内的阴阳消长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在一天之中,死亡在黎明、薄暮、日中、夜半者居多。这些时间都是某些疾病容易恶化的时段,患者及其家人应提高警惕,以防病情有变。
昼为阳,夜为阴,一日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早晨适宜早起,适当做些锻炼;而夜晚适宜早睡,力避熬夜,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如此才能精力充沛,心身安康。
潮涨潮落,日升日落,阴阳交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运行着。自古以来就讲究“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任何活动都与之息息相关。大自然的运行对人的疾病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人们在恢复健康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天时条件,趋利避害。
虚寒之人,用“艾”升起体内的太阳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有句话叫“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什么意思呢?吃药不管用,扎针也不顶事儿,像这种情况下的病可怎么办呢?艾灸。为什么这个时候艾灸可以治这个病呢?你想想,吃药不管用,这就说明这个人的脾胃已经特别虚了,虚得它无力去运化吃进去的东西,吃进去也是白吃,甚至根本就吃不下去。扎针也不顶事儿,这也是虚,气血太虚弱了,以至于无力去推陈出新。咱们中医讲“虚则补之”,这个时候需要补虚,而艾灸作为温补的最佳手段,这个时候就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大救星。
为什么说艾灸是温补的最佳手段呢?我们民间有端午采艾的习俗,艾叶一般会在天地阳气最旺的端午节前后采摘,这就使得它的阳气格外旺盛,被称作纯阳之物,可以“回垂绝之阳”。“垂绝之阳”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人是靠阳气来活的,阳气尽了,人也就死了。这个“垂绝之阳”就是说这个人病得体内就只剩下一点儿阳气了,再不进行救治,这命就不保了,这个时候什么能挽救他呢?就是艾叶,它能够把这个将尽的阳气尽快地给它补回来。
艾灸,就是把艾叶制作而成的艾条或者艾炷用火点着,用它来熏烤我们身体的穴位或者生病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火是热性的、阳性的,这样一来,艾是如虎添翼,温阳的功能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所以,用艾灸来治疗一些虚寒病症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受凉后引起的肚子痛、女性朋友经期的寒性腹痛、老人们的风湿关节疼痛,还有一些人经常腹泻、老爱拉肚子,这也是脾胃虚寒,也可以用艾灸来治疗。就像经常感觉手足冰冷的阳虚体质的朋友,经常用艾灸来调理调理,身体也会慢慢地暖起来。
《扁鹊心书》里说:“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可见,这个元阳对我们的身体是多么重要。接着它又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要让身体里的这个元阳之气不衰,最好的办法就是艾灸,其次才是那些温阳之药。
既然要艾灸,那该灸哪儿呢?《扁鹊心书》继续给我讲:“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这里所说的“壮”是古代人用艾炷来灸的一个计量单位。现在我们一般用艾条来灸,这个更方便一些,所以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它。看它灸的位置是哪儿,“脐下”,确切地说,这就是我们讲的关元穴。这个穴位在脐下四横指的地方,古人认为这就是炼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所以也叫它丹田。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在脐中下3寸(拇指外的四指相并,其中节横纹宽度为3寸,也称一夫法),是常用的保健要穴。
说到丹田,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我们在看电视或者听评书的时候,说到那些古代练功的人时,经常会有一句话“气沉丹田”,可以看出这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也是人体最富有能量的一个地方。这个能量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元阳之气,关元穴就是存放这些元气的一个能量库。经常艾灸关元穴,就是在激活这些能量,让体内的元阳之气长盛不衰,对于身体里寒气比较重的人来说,这是温阳祛寒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灸的时候该怎么灸呢?很简单。买一些艾条,在药铺或者一些知名的中医养生机构都可以购买到,价格也不算太贵。然后点燃一根,对着关元穴来回熏灸就行了。
有些医疗书籍上可能会说距离穴位要2~3厘米,这个你不必拘泥,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调整。怎么样的效果最好呢?就是灸的时候感觉有热感能透入到你的肚子里,但是外边的皮肤又不会觉得烫得慌。
将艾灸条的燃端悬在穴位上,以耐受为度。艾灰要及时清理,避免掉落,烫伤皮肤。
灸一段时间后,点燃的那头会产生艾灰,你要注意把它轻轻弹掉,要不然,掉你肚子上会把你烫伤的。不过,现在市面上也有卖灸盒的,那个东西更安全方便,你就不用有这方面的担忧了。灸多长时间呢?一般十几至二十分钟就可以了。最后,灸完后,把剩余的艾条放在一个密闭的罐子里,让它自然熄灭,别用水浇。
对于经常感觉手足冰冷的朋友,在灸关元穴的时候,还可以配合着灸一灸阳池穴。古人给穴位起名字可不是随便乱起的,它有它的意思在里边。你一看它这个名字,就会知道它是帮助人升发阳气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就在人的手腕处,离手最近,只要你一灸,阳气起来,很快就会跑到手上,手很快就会暖和起来,效果特别明显。而我们的手和脚是相对应着的,大家平时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手上暖和了,脚上也就不冷了。
其实,艾灸不止补元阳,一切阳气都可以补。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一句话“灸则强食生肉”。意思就是说,经过艾灸之后,人的脾阳增强了,有多强呢?连“生肉”都可以消化。所以说,就像脾胃虚寒的朋友,经常艾灸一下,是完全有可能治好这个病的。灸哪儿呢?就灸胃那一块儿。慢慢地,你脾胃里的寒气就会化掉,脾胃之气就强健了。
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艾灸神奇疗效的病例。近代的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用艾灸灸好了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
承淡安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并不相信中医,像我们现在的好多人一样,他觉得西医更好、更先进,于是去了上海学西医。可是一次,自己害了一场腰痛和失眠的大病,治了好几个月,什么药都吃过了,就是不见效,结果还是父亲用针灸给治好了。从这以后他相信中医了,认真学起了针灸。现在一般人理解的针灸,觉得针灸就是扎针,其实,针灸是既包含了针法,又包含了灸法。
有一次,沙洲纯阳堂的一个农民得了寒霍乱,生命垂危,请承淡安医治,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很有名的针灸大师了。承先生就用疡科常用的丁桂散加麝香分许,填满了患者的肚脐(肚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我们也叫它神阙穴),然后在这上面放上艾炷一直灸,直至灸到这个人四肢有了温度,脉搏开始正常跳动。就这样,这么危重的病人,经过承先生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给医好了。你说这艾灸有多厉害!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承淡安先生的高超医术。
其实,艾灸的功效还远远要多于我给大家讲的这些。古人说“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这实在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贝,大家们应该好好了解和利用。如果不懂得继承,弃之不用,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