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城
中国人文化性格以季风为形成契机是一种客观存在。
从公元前3世纪以迄公元17世纪,陆续修筑的万里长城都起着抵御外敌的重要作用。在两千年漫长的岁月里,长城无数次被毁坏,又无数次得到修缮或重建,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万里长城屏蔽和捍卫了华夏文明,历史学家都注意到它的这种功能。事实上,万里长城的修建,应该还有它隐秘的原因。
从战国修建的长城直到明长城,虽经历史变迁,长城在历代修建的位置都没有大的变化,东部地区的长城位置基本未变,只是西部长城的位置稍有变化。
细心的旅行者登上长城,他会很容易地发现,长城内外的自然景观竟然大不一样:长城之内,草木茂密,生机盎然;长城之外,草木稀疏,苍凉寂然。
▶汉长城遗址图
宇航员从太空鸟瞰地球时所能见到的唯一人工建筑物,就是中国长城。(www.daowen.com)
长城内外自然景观的差异表明长城实际上是一种自然景观分界标志。长城历两千多年而位置基本不变,它的相对恒定,表明了它应该是一条人为的地理分界线。
根据地理学资料,我们知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放牧区、农业区。作为阻挡游牧民族入侵的万里长城,正好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
这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就是中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它是由我国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所决定的。
长城,实际上是受我国独特的季风气候所规定下的人工产物,是季风区域内农业民族确保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手段。
▶八达岭长城
登上长城,意味着你已经来到了中国内陆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东汉末年,蔡邕的一段话很清楚地反映出季风区域内华夏民族的心态。他说:“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桓,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在当时华夏民族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修长城,是因为他们不认同生活在非季风区内的游牧民族,要把他们隔离开;而生活在季风区内的农业民族则被视为族类,认为习俗与心理相同。这种民族认同感自然包括了对季风区内农业民族的文化性格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