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汗血宝马:丝绸之路的传奇

汗血宝马:丝绸之路的传奇

时间:2024-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13汗血宝马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一提起“汗血宝马”,人们就会浮想联翩。“汗血宝马”对于中国人来说,更趋向于一种传奇。汗血马体高一米五左右,一般三岁成熟,五岁生仔,怀胎十一个月,一年产一仔。汗血宝马从此名扬中国。东汉汗血宝马青铜器“汗血马”的得名源自于张骞。

汗血宝马:丝绸之路的传奇

013 汗血宝马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的。

于是已经消失很久的汗血宝马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在中国,一提起“汗血宝马”,人们就会浮想联翩。可以说,“汗血宝马”在中国,是从传说中一路飞奔而来的。“汗血宝马”对于中国人来说,更趋向于一种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二千一百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山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三十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在著名的古籍《楚辞·离骚》、《史记·大宛列传》和《淮南子》中都记载有关于“汗血马”的传奇故事。

“汗血马”名称的由来

《史记》中有几段是这样记述大宛汗血马的:“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汗血宝马”性情狂躁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於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

……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

……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在此之后,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欲修补《史记》的,在《史记》原段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其中有关“汗血马”是这样描述的:“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又发使十余辈,抵宛西诸国求奇物,因风谕以伐宛之威。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目宿种归。天子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蒲陶、目宿离宫馆旁,极望焉。”

以上所引,即《史记》、《汉书》中有关大宛马的描述。以后各个朝代有关汗血马的引述及称谓,皆出于此,诗赋中常用“汗血马”一词,而正史则常用“大宛马”来叙述。

何为“汗血马”

“汗血马”是一种古老的世界名马,因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我国史书中如此称之。

我国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在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资料记载,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驯养历史,是人工饲养历史最长的一个马种,其先祖是生长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据了解,这种马在平地上跑一千米仅需要一分多钟,速度之快令人惊叹。阿哈尔捷金马还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它的形象被绘制在国徽中央。

珍贵的汗血宝马

当今世界上有三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

汗血马体高一米五左右,一般三岁成熟,五岁生仔,怀胎十一个月,一年产一仔。这种马耐渴,在高温条件下,一天只需喝一次水,适于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更重要的是,汗血马耐力极好。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三千二百公里、赛期六十天的比赛中,五十四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

中国人的“汗血马”情结

我国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一种挥汗如血一般鲜红的宝马,这个消息传回长安,立刻引起轰动。此后,武帝连征西域大宛,从大宛国(今中亚费尔干纳一带)得到了这种有汗血的宝马,并赞美它为“天马”。汗血宝马从此名扬中国。据说,它还是成吉思汗的坐骑。

东汉汗血宝马青铜器(www.daowen.com)

“汗血马”的得名源自于张骞。《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说“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后汉武帝两次派大军西征大宛,“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歌。”渐渐地,被称为“天马”的“汗血马”又发展到“龙之友”、“龙之媒”的地位。

在我国民间,对“汗血宝马”有着更为丰富和神奇的传说,神话故事中甚至产生了“马生两翼”、“天马行空”、“飞黄腾达”的形象。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教授孙运孝说,马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民族生命力的代表,而且是历史文化上最奔放活跃的角色。像“汗血马”这样的良马被推崇备至就不难理解了。我国古代就有“秦王铁骑天下,六骏功高画亦优”的说法。

在中国的各类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汗血马”的形象。金庸先生的著作《射雕英雄传》中就描述过一匹“汗血马”。这匹马如一阵风刮来,冲入马群,搅乱了牧马之后,又如一阵风远去。最后这匹神奇的红马成为大侠郭靖的坐骑。其后代还曾在《神雕侠侣》中一现踪迹。

在中国古代,“汗血马”更多地蕴含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将“汗血马”的力量和形象神化,也表现出中国古代居民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的特点。因为在古代,马既是轻便而耐劳的畜力,又是作战的重要工具,“汗血马”这样的骏马更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因为“汗血马”叱咤风云的气质代表着古代居民崇尚的勇气和力量。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中国人独有的“汗血马”情结。

“汗血马”又称天马、大宛马

汗血宝马

“汗血马”是否真的汗如血

有关《史记》中提到的大宛汗血马到底是什么马,大宛马真的会流出“血汗”的问题,是我国已故著名的马学、马业史学专家谢成侠教授首先论证的。在谢先生编译,1951年12月商务出版社出版的《苏联的养马业》一书中,提出、论证了《史记》中提及的大宛马,就是前苏联的,产于其加盟共和国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

现在理清了汗血马的来历,那么汗血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考据“汗血”真相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观点,迄今为止有三种学说对马流汗血现象作出解释:

1.原南京农业大学已故教授谢成侠的“悍威说”。在1958年出版的《中国养马史》中提到汗血马时,谢认为:“这是形容大宛马很有悍威,但古人却认为汗中出血。”继承“悍威说”的学者则进一步提出了“错觉说”猜测:“流汗如血仅仅是一种文学上形容,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马或栗毛色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感觉是在流血……”

2.中国台湾微生物学者于景让先生的“付丝虫病说”。1990年在台湾出版的《马经》一书中引述于的考证说:“汗血马的前肩膊和颈、背的皮下组织中,有一种出血丝状虫寄生着,使马的皮肤隆起。马疾走时,血管张大,受虫寄生处的创口随之裂开,血便随汗一起流下,汗血马因此而得名。”

全世界汗血马的总数量非常稀少:一共只有三千匹左右,产于土库曼斯坦,并当做国宝赠送他国。

“付丝虫病说”流传较广,也并非一人所创。早在清代,就有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的注释中认为汗血现象是由钻入马皮内的寄生虫所引起的。“付丝虫病说”的问题在于:其汗血马现象与估计描述不尽相符。因为付丝虫病汗血自古至今凡马皆可得,并非大宛汗血马可以独占。

3.“阿哈马真汗血说”。李卫平先生在1994年中国天津出版的《养马杂志》“大宛马汗血考”一文中,曾写道:我在美国研究马学期间,1993年12月7日,专程前往位于弗吉尼亚州斯坦顿的山尼多牧场,拜见美国阿哈马协会负责人凯斯夫妇,我向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阿哈马是否汗血?”对此,凯斯夫妇的回答是肯定的,……1983年(阿哈马)高尔卡运抵美国后,主人立即发现它汗血。关于这一点,凯斯夫妇做了详尽描述:“当我们第一次见到高尔卡身上有一片“血迹”时,我们以为是谁砍了马一刀,但是仔细检查出血部位的皮肤,却没有发现任何损伤或异常。“血”在一块长约6—8英寸、宽约1—3英寸的狭长部位上透过汗毛孔慢慢渗出,在马的肩部形成一片垂直条状血迹。“血”的颜色鲜红,又很稀薄,好似掺混有大量的淋巴类液体,在阳光照射下,反光略成绿色。稍后血色转紫,干燥后在皮毛上留下一层褐色粉化状物质。“阿哈马真汗血说”认为:只有阿哈马的汗血与古籍描述相符,古代大宛汗血马既现代阿哈马。

4.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汗血马“出汗如血”,请注意“如”字。

古时的土库曼人只有毛和麻两种织品。对这些织品的漂染也仅有三种颜色:红色、黑色、赭石色,并且都是用矿物颜料染成的。系在大宛马颈上的饰物,是用这几种颜料染成的材料编织而成的,并且主要是红色和赭石色。

从那遥远的汉武帝时代至今,纺织品遇水掉色的问题都是纺织业的基本问题。也许,千年前当大宛马迈着它特有的美丽步伐,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时,汗水首先从前脖流出,染在饰物上的红色、赭石色,被汗水浸泡,与汗水一起延前脖流下,“汗血”就这样活生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总之,无论是在史籍中,还是在传说里,“汗血马”都是那种给人们带来美感和联想的生灵。尤其是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马的优劣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败。也无怪汉武帝两次出兵大宛皆因“汗血宝马”的传说也经久不衰,为丝绸之路平添一抹传奇的魅力。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