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征服大宛通丝路
汉武帝并不急于求成,他决定分别实施两步策略,以此来赢得这些国家的归附。首先,他又发动了一次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大胜,杀伤匈奴士兵九万人。然后,在公元前101年,他又攻占了中亚的大宛国,就是汗血宝马的故乡。其实,夺取这些名马只是汉武帝的一个借口。汉武帝曾经数次派使者沿当年张骞的足迹来到大宛,不惜用重金交换汗血马,但大宛国王一次次地拒绝了他的请求。最后一次,汉武帝派遣使者带着一匹用黄金铸造的金马和许多贵重礼物交换汗血马。大宛国王虽然仍不想交出宝马,但又非常想要汉武帝送来的宝物,便杀死使者,夺取了宝物。
有时候,国家间的战争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理由。汉武帝终于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派出的先遣部队全由国内的刑犯和恶少组成,他们没有携带充足的给养,沿途向别国索要,如果不交出粮食,就被视为大宛的同谋。不出意料,这支部队失败了,但也麻痹了大宛国。汉武帝随后调集近二十万大军在敦煌集结。听说大宛国的饮水全取自城外,汉武帝特意派遣几位水利专家随军同行。汉军切断了大宛都城隐蔽的引水系统,很快征服了整个王国。
汉朝军队凯旋,沿途中亚各国听说汉军征服了大宛国,无不大受震动。各国王公贵族纷纷派遣子侄跟随汉军回到中原,他们为汉武帝呈上贡品,并留在汉朝作为人质,表示对汉武帝的效忠。至此,汉朝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来扩张在中亚影响力的策略取得了成功。
这个外交策略最伟大的实施者无疑是汉武帝,但张骞作为提出者和实践者,更值得人们尊重。可惜的是,张骞没有等到他的宏愿实现的一天,他从乌孙国返回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汉军攻占了大宛国
直到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对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俯首称臣,张骞的策略确保了汉家江山的稳固。同一年,西方的伟大征服者恺撒大帝征服了高卢人,开始入侵英国。
汉武帝和张骞的成功谋略为中国赢得了贸易、建设和统一的保障。同时,张骞出使西域对中国和西方历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公元前105年,另一名汉朝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内,并拜见了安息国国王。汉朝使臣在君主的脚下展开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武帝。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在之后的岁月中,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张骞的名字都被人们所牢记。
大宛国以出汗血马著称(www.daowen.com)
张骞的两次出使,虽然都未达到结盟的目的,但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建立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广泛的经济文化的联系,发展了中西交通,获得了西域和中亚的社会、经济、地理交通的大量信息,也对汉武帝开发大西北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历史事件,史称“张骞凿空”。虽然丝绸之路在汉代以前已有发展历史,但张骞作为一个伟大的先行者,在开拓丝绸之路,发展中西方交流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张骞从乌孙国返回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西汉为了更好地控制河西,保证丝路的畅通和抵御匈奴,先后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将边塞、亭燧、长城等防御体系构筑至盐泽(罗布泊)以西,过库尔勒、轮台到库车西北,又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使得河西人口达到了四十万左右。并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汉代通往西域的路,为避开正西方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沿着沙漠边缘分成南北两道。两道的起点俱为敦煌,当时在敦煌西南设阳关,西北设玉门关,控扼两道的出入。敦煌处于这样的交通枢纽的地位,随着丝绸之路的通畅,成为了中古时代最耀眼的“国际都会”,丝绸、铁器、玉器、漆器等源源不断从此运出,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香料、织物、宝石、颜料、玻璃等经此进入中国。丝绸之路成为几大文明交流的纽带。
安息是伊朗高原古代国家
西域民宅
丝绸之路之所以这么彰显,是鉴于它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世界发展是共生的,相互借鉴的,任何文明和国度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明而孤立存在。在中古乃至远古时期,没有电报,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大的可以远航的轮船,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主要靠陆地通过商业或者人之间的来往去沟通,丝绸之路正是这样一条不同文明和不同文化交流沟通的渠道,东方造纸术等科技成果正是这样传播到西方,西方的玻璃提炼和制作也才会在汉代传输到东方。那个时候,有没有第二条交流通道呢?目前显然没有发现,所以,丝绸之路是国际大视野下的文明之路,文化之路。它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