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图解丝绸之路-丝绸的故事

图解丝绸之路-丝绸的故事

时间:2024-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01丝绸的故事丝绸最早是由中国人织造的。因为大量的丝绸西运,才使得从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道路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自从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以后,如何从东方获得织造丝绸的技术就成为许多西方商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图解丝绸之路-丝绸的故事

001 丝绸的故事

丝绸最早是由中国人织造的。因为大量的丝绸西运,才使得从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各国的道路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自从中国的丝绸传到西方以后,如何从东方获得织造丝绸的技术就成为许多西方商人朝思暮想的事情。对于中国来说,如何使丝绸织造技术不能传到西方,也是令人绞尽脑汁的问题。

然而,经过一次次的东西方交流,桑、蚕最后还是传到了西方。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我们将逐步解开其中之谜。

古代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

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国,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现、发明之一,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美丽、喜悦和欢乐!

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

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当上了黄帝的夫人。后世尊为“先蚕”。所谓“先蚕”,是指最先教民育蚕抽丝之神,所以嫘祖又叫“先蚕娘娘”,也称“蚕母”。古代蚕农之家必祭祀嫘祖,嫘祖成为农村妇孺皆知的大神。

且说,黄帝战败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那时人们开始种五谷,制造生产工具。而用兽皮制作衣服这件事就落到嫘祖肩上。

嫘祖和黄帝手下三个大臣都有具体分工。胡曹负责做帽子;伯余做衣服;于则做鞋。唯有嫘祖时常带领部落里的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把男人狩回的各种猎物,凡是能用的皮毛都剥下来,一一进行加工制作。时间不长,部落里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而嫘祖也由于劳累过度,终于病倒了,不想吃饭。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妇女,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嫘祖爱吃的东西,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连三天,嫘祖没有吃任何东西,黄帝和众大臣为此都很着急。

有一天,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悄悄在一起商量,准备上山摘些鲜果子回来,看嫘祖是否能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野,摘了无数的果子,可是用嘴一尝,不是涩,就是酸,总觉得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树上结满雪白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急忙就摘,摘着说着,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到拿回来,用嘴一咬,根本咬不动,也没滋味。几个女子灰心地站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很难过。

这时,走来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此人发明了船),发现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站在一起直发呆,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问怎么回事?女子们把她们为嫘祖摘回白色果子的事说了一遍。共鼓一听,随便说了一句:“现在咱们有火,咬不动就用水煮。”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这些女子,她们连忙把白果倒在水里,架起火就煮。谁知,煮了好一阵,用嘴一咬,还是咬不动。这时,另一个女子拿起一根细木棒,在锅里乱搅。搅了一阵,往出一拉,发现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的白细线。她们边挑边缠,不大工夫,煮在锅里的白色果子全部变成了晶莹柔软的细丝线。她们把这个新鲜事告诉了嫘祖。

嫘祖不听则罢,一听病情好像减轻了大半,立即要看个明白。身边人不让她动,把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拿来献给她。嫘祖是个特别聪明的女人,她在协助黄帝制作衣冠时,想了好多办法,克服了无数困难。她仔细端详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它可大有用处。”接着嫘祖就详细询问了果子是从哪里摘来的,在什么山、什么树上。说也怪,第二天嫘祖病就全好了,开始想吃东西了。她不顾黄帝的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树林里整整观察了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些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嫘祖回来把这事向黄帝作了详细说明,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从此,栽桑养蚕就在嫘祖带领下开始了。后世为了纪念她的功绩,称她为“先蚕娘娘”。

嫘祖被后人尊为“先蚕娘娘”(www.daowen.com)

这个传说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明,世界上最早出现蚕桑产业的地区是中国。

真实的历史资料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公元前12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诸如“蚕”、“桑”、“丝”之类的字样。

西方学者也承认,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中国北方,甚至确切指出了是中国的山东省。

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黄帝确实曾把其帝国的疆域向东扩展到山东海岸,而且时至今日,山东仍然盛产野蚕丝。我们的圣母完全有可能在这片区域发现蚕。

考古学家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

1958年考古学家们在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村;1975年、1978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等都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了丝带、丝线、丝绢残片(每平方厘米就有经纬线各一百二十多支)以及丝织用具和蠕动的蚕的图案等,这些显示了我们的祖先已经在养蚕、缫丝、织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商代的墓葬中,也发现了残留在青铜器上的丝织品、刺绣品、印染工艺晶的残痕,有些丝织品被染成朱红、石黄、褐、红等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罗马的恺撒大帝曾经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古罗马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意思是“丝国”。古罗马人喜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其次,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

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得以保持了很长时间,但却仍旧挡不住养蚕技术的西传。

嫘祖弄清这些白色果子是一条条口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不是树上结的果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