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评价阶段,即情感阶段,其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中,情绪是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的状态及相关的行为倾向。然而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一样,仍然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在反映的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情绪与认知和意志(或决策)的关系
知、情、意(即认知、情感与意志)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
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研究得深入,对情绪影响决策过程地认识也逐渐全面与深刻,罗温斯特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图3-1)在目前是有代表性的:它表明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受认知评估影响的预期情绪,还存在不受认知评估影响的即时情绪(罗温斯特认为即时情绪就是立刻的内脏反应)。这些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决策行为,影响认知评估。
图3-1 风险即情绪模型
(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则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独有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情感则带有稳定性和内稳性的特点;从个体心理学的发展上看,情绪出现较早,而情感则出现较迟;情绪带有全人类的性质,而情感则受民族、区域的影响。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都要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具体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不能孤立存在;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状态
我国古代把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现代心理学把这些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根据这些情绪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又可以将人的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几种情绪状态。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往往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状态,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使周围的事物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例如,喜悦的心情往往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万事如意,办任何事情都顺利;而悲伤的心情则会使人感到凡事枯燥乏味,悲凉忧伤。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就是指的人的心境。
一般来说,心境持续的时间较长,从几个小时到几周、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主要是取决于心境的各种刺激的特点与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例如,亲人去世,往往会使人处于较长时间的郁闷心境。而且个性差异对这种心境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抑郁质的人会助长这种郁闷的心境,而胆汁质的人可能会缩短或减缓这种心境。
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的失败、人际关系变化、生活的起伏、个人的健康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等。心境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健康都有很大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会使人振奋、提高效率、有益于健康;而消极、不良的心境会使人颓丧、降低活动效率、有损健康。
2.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绝望、暴怒等。在激情爆发时,常常会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咬牙切齿、面红耳赤、顿足捶胸、拍案叫骂等。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痉挛性的动作或者言语混乱。激情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的。此外,过度的抑制或兴奋,或者相互对立的意向或愿望的冲突也容易引起激情的状态。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会成为激发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而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者引起过分的冲动,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3.应激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人们遇到突然发生的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刹那间人的身心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此时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中,要求人们迅速地判断情况,瞬间做出选择,同时还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明显的生理变化,如心跳、血压、呼吸、腺体活动以及紧张度等都会发生变化。适当的应激状态,使人处于警觉状态之中,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理、生化过程加强,并促使机体能量的释放,提高活动效能。而过度地或者长期地处于应激状态之中,会过多地消耗掉身体的能量,以致引起疾病和导致死亡。
人在应激状态时,一般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情急生智,沉着镇定;另一种是手足无措,呆若木鸡。有些人甚至会发生临时性的休克等症状。在应激状态下人们会出现何种行为反应是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以及意志品质等密切相关的。
(二)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通常认为社会性情感是社会认知的产物和功能,抑或是监测和组织认知活动的动机因素。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成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人,在生活、事业中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不断自我激励,不断锻造自己真善美相融合的人格。正是这种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进化,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道德感
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同情、反感、眷恋、疏远、尊敬、轻视、感激、爱、憎、背信弃义等属于道德感;同志感、友谊感、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也属于道德感。它和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密切相关,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判断道德的标准是是否崇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否有见义勇为和互帮互助的行为等,是在人们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在青年期,随着世界观的初步形成和人生理想的确立,人的情感也更为独立和稳定,从而对人的行为有一种持久而强大的推动力。当人们的行为符合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时,就会感到自尊、自重,有一种自豪感;而当人们的所作所为同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价值标准相违背时,就会感到痛苦、懊悔,甚至丧失自尊心。显然,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自觉性,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调控和监督作用。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之一,是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对研究中未证实结果的怀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和排斥,以及幽默感和讽刺,都属于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人们越积极地参与智力活动,就越能体验到更强烈的理智感。(www.daowen.com)
理智感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当一个人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体验到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幸福感时,他就会不计名利得失,以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例如,居里夫妇在提炼镭的艰辛历程中,以及发现镭的那一刻,所体验到的理智感可能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3.审美感
审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审美感可以在人欣赏艺术品、自然景物和社会的某些和谐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标准是审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包括其内容和形式)中,凡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东西,就能引起审美体验。审美时个体的心情是自由、愉快和轻松的。审美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愉悦的体验,如快感,但它比快感更为高级和丰富;二是使人的行为带有倾向性,人们倾向于接近能够产生审美感的事物,而远离不能产生审美感的丑的事物。
三、表情动作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也叫表情,包括面部表情、体势表情、言语表情三个方面。表情是人的情绪情感的流露,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感情、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们注意最多的表情,眉飞色舞、喜形于色、愁眉苦脸、怒目而视、笑得合不拢嘴,说的都是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主要是面部的肌肉的活动,有人进一步研究面部不同部位的肌肉活动分别表达何种情绪情感,或者说从面部动作去判断不同的情绪情感时,究竟根据哪些面部特征?结果发现,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分别由面部的不同部位来决定:悲哀显现在眼睛,快乐和厌恶表现在嘴部,惊愕的表情由前额显示,愤怒则表现在面孔全部。
也有学者对表情的内外一致性提出质疑:单从某人的笑容,能否断定他内心真正快乐呢?内心不快乐的人,能否表现出快乐的笑容呢?
布鲁斯和杨基于前人有关人脸识别的研究,于1986年提出了面孔识别功能模型。如图3-2所示,该模型从信息加工角度区分出七类面部识别的信息编码:图形码,结构码,身份码,视觉语义码(年龄与性别),姓名码,表情码和面部言语码(唇读或注视方向等)。其中图形码提供光照、纹理、瑕疵以及表情信息(相当于面部的二维表征);结构码捕捉区分不同脸的轮廓信息(相当于面部的三维表征)。布鲁斯和杨认为,图形码和结构码是面孔识别加工的基础,而其余五种编码则涉及进一步的个体面孔信息的确认。
面孔识别功能模型从功能角度把面孔识别划分为两大独立的过程:一是面孔身份识别,主要是识别面孔身份的语义信息,如特定面孔的姓名信息;另一个是面孔分类信息识别,即识别面部的普遍属性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及表情等。该模型认为,这两类信息的加工是并行独立的。根据这种面孔身份识别与表情识别并行双路径加工观点,表情对面孔身份识别是不重要的,表情只不过是以观察者为中心的描述。
图3-2 布鲁斯和杨经典面孔识别模型
(二)体势表情
体势表情,也叫体势语言,是指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身体和四肢的不同的动作或姿势。比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表示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丧气,摊手表示无奈,捶胸表示痛苦,等等。
人们对自己的体势表情,经常并不自知,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因而有人认为更能表现出人的真情实感。研究发现,说假话的被试会不自觉地与对方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显得身体向后靠,肢体活动较少,面部笑容反而增多。
1.塔尖式手势
塔尖式手势,就是将左手的五指和右手的五指,分别指尖相对或相交,形成近似塔尖的形状,如图3-3所示。根据“塔尖”的指向,可以把这种手势分为“上耸式”和“下垂式”两种。上耸式手势是两拇指朝向自身,其余各指相对,指向上方的塔尖式手势。这一手势是大脑产生“拔尖儿”思想时,手做出的下意识动作,它与高傲、盛气凌人以及“我比人强”等思维活动有关。一般说来,大多数自信的男人喜欢使用这一手势。下垂式手势是与之相反的手势,拇指向外,其余各指指向下方。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她们更习惯于使用这种手势。下垂式的塔尖式手势也是思维中“拔尖儿”的一种下意识表现,是在遇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情况,遇到比自己更“拔尖儿者”时,手势者做出的“让步”的人体表示。
2.“4”字形架腿
“4”字形架腿也称为“美国式架腿”,就是将一条腿尽力向内收缩,使脚的踝部放置在另一条腿之上的姿势,如图3-4所示。这是一种暗示争辩、拒绝或竞争态度的姿势。
3.抻衣领
有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有时候抻衣领,如图3-5所示,也可以成为体势语。研究发现,人的抻衣领行为主要由于两种原因:一是撒谎所致,二是情绪紧张所致。说谎时,大脑的消极思维会引起脸部和脖子的肌肉组织发痒,需要用手去搔痒。但是,当意识到对方已察觉出自己在撒谎时,往往会转为抻衣领的动作。这是因为当被发现撒谎之后,人会很紧张,引起颈部出汗,抻一下衣领,使颈部周围的空气可以流通,这样消解发痒的感觉,也会使自己的情绪趋于平静。
图3-3 “塔尖式”手势
图3-4 “4”字形架腿
图3-5 抻衣领
(三)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指人们在不同情绪情感状态下语音、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的变化,文字本身可以是完全相同的,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可能千差万别,语义因而也发生变化。例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节奏缓慢,高兴时语调高昂、节奏加快,爱抚时言语温柔,恼怒时言语生硬,愤怒时大声喊叫、语句不连贯等。同一句话,由于说话的音调、节奏、速度、语气等不同,表现出来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举出一个例子,同样一句话“到这里来”,可以用15~20种语调说出,而表现出不同的含义。言语表情是“言外之音”,它所能表现出的含义,比言语本身还要多出很多,是人们表情达意、相互沟通的重要形式。
普通的手势也是一种体势表情,手势经过系统的规范,成为聋哑人交际的重要工具——手势语,手势语除了交际的通道与有声语言不同之外,也具有有声语言的其他所有属性,如语音(手型、手的空间位置及运动)、词汇、语义、句法等。所以聋哑人的“言语表情”主要是“手势语表情”。
人们的表情有时可以掩蔽、伪装或称为控制,但并不能总是做得很好,常常是无意中早已或多或少地显露出来。而人们对于表情的意义的接收也常常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中已经接收了信号、做出了判断,不知不觉中产生相应的反应,尤其表情的细微之处,更是如此。
四、情感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对周围现实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体验。人的情感可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实施教育和定向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个人来讲,责任感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古往今来,凡对国家对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在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个人具有好的人品、性格、心理,应该说与他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责任感会陪伴一个人的终生。而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青少年相当一部分社会责任感不强。具体表现为:重自我,轻社会;重利益,轻抱负;重索取,轻回报。针对现在学生道德责任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青少年的责任感的培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对学生的积极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成功的需要是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没有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长处,帮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产生自尊感。”他尤其强调孩子因某一领域取得成功而产生的自尊、自信、自豪,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积极情感动力,它能推动人在其他方面也获得成功,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建立学生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青少年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同伴之间通过交往,诉说个人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相反,青少年如果缺乏这种基本的交流,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孤独感。一个学生与情感健康的同伴一起玩耍,一起交流,长期生活在充满积极情感的集体氛围中,其情感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愉快乐观的积极情感。教师要正确引导,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培养青少年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谦虚、学会宽容、学会相处,拥有和谐健康的同伴关系。
总之,积极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积极情感教育的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做到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为培养高级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