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邓小平理论概要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邓小平理论概要

时间:2024-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为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邓小平理论概要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原则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也就是意味着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与社会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从而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地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逐渐转变,传统的产业结构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生产能力被大量闲置,科技含量低;长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基础脆弱,生产落后;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短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组织管理不完善,缺乏新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地区经济结构也不科学,浪费现象严重。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増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社会生产。市场是千变万化的,生产也应该随之常变常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更加重视国际市场的影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第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我国要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就必须吸收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国民经济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三,发挥地区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的情况来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节约资源、増加就业保护环境,这样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到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

第四,实现经济増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了改变生产过程中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必须加大对现有企业改组、改造的力度,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优化,不能再乱上项目,不能继续走过去的老路。

根据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早在1982邓小平就提出,我国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这为我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才能为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粮食以及各种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为对外贸易提供商品;农业的发展是经济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农村还是一个极其广大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费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到本世纪未能否达到小康目标;农产品作为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又直接关系到物价稳定和社会安定。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邓小平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一贯十分重视,强调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1962年就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1983年又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要首先从农村开始,因为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安定。工商业的发展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也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农村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把农业放在全部经济工作的首位。必须长期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之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扩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这是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同时,还要实施科教兴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和教育。坚持走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使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増长的主要力量。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巨大作用。乡镇企业产值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増长,成为农村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目前,乡镇企业产值大约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0%,劳动者人数已超过1.3亿人。它为国家提供了约1/4的外贸出口产品、约1/5的税金收入,为农民提供了1/3的纯收入。在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乡镇企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对乡镇企业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要积极推进乡镇企业进行新的改革和探索,充分发挥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调动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増强乡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广大乡镇企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大力强化基础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发展高新产业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必须积极调整工业结构,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化的步伐,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通过资源调整和结构优化,扩大第二产业的规模和总量,使之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www.daowen.com)

首先,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要充分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交通和通讯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处于能源短缺、交通紧张、通讯落后的状况,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十分重视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他明确指出:“基础工业,无非是原材料工业、交通、能源等,要加强这方面的投资,要坚持十到二十年,宁肯欠债,也要加强。”他还建议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快的发展,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増长的“瓶颈”压力大为缓解,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基础。但是,由于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比较长,资金投入较大,因而总的说来,我国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在世界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仍然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形成新的“瓶颈”。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今后经济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否则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将缺乏后劲。基础工业的发展还能够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统筹兼顾,着重抓住一些重要环节:集中力量,高质、高效地建设一批骨干工程;实行投资倾斜,对老工业基地和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应大力推动支柱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増长点。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筑业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一般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并有大批产前和产后的相关产业,可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増长和结构调整。振兴支柱产业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可以积累大量资金,带动相关产品的生产发展。

第三,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传统产业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但切不可因此而错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机。我们要紧紧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加速改造传统产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和发达,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须鼓励、引导和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信息、咨询、旅游、法律等行业都与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紧密相关,还能够为国有企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等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为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増强综合国力。第三产业往往投入少而产出高,能源和其他资源耗费低、经济效益较高,而科技、教育、通讯、信息、交通等行业又为发展高新技术提供必要的条件。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投资少,见效快,能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而且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很低,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使人们早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产业中的流通、服务、交通、通讯等方面直接关系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方面直接关系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日益广阔的市场;而第三产业则为第一、二产业提供高效的服务和全面的支持,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増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体劳动者总量的比重都超过60%,中等发达国家也达到50%左右,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占35%左右。我国第三产业近几年虽有较快的发展,但水平依然很低,1997年第三产业増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只占32.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占26.4%,都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要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情况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比较健全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以及较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和相互配套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支持人员、资金和设备向第三产业转移;必须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必须深化第三产业内部机制的改革,以社会化、企业化发展为方向,提高第三产业増长的质量、水平和效益;还应该积极走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