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道德
一、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界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道德指的是道与德的关系,孔子认为:“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背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道”在《老子》中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命”),而是一切任其自然的。北宋张载在《正蒙·神化》中认为:“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认为“德”是气之体,“道”是气之用。
“道德”二字正式的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到了现代社会,道德,已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根据必然的善恶标准而获得的正当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人们的个体行为,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代表的是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的道德观念是不一样的,同样,不同阶级的道德观念也不一样。而且,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从目前的人性角度来说,道德代表的是一种准则,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二)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有很多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种:
1.神启说
由于人的有限性,人类自己感觉到应该受到一种高于自己的全知、全善、全能的神来为人类制定行为规则(即道德),因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不成熟的,终极无知的,所以,人不能凭自己的理性来为自己制定行为戒律,应该由上帝(佛祖、真主)来制定、颁布,他所颁布的戒律是神圣的,不可违反的。比如《圣经》[1]中的“摩西十诫”[2]就是这样。“摩西十诫”作为《圣经》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流传了下来,影响深远。它是以色列人一切立法的基础,也是西方文明核心的道德观。
2.天示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不可能为自己建立制度,而只能从我们的最大的生活背景即天地之道中去领悟我们的道德。他们认为,人站在天地之间,什么都不懂,而且也确实不懂,于是只有通过去领悟天地之道的性质来为人自己的生活秩序、制度、品德提供尺度。在他们看来,只有天地之道、之德、之理、之情才是我们人类道德生活的终极尺度。天高地下,阴阳和谐,四时代换,云行雨施而万物化生,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终极和谐图景。
3.生而固有说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道德不需要外求,它就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本性天然就是善的。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道德出于不虑而知的良知、不学而能的良能。
4.动物本能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性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中指出:“道德感起源于:第一,社会本能的持续和恒久存在;第二,人类懂得同群诸人的称赞和非难;第三,人类心理官能的高度活动以及对过去的鲜明印象。”[3]在他看来,社会本能是导致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原因。这种社会本能为一切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所共有,它表现为以群居为乐,对同类富有同情心,并以各种方式彼此协作,相互服务。
以上的这几种观点,内容各异,形式多样,但都是在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之外去考察道德起源的,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索道德的起源。道德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第一,人的出现和社会的形成是道德发生的客观物质前提。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了道德问题,可以说,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道德问题不会出现在动物之间,孤立的个人也不存在道德问题,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之后才有可能产生道德,即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
第二,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的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出现,但道德的真正发生还在于人的认识能力超越了认识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自觉作用于这种关系之后才能成为现实。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与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
第三,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强化也是道德发生的重要因素。因为道德意识需要情感的支持和意志的强化,并靠情感和意志作为手段去维持和实践。
第四,道德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人类的生产实践一方面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使人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而且能够认识人自身,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合乎社会规范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来推动,并通过对各种关系的调整,使社会由一种无序的组织状态,进入依一定秩序而建立的有组织状态。社会实践提出了以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和巩固社会性组织的需要;同时又造就了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能力的道德行为者,使道德规范的执行和实施具有了可能性。
总之,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类脱离动物界并组成了社会以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发生着的结果,有着复杂的主客观条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道德的发展类型
纵观人类历史,道德发展经历了五种类型:
1.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的道德是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种历史类型,它萌芽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部落、氏族内部,它形成于人类脱离动物状态之初,并且随着社会的早期分工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原始社会的道德有以下特征:
第一,原始社会的最高道德目的是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基本内容是全体成员的平等、协同劳动、互相帮助。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在每个部落、氏族成员的生活、生产活动中,都被看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无条件地服从。
第二,原始社会的道德意识是自发的和贫乏的。这时由于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从感情、感觉和生活惯例上把握现实的道德关系,头脑中所形成的只是“有利的”和“有害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往往同时含有真假和美丑的意义。他们不仅用“有利”和“有害”评价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且也用这些观念评价自然现象。
第三,原始社会的道德调节功能具有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眼界一直放在部落、氏族的范围,道德调节仅限于本部落、氏族之内。道德往往被看做是外在的力量,从而“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
习惯、传统、禁忌和首领的威信等,是原始社会道德的调节功能所主要凭借的力量。此时的道德调节所具有的权威性,是以后各阶级社会的道德所无法比拟的。纯真质朴是原始社会道德的显著特点,往往同其他生活惯例、风尚习俗以及原始宗教混杂在一起。它以维护和追求整体利益为基础,以非强制性的习惯、传统和威信为手段,有力地调节人们的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是人类道德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开端。在这样的道德风尚陶冶下,原始人那种无条件地履行公共义务和正直、诚实、刚毅、勇敢等品德,即使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极度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关系,导致原始社会道德也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如血族复仇义务、食人之风和血缘群婚的落后状态等。
2.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道德则成为人类道德发展史上阶级道德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奴隶社会的道德分为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它们有各自的特点,把这两种道德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分析,奴隶社会的道德有以下特征:
第一,以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为基本内容。奴隶主阶级道德公开把奴隶蔑视为特殊“工具”和“财物”,强调其对奴隶主绝对服从的道德义务。与此相反,奴隶阶级则不断强化改变自身非人地位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第二,道德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独立意识形态。其表现形式方面也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克服了过去那种朴素的、感性直观的形式,自觉的道德意识逐渐形成。道德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用来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道德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原则、规范和理论体系。
第三,奴隶社会道德的调节功能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此时的道德一方面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的道德克服了原始社会道德的一些消极成分,并且逐渐从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但是,相对于原始社会道德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奴隶主阶级道德以漠视奴隶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为特征,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为较进步的封建社会道德所取代。
3.封建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它以一整套宗法等级制度取代了奴隶占有制。为了维护这种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制定了一套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以约束人们的思想言行。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占有全部或绝大部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农民是被剥削被统治的阶级。因此封建社会的道德实质是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而农民阶级道德则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封建社会的道德特征有:
第一,基本内容是维护或反对宗法等级制的尊卑贵贱秩序。封建社会的道德分地主阶级道德和农民阶级道德。地主阶级道德把等级“身份”作为评价善恶、荣辱的标准,忠君孝亲,男尊女卑,厌恶劳动,被称为“三纲”“五常”[4],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与此相对的农民阶级道德则反对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要求平等。在长期的劳作中,农民阶级形成了许多优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封建道德教条。“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义”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礼”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和规范。儒家伦理的核心之一就是“礼”,包括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等。它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是,做人必须严格遵守道德教化。谦虚谨慎的人应受到尊重;而对于“狂妄之徒”必须予以压制。“智”为判别是非之心。“信”系忠诚守信。这些都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最早源于先秦时期,董仲舒加以改造而成“王道之三纲”。五常则是由董仲舒在孔孟宣扬的仁、义、礼、智基础上,再加上“信”而成的,即“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秀的道德品质。由于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终年辛苦劳动却不得温饱,一方面使他们对地主阶级的统治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形成了勤劳、朴实、节俭、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救穷周急”、“有财相通”等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农民阶级的这些优秀道德品质,成为道德传统的继续和发展,为人类道德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
第二,占据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借助于国家政权,不仅对各种道德要求作出正式表达,形成封建“人伦”关系的规范和理论体系,把封建道德说成是“天”的意志。
第三,农民阶级道德观念中有一些落后因素。一方面,农民是劳动者,另一方面,农民也是小私有者,在道德观念上也反映出这个阶级两重性的特点。作为劳动者,它有上述那些优良的美德;作为私有者,有一定的既得利益,又不免因循守旧、散漫保守。
第四,道德的调节功能的强化。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方面将道德和政治、法律、宗教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级官学和书籍等途径,加强道德对人们的精神控制。
封建社会道德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虽然有很多的伪善和奴役性,但相对于奴隶社会道德来说依然是一种发展和进步。但封建道德依然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用来维护阶级统治的一个有力工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创造了比人类过去所有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支配整个社会生产过程,这样的经济基础形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新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阶级关系。这种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础。
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都成了自由的个人,挣脱了宗法制度的约束。当然,工人只有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资产阶级又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把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原则相联系,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道德意识的重要方面,也是他们待人、处世的准则。“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既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又是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曾经起过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作用。它的提出,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革新。但是,这些主张又有它的局限和虚伪的一面,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反映。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虽然对人们的精神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它把自我绝对化,把个人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和集体利益之上的行径,从一开始就和集体、社会处于矛盾对立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人主义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道德现象和非道德主义的思想根源。资本主义道德最终将被一种新的道德所取代。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社会主义道德也逐渐建立,特别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后,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就成了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科学的道德。它是任何剥削阶级的道德所不能比拟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二、管理道德的内涵(www.daowen.com)
(一)管理道德的界定
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对企业进行管理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可以说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企业管理道德,就是以企业为行为主体,以企业管理的道德理念为核心,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企业内部管理,处理内部各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二是指企业对外经营,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三是指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企业管理道德所规范的关系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职工与企业、企业与其他企业或非企业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管理道德,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提升、概括的管理行为的规范。它的适用范围广泛。对各个领域的管理都适用。管理道德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管理目标的道德
任何管理都是组织的管理。但是,组织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管理者在制定管理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管理目标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管理目标的道德性,才能使管理目标成为有效的目标。组织管理者为了使其管理目标可行,或多或少地都要考虑它的目标的道德性。在各种类型的阶级社会中,组织的管理目标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不同阶级的组织管理,其管理目标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因此,社会一切管理的本质和目标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生产的管理目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种管理目标与道德要求的一致性,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
2.实现组织管理目标手段的道德
实现任何组织管理目标,都要通过一定的手段,组织管理者对手段的选择,将决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而所选择的手段是否正当,即手段是否道德,会直接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在实现其管理目标时采取的手段是各不相同的。各种类型的阶级社会不管采取怀柔的还是镇压的手段都是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恩格斯曾描述说,资产阶级总是“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达到不道德的目的”。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政府要求一切组织管理者在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而选择的所有手段,都必须是正当的,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它坚决反对一些组织管理者为达到其私利而采取不正当手段的做法。它还要求人们对诸如偷工减料、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造劣、哄抬物价、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不正当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打击和谴责。
3.人际关系管理的道德
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际关系的管理。一定社会的人际关系管理,除受社会性质决定之外,还受血缘、地缘、业缘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这种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层次的多样性。调整和协调不同的人际关系或同一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不同层次的道德规范,即处理和协调邻里人际关系、老乡人际关系与处理和协调家庭人际关系、夫妻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有的人滥用等价交换的原则,使人际交往中出现许多“关系网”现象,如“人情大于公章”的现象,以及“杀熟”现象,即在经济交往中既“吃里”又“扒外”的现象,使人们感到诚信危机、世风日下、道德滑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范人们的交往关系,使人们的人际关系沿着平等、和睦、协调和有序的健康方向发展,就成为管理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人事管理的道德
任何组织管理,都是通过人来执行其管理职能,通过人的活动来实施的。因此,如何管理人,如何用人,不仅要考虑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而且要考虑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语说“人存政存,人亡政息”,“天下治乱,往往系于用人”,从中可以看到人的重要性。事实上,中国历代的许多国家决策者都十分重视所用人才的品德,都要求录用的各级官员不仅要有才,而且要有德,即忠君爱国、举孝廉、不犯上。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在网罗人才的过程中,也很重视其所用人才的政治、宗教和道德的因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的用人制度,已越来越重视“德”的要求。比如,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进行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廉”,其中,“德”居首位。
5.财物管理的道德
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物质基础是物质钱财,没有物资钱财的组织根本无法运转,更谈不上有效管理。但是,一个组织,光有物质钱财,也不一定能实现有效的管理目标,因为物资钱财总是要交给组织机构的人员去掌握和运用的。这时,财物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财物的道德风险的大小。如果管钱管物的人连“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我之物勿用”等最起码的道德意识都没有,必然会利欲熏心,贪污挪用,损公肥私,这就必然动摇或削弱组织管理的物质基础。近年来,许多巨大贪污案件的出现,说明我国财物管理制度的薄弱和某些财物管理人员道德的缺失。因此,如何规范财物管理人员的行为,加强财物管理方面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也是管理道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管理道德的特点
1.管理道德的普遍性
管理道德是一种管理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是人们在参与管理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为指导而提炼出来的,它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文化管理,还是单位、部门、家庭和邻里的人际关系管理,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则和要求。
2.管理道德的非强制性
原始社会的管理,属于公权的、人人都可以平等参加的管理,没有强制性,与之相应的管理道德也没有强制性。恩格斯说:“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是父亲般的、纯粹道德性质的,他手里没有强制的手段”[5]。在各种类型的阶级社会里,管理具有了阶级的烙印,开始显示出阶级的性质和内容。这种依靠国家或组织的权力实行的管理活动,已具有强制的性质。但是,与此相适应的管理道德并没有改变其非强制的性质。不过,管理道德强调的是在内容上调整和约束组织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在社会作用上则依靠被管理者的舆论来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从而调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具有特殊性。
3.管理道德的变动性
管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调整管理行为和管理关系的管理道德规范,也必然随着管理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纵观人类管理活动的历史,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家管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还是当代的科学管理,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要实现其管理目标,获得预定的管理效果,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这必然促进了管理道德的前进和变化。
4.管理道德的社会教化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重视教化。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多重视德治,所以都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比如,孔子主张用“仁爱”的道德原则教化人,认为人只要做到“仁”,就能自爱,就能“爱人”,对人宽容、忠恕。而且,儒家还把公正、廉洁、重行、修养、举贤、仁能等,都看做“仁爱”教化的结果,要求管理者都应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管理道德,应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的道德教化思想,高度重视管理道德的教化作用。尤其应当强调组织管理者的道德示范和引导作用,使管理道德的意识、信念、意志、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对于实现组织管理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四)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外部因素。管理道德的外表影响因素主要有:早期教育因素、企业的管理体制及制度因素、企业文化因素、社会大环境因素等。
(2)内部因素。影响管理道德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管理者自身的意志、能力、信念因素、自身责任感因素等。
三、管理道德观的类型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管理决策的结果应当是使绝大多数人受益,可以忽视少数人的权利。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是功利主义道德观,如禁止工人上班时抽烟喝酒,因为这类行为影响了全局性的工作秩序。
(二)个人主义道德观
在这种观念之下,个体具有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要严格制约一切外部限制个人利益追求的安排。这种道德观对管理决策的意义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如果所有个体都能自我发展,后果就是整体的组织乃至社会都会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当个体追求与整体目标出现矛盾时,一味强调前者,则可能延误后者的实现。
(三)权利道德观
权利道德观的理念是管理不能剥夺被管理者的基本权利,比如,个人隐私权、言论自由权、人身安全权等。这种道德观强调的是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四)公正道德观
这种道德观的核心理念是广泛公正、程序公正、补偿公正。制定政策的实践过程,管理者有三种选择:第一,广泛公正,即对待不同的人不应带有任何偏见,使人人保持相同的待遇。第二,程序公正,即强调执法的公正性,要求制度是连续的,制度的执行过程是公正的。第三,补偿公正,即如果由于集体原因而伤害了个人,个人应当获得补偿。
四、我国企业管理道德的现状及作用
(一)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突飞猛进,GDP的增长令全世界瞩目,全国人民的生活改善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企业组织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企业提供给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的商品和劳务,以及企业的管理道德和对这个社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能否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能够接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经营理念,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遵守管理道德,即获得经济利益,也承担了对社会的责任。但是,却有部分纯粹以经济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利是图,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与实际上不讲道德的经营管理活动的高度分离,由此产生了企业管理的道德失衡。各种有悖人性的事情都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比如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洗蟹粉事件等。
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道德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方面:欺骗性的广告宣传,在营销和推广上夸大其词,生产不安全或有损健康的产品。有些经营者明知产品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但故意向消费者隐瞒真相,而大力宣传其对消费者有利的方面,或信口开河、擅自夸大产品的功效。
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方面:假冒其他企业的商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窃取他人商业秘密,损害竞争对手商业声誉,不遵守市场规则,挖墙脚等。特别是企业间不讲信誉、彼此拖欠和赖账、不履行合同。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方面:有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员工的生存和工作环境,侵犯员工的健康权利;有些企业在招聘、提升和报酬上采取性别、种族歧视,侵犯隐私;有些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评价不公正,克扣薪水等。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财务欺诈、偷税漏费、权力腐败、商业贿赂、地方保护主义等。
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对治理污染采取消极态度。对排放“三废”等造成的污染不实施治理而是继续偷偷地排出。特别是一些化工、印染、造纸等工厂规模小,对废水缺乏必要的处理,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管理道德对现代企业的作用
管理道德作为指导管理者的行为准则,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符合管理道德的理念和行为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过来,违反管理道德的行为,即使能获得眼前利益的满足,也迟早会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得不偿失,使企业毁于一旦。
(1)管理道德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但同时要考虑到对这个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此时,起作用的就是企业的管理道德。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就会影响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与其管理道德紧密相连。一些中小企业,在面对是以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获得暂时生存,还是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来谋求发展壮大进行选择时,必须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
(2)管理道德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强化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将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管理道德是企业社会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遵守管理道德的行为,将增加企业信誉,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拓宽市场、提高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