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兼论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魏友伯 唐尚书
摘 要:文章结合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以华中农业大学课外科技创新相关活动为例,通过解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达成功能、组织整合功能、文化执行功能等,探析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建设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 课外科技创新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帮助,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相关学习、研讨、实践、创造的活动。目前我国高校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形式有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成为“第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效补充和延伸。
一、大学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和创新意义研究。王平祥等(2006)提出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有助于倡导基于探索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载体和对策研究。李登伶(2002)认为,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要营造浓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氛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杨广君(2005)也认为做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要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配备学生创新指导老师。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研究。陈新华等(2003)提出,现有的科技创新体系缺乏必要的创新实践基地、竞赛机制、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赵海信(2001)认为现有的运行机制不足以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教学、科研联系不紧,它仅仅是学生工作战线与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联系不紧,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缺乏沟通,没有完全发挥出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
当前,关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涉及到大学精神文化内核的文化层面和精神价值层面的论述较少。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师生面对面学术交流——问学斋”、“文化微空间”、神农杯、SRF科技创新等活动为例,探析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精神的再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课外科技创新
现代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社会功能的实现是社会系统维持和存在的基础。社会功能条件的满足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社会系统也趋于均衡并保持稳定,并形成社会价值共同体,从而塑造社会精神。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具有目标达成、组织整合以及文化执行等功能,并通过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形成并稳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逐渐提升大学校园创新文化精神。
1.目标创新功能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是校园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革新的实践平台,新时期的大学人才培养要使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机结合。创新素质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知识、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创新成果的综合而系统的智能品质,它是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文化、创新人格、创新意识等的综合素质。我校学生大多都是理工科背景,普遍缺少人文社科类知识,针对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渴望诉求,并结合辅导员队伍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开展并实施了“文史哲艺文化微空间”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自身专业和管理者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发散思维等综合素质,以此来促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2.组织整合功能
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协调方式决定了活动的目标达成,关系着活动成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组织层面有效保证了活动的优质运行。
(1)全方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以“产研学”三者结合为途径,目标就是要培养综合性创新拔尖人才。学校在场地、资金、师资、基地等予以大力支持。
(2)多层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分层推进:宏观上,以学校、学院主持牵头,把握科技活动发展趋势和主流,在资源分配、政策规范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观上,“教师导演”,配套专业导师进行专门学术和技术指导,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的优质性,同时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动员、督导执行以及阶段检查等方面努力推进,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的时效性;微观上,“社团搭台,学生唱戏”,创新科技类学生社团发挥大学生凝聚优势,召集和组建相关团队,学生主动思考和优化创新课题,高年级研究生做好“传帮带”,带领低年级大学生同研发、同创作、同收获,组建一支依托课外科技创新而成长的价值共同体。
(3)宽领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要立足于专业学术,大打学科技术实力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博采众长,汲取不同学科背景的精粹内涵,能够交叉学科探究前沿,运用跨学科思维分析课题,打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年级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在多元化的价值中求同存异,做到“一个内核,多个触角”,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目标利益的最大化。(www.daowen.com)
3.文化执行功能
(1)“硕彦计划”保证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大学育人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建设培养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华中农业大学为促进和保证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完善新时期高校育人制度,启动实施了“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硕彦计划”,以植物科技学院为试点,在全日制二年级本科生中每年选拔60名学生,通过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切实让优秀本科生提前享用优质的师资和科研资源,优化提升了学院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同时该计划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会有较大的推动。
(2)“文化微空间”提供人文智力支持。学风建设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要走知识技能一体化、综合素质立体化发展的路子:一方面要纵向发展,立足本专业,做强做大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还要横向发展,博采众长,兼修文理,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微空间”是学院辅导员主动把学历专业的背景与学生思政工作相结合的一种育人实践,活动涉及哲学、体育、文学、生物学、社会学、历史等学科,活动地点不拘,形式多样,以共同探讨、体验为主。
(3)“问学斋”密切师生情谊,保证学术引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实践中的高层次内容,需要大力宣传,拓宽渠道,扩大范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科研兴趣和热情。植科院开展的“教授师生面对面——问学斋”活动营造了学院良好的“导学育人、创新科研”的氛围,践行大学平等自由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加强了学生服务科研、投身科研的决心,同时也对学生在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中产生的疑惑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
三、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对校园文化构建的意义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三大具体内容,其目标创新功能、组织整合功能、文化执行功能等的有效发挥,有利于形成并提升大学校园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进而再塑大学优良精神品质。
一方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对校园创新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意义。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创新实践,要求大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自主的创新素质,自主运用平时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讯息,在课余时间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活动,不仅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保障大学生的抽象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够得以具体实现,还能以创新活动为纽带吸引并组织合作团队,塑造“同创新,共成长”的团队文化,通过创新活动以及创新团队逐渐引领整个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和总结出组织管理创新、宣传动员创新、设计思路创新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使得创新文化深入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浸润校园精神的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也能够适应事业开拓型人才的发展要求,对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课外科技活动能够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智能支持。创业训练通过模拟策划、市场风险评估、项目可行性分析等效仿真实市场运行,让在校学生提前了解并熟悉市场规则,规避和减少未来创业风险,起到“沙盘练兵”的效果。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的较为高级的形式,把产、研、学相结合,将创业理念付诸于实践。通过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可以更加有效地培育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宏观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勤奋严谨的品质,同时也促进和增强了学校在校企联合以及科研创新成果孵化成产品的能力,进而对校园整体的创业文化起到积极提升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对构建和升华校园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弘扬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将创新文化和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并且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深厚而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孙志刚.大学精神与人文学科建设关系略论[J].教育与考试,2007(2).
[2]吕富媛.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张良浩,闵容,彭国存.工科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2).
[4]丁志卫,王成奎.科技文化:理工科校园文化的主流[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