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的世界
1275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一行人在经过三年多的奔波后终于来到了元朝的上都。忽必烈听说他们的到来后,特地派人前去40天路程以外的地方迎接他们,并叫人专门负责波罗一家的生活所需,以免得他们过于劳顿,并尽可能地向他们表示礼遇之情。
进入上都的马可·波罗激动不已。少年时的梦终于成真,现在他已经站在了东方最伟大的国家的土地上。这里的一切都让他觉得无比新奇:用石头和大理石建立的夏宫富丽堂皇;占地16平方英里的猎园风光迷人,遍布着纵横的小河、成群的野鹿和专门供给可汗狩猎的猎豹和猎鹰……这一切都使中世纪的欧洲相形见绌。
此时的元朝皇帝忽必烈是世界上最显赫的君王。这个英勇善战、有智有谋的君主统治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从匈牙利直到中国东海岸的广阔帝国,这个帝国的领土面积仅次于20世纪的大英帝国。
马可·波罗到来时,这位伟大的君主已是六十出头的年纪,但却仍保持着结实的体格。他有着红润的双颊和“黑而秀美”的双眼,身材中等,穿着描龙绣凤的笔挺的绣金丝绸御袍,显示出无比的威仪。他在自己的宫殿接见了远道而来的欧洲人。马可·波罗随同父亲、叔叔向这位君主行了跪拜大礼,并呈递了教皇格利哥里十世的信函以及包括从耶路撒冷圣墓油灯中取来的一瓶圣油和饰有黄金宝石的水晶花瓶等礼物。忽必烈高兴地收下了这些并赐御宴款待了他们。
上都并不是元朝的首都,只是皇帝避暑的地方。在距离上都南面约200英里的汗八里,有一座更为壮丽的城市。那里有比上都更为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繁荣的市场。那里才是整个元朝帝国政治经济的中心所在。它就是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1275年8月,忽必烈由上都返回大都,与他同行的还有马可·波罗一行人。
质疑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否曾在中国任职?
历史学家莫里斯·罗萨比在《忽必烈汗的一生和他的时代》一书中指出,在中国这一时期详尽的行政记录中,看不到关于此事的记载,同时在元朝的官方文献中,也根本查不到马可·波罗的名字。不过,尽管马可·波罗担任扬州地方长官一事受到怀疑,但根据他书中的记述,我们可以确定,他熟悉扬州这个城市,即便没有担任过地方官,但他确实曾经到过那里并生活了一段时间。
马可·波罗天才的观察能力和描写能力为他在忽必烈的宫廷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波罗一家刚到中国后不久,忽必烈就派马可·波罗去执行一项官方任务。关于这项任务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只知道他执行使命的地方可能是波斯东部的呼罗珊或中国南部的哈喇章地区(即现在的云南地区)。马可·波罗的书中用大量篇幅谈到了这两个地方。马可·波罗用六个月的时间到达了执行任务的地区,沿途经过的地方居住着各色人群。任务完成后,他被忽必烈要求写一篇关于他的经历的报告。然后正像他自己的书的前言部分中所提到的:“他去拜见大汗,交上他所负使命的详细说明。然后他开始讲述沿途看到的所有奇闻逸事。他讲得如此全面、如此生动,以致可汗和所有听他讲述的人都惊奇万分,互相议论说:‘这个年轻人成年后肯定会成为一个具有正确判断力的十分有价值的人。’”
从那时起,马可·波罗获得了忽必烈的宠爱,常常被派往元朝各地和其他国家执行官方任务。忽必烈喜欢马可·波罗妙趣横生、内容新鲜的汇报,“常常把那些最有趣、最遥远的出使任务委任给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马可·波罗游历了许多地方,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了解这部分世界的独特性,因为他在这一遥远地区的旅行,比以往任何人都广泛,还因为他让自己的头脑更加专注地去观察它们”。
按照《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马可·波罗曾在扬州做过三年的地方长官。
在忽必烈的支持下,马可·波罗游历了当时元朝统治的大半个疆域,去过了许多繁华或偏僻的地区。
在旅途中,马可·波罗经常会遇到食物贫乏或其他种种不便条件,但他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喜欢新奇冒险的事物。他在游历过程中记录了许多他认为新奇有趣的事情,比如他写道“这里拥有盐泉,人们用小盘蒸煮盐泉以制盐。蒸煮一小时后,盐水即变为糊状物,再凝成一枚枚价值两便士的盐饼。盐饼底平上凸,置于近火的烧热瓦片上烘干变硬。在这种钱币上盖以大汗之印,此事仅可由大汗自己的官员为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使用盐币的记载。他还记述了当时偏远地区的人们在野外如何应对野兽的攻击。他说人们往往点燃江边生长的青竹枝,当遇火的竹枝因弯曲而发出巨大的声响时,野兽便会远远逃走。
马可·波罗还到过了西藏地区。在他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马可·波罗对这一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的描述为西方人普遍接受,这主要应归功于马可·波罗的描述才能。他详尽地描述了西藏“建在岩石顶上或山巅上的城堡与坚固的城镇”。他记录下了一种体大、驼背、长满长毛的牲畜,当地居民用它来负重载物,这就是产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牦牛。他还提到了西藏人对珊瑚的重视、用毛皮做成的衣服、对魔法和妖术的迷恋以及他们所喜爱的大而凶猛的狗(即藏獒)。
在马可·波罗的书中,他还提到了阿尔泰山。他说那里分布着“数不清的湖泊和沼泽”,有许多鸟在那里栖息。那里还居住着“一支野蛮部落” ,他们靠放牧一种类似于牡鹿的大牲畜为生。这是欧洲人第一次听到关于西伯利亚以及放牧驯鹿者的描述。在书的另一部分,马可·波罗还讲到了俄罗斯北部一些浅肤色的人穿越冰雪之地时用的导向犬。他也提到了北方的“黑暗之地”——在冬天连续几个月都是夜晚的极地——以及“北方的海洋”,它“位于极北处,以致北极星似乎是在你身后”——这就是北冰洋。
◎扬州瘦西湖
◎元朝疆域
除了中国外,马可·波罗旅行的脚步还到过缅甸北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就在马可·波罗在这一地区旅行时,欧洲人还对此地区一无所知,直到六个世纪后才有一些欧洲人来到此地进行考察。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还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了印度。他对印度的风俗非常熟悉。他提到了印度教徒对牛的崇拜、印度教的殉葬风俗等等。作为一个商人的后代,马可·波罗很留意南印度的珍珠产地。他讲到锡兰岛出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漂亮、更珍贵的红宝石,此外还有黄玉、紫水晶、石榴石和其他许多种珍奇而昂贵的宝石”。这种对东方富庶的不断强调,正是马可·波罗的叙述强烈地吸引着几代欧洲读者的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强调,最终导致了几个世纪后亚洲的灾难。
转眼间,马可·波罗已经在中国待了十几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他的父亲和叔叔在中国的经商活动中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财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几个威尼斯人开始思念家乡了,一股迫切的归乡的愿望在他们心中升起。
“不!我不用忏悔!”
归乡的愿望一旦升起,便再也难以放下。马可·波罗一家开始认真思考回家的问题。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时忽必烈就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而此时,忽必烈更是一年比一年衰老,健康状况也开始恶化。一旦在他们动身前忽必烈驾崩,那么他们将失去皇帝的公开扶助,失去唯一的依靠。
在这种考虑下,马可·波罗一家三口开始寻找各种机会向忽必烈提出回家一事。
据马可·波罗记载,在忽必烈“心情出奇的好”的一天,他们向大汗请求允许他们回到故乡去。忽必烈“为这一请求而感到伤心,问他们为什么要置身于充满艰辛与危险的旅途,那样,他们有可能丢掉性命”,然后以“出于对你们的敬重,我必须明确拒绝你们的请求”为理由拒绝了波罗一家的请求。如果不是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马可·波罗这个名字很可能便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1286年前后,波斯王阿尔贡以忽必烈亲属的身份在大汗的帮助下选中了一个年仅17岁的“才貌双全”的小姑娘作为新妃子。但在迎娶过程中,由于中亚地区陷入战争状态,迎亲使团在一年之后被迫返回了汗八里。被困在汗八里的波斯使臣听说马可·波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便央求大汗让马可·波罗作为向导与他们一同前往波斯。忽必烈不情愿地同意了。这样,马可·波罗叔父三人终于被允许离开中国。
波斯使团、未来王妃、波罗一家以及数百名男女分乘14艘海船于1292年启航。马可·波罗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们沿着中国海岸南下,绕过越南抵达苏门答腊,然后又到达锡兰和印度,最后向北进入了霍尔木兹海峡,于1294年抵达了20多年前他们放弃海航的霍尔木兹港。
旅行中,马可·波罗记录了沿途的风土人情,从美丽的独角兽到悲天悯人的佛陀再到杀人劫掠的海盗,都呈现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他还提到了一些虽没有亲自去过却从去过的人那里得来的印度洋和非洲一些地方的信息。这些地区——其中一些是因为马可·波罗才第一次为欧洲人所知——包括索克特拉、桑给巴尔和马达加斯加等岛屿以及非洲国家阿比西尼亚(即现在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莫桑比克。
质疑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
从马可·波罗回到威尼斯的那天起,对他讲述内容的真实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持怀疑态度的旅行家和学者们的疑问是,如果他真的在中国住过那么多年,那么他的记述中为什么根本没有提及中国人生活中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茶、筷子、汉字、长城等。另一方面,马可·波罗的支持者则争论说,原稿有部分的遗失也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他们指出,马可·波罗确实讲到了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事物,比如用煤作燃料、印刷术和纸币的使用。对此,历史学家福赫伯特·弗兰克总结了最普遍的学术观点:“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的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关于中国的章节取自其他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之前,我们只好假定并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的。”
在霍尔木兹港,他们参加了随行的王妃的婚礼。据马可·波罗的记述,那时公主已经非常喜欢他这位威尼斯护卫者了,以至于分别的时候她落下了眼泪。
随后马可·波罗一家人继续向君士坦丁堡前进。在路上他们得知了忽必烈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马可·波罗写道——“彻底结束了他们再度拜访那些地区的全部打算”。
公元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了威尼斯。
◎马可·波罗一家离开威尼斯
关于他们回家时的具体情况并没有第一手资料。两个世纪后,为马可·波罗作传的拉穆西奥·约翰·巴普蒂斯特记述了这样一个传说:三个男人由于旅途的奔波而衣衫褴褛、风尘仆仆。没人承认他们是20多年前出门旅行的波罗一家三口,连家族里的亲戚也轻蔑地把他们看做乞丐。面对这些,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叔撕开了他们脏衣服上的缝线,大量的钻石、珍珠、红宝石、绿宝石从中倾泻而出。于是,皆大欢喜的认亲场面立刻出现了。
带回无数东方财宝的马可·波罗成了富翁,被威尼斯人称为“百万君”。但他同时也得到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为他回来后所讲述的冒险故事被威尼斯人认为是不可信的“天方夜谭”。
而一场战争使得“百万君”的“天方夜谭”更加广为流传。这就是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场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战争中担任一艘军舰指挥官的马可·波罗被俘。对他的囚禁不到一年,然而就是这几个月的监禁生活却使一部世界名著得以诞生。与马可·波罗关押在同一牢房的小说家比萨人鲁斯梯谦将马可·波罗叙述的旅行故事记录了下来并写成了书,《马可·波罗游记》就这样诞生了。这本书如此引人注目,以致它在问世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便被译成了绝大部分欧洲文字,而从16世纪以来,对它的印刷就从未停止过。
《马可·波罗游记》与地理大发现
这本书最初的名字是《寰宇记》。对于书中的内容,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已。很多人认为作为小说家的鲁斯梯谦一定增加了(或至少是渲染了)一些具有神话故事色彩的章节。然而不管怎样,这本书的影响力却是不容低估的。14世纪的欧洲地理学家,正是根据这本书中的记叙和提供的丰富的资料,绘制出了早期的世界地图。而在马可·波罗之后大约200年,哥伦布扬帆出海去寻找西行到东方的海上航路时,拿的正是一本已读过多遍的《马可·波罗游记》。而这一出海,迎来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百万君”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里所描述的美丽富饶的东方世界引起了无数欧洲人的向往。然而直到他死,也没人认为他的故事是真的。而就像那些认为他在虚构故事的人一样,直到死,马可·波罗也坚持那些故事都是自己的亲身见闻。
1324年1月9日,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开了人世。
据说,在马可·波罗弥留之际,替他祈祷上帝的神父对他说:“有人说你生前撒过弥天大谎,死后是升不了天堂的。趁弥留之际,忏悔吧,上帝会原谅你的。忏悔吧。拯救你的灵魂!”而马可·波罗用尽生命中的最后一丝气力,摇着头说:“不!我不用忏悔!我是真实地记述了我的见闻,没有任何夸大。遗憾地说,记述得太少了,只有我所见的一半……”
在那部著名的著作中,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写下了这样的自白:
“许多人过去不相信我——今天,许多人仍然不相信我——但是,我相信,这是上帝的旨意,我应该回来,让人们了解世界上存在着的事物——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无论是基督教徒或是萨拉森人,无论是鞑靼人或是异教徒,能像我,尼古拉先生之子,威尼斯的伟大而高贵的公民——马可·波罗,这样对世界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观察和探索。
◎马可·波罗纪念雕塑
第2章—— 葡萄牙航海王子亨利 向海洋进军
冒险时间:1415~1487年
目的地:非洲海岸(www.daowen.com)
冒险者:亨利王子、裘安王子及其他众多航海家
大冒险的影响:从亨利到裘安二世,在这70年里,人类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把自己的视野从封闭的近海扩展到了一万余里外的辽阔海疆。人类第一次把对海洋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夕阳下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在欧洲大陆最西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一个坐落在七座山丘上的城市,这就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分布在七座郁郁葱葱的岗峦上,面积不大,古色古香。中世纪的街景中,依稀可见葡萄牙帝国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悠长的塔古斯河流经城南入海,河口宽阔,一片汪洋,阳光普照,金波粼粼。
就在美丽的塔古斯河畔,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它铭刻着几个世纪前那个伟大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中葡萄牙人的辉煌与骄傲——在那个欧洲人发现世界的年代里葡萄牙曾独领风骚,记载了那些伟大的航海家们征服广阔海洋的梦想与荣耀。这就是“航海家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建于1960年,外形就像一艘驶向大西洋的古老帆船。纪念碑前的广场,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铺成了一幅巨大的世界航海图,它记述了当年葡萄牙人航海探险、发现新大陆的历史。船上刻有许多人物雕像,有发现欧洲至印度航线的达·伽马,有手里拿着地球仪的哥伦布——虽然他是西班牙人,但却是在葡萄牙学会航海技术的,当他发现美洲新大陆返航并最终在里斯本登陆后,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还有每次远航时随同出发的航海家、葡萄牙历史上的名将、传教士和科学家等等,而在船头,站在这群人最前面、凝神眺望无垠海洋的就是葡萄牙航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亨利王子,正是他让人们相信,世界远比欧洲和地中海大得多,而他运用太阳星相测定航线和修造新型的帆船,使航海家们的远洋梦想成为可能。这座纪念碑正是葡萄牙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王子诞生500周年而修建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属于亨利王子的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的时代……
“到此为止,勿再前进”
在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地理大发现”的那个伟大时代到来之前,中世纪的欧洲人对海洋和海洋以外的世界所知甚少。在他们看来,欧洲大陆之外的海洋那头是蛮荒所在。马可·波罗的游记虽然描述了一个遥远富庶的大陆,但200年来没有什么人相信那是真实的。相反,长期以来 ,《马可·波罗游记》被人们看做是一本发行量很大但不过是一种类似《天方夜谭》式的小说来阅读,而马可·波罗本人也被当做一个丑角、一个夸夸其谈的骗子而广受传扬,甚至莎士比亚剧本中也把专门会装模作样说些不着边际的蠢话的人叫做马可。
阻碍欧洲人穿越海洋认识未知世界的原因之一是技术上的困难。那时中国的指南针还没有传入欧洲,人们在广阔的海洋上很容易迷失方向;简陋的造船工艺和有限的航海技术也局限了人们的航海能力,没有人能仅凭着单桅的小船穿越无垠的海洋。而另一方面,自古以来便已形成的对海洋的深深恐惧和陈旧偏狭的地理观念严重束缚着欧洲人的思想,使得他们没有勇气和动力探索神秘的海洋。“大地是一个平面,大西洋是死亡之路的终点”的观念长久以来一直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人们普遍相信船行驶到大西洋就会掉入无底深渊。据传说,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为了弄清楚太阳是否会在隐入大西洋底时发出“嘶嘶”的声音,才有一个叫波斯顿尼亚的莽汉大着胆子把船摇到了西班牙的海边。而在古希腊人绘制的很多地图上,都会有神话中的巨人安泰高举一块“到此为止,勿再前进”的路牌,傲然地站立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尽头的图画,似乎在宣告着大海的恐怖与深远。
然而,人类终究不会局限于被海洋包围的一小块陆地之上。历史正在慢慢引导欧洲人踏上伟大的发现之路。
事实上,当绝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蒙昧之中的时候,许多科学家就已经开始了他们对海洋世界的探索,这种研究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那个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已经设想到“地球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圆球”,而在那之后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理,埃拉托色尼有关地球周长的测算以及托勒密有关天文学、地理学的论著更是一点一点积累着人们向海洋进军的力量。而13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的指南针在14世纪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上以及制造多桅大船的造船术的飞跃性发展使得人们在海上自由快捷地航行不再只是一个梦想。这所有的一切,都为那个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做了充足的准备。
思想和技术上的准备逐渐成熟的同时,欧洲大陆也在逐渐积聚着向海洋进军的强大动力。
1096年开始的为驱逐从阿拉伯半岛而来的伊斯兰教徒而进行的所谓十字军“圣战”,虽然在持续的近两个世纪中没有任何结果,却使欧洲人真正看到了来自东方世界的丝绸、香料、瓷器和珠宝等等价值连城的宝物,他们终于相信了马可·波罗所描述的东方世界的真实存在,并且对那片黄金铺就的土地垂涎欲滴。然而通往东方世界的商路完全被阿拉伯人所控制,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欧洲人选择在大西洋上重新寻找一条直通中国与印度的航道。
◎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力大无穷。
◎基督教的十字军,打开了西方通往东方的大门。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历史的机运落在了位于欧洲大陆最西端的葡萄牙头上。
1143年获得独立的葡萄牙王国在国王裘安一世和他的继承人的统治下日渐强盛,成为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式的国家并显示出勃勃生机。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对香料、珠宝等贸易的垄断,找到传说中的非洲“金河”,他们一开始就动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迫不及待地抛开原有的近海贸易向大海深处驶去。于是,一个向神学偏见挑战和向广阔海洋进击的崭新时代开始了,而引领这一伟大探索的就是几百年后仍被人们铭记的葡萄牙王子唐·亨利。
葡萄牙大航海的社会背景
流行于14世纪的鼠疫夺去了欧洲2400万人的生命。葡萄牙人以其强壮的体魄和强大的免疫力避免了这次浩劫。然而,免受鼠疫灾害的葡萄牙人口急剧膨胀,国内种种矛盾高度激化。同时,由于从东北部西班牙城市运入葡萄牙的商路被限制,输入葡萄牙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其中最为严峻的是黄金供应的短缺。欧洲缺乏金矿,葡萄牙铸造货币的黄金几乎完全依靠进口。黄金供应的不足,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成色下降,信用降低,国家经济进入绝境。葡萄牙进入了所谓的伊比利亚经济危机时期。为了解决社会危机,葡萄牙只有寻求向外扩张。然而,陆地上,强大的宿敌西班牙堵住了葡萄牙所有向外扩张的路径,因此,谋图海上的发展成为葡萄牙求得生存的唯一手段。
壮志凌云
1394年,葡萄牙国王裘安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唐·亨利诞生了。
唐·亨利自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出身于英格兰王族的母亲那里接受了宗教和一般教育,从父亲那里学到了高强武艺和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他不满于闲逸的宫廷生活,渴望建功立业,获得骑士的光荣封号。
1415年,在财政大臣的提议下,亨利力劝父王以海军突袭北非摩洛哥的休达港。在战斗准备阶段,亨利奉命负责造船和招募船员。8月15日,亨利指挥着他亲自监造的战舰和训练的船员迅速攻克了休达港。这一卓越功勋使得亨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骑士梦,而休达港一战也因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早期殖民侵略的第一战而被载入史册。
◎唐·亨利
唐·亨利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功勋,他那向海洋进击的雄心随着这一仗大大增强了。为了抵御阿拉伯人的进攻,发扬十字军精神,亨利比以前更加关注阿拉伯世界的情报。他接触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海员,学习有关造船
与航海的知识。休达港作战的成功经验也让亨利坚定了舍弃组织大军展开远征的念头。力单势孤的葡萄牙当时能做到的只能是进行周密的航海调查然后再找机会,像休达港之战那样突袭阿拉伯人防卫薄弱的海防。亨利之所以想从海路上找出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寻找传说中的普雷斯特·约翰统治着的与阿拉伯人作战的基督教王国。
事实上,亨利出海的理由从来都不是唯一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马可·波罗游记》使他对神秘而富饶的东方世界充满了向往。只有开拓出一条获取黄金和其他东方物产的海上交通线,葡萄牙才能够摆脱伊斯兰人的围追堵截,才能对加纳利群岛远方的地理状况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最终使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
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大陆最先沐浴古老的希腊文明复兴之光的地方之一。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唐·亨利利用王子的身份和优越的条件,如饥似渴地开始了对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知识的钻研,特别是托勒密所著的《地理学》给了亨利以全新的观念。他从1418年起就放弃了宫廷安逸的生活,搬到了拉哥斯
港附近的萨克利斯居住。在这里居住的几年是亨利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他建立了观测所、造船所、防守工事和小镇,后来还成立了“航海学校”。正是在这里,他组织人先后搜集整理了一大批近于废弃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天文、地理学著作,并且组织有经验的学者专门对海陆和地球的周长进行了重新测量,同时绘制了新的航海图。葡萄牙航海的坚实基础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打下的。
◎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用的小吨位轻快帆船
普雷斯特·约翰的传说
这个传说出现在十字军东征时代的欧洲。普雷斯特·约翰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居住在东方的某个地区。他指挥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将去援助在圣地与阿拉伯人作战的基督教徒。传说中,他是一位强有力的战争领袖、一个公正而强硬的统治者,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君主,甚至他的厨师和男仆都是由国王来充当的。他的王国里有通天塔、不老泉、散布着宝石的河流、一块属于女战士的土地和一群武艺高强的骑士。他拥有成堆的黄金珠宝。在他的宫殿前立着一面魔镜,从镜中可以观察到他统治的所有区域。所有这些都强烈地吸引着西方人。1165年,欧洲各个宫廷开始流传一封据说是约翰本人的亲笔信。而1177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硬是给约翰回了一封信。当然,这封信没有收信人的地址,因为连教皇也不得不承认,他也不知道在哪儿才能找到这位神秘、强大、信仰基督教的君主。
◎普雷斯特·约翰的想像图
现在,万事俱备,伟大时代的序幕就要拉开了……
◎亨利王子和为他工作的人
向海洋进击
远航的条件基本具备齐全的唐·亨利开始实施他那前无古人的伟大计划了。
他首先想征服的是还没有人能平安返回的波加多尔角。只有越过这个海洋禁区,葡萄牙人才能驶向更远的未知海域。
他命令船员们首先驶往葡萄牙西南1300公里的加纳利群岛,然后转而向南航行240公里到达这个长期被认为是祖先为后人设下的警戒线的波多加尔海角。当时人们还没有越过波加多尔角后平安返回的记录,有的只是关于船开到那里就难以生还的可怕传说。据说那里以南的海水是沸腾的,人到了那里就会变黑。船员们出行时总是避开这个可怕的水域,“我们可不想就此失去自己的灵魂和肉体”。而在阿拉伯人绘制的海图上还画着沸水之中伸出来的一只撒旦之手。
唐·亨利的船队于1418年正式出发向波加多尔角以南的几内亚驶去。逆风迫使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校正自己的航向。而数次斜向航行之后,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很适于做殖民地的名叫圣波尔多的小岛。亨利闻讯非常高兴。
不过,一个有趣的意外事件还是使他们最终放弃了这片富饶的岛屿而迁居到了距此20公里的马德拉岛。亨利派往圣波尔多岛的殖民者携带了一只怀孕的母兔。这只母兔在岛上很快就繁殖出了一大群兔子。岛上的农作物遭了殃,被这些小不点儿们吃得一干二净。而猎杀计划也以失败告终,这些兔子们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奈的葡萄牙人只好撤离这片俨然已成为兔子天堂的岛屿。幸亏附近的马德拉岛日光和水源都很充足,优越的自然条件很快就让这个岛因输出糖和葡萄酒而变得富足起来,这才没让亨利的这次探险一无所获。
◎大西洋上的加纳利群岛由一系列岛屿组成,是早期航行的最佳中转站。
之后,亨利的船队还在这片海域陆续发现了亚速尔群岛的各岛屿,并建立了几块富饶的殖民地和葡萄牙船只的避风港。这里在以后成了葡萄牙人的最佳避风港。
这些收获不可谓不丰,但是亨利仍然感到非常遗憾。因为这种往复而缓慢的探险耗尽了他大量的资金,而他原来的宏伟计划只完成了很小的一部分,甚至连波加多尔海角也没有跨越。这些使得亨利进一步加强了他的继续冒险的念头。
1433年,吉尔·艾阿尼斯受亨利之命指挥巴尔卡号船向非洲海岸一直前进。但是使亨利恼火的是这位怯懦的船长只到加纳利群岛待了几天就匆匆回来交差。他严厉地指责这位船长听信毫无根据的谣言和不着边际的胡说使得他的心血毁于一旦。艾阿尼斯被亨利的指责激怒了。1434年,他再次受命带队出航。不知是他这次抱定的不达目的誓不归航的决心的影响,还是碰巧赶上了好天气,艾阿尼斯的这次出航出奇地顺利。船队在穿越波加多尔角之后,既没有碰上沸腾的海水,也没有把皮肤弄黑,过去的传闻顿时显得那么的荒唐。更令亨利欣慰的是他得到了据称代表着无上荣光的圣母玛丽亚玫瑰等几种珍奇植物。艾阿尼斯因为在这次航行中的果敢被封为骑士。
这次航行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在地理学上产生什么突破,事实上,从地理学的意义来讲,他们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但是这些探险英雄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人类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令人胆战心惊的海怪,人类有勇气也有能力征服未知的神秘大海。
◎亚速尔群岛古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