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高职教育育人要求: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农业高职教育育人要求: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时间:2024-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明确育人要求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农业高职教育育人要求: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二)明确育人要求

按照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学生应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了落实培养目标,在办学思想上,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方向和价值追求,不断强化“弘兴农之志、谋强农之策、行助农之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营造“亲农、事农、兴农”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要求,我们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兴农的志向

引导学生立志成才,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学生成才来说,志向是一种引导的力量、推动的力量和自制的力量,它根源于学生的内在需要,深植在学生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学生的追求。

为了培育学生献身农业、振兴农业的远大志向和理想信念,我们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重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类,其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社会服务的实践,真正认识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道理,明确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且对于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即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及文化传承等功能。对此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无疑对学生的理想定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些社会价值还必须同其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才能起到“现实化”“具体化”的作用,才能形成个体的“心理场”。因此,需要将农业发展的趋势与个人的就业前景和创业空间,农业改革的走向与个人的抱负实现和才智发挥等联系起来,使社会意义转化与个人期望和职业理想相结合。投身服务“三农”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地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起来的一种方式。

(2)建立长远目标与当下目标的联系

一般说来,志向总是一种指向未来前景的长远目标,它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稳定地发生作用,没有这种长远目标的统领和指引,人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行为摇摆。因此,应当引导学生面向未来、志存高远,但是如果只限于空泛的幻想而不设计逼近目标的台阶和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那么,再美好的预期和理想都不过是镜花水月。所以,我们在培育“兴农”志向的措施中,既注重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以“明天的欢乐”(马卡连柯语)鼓舞学生,又指导学生采用“小步子”前进的方法,把较为长远的追求,转化为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成长计划”,并用及时反馈和自我调节的方式,将长远目标同当下目标整合起来、联系起来。事实上,学生从事社会服务的实践,最有利于学生把有所作为的“事”“物化”为当下目标,并逐步连接为实现长期目标的“链条”。

(3)注意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的整合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是一种“理性化”的认识,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要是没有多少感性经验的充实和支撑,这些道理就会变成一种外在于他们的“抽象”意义,难于扎根于他们的意识深处。因此,“兴农志向的培养”,要善于把抽象的意义具体化、一般的道理对象化、概括的理念有形化,使他们用自身的经验与体验去建构起对意义的理解。应当说,为“三农”服务的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认识到社会对农业建设的需要,农业知识技能的效用,农业就业与创业的广阔“用武之地”,同时也为他们知识、技术、态度的广泛迁移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总之,树立“兴农”的志向,是涉及学生动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一个抓手、一个载体,而这一项教育只有通过“学习”与“服务”的关联和统一,才能有效地推进。

2.培育亲农的情感

如果说,树立“兴农”的志向主要是从“认知”的侧面去促进学生“建构意义”并“内化价值”,那么,培育“亲农”的感情,则是从“态度”的侧面去“获得体验”和“形成信念”。心理学把“情感”视为一种“态度的体验”,而且是态度中最活跃、最核心的要素。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情绪既以认知为先导,又起动机的组织作用”;情感是自觉活动的动因,又是认识向信念转化的“触媒”。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说过,“情感的发展和智力机能的发展是紧密相吻合的,因为它们是动作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情感总是对于那种发生于日益上升的每一阶段上的行动的诱因,因为情感使得活动具有价值并给予他们力量……一切人类活动最深刻的倾向都是向着平衡状态前进的。表达最高平衡状态的理智乃是智力与情感的重新统一。”(5)

那么,在“服务育人”中如何来培育学生“亲农”的情感呢?(www.daowen.com)

(1)以服务需求唤起情感

学生参与涉农的社会服务常常源于客观的社会需要,如,现实的农业建设亟须选择推广优良品种,需要改革种植方式、需要防治禽畜疾病,等等。学生为满足这些需要而投入社会服务的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参与,这是一种激发学生认识自己行为意义的最直接的刺激;在一系列的践履中,他们自身学习与存在的价值感、自我实现的期望等,都会油然而生。

(2)从服务过程体验情感

学生涉农服务必然要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去,这一过程不仅是知识技术的运用、聪明才智的展现,同时也是一种介入社会、践行规范和合作共事,这不是一种“作壁上观”和“心有旁骛”的被动接受,而是活生生的“感同身受”,是主体性的张扬和火热的投入。正是有了这一过程,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体验,包括运用农业知识技能的支配感或权力感,取得特定成果的自我效能感,内在奖酬唤起的满足感,集体活动引发的归属感等。这些都是促使学生“亲农”的有效因素。

(3)用服务成果强化情感

在服务中育人不同于以传授“学问”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不是以理论知识的存储为目的,而是以知识的活化和应用并产生一定有益于社会的成果为特征。学生在涉农的社会服务中,亲身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特定任务,看到自己在服务“三农”中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被社会所认同,这无疑是对“亲农”情感的一贴强化剂,而且随着在系列服务中的体验积累,学生的情感内容和倾向也就逐步趋于稳定。

总之,培养“亲农”的情感虽然着眼于“非智力因素”,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没有感情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亲农”的情感是认知的过滤器,又是行为的增力剂,它是人的个性品质中最活跃的因素。

3.习得事农的本领

从事现代农业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聪明才智并在实际的劳动中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任何人掌握一定的本领都不可能从教师或其他人手里“移植”和“复制”,需要实践锻炼,靠工作磨砺。因为“本领”是一种个体拥有的技术或能力,是一种“默会的知识”,它积淀在经验里,凝聚在行动中,常常表现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所以它只能在事农的服务过程中习得。

习得事农的本领,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解决真实问题

在服务中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面对客观上需要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真实的问题,学生就必须调动已有的经验,召唤储备中的知识,并分析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条件,明确问题的关键,并且运用智慧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做出决策,在进一步的实施中不断调整、校正,使行动一步一步地靠近预期目的。这实际上是把“学习”融入真实任务情境中的“意义建构”,它不仅激发了动机、“活化”了知识、发展了智能,而且也增强了责任感和事业心,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2)融入实践情境

“本领”或职业能力的习得是不能“授予”的。脱离了应用情境的理论知识或操作规范,是孤立的、僵化的和静态的,不可能变为有效的“力量”。当学生从事涉农服务时,学生就融入了一个使知识灵活适应特定要求,使智慧指向相关问题的活生生的情境中,这不仅是一个把各种要素联结起来的工作情境,同时也是践行制度规范、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情境。就学生习得事农的本领来说,这种融入实践情境的涉农服务,对于提高职业能力、适应劳动组织形式、遵从工作规范都是十分重要的。

(3)强化活动操作

活动总是表现在行动中,总是由“操作链”构成的。一般说来,工作和劳动中的“活动”往往是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特征,也就是说,许多行为方式或具体操作都是由活动的整体所决定和支配的。涉农的社会服务提供给学生的项目和任务,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综合性,它与单纯的“训练”不同,对操作的质量、效能、熟练以及操作之间的协调、衔接与组合,都有较高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强化活动操作是提高活动操作自觉主动性的一种理想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