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高职教育服务领域厘定与实践探索

农业高职教育服务领域厘定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4-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厘定服务领域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是指向具体的、特定的领域,清楚地厘定从哪些方面来落实服务的宗旨,对于实现自身的职能、制定培养的目标、促进专业的建设、体现办学的特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区域特征职业教育要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使自身更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自身的区域性特征。

农业高职教育服务领域厘定与实践探索

(一)厘定服务领域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是指向具体的、特定的领域,清楚地厘定从哪些方面来落实服务的宗旨,对于实现自身的职能、制定培养的目标、促进专业的建设、体现办学的特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农立校、育人为本”是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质。我们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强化为农服务的职能。农业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的互动——纵向上要充分彰显产业和行业特征,横向上要与区域经济带相结合;要根据“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要求,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知识技术贡献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1.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职业教育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就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就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持续丰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就是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顺应时代变化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以生物技术引领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农业逐渐走向边缘,现代农业正因生物技术的蓬勃兴起成为方兴未艾的生物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古老的产业正在迅猛崛起,重新变为“朝阳产业”,引领经济发展。

从我国的情况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三农”正处于全面的变化过程中。传统的“农业”正在逐步变化为“新型传统农业”与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其中“新型传统农业”主要泛指以新型技术改造提升优化升级的传统农业,主要体现为量的变化,而“现代农业”则是因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新型农业,是一种质的变化;相应的,传统的“农村”正在逐步发展变化为“新农村”与“城镇”;传统的“农民”也正在发展变化为新型农民和市民。(2)

(2)遵循农业发展的规律

农业职业院校必须从事“农业”教育,这是它的行业规定性决定的。农业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和教学都必须认识农业发展的规律,遵循这种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和从事社会服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选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农业职业教育要遵循农业发展规律,育“从业”之人,办“服务”之事。

(3)合乎科技教育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出一幅切实可行、富有操作性的“路径图”。作为“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必须正确定位,认真贯彻“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

总之,致力于现代农业建设,应当成为我们从“行业性”着手,体现办学特色的一个总纲。

2.服务城乡统筹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必须依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整体格局,并具体针对地方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就成都当前的任务而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要事”。

(1)认清历史方位(www.daowen.com)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一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党中央特别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体现区域特征

职业教育要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使自身更具有生命力,就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自身的区域性特征。这是因为:①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具有不同特点的区域性特征;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技术教育只有实施区域性办学,才能根据不同经济区的人才要求,把服务落到实处,才能为本地区培养出对路的建设人才;③只有实施地方性、区域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针,才能极大地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来。

(3)把握最佳机遇

2007年6月,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建设,要使成都成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为全省和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级破解“三农”难题的先行样板和示范窗口,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突出服务的地方特色,提供了新的制度环境、政策支持和操作空间。

3.侧重于科技推广应用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定其服务特点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与其提供的相应服务形式应当是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1)分析培养的人才类型

社会的专门人才按照类型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中,学术型人才主要是通过观察、试验、分析、推理,从事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发现科学规律;工程型人才通过应用科学原理来进行创新设计,发现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等;技术型人才主要是通过应用技术、工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技能型人才一般是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来进行生产、制造、施工以取得具体成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工作都是处在生产、经营、服务的一线,这两类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培养,这也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它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应用型而非学术研究型;是工艺型而非设计型。(3)

(2)着眼学生的智能倾向

有人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如普通院校。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因为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与普通高中特别是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对象相比,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按照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着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4)。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也就是说,个体的智能倾向(能倾)是多种智能集成的结果。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将个体所具有的智能类型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抽象思维,二是形象思维。通过学习、教育与培养,主要倾向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的专家,而主要倾向为形象思维者则可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专家。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逻辑思维,学习中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不善于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进行逻辑推理,很难掌握概念、原理、法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此,侧重于技术的学习、运用,更能适应他们的智能特点和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

(3)发挥学院的传统优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温江农校就曾突破“三段式”课程模式,开展了边学习、边实践、边帮助家庭和农民脱贫致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三边三结合”教学探索。

成立高职学院后,“三边三结合”教学模式继续深化,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2003级园林专业3班学生董钦鑫,在学院的支持下,在校期间即承接了锦江区白马宾馆两个绿化工程,自主进行设计,组织施工,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级作物生产技术专业3班学生凌华章,在学院教师的帮助下,实习期间即回家乡自主创业,在屏山县凉乡天仙村建立68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被屏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当地农村经济开发的重点项目而得到大力支持。凌华章同学还被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授予省“十佳”青年学生称号。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