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文化论略:古代丧礼制度及仪式详解

汉文化论略:古代丧礼制度及仪式详解

时间:2024-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做是极为重要的大事,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礼制度。汉代的丧礼基本上延续前代。《仪礼》中记载了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后世赴写作讣,以丧主的名义用书面形式发出,称讣告。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低不同。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称大殓。虞祭时为死者正式设置神主。

汉文化论略:古代丧礼制度及仪式详解

第三节 丧礼制度

丧礼是与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等有关的仪式礼节,在古代称为凶礼。《周礼·大宗伯》云:“以丧礼哀死亡”。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做是极为重要的大事,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礼制度。

汉代的丧礼基本上延续前代。《仪礼》中记载了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12]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

汉代从人死后到下葬,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礼仪程序,而且很多程序都被后代延续下来了。诸如:

1.初终。病危之人一定要居于适寝,亦即正寝、正室。将死之时,家属须守在床边,等断气后,诸子及兄弟、亲戚、侍者皆要痛哭。

2.复。这是为死者招魂的仪式。招魂时由复者拿着死者的衣服,一手执领,一手执腰,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呼死者的名字,叫他的灵魂回来。这样反复多次,然后由另一个人接过衣服,给死者穿上。

3.命赴。派人向死者的亲属和朋友报丧。后世赴写作讣,以丧主的名义用书面形式发出,称讣告。丧主一般是死者的儿子,由长子领头,父丧称孤子,母丧称哀子,母或父已先卒,又逢父或母之丧,则称孤哀子。如长子早死,则以长孙居前,称承重孙。妇女不能主丧。

4.吊唁致襚。亲友接到讣告后即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叫做唁。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吊唁者则要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叫做致襚。

5.铭旌。“铭旌”也叫“柩”,稍晚则称做“幡”,是招魂的标志。《礼记·檀弓》云:“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也,故以其旗识之。”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唐河县电厂汉墓出土的《丧葬出行图》反映了汉代当时的送丧习俗。图左为一列送葬队伍,一人骑马肩扛铭旌作前导,其后有六辆轺车正在行进。图右一人双手执锸,旁有一株柏树,执锸掘土和柏树象征着墓地。马王堆汉墓曾经发现五副铭旌,其中一号墓1幅,三号墓4幅,是迄今发现的汉代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

6.沐浴。为死者洁身,又要为死者栉发、修剪指甲

7.饭含。饭含是把珠、玉、米、贝等物放在死者口中。把粮食掺和碎玉粒放在死者口中叫饭,把珠玉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叫含。

8.设重、设燎。重是一块木牌,置于堂前庭中,大小也以死者身份而分等级,其作用是暂时代替神主牌位,以象征死者的亡灵。晚上在庭中和堂上燃烛,叫设燎。设燎照明,是便于死者的亡灵享用供品。

图二十四 马王堆汉墓出土“非衣”

9.小殓。一般人在死后第二天,要正式穿着入棺的寿衣,称小殓。当时诸侯五日小殓,天子七日小殓。小殓之前先把各种殓衣连同亲友所致之襚全部陈列于房中,但不必尽用。殓时陈馔于堂下,一面为死者着装,一面祭奠。当时的统治者除了要穿绫罗绸缎以外,还要穿玉衣。目前已经发现了玉衣几十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长方形或方形,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低不同。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到东汉时期才成为制度。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

图二十五 金缕玉衣(www.daowen.com)

10.大殓。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称大殓。大殓前也要先陈衣于房,陈奠于堂,抬入棺木后,主人主妇开始痛哭。然后在执事人的帮助下,在棺内铺席置衾,主人奉尸入棺、盖棺。然后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祭奠,宾客向死者行礼。

11.成服。既殡之后,死者家属分别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等级的丧服,叫成服。

12.朝夕哭奠。成服后到下葬前,每天一早一晚要在殡所哭奠,称朝夕哭、朝夕奠。遇宾客来吊唁致奠,主人也要答拜迎送,号啕痛哭。

13.筮宅、卜日。请人占卦选择墓地葬所和下葬日期。停殡待葬的日期也依死者身份而长短不一。

14.既夕哭。在下葬前两天的晚上,在殡所对灵柩作葬前最后一次哭奠,称既夕哭。

15.迁柩。下葬前一天,先把灵柩迁入祖庙停放。启殡时,要取下明旌放在重上,载重并行,并用布拂柩,除去凶邪之气。灵柩迁入祖庙后,又进行祭奠,叫祖奠。对统治者,启殡前还行赠谥之礼,即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给他一个相应的称号,用国君的名义颁布。这种称号称为谥,一般都为褒美之义。

16.发引。即下葬之日柩车启行,前往墓地。亲友出车马束帛等助葬,叫致赗。如赠送钱物,叫致赙。行前先把各种随葬品一一陈列,对着灵柩诵读遣册,遣册即随葬品的清单,并行奠仪。发引的队伍由丧主领头,边哭边行,亲友执绋(牵引柩车的绳索),走在灵车之前。灵车叫做柳车,其大小、装饰、挽车人数以及状似大扇由人举持,用来障车的翣,也都有等级差别。如墓地较远,送葬的人也可乘车。各种随葬品或由执事人手执,或置于随行车中。后世发引又称出殡。

17.下葬。在已掘好的墓圹中铺垫石灰木炭,树碑圹前。灵车到达墓地,抬下灵柩,又有祭奠。在圹底铺席,再以碑上的穿作支点,用绳索缓慢平稳地把灵柩放入圹中,叫做窆,又叫封。下柩时把明旌放在柩上。各种随葬品放在棺木之旁,棺木和随葬品都用棺衣覆盖,然后用土掩圹,并筑土成坟。

18.反哭。葬毕,主人用灵车奉重而归。回到殡所,升堂而哭,叫反哭。

19.虞祭。反哭后即进行虞祭。虞的意思是安,死者形体已经入葬,但其鬼魂无所不在,一时彷徨失依,要设祭安之。虞祭的祭品比较丰盛,礼仪也相当隆重。虞祭时为死者正式设置神主。神主用桑木制作,上书死者官爵名讳。

20.卒哭。虞后又有卒哭之祭。卒哭意为止哭,丧主在祭后即“止无时之哭”。《礼记·杂记下》:“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后世卒哭祭一般都在丧后第一百天举行。佛教流行以后,受其影响,又有“做七”的习俗,就是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奠。据说是因为佛家认为人生四十九天后魄生,人死也是四十九天后魄散。做七以五七最为隆重。七七称断七,断七相当于卒哭。

21.祔。卒哭后次日,把死者的神主敬奉祖庙,依照昭穆次序安放在神座上,与祖先一起合祭,称为祔。祭毕,仍奉神主归家。

从虞祭开始,对死者的祭祀改丧祭为吉祭,祭时不必再哭。丧礼的主要程序已进行完毕,但对居父母之丧三年的丧主来讲,丧事尚未结束,到满一周年的时候,要举行小祥之祭。满二周年,又有大祥之祭。大祥后神主正式迁入祖庙。大祥之祭在死亡的第二十五个月。当月又进行禫祭。禫后除服,停止居丧,恢复正常生活。父母去世的周年纪念日称忌日。除服以后,每逢忌日禁饮酒作乐,实际上历代帝王和一些统治集团上层人员的丧礼还要复杂得多,这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加强等级观念、进而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而社会下层的人民大众,则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举办丧事不得不因陋就简,丧礼的程序也有所精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