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葬具和随葬物品
在汉代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就是厚葬成风。厚葬在汉代可谓是兴盛至极,在帝王、贵戚、官僚等上层社会的丧葬礼仪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晋书·索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献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书·贡禹传》也载:陵中“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如此,下面的王侯勋戚、贵族官僚等,便肆无忌惮、大肆铺张。大将霍光死后,朝廷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壁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列藏椁十五具”,并“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7]
葬具是盛放死者遗体的用具,土葬所用称为棺。最早的棺是瓦制的,称为瓦棺葬。商代以后才用木棺。《礼记·檀弓上》记载:“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套棺是一层一层紧套在一起的,如果在棺或套棺之外隔较大的空隙再加一层,就叫做椁。《荀子·礼论》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记载。考古发掘证明,这种可以称之为周制的棺椁制度,战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实行。战国秦汉大型墓葬所用木椁,具有象征地上建筑的性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同墓室一样,可以称之为椁室。椁室内用板壁分割成若干块,分别为棺箱、头箱、边箱、足箱等,棺木放在棺箱内,其余部分放满随葬品。
当时“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8]汉代帝王贵族死后,随葬物品务多务精。“武帝享年久长,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后虽经赤眉军盗掘,到晋代“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9]即使是史称俭约、又在遗诏中明令不许厚葬的汉文帝,其霸陵在晋代被盗时,也“多获珍宝”。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中,出土了包括两件金缕玉衣在内的4200多件随葬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墓主是一个封邑仅700户的列侯的夫人,随葬品也数以千计。厚葬浪费掉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在后代很少能逃脱被盗掘的命运,在有识之士的眼中,厚葬之风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当时许多思想家都予以抨击,在《盐铁论》、《论衡》、《潜夫论》等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不少人力倡薄葬,并且身体力行。如东汉卢植临死“敕其子俭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10]汉武帝时的杨王孙为了力矫时弊,遗命裸葬,一时被认为是惊世骇俗之举,而《汉书》专为立传,有意表扬。后来连最高统治者也意识到听凭厚葬之风蔓延,不利于社会稳定。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仓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11](www.daowen.com)
图二十三 汉代陶仓
在众多类型的随葬品中,有一种颇为特殊,那就是明器。所谓明器,又称冥器、鬼器,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并无实用价值的各种器物的模型,所用原料多为陶、瓷、竹、木、石等,所模仿的有礼器、工具、兵器以及车、船、仓、井、房屋、庭园等,甚至还有各种家畜鸟兽。汉代墓葬中大量发现的陶俑和各种家禽等,就是这种明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