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文化中的道教与佛教出现

汉文化中的道教与佛教出现

时间:2024-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有我国国教道教的出现,也有外来宗教佛教的传入。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时期。汉魏之际,由《牟子理惑论》首先提出的佛教中国化的主张,得到了响应,于是我国不仅成为佛教的中心,佛学也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

汉文化中的道教与佛教出现

第三节 道教佛教的出现

在两汉统治思想得到不断更替时,宗教也出现了。既有我国国教道教的出现,也有外来宗教佛教的传入。

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固有的宗教,有自己的教义。

道教出现的时间,史籍一般大都以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沛人张道陵在蜀鹄鸣山造作道书、兴五斗米道以为标志。以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的前身——方仙道,早在战国时期便已活跃于燕齐滨海一带。《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又载:“自齐、宣之时,驺子之徒论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秦始皇汉武帝都想长生不老,所以都热衷于神仙术。秦始皇派遣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汉武帝遣方士入海求仙,又祠灶、候神、采芝药。史书记载当时方仙道之甚嚣尘上:“而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捥而自方有禁方,能神仙矣。”[45]西汉成帝时(前32—前7年),方士齐人甘忠可将神仙信仰与谶纬相结合,造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至汉顺帝时,方士于吉出神书《太平青领书》。《后汉书·襄楷列传》记载:“初,顺帝时,琅琊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即后世简称之《太平经》。

综上所述,西汉成帝时的齐人甘忠可,才真是道教的创始者,原始道教的首要经典便是《太平青领书》。在汉明帝时楚王英已经“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46]汉桓帝时,“亲祠老子于濯龙宫”。[47]汉灵帝时,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便已遍布于大江南北。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我国,众说纷纭。有人指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禁不得祠”,实质上就是限制佛教在秦的传布。《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我国画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术,我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这就是说,佛教是在汉明帝时传入我国。

而东汉初年洛阳白马寺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我国正式立足。汉魏之际,由《牟子理惑论》首先提出的佛教中国化的主张,得到了响应,于是我国不仅成为佛教的中心,佛学也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而从道家学说吸收营养,结合古代巫术与阴阳五行学说等形成的道教,于东汉也正式成立。这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成为儒学的重要补充。儒、道、释三教鼎立,儒生、道士僧侣各行其道,又相互联络请益,才是汉文化的基本构成,才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汉末的思想文化主体由两家(儒家、道家)、两教(佛教、道教)构成,四者以儒为核心形成一种共同体,这种思想格局基本上保持到清末。

可以看出,在从先秦多元文化到儒学独尊的历史进程中,当时主要的诸子思想派别,如法家、道家、儒家都先后受到了历史实践的检验。前二者由于不合时势,或过于严酷,或太过放任,皆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求而被迫淡出历史主流文化之外,或以外儒内发的形式得到运用,或以社会主流文化的辅助成分而存在。

图十一 白马寺

【注释】

[1]陆贾:《新语·至德》,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

[2]《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3]《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4]《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5]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7]《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

[8]《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

[9]《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10]《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11]《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12]《史记》卷二十三《礼书》。

[13]《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

[14]《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

[15]《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16]《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17]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陈其猷:《吕氏春秋校释·不二》,学林出版社,1984年。(www.daowen.com)

[19]陈其猷:《吕氏春秋校释·不二》,学林出版社,1984年。

[20]《汉书》卷三十九《曹参传》。

[21]《淮南子·原道训》,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2]《淮南子·要略》,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3]《淮南子·泰族训》,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4]《淮南子·原道训》,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5]《汉书》卷三十九《曹参传》。

[26]《新语·无为》,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7]《汉书》卷四十《陈平传》。

[28]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9]《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

[30]《新语·辅政》,见许嘉璐《文白对照诸子集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31]《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32]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3]《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34]《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35]《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3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全汉文》卷一引《古文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7]《汉书》卷四十《陈平传》。

[38]《汉书》卷四十《张良传》。

[39]《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

[40]徐卫民:《文景之制的负面影响》,《秦汉研究》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42]《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传》。

[43]《汉书》卷九《元帝纪》。

[44]《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45]《史记》卷七《汉武本纪》。

[46]《后汉书》卷四十《光武十王列传·楚王英传》。

[47]《后汉书》志第八《祭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