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铁吴希真五峰山树帜,抗袁斗争

铁吴希真五峰山树帜,抗袁斗争

时间:2024-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吴希真反袁最为激烈。这次会后,吴希真以乾县五峰山牧场为根据地,联络西路党人,在乾县、礼泉、兴平、武功各县号召民众,并积极筹措枪械粮饷,等待时机,举义讨袁。他积极支持和参与吴希真树帜讨袁,成为陕西西路树帜讨袁的骨干人物之一。参加吴希真革命活动后以身许国,奔波于乾县各地动员民众进行讨袁斗争。

铁吴希真五峰山树帜,抗袁斗争

第二节 铁吴希真五峰山树帜讨袁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倒行逆施,引起革命党和国人强烈不满。民国2年(1913)3月26日,孙中山上海召集国民党人紧急会议,主张武装讨袁。江西、江苏率先举兵反袁,各地纷纷响应,“二次革命”全面爆发。这个时期的陕西出现了复杂的局面。曾经首先响应辛亥革命的秦陇复汉军陕西大都督张凤翙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人物。他不但拒绝接受各独立省份来电起兵讨袁的主张,而且公开表示效忠袁世凯,并在陕西境内以高压手段反对革命党人的讨袁活动。而陕西的革命党人吴希真、邹子良、马开臣等则四处奔走呼号,坚决反袁。其中吴希真反袁最为激烈。他以乾县五峰山为据点,在乾县、礼泉、兴平、武功等县组织力量,密谋起事。这一年,秦陇复汉军政府先后委任雷动之、刘树德、薛季逵为乾县知事。吴希真在乾县的反袁活动和邹子良、马开臣在郑州等地的倒袁活动被发觉后,张凤翙当即电告袁世凯并予以镇压。他以“扰乱地方秩序”的罪名将邹子良、马开臣逮捕杀害。五峰山革命据点遭到破坏,乾县等地的革命党人四处藏匿,吴希真再次追随孙中山先生去了日本,陕西的二次革命遂告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以追剿白朗军的名义派其亲信陆建章率北洋劲旅入陕。民国3年(1914)6月,陆建章取代了张凤翙,袁世凯一箭双雕,既围剿消灭了白朗军,又顺理成章地在陕西安插了他的北洋亲信。陆建章是安徽人,出身北洋武备学堂。他是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帮手之一,是皖系军阀一个主要代表人物。陆建章督陕期间,裁遣陕军,屠杀革命党人,滥加赋税,横征暴敛,开放烟禁,设立妓院,祸陕最深。所以,陕西的讨袁护国运动就与驱逐陆建章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民国4年(1915),袁世凯洪宪称帝,讨袁护国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革命党人吴希真即从日本回到陕西,其时,陕西民党时望郭希仁隐居华山脚下,设“共字园”,以讲学为名秘密从事反袁活动。吴希真、董振五、赤炳文、刘允丞、王诚斋等陕西著名革命党人还有河北、甘肃、山西的革命党人都来往于华山,共谋反袁,时人称之为“华山聚义”。之后,陕西革命党人在西安大莲花寺体育场(现莲湖公园)秘密聚会,决定组织陕西讨袁义勇军。会议推举康毅如为讨袁义勇军总司令,同时推举出东、西、南、北四路总司令。吴希真出任西路总司令。这次会后,吴希真以乾县五峰山牧场为根据地,联络西路党人,在乾县、礼泉、兴平、武功各县号召民众,并积极筹措枪械粮饷,等待时机,举义讨袁。

五峰山,乾县城东北方向约50里的一座山峰,因五峰并峙而得名。五峰山东西绵延20余里,宽五六里,是乾县、永寿、礼泉三县交界的偏僻山区,这里沟壑纵横,人烟稀少。辛亥革命前夕,吴希真和王宝珊等人就在这里谋划兴建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场,并以此为据点进行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

王宝珊,别名王锡金。乾县好畤新村人。从小酷爱习武,为人义气豪爽,膂力过人。青年时期曾在家中开设武馆,联络了一批热血青年,秘密组织以推翻清政府为宗旨的反清团伙。清政府曾悬赏10万大洋取其人头。他思想开明激进,主张男剪辫女放脚,带头参加抗粮抗捐的农民运动。王宝珊与吴希真过从甚密,两家又是姻亲,王宝珊经吴希真介绍加入同盟会,曾在辛亥革命乾州守卫战中屡立战功。他积极支持和参与吴希真树帜讨袁,成为陕西西路树帜讨袁的骨干人物之一。王宝珊后来曾在陕西靖国军中担任连、营、团长以及陕西西路军讨逆军总司令等职。民国9年(1920),他和杨虎城歃血为盟结为生死之交,成为杨虎城的幕僚高级参议,协助杨虎城处理许多重大问题,时有“虎(杨虎城)不离山(王宝珊)”之说,民国25年(1936)西安事变后,王宝珊脱离军政界返回乾县,在乾城东大街(今织袜厂)创建了一个以研究气功静坐健身为宗旨的“明心善社”,以度晚年。王宝珊1960年去世,终年74岁。(www.daowen.com)

在吴希真的领导下,西路讨袁活动以五峰山牧场为根据地,胡德明、南风薰等革命党人四处活动,聚合徒众,多方筹措枪械和粮饷,等待时机树起讨袁大旗。乾县、礼泉北部和永寿一带贫苦民众在吴希真、胡德明等人的宣传鼓动之下,纷纷投奔到五峰山来,西路讨袁军聚集有千人之众。为了争取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的拥护和支持,吴希真约请范紫东撰写一篇讨袁檄文。范紫东本来就是支持和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他和吴希真志同道合,过从甚密,两家又有亲戚关系,所以慨然应允。当时范紫东任西安健本学校校长,健本学校在清末就是革命党人聚集和活动的重要据点,西安尽人皆知。范紫东不但连夜撰写讨袁檄文,而且卖了皮袍子,将所得的25两银子交给吴希真进行革命活动。

一切准备就绪,吴希真等党人以五峰山为根据地,决定于阴历腊月三十晚树帜起事,攻取乾县县城。由王宝珊为攻城总指挥并负责主攻东门,宇文明、胡德明率队攻南门,韩天德攻西门,安振芳攻北门。事先,胡德明把乾县城内布店的白漂布全部买下,为起义队伍制作袖标。

正当吴希真率西路讨袁军在五峰山准备起事,其他三路也准备发难举义时,消息被陆建章探知,起义败露。陆建章即刻部署四处搜捕革命党人。乾县县署连夜搜捕举义人士。民国4年(1915),乾县县署有三任知事:先是俞均,再是傅廷春,五峰山事泄时吴士泰为县知事。民国5年(1916)阴历正月初二,县署派人去好畤村抓捕王宝珊。王宝珊一家闻讯出逃,县署遂封了王宝珊家门。吴希真等人正在胡德明家开会,闻讯后即潜往赵和村南风薰家,连夜渡过渭河进入南山。胡德明、南风薰先后被县署逮捕解送西安。民国5年(1916)3月18日,胡德明、南风薰、张镇方和其他各路被捕的革命党人共18人在西安北关外英勇就义(南风薰被判处缓刑,后因病出狱即死),时称“十八烈士”。至此,陕西讨袁义勇军除北路外东、南、西三路均告失败。震动全省的讨袁十八烈士中,乾县就有三名:胡德明,字子新,乾县杨汉村人,从小读书,因家贫而辍学,父母早逝,孑然一身,有忧国忧民之心,存治乱兴国之志。民国2年(1913)加入吴希真创设的平民共济会。参加吴希真革命活动后以身许国,奔波于乾县各地动员民众进行讨袁斗争。就义时年仅38岁。南风薰,乾县赵和村人,县高等小学毕业,二次革命以来追随吴希真讨袁逐陆,死时年仅25岁。张镇方,乾县陆陌人,初在五峰山牧场放羊,在吴希真等革命党人的宣传和影响之下接受革命道理,于民国4年(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从事讨袁活动。张镇方目不识丁,但侠肝义胆,铁骨铮铮,讨袁事泄被捕,备受酷刑,就义时大骂不止,旁观的民众莫不被其刚烈悲壮而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