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大多数人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所载之事真实不虚。直到宋代,随着疑古之学的兴起,才有人开始对屈原的生平事迹产生了怀疑。而到了近现代时期,更有学者认为《屈原贾生列传》所载不足为信,乃至于直至要从根本上否定屈原这个人的存在。从古到今的这一类看法,被统称为屈原否定论。
宋人。《资治通鉴》不载屈原。朱子《集解》以为《九歌》非屈原作,乃楚民歌而屈原改作。《离骚》有后人增补。林应辰认为屈原《离骚》之思想,无头江之意愿,似乎要逃到国外。明人凌稚隆以为《屈原传》有后人增改之内容。汪瑗否定屈原自杀论。崔东壁以为《渔夫》等篇乃后人附会,而以此来论,则《屈原列传》真实性成疑。
疑古学派。即从崔东壁《考信录》、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为主的今文家开始的疑古之风,其后为古史辨学派所发杨继承,几乎将中国上古史、上古学术史挖了个底朝天。
1、谢无量的《楚辞新论》介绍:他(廖平)第一件事是认为《屈贾列传》文义不连属,二是说《楚辞》是《诗经》的旁支(廖季平认为是《诗经》《离骚》皆是天学),三是说《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是秦始皇的自序,其他屈原文章是秦博士所作。)
2、《秦始皇本记》始皇三十六年,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即《楚辞》。《楚辞》即《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诸篇。着录多人,故词重意复,工拙不一,知非屈子一人所作。
3、 当日始皇有博士七十人,命题之后,各有呈撰,年湮岁远,遗侠姓氏。··一旧说以楚 辞为屈原作。予则以为秦博士作,文见《始皇本纪》三十六年。(《楚辞》为词章之祖。汉人恶秦,因托之屈子。《屈原列传》多驳文不可通,后人删补,非原文。)
4、秦博士借屈子之名,以明《易》 “咸或”之义。文非屈子作。凡古人文中人名,皆属寓言,且二义相反,如水火,如冰炭。一人行事不能如此相反。
5、《招魂》一博士作,《大招》又一博士作。
6、 《大言赋》(《中庸》语大,天下莫能载焉。博士以此赋解之)。《小言斌》(《中庸》语小,天下莫能有破焉。博士以赋解之。)
7、 《楚辞》之最不可解者,莫过于词意重犯,一意演为数十篇。自来说者皆不能解此大惑。今定为秦始使博士作,如学校中国文,一题而缴数十卷,以其同题,词意自不免于重犯。如《九章》乃九人各作一篇,故篇末有“乱曰”者与“曰”者。尚有六篇可考。
8、《楚世家》首此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故人以为楚事。《秦世家》亦首此句,今故改为秦事。其实皆非本义。
9、 今故据 《秦本纪》,以为始皇博士作。皆言求仙魂游事;又博士七十余人,各有撰述,题目则同,所以如此重犯。汇集诸博士之作成此一书。如学堂课卷,则不厌雷同。(汉初人恶其出于秦,乃以有屈子名,遂归之屈。其实不然。)
廖氏之非,在于完全缺乏足够的例证来支撑其论点。其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史记》记载本身有矛盾性,二是楚辞自身的语意重复。楚辞历史本身确实有问题,但是廖氏的指责显然并不足以让人信服。主要在于其附会秦博士作仙真人诗,而此者实际上在文献上看来完全与屈原、楚辞无关。
1、 第一个质疑是屈原是否存在?质疑理由是《史记》不可靠,屈贾列传尤其不不可靠。因为,一是《传》末有“(贾嘉)孝昭时,列为九卿”之语。二是《屈原传》叙事不明。认为《屈贾列传》是汉宣帝时候人补充的。(按,胡适所认为的《史记》尤其是《屈贾列传》本身不可靠,这一点确实如此。但是其证据却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传末的孝昭时为九卿,以为司马迁不能知。然而史记多有后人修改者,掺入者,褚少孙所补充者甚多,间或有其他人所补,或非是完全为太史公原文。然而并不能否定这篇文章的大致非太史公作。再举屈原传内部之矛盾,则确实指中要害,有待后人梳理,参汤炳正先生关于《屈贾列传》之整理。)
2、其次是因为屈原其人的思想:在秦汉以前不大可能会有这种狭隘的类似于后世的忠君思想,屈原本人具有很强的儒教化的特征。(按,胡适的这一点怀疑不无道理,在战国时代这种思想本身是否萌生确实值得怀疑,然而思想史的研究本应该是根据其人其文来论定该人、该时代的思想,而不是根据对该时代思想的概括而反过来推断其人存在,后一种论证法虽并非不能用,但是其可靠性是要打个问号的。这个必须注意。而且,我们可以这样假设,事实上,屈原的作品本身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忠君色彩,这种忠君思想被汉代的儒生发掘出来,而因此其传记也就带有强烈的儒家忠君特色,这一点不只是《屈贾列传》,我们看王逸的章句体悟更深,汉儒对屈原进行了完全地儒家化的阐释。然而这个只能说明屈原的形象是被汉人再阐释了,却不能说明屈原不存在。)
3、 但是随后认为屈原其人不会生在秦汉以前,这种判断则是武断的。
4、 胡适之以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一种箭垛式的人物。即一切后来的事迹多有往其身上附会的。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的一部分的作者,但是到了汉儒的时代,“把那时代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从此屈原就又成了一个伦理的箭垛子”。(其实有道理)
5、 胡适之又以为《楚辞》之中全无价值者就是《天问》。他认为《九歌》最古,而《离骚》、以及《九章》的一部分可能为屈原所作。而《天问》则是汉代作品。
6、 胡适并非是如廖季平、何天行那样的完全否定屈原存在的人,他是不完全否定屈原,但是认为屈原是复合成的人物。
1、在此文中,何认为,屈原这个人物实际不存在,前汉时代涉及屈原的文献(贾谊《惜誓》、《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等),均系前汉末之伪托或实际与屈原毫不相关。
2、 作为重要资料的《史记·屈原列传》,又如历来所指出的那样,有种种不完备之处;这并不是后人增补生误,而是表明了《屈原列传》本身全篇都是后人所写。《屈原列传》的作者大有可能是刘向或刘欲,而定名“楚辞”也是从刘向开始的。
3、 《离骚》的作者本是淮南王刘安,一则因刘向父子憎恶刘安,二则因刘向要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因而虚构一个理想的忠臣“屈原”为《离骚》的作者。何天行并提出了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者的史证和内证。史证为班固《汉书。淮南王安传》、高诱《<淮南子)叙》,苟悦《汉纪。孝武帝纪》等记载;内证为《离骚》本身的十四点证据。
4、何天行在前人“否定论”基础上,从形式论证方面进行了一些完善性的工作,虽较廖季平、胡适论述周密系统,但仍然存在逻辑空白和轻率判断,这也是其无法走向真实结论的原因所在。
5、何天行的价值在于即使其结论还有待商榷,其种种看待问题的视角,比如文化神话的比较、文风的比较都很具有启迪意义。
6、 具体论证理由见稻田畊一郎《屈原否定论系谱》。
1、 基本同意何天行
2、 认为伪作者是贾谊,而非刘安。
3、认为《怀沙》的作者是贾谊。(www.daowen.com)
4、 屈原之名,为冤屈的颠倒。
5、 这些观点主要是基于贾谊是最早提及屈原的人物,按照如果我们信任《史记》记载贾谊事非有意作伪的前提的话。
6、《离骚》虽为刘安作,汉武帝藏于中秘,司马相如见之,名为《丽藻》。太史公未见,而音声讹变命之曰《离骚》。
7、乃太史公为刘安伸冤,而有意作伪。
1、 朱东润先生从《汉书淮南王传》入手,从王念孙《读书杂志》之说,以为当作”传“为”傅“,即赋,作离骚传者,为离骚赋也,否则时间上不能解释,何以能够旦受诏而日食时上。又引荀悦《汉纪》,正作离骚赋。高诱《淮南子叙》亦称作离骚赋。
2、(然而有问题,在于到底作离骚传或者其他,是王逸作序之时依然如此听闻,还是王逸本亦作赋,而后人改作传?)
3、 朱先生论证淮南王之被冤屈而自杀,甚为有理。淮南之谋反之疑点,一是七国之乱不反,二是淮南王每每优柔寡断,总是在反与不反之间犹疑,三是淮南王谋反之实力实在是非常不足,完全不比七国之乱之时,天下同时发难。淮南王之罪,一在于文帝杀其父,刘安有谋反之主观可能性,二在于其有谋反之客观可能性,即广结交宾客。三在于武帝欲要平诸王之有实力者,淮南实力不小,而淮南王安又是武帝诸父辈,足以成为威胁。
4、朱先生以离骚之文句非常切合刘安的一生。然而这却只能作为猜想,不能作为实证,因为客观的文本和史料上都没有这种证据,证明确实是淮南王作。
5、九歌水平还算一致,然而九章就良莠不齐了。《思美人》是一篇完全模仿离骚的作品。橘颂则是一篇咏物的作品。涉江、哀郢不是屈原作品,而是淮南王安之作。
孙次舟:史记本身不可靠,没有史源,只有传说。战国末年纯文艺家没有地位。即便是汉人文士地位也如倡优。以宋玉身份证屈原亦不过是个弄臣。所以屈原本身还可能夹杂了佞幸、男宠之身份。
闻一多则认为虽然屈原是个宠臣,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其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可能, 也不能用因此就否定其作品的价值。认为孙次舟是把事情看倒了。应该是先有宠臣,才有文人,而不是先有文人,然后才成了宠臣。
这种观点与屈原否定论类似,但是平和得多的是屈原事迹的怀疑。虽然不否定其存在,但是其身份事迹则是值得怀疑的。孙次舟认为屈原身份是个男宠、弄臣。闻一多某种程度上也承认这种观点并做了修正。这种观点也很有启发意义。
建国以后,由于政治原因,屈原的事迹被当成爱国主义的典型而被确立下来,学术自由讨论的空间不复存在,屈原否定论的声音,在建国的前三十年中,逐渐变得非常微弱。
但是在同时期的邻邦日本,屈原否定论的声音却又重新响了起来。其主要的讨论观点见于以下三位学者:
铃木修次:
“屈原名下流传的那些作品,则是围绕着屈原传说,经过了一个时期,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其大成而产生的文艺作品。”
稻田耕一郎
稻田耕一郎对回溯了屈原否定论的历史概况,对屈原否定论进行系统地、富有学理性地梳理。
三泽玲尔
《离骚》的内容过分符合屈原的生平故事。
《离骚》作者总是在强调自己的正确,这种执拗和当时的儒家风气不能相合,也和道家不相合。
楚辞的作者往往无视男女之间的界限,会为当时时代风气所不容
韵虽然四句一韵,但是往往有不规整处。可能有后人杂入。
诗中的众多意象怕是不能按照之前的那样来读。
认为是一群作者共同完成的。可能跟巫术巫师有关系,是迎春之日,歌颂正则的歌诗。
屈原神话作为一种乐曲或者歌谣的起源方式。
而三位日本学者的文章被翻译成中文之后,更重新引出了对“屈原否定论”的大规模批判,见黄中模编《中日学者屈原问题论争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