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海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血战:碧海铸剑

中国海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血战:碧海铸剑

时间:2024-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碧海铸剑在战场上,挂司令旗等于暴露目标,这是很危险的。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双方海军实力差距悬殊。这是海军部次长兼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战前的发愿。这种作战方式对于没有空中力量掩护的中国海军来说,面临的必将是极为惨烈的血战。平海舰舰长高宽申腰部中弹,仍坚持作战。中国海军官兵殊死抵抗,使敌不得近前。中国海军舰艇除一部分在烟台自沉外,其余主力则全数葬送于江阴。这是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

中国海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血战:碧海铸剑

碧海铸剑

在战场上,挂司令旗等于暴露目标,这是很危险的。此时的陈季良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说:“司令旗在,中国的舰队就在,对敌是蔑视,对自己的人是个鼓舞。”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可以体现在其海陆空军上。抗日战争初期,国军将士伤亡200万以上,其中空军丧失殆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到了1939年,国军几无可御敌之舰。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双方海军实力差距悬殊。从武力装备上来说,中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不足6万吨,最大舰艇吨位不超过3 000吨,大部分舰船为百吨级小艇,多为清朝北洋水师所遗留,年代久远,装备落后;而日本海军舰船总吨位达116万吨,有舰艇285艘,其中航空母舰4艘、万吨级战列舰10艘。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最大的宁海、平海、逸仙和应瑞四舰,加起来还不如日军一艘万吨巡洋舰的吨位大。另外,从人数对比上看,中国海军也毫无优势,总共2.5万人左右,而日本海军兵力总数为12.7万人,几乎是中国海军人数的6倍。军事实力相差如此之大,中国海军将士却并未因此心生惊惧,反而抱定了必死决心,以自己的机智与勇敢给了强大的日本海军以惊人一击,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而光荣的一页。

图21–6 陈季良上将

“宁愿葬身鱼腹,也要与日海军誓拼到底。”这是海军部次长兼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战前的发愿。抗战爆发初期,陈季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江阴封锁区总指挥。为阻挡华东日军沿长江西进,进犯当时的首都南京,中国海军选择在江苏江阴一带构筑阻塞线。此处水域水面较窄,水位不深,适合布防。中国海军将20余艘商船沉入长江,另将陈旧、毫无作战力的“海圻”、“海琛”、“海容”和“海筹”4艘巡洋舰等老旧舰艇全部自沉,同时运来沙石倾倒入江,用沉船和沙石在江阴建立了一道长江阻塞线。

日军的作战意图也十分明显,首先必须突破江阴防线,之后才能突入长江腹地,否则舰队的行动范围将只能局限在崇明岛黄浦江一带。日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连续广播:“必须对中国海军加以惩罚报复,要突破江阴封锁区,必须首先摧毁中国防守部队。”日军陆续集中了70多艘军舰、300多架飞机和10多万兵力,计划一举攻破江阴防线。

大战一触即发。在战前动员会上,陈季良坚定地对大家说:“军人当忠于职守,勇于从战,以身报国。在陆地战场,人人要有马革裹尸的雄心;在海上战场,人人要有鱼腹葬身的壮志。不管战场环境如何险恶,人人都要杀敌致果,坚持用最后的一发炮弹或一颗鱼雷,换取敌人的相当代价。”(www.daowen.com)

图21–7 经过两天的轮番轰炸,1937年9月23日,平海舰最终被日军炸沉

战争开始阶段,日本海军因沉船和沙石的阻挡,舰艇无法沿长江上溯江阴,便采取先从空中打击中国海军的作战方式。日军出动航空队30多架攻击机和战斗机,携重型炸弹,飞抵江阴,对江阴防线实施开战以来最为猛烈的空中轰炸。这种作战方式对于没有空中力量掩护的中国海军来说,面临的必将是极为惨烈的血战。

1937年9月22日和23日是江阴阻击战最激烈的两天。敌机分批呼啸而来,目标明确,直扑中国海军的旗舰平海舰,以求擒虎之功。一时间,平海舰上空敌机环伺,险象丛生。平海舰官兵临危不乱,在陈季良的指挥下,冒着弹雨,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猛烈还击,成功击落敌机5架,但平海舰也被敌机扔下的炸弹击中,舰上官兵有5人牺牲,20余人受伤。平海舰舰长高宽申腰部中弹,仍坚持作战。此时,日军继续增派兵力,除攻击平海舰外,又将目标锁定在宁海舰上。平海、宁海两舰,是当时中国海军实力最强的两艘军舰。敌军势欲将两舰率先击沉,所以先后出动80多架飞机分4批集中攻击。中国海军官兵殊死抵抗,使敌不得近前。但双方实力相差实在太大,特别是中国海军舰艇没有空军支持,完全将自身暴露在敌方空军的火力下,随着时间推移,最终难以支撑,平海舰、宁海舰相继被敌机炸毁,沉入滔滔长江。陈季良也被敌机炸伤,但仍不肯离开战场,他移驻逸仙舰,并高挂司令旗,继续指挥战斗。在战场上,挂司令旗等于暴露目标,这是很危险的。此时的陈季良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说:“司令旗在,中国的舰队就在,对敌是蔑视,对自己的人是个鼓舞。”全舰将士在陈季良的激励下,奋勇杀敌,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江阴阻击战终因中日力量悬殊而失败,中国参战的所有战舰全部沉于长江,江阴失守。这一场海空战,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中国海军在日本空军猛烈的攻势下,忠于职守,毫不后退,仅平海、宁海两艘战舰在两天内就发射高射炮弹1 300多发,高射机枪弹1万余发,共击落敌机20多架,最后弹尽船沉,是以必死的决心和勇气在和强大的日军抗衡。当时在江阴海空战场观战的一位德国顾问被陈季良和中国海军英勇无畏的精神所震撼。他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亲眼看到的最惨烈的海空战。中国海军的参谋长如此英勇,中国军队如此无畏,中国必胜。”

江阴的封锁线最终发挥了功效,一直到12月21日,日军的大型船舶始终都无法通过封锁线。但中国海军也损失惨重。中国海军舰艇除一部分在烟台自沉外,其余主力则全数葬送于江阴。这是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但是这两次战争的结果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在1895年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军海军虽在江阴阻击战中主力尽丧,却并没有放弃水上抗战,并于1939年1月正式组建布雷总队,开始用水雷打击日军舰艇。此后,中日两方在长江上的较量一直就是中国方面以水中布雷的方式抗击日本军舰。1943年,在鄂西保卫战中,驻守石牌要塞的国军海军,用要塞的10门巨炮向日舰猛烈轰击,同时冒着日机与舰炮的猛烈轰炸,向长江中布放水雷,有效地消除了日舰对国军陆军的威胁,保证了鄂西会战的胜利,推动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中国海军总司令陈绍宽上将代表中国海军出席。几乎全军覆没的中国海军的殉国烈士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他们的英名将同千千万万反法西斯的英烈们一起,永远彪炳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